陈亮;朱万安;姜卫国;王继萍;梁玉友
目的:探讨半月板变性与撕裂的磁共振表现.方法:全部病例均做了MRI检查扫描,序列为SET1WI和FFET2WI,将其结果与关节镜所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半月板变性13例T1WI和T2WI均见到点状及线条状高信号为Ⅰ、Ⅱ级信号.半月板撕裂44例,T1WI和T2WI表现为条状或弥漫性高信号、变形、断裂、边缘变钝及关节间隙变窄.结论:MRI对诊断半月板撕裂的准确度为97.1%,敏感度为93.6%,特异度为95.1%.
作者:王继萍;谷艳英;张晓南;杨春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桥本氏甲状腺炎中毒症也称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伴甲亢(Hashitoxicosis)[1],由于近年病理、免疫诊断指标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这一少见疾病有了初步的认识,本院自1993年4月~1998年1月诊治13例,现就其临床特点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范恩学;赵国红;姚姗;孙海侠;胡曼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副乳腺癌与乳腺癌是性质和病理组织学类型完全相同的恶性肿瘤,只是发生的部位有所不同,副乳腺癌是原发于前胸正常乳腺组织以外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常见部位是腋窝、胸、腹、腹中线、腹股沟、阴唇等部位.副乳腺癌国内1946年邓氏首报左腋部副乳腺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以来,至今已有12例报道.本文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丽波;李柏文;宁国礼;李英女;王风华;王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IHP)为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不足性疾病,临床以低钙血症、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引发的手足搐搦为主要表现.目前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维生素D或其衍生物与补充钙剂.口服双氢速固醇(AT-10)虽方便、有效,但价格昂贵,不适合长期使用;而肌注维生素D剂量不易控制,且不方便,我们于1986年3月~1997年2月采用口服维生素D3治疗IHP44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辉;刘青;金纯;郝守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清镁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钛黄比色法对血清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镁含量为1.04±0.13 mmol/L,术后胃肠引流组和肿瘤晚期不能正常进食组分别为0.61±0.42 mmol/L和0.54±0.39 mmol/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易操作,不需特殊仪器;测定结果稳定;胃肠引流组和晚期肿瘤不能进食组血清镁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
作者:王学军;孙淑艳;孟庆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一些生物学指标,例如某些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水平、雌孕激素受体水平、原癌基因蛋白表达及肿瘤细胞增生动力学等对乳腺癌预后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与常规病理解剖学预后指标(例如,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等)的相关性研究显示了它们在判定乳腺癌预后方面的可靠性[1].现就近两年国内外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邓方;王丽颖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氯化钐(SmCl3)、氯化镨(PrCl3)对地塞米松(DX)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小鼠连续肌注DX建立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后,腹腔注射0.05 mg/kg,0.5 mg/kg SmCl3和PrCl3,连续7 d,采用定量细胞化学、电子显微镜及吞噬实验方法观察PM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结果:两种剂量SmCl3和PrCl3对DX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PM,可使酸性磷酸酶(ACP)、α-醋酸萘酚酯酶(ANAE)含量和刀豆蛋白A受体(ConAR)数目明显增多.电镜下,PM胞质内溶酶体增多,表面皱褶及微绒毛增多.吞噬中性红染料的能力增强.结论:SmCl3和PrCl3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PM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作者:崔丽;李颖;黄可欣;聂毓秀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为了研究冠心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临床上62例冠心病病人及40例正常人进行了抗心磷脂抗体(ACA)的IgG、IgM和Ig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冠心病病人组的血清IgG-ACA和IgM-AC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IgG-ACA和IgM-ACA水平.结论:ACA与冠心病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裴瑾;曲成刚;曲立科;杨翰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临床资料 [病例1] 患者,男性,68岁.右乳腺无痛性包块9个月,用气功治疗2个月,包块继续增大,乳头间断溢出少量淡黄色液体偶伴血丝.查体:右腋窝可触及2个黄豆大之淋巴结,活动度好,质中等无压痛,对侧腋下及双侧锁骨下未触及肿大之淋巴结.
