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头角口岸2011年蝇类、蜚蠊本底调查报告

王英明;刘昱;林全胜;帅薇

关键词:苍蝇, 蜚蠊, 种群, 密度, 季节消长
摘要:目的 掌握沙头角口岸蝇类、蜚蠊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蝇笼法对沙头角口岸的苍蝇进行了调查,采用盒式诱捕法进行蜚蠊调查.结果 捕获苍蝇16252只,经鉴定为4科8属15种,其中大头金蝇为优势种群,年平均蝇密度40.6只/笼·日.捕获蜚蠊78只,经鉴定为2科2属3种,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年平均蠊密度0.78只/盒.结论 高峰期月份应采取措施加强灭蝇工作.应持续开展口岸医学媒介生物调查,掌握其变化规律,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口岸卫生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2011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技术壁垒、植物卫生检疫措施(连载六)

    14印度14.1 2011年颁布的技术性贸易措施14.1.1食品法律法规新进展2011年8月印度的《食品安全标准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是由印度国会于2006年通过,但是由于它比之前的食品法律要求进行更多的测试,因此推迟了5年才正式生效.该法案覆盖了几乎全部的食品,明确规定了食品掺假、食品商业、食品商业运营商、初级食品、所有者、不安全食品、食品管理局的组成和职能、食品商业运营商的责任以及食品进出口等术语的具体含义,旨在保证食品在进口、加工、制造及流通等方面的管理法规与其他国内相关法规保持协调统一.同时还规定了违反该法的民事及刑事责任.此外,法案还规定政府必须对进口食品进行测试,以保证进入印度的食品的安全性.

    作者:徐世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广九直通车客车微小气候和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九直通车客车的微小气候和空气质量现状,为提高和改善其卫生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11年,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空气细菌总数和可吸入颗粒(PM10)等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测99份样品,夏季温度达标率93%,冬季温度达标率22%,相对湿度达标率54%;其它指标达标率均为100%.结论 广九直通车客车空气质量评价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主要卫生问题是相对湿度和冬季温度偏高,其卫生调控措施应以降低车内湿度为主.冬季宜采取“降温除湿”的方法调整车内温度和相对湿度.

    作者:孙珞;黄平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国境口岸从业人员戊型肝炎监测工作亟待加强

    目的 完善国境口岸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戊型肝炎监测工作,加强国境口岸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的科学性,健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方法 梳理对从业人员的戊型肝炎检测要求的有关法律法规、管理规范,调查全国主要口岸从业人员戊型肝炎监测情况,结合各地监测数据和全球HE疫情概况进行讨论,提出建议.结果 从业人员戊型肝炎监测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分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抽查10个代表性的国境口岸对从业人员戊型肝炎监测情况,结果是做和不做HE检测的分别有4各口岸,有条件地开展的有2个口岸.各地HE疫情依然不容乐观,部分地区有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各地主要地区都有HE感染报告.结论 口岸从业人员戊型肝炎监测存在不足,法律法规和疫情形势都要求亟需加强统一监测管理.

    作者:张华荣;陈正明;文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客滚码头1种福建省新记录蝇属和新记录蝇种

    报道了福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在平潭客滚码头本底监测中发现1种福建新记录属和记录种蝇——白麻蝇属灰斑白麻蝇.标本存放在福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媒介生物标本展藏室.

    作者:方义亮;张建庆;王光辉;高博;王宇平;房长天;邓耀华;徐保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西藏高原外国旅游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1例西藏高原旅行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高原旅游主要的死因及危险因素,为做好高原旅行防护,提高高原旅行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从拉萨机场、樟木口岸及普兰口岸出境所登记的尸体棺柩材料,时间从2000年4月到2011年12月.结果 201例死亡的高原旅行人员中多的是印度人,占45.3%,死亡年龄集中在48-61岁年龄段,占总死亡人数的36.8%,在海拔4 500m的日喀则死亡人数多,占41.3%,死亡原因主要是高原性肺水肿、急性高原反应和猝死,比例分别为35.3%、19.4%、14.9%.结论 要加强对高原旅行人员自我保健的旅游宣传,预防高原病的发生.