作者:赵晓敏;蔡红岩;孙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88年1月~1997年12月,对71例小儿急性脓胸采用病灶清除和纤维板剥脱术,使肺膨胀,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旭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已内酯(PCL)/聚乳酸(PLA)共聚物与胎体雪旺氏细胞(FSCs)制备人工周围神经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以PCL/PLA共聚物为原料,模拟制备周围神经细胞外基质框架结构.将体外分离、培养的FSCs种植于PCL/PLA框架结构内.通过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反转录PCR半定量检测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容性及促神经再生潜能.结果 FSCs能够良好地生长于PCL/PLA框架结构内,PCL/PLA对FSCs的GDNF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PCL/PLA共聚物与FSCs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及促神经再生潜能,可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树森;徐莘香;尹维田;刘建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鹿筋状骨酒是由鹿筋、鹿骨、当归、党参、黄芪等十七味名贵中药组成,经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酒剂,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之功能,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及肩周炎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们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忠义;李伟;陈颖丽;付萍;杨铭;孙利红;李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应用光量子血疗辅助化疗治疗晚期癌症病人的疗效.方法:应用光量子血疗辅助化疗治疗32例晚期肺癌和肝癌病人.结果:光量子血疗提高了机体消化、呼吸和免疫系统等功能,改善全身症状,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减少其副作用.结论:光量子血疗是恶性肿瘤化疗的一种有效的辅助疗法.
作者:龚守良;徐桂珍;王春艳;邹本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7岁,农民.鼻阻、左侧偏头痛2周,加重4 d.半月前因患感冒、全身发热不适,体温持续在38℃左右,无恶心呕吐,左侧阵发性偏头痛,服用去痛片后疼痛可以缓解.曾分别行头颅CT和克瓦氏位鼻窦片检查,在卫生院诊断为:左急性上颌窦炎.行左上颌窦穿刺冲洗,有少量脓液流出,静点用药治疗,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
作者:曲生强;曹军;于增杰;王丽;滕明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胸部锐器伤是胸外科常见急症,大部分病例有急、危、重等特点,胸外科医生需引起重视.现将我院部分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裴劼;陈延清;张晓昆;吕道明;于本泉;闫素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对母婴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预防.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对865名孕妇产前检查两对半,并留其中HBsAg阳性者脐带血检查两对半;对36名HBsAg阳性孕妇,产前3个月开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每月一次,并对其新生儿血进行两对半检查.结果:HBsAg阳性孕妇比阴性者妊高征、产后出血、切口感染、宫内感染、HBV垂直感染、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但新生体重无显著差异;HBsAg阳性孕妇注射HBIG组的新生儿HBV感染率较不注射组要低,差异显著.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对母体及婴儿危害较大,选择产前3个月注射HBIG是阻断HBV宫内感染的措施之一.
作者:赵淑华;韩丽英;张立会;孙玉秀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端粒酶反义抑制剂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以端粒酶RNA模板区为靶点,序列为TAGGGTTAGACAA的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PS-ASON)及13个寡核苷酸的随机引物与肾癌细胞株RCZ细胞共同孵育,计数1~43 d细胞数,计算细胞倍增时间,通过MTT法测定ASON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结果:ASON实验组与随机引物对照组比较能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数目(P<0.01)、增加抑制率(P<0.01)及延长倍增时间(P<0.005);并且其抑制效果显示出剂量的依赖性(P<0.05),具有序列选择特异性.结论:以端粒酶RNA模板区为靶点的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肾癌RCZ细胞增殖,可能对肿瘤治疗有潜在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以科学论文为依据,分析和比较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科学生产能力.方法:利用CBMdisc和MEDLINE CD-ROM,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我校放射生物学文献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与卫生部10所院校同学科文献计量指标进行横向比较.结果: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物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论文产出能力优势明显.结论:在放射生物学领域研究中,白求恩医科大学居领先地位,具备较强的科学生产能力.
作者:徐桂香;王伟;刘红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肢体肌肉海绵状血管瘤的佳造影方法.方法:对我院经手术证实的72例305张血管造影及其平片进行了回顾和前瞻性研究.结果:根据造影的瘤体表现,静脉造影分4种类型,Ⅰ型(团块型);Ⅱ型(迂曲扩张型);Ⅲ型(混合型);Ⅳ型(机化型).动脉病变主要由邻近大血管供血.结论:静脉病变为主的血管瘤,以双阻断静脉造影为佳诊断方法,动脉病变为主的搏动性血管瘤则以动脉造影为佳诊断方法.
作者:赵艳;张光;孙东杰;王嘉桔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切除率,减少全肺切除率并获得与全肺切除相同的手术彻底性.方法:用肺动脉成形同时行支气管成形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19例,其中鳞癌13例,腺癌6例.左上叶袖状切除11例,右上叶6例,右中上叶2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余18例无并发症,术后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3%和39%.结论:肺动脉支气管成形重建术的应用大限度地切除了肿瘤组织,并大限度地保留了肺功能.
作者:王荣有;张兴义;徐沛然;王天策;金道明;邵国光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