    作者:冯娟;拥巴;常春;卓玛;曾维艳;达拉;邱红;罗布;布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昌北国际机场病媒生物与环境质量监测

    为加强南昌航空口岸的卫生监管,对辖区病媒生物进行了调查;对候机场所及进出港国际航班开展了卫生监测.结果表明:机场鼠密度为3.5%,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占38.81%;蝇类有3科6属7种,优势蝇种为舍蝇;蚊类有1亚科3属4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87.37%.航空器、候机楼国际厅及各功能区的微风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细菌总数符合国家标准,而温度、湿度、照度、噪声PM10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或未达标.应加大灭鼠、灭蝇、灭蚊力度,改善微小气候等环境卫生质量.

    作者:袁子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太仓口岸进口废物原料卫生检疫结果分析

    目的 梳理太仓口岸进口废物原料卫生检疫结果,分析卫生检疫结果产生的原因,总结工作中应重点加强的关键控制环节.方法 对太仓口岸2003-2011年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台帐和质量分析中的各项记录、统计数据、特殊案例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3-2009年太仓口岸共检疫废物原料1 018.19万吨,检出的卫生检疫不合格情况包括医学媒介生物超标、医学媒介生物携带病原体以及放射性超标、夹带生活垃圾、腐烂肉类、大量蝇蛹等.结论 进口废纸携带病媒昆虫比例高,但扩散风险小,应继续严格执行先处理后查验的工作制度;进口废纸容易携带鼠类,且有扩散风险,应加强现场查验工作和防疫制度建设;进口废金属有放射性超标风险,应科学检测;实验室能力的建设是提高医学媒介生物及携带的病原体截获水平的有力保障.

    作者:付虎;肖力;江红星;黄坚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沙头角口岸2011年蝇类、蜚蠊本底调查报告

    目的 掌握沙头角口岸蝇类、蜚蠊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蝇笼法对沙头角口岸的苍蝇进行了调查,采用盒式诱捕法进行蜚蠊调查.结果 捕获苍蝇16252只,经鉴定为4科8属15种,其中大头金蝇为优势种群,年平均蝇密度40.6只/笼·日.捕获蜚蠊78只,经鉴定为2科2属3种,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年平均蠊密度0.78只/盒.结论 高峰期月份应采取措施加强灭蝇工作.应持续开展口岸医学媒介生物调查,掌握其变化规律,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英明;刘昱;林全胜;帅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ACCP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午餐卫生监督保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做好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当天午餐卫生监督,确保午餐安全.方法 应用HACCP工作原理,对午餐从原料、加工流程、配送等进行全程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采取纠偏措施.结果 有效地保障了科协年会午餐的安全.结论 在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中推广运用风险分析,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是重大活动供餐食品安全的保障.

    作者:陈颖;陈坚;李小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国际航行船舶医疗卫生药品的监督管理

    1 船舶医疗卫生药品的配备1.1法律依据《国际航行船舶医疗指南(第三版)》(International medical guide for ships 3rd edition)在第33章“船舶药箱”(The ship's medicine chest)中详细规定了船舶推荐配备的药品和设备清单[1].《国际卫生条例(2005)》第二十四条:交通工具运营者应经常保持所负责的交通工具无感染或污染源(包括媒介和宿主)状态,如果发现有感染或污染源的证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2].

    作者:乔学权;许剑鸣;张洪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体体温测量方法概述

    在临床实践中,体温(body temperature)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体温的变化通常标志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由于发热是包括某些传染性疾病在内的很多疾病的前驱症状,发热在公共卫生领域特别是疾病监测工作中至关重要,因此发热也是各国开展症状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1,2].

    作者:胡学锋;吕永生;漆少廷;苏小建;吴海磊;凌刚;陈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入境未满载船舶携带压舱水检疫监管思考

    目的 探讨入境未满载船舶压舱水检疫监管,提升口岸压舱水监管水平.方法 通过讨论压舱水危害、未满载压舱水检疫监管问题等方面,提出压舱水检疫监管方法和对策.结果 目前我国船舶压舱水检疫监管比较充分,但存在相关法律急需完善、处理技术亟待提升和全面监管有待提高等问题.结论 为确保口岸卫生安全,应切实加强未满载船舶压舱水检疫监管.

    作者:张治富;高建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山东空港口岸旅检电子监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目的 为更好的发挥检验检疫在口岸的执法把关作用.方法 在前期大量调研和准备的基础上,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了在山东空港口岸旅检现场实施电子监管模式并开发一套行之有效的电子监管系统的想法.本文从目的意义、存在问题、系统组成和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这样的一套电子化、信息化处理平台,实现快速、高效的航空器电子申报、空港旅客电子身份数据采集存储和信息化追溯查找以及实现后期风险分析和对航空公司自动评级等5项功能.结果 电子监管系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整个山东口岸和全国各口岸具有通用性,若能在全国空港人员、航空器检疫查验过程中得以普及.结论 电子监管系统可有效促进2各空港口岸人员、航空器检疫查验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雪嵋;侯伟;孙健;于长友;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几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SYBR Green Ⅰ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验证

    目的 比较和验证5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SYBR Green Ⅰ荧光RT-PCR检测方法.方法 首先使用美国NCBI网站的Primer-BLAST程序验证5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SYBR GreenⅠ荧光RT-PCR检测方法引物的理论特异性,然后使用猪流感H1N1病毒核酸、2009年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H5N1禽流感核酸、能力验证样品作为试验样品验证方法的实验特异性.结果 理论验证结果显示5对来源于文献的引物均适合于猪流感的检测,前3对可用于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检测,但只限于个别来源的毒株,与预期略有差别.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方法1可正确检出甲型流感病毒;方法2可正确检出猪流感H1N1亚型病毒、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方法3检测新甲型H1N1流感核酸时未获得阳性结果;方法4可以正确检测出猪流感H1病毒核酸;方法5可以正确检测出猪流感H1N1病毒核酸,但检测新甲型H1N1流感核酸、禽流感H5N1核酸时也为阳性.结论 方法1可用于猪甲型流感和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初筛;方法2可用于猪流感H1N1亚型病毒和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的初筛;方法3不适合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的检测;方法4可用于猪流感H1亚型的检测;方法5不适合于猪流感H1N1亚型病毒的检测.采用SYBRGreen Ⅰ荧光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特异性普遍不十分理想,只能用于初筛检测.

    作者:蔡翁义;蔡颖;魏锐;黄琦容;朱俊贤;周广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泉州石化港区鼠类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泉州石化港区鼠类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港区鼠类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2月采用鼠笼法对石化港区的鼠类进行调查,并进行鉴定及指数计算.结果 共捕获鼠类147只,全年平均鼠密度为1.54%,经种属鉴定为5科3属5种.以臭鼩鼱为优势鼠种,占捕获鼠形动物的36.73%.结论 鼠类的密度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石化港区环境影响鼠的优势种群的构成.

    作者:余云森;柯永忠;何家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口岸核与辐射应急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

    口岸核与辐射应急管理系统是一套应用于我国口岸区域的核与辐射监测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该系统部署于远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处理,增强对出入境放射性物质危害的预防、预警、风险分析和评估能力.通过开发、建立口岸核与辐射应急管理及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口岸核辐射监测设备管理的集约化、信息化,为出入境人员、行李、邮件和快件、出入境集装箱和货物放射性有害因子的监测,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为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监测监控、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孙慧;李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萝北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10年来对萝北口岸梅毒检测情况分析,了解出入境人员年度感染情况及导致梅毒检出率增加的因素,为今后的口岸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筛检用RPR及TRUST法、确证用TPPA法对萝北口岸2002年-2012年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检测.结果 从26177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52例梅毒感染者,患者年龄多在30-49岁之间,以劳务人员发病率高.结论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普及性病防治知识;2:对重点人员实施有效的监测工作;3: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监测水平.

    作者:梁慧杰;王凤山;王慧媛;赵光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口岸卫生控制杂志

口岸卫生控制杂志

主管: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主办:天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