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黄红兰;易世红;隋丽颖;李凡
我科从1988年至1993年共收治了508例声嘶病人,因为我科对慢性喉炎及声带白斑治疗有独特的方法,效果也很理想,所以病种比较集中,根据我科收治的508例声嘶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李靖厚;桑蕊;刘艳武;白秀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确证新生牛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紫外扫描、同位素3H-胸苷掺入法(3HTdR)测定HGF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结果:HGF主要为小分子肽,具有刺激损伤肝细胞DNA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功能.结论:HGF具有良好的肝脏保护与治疗作用.
作者:高玉民;韩范锡;梁爱君;邓英贤;王国志;梁丽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清中游离二氯乙酸钠(DCA-Na)浓度的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家兔血清中DCA-Na的含量.DCA-Na在碱性条件下与水合肼定量生成稳定的腙,以IPR-B8为色谱试剂,在Zorbas ODS(4.8 mm×250 mm)柱上,以水-甲醇-IRP-B8为流动相进行人离.结果:分离灵敏度为0.05AUFS,在268 nm处,衍生物线性范围0.65~50.0μg/ml,r=0.9995,回收率(98.5±3.3)%.结论:此方法为研究DCA-Na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提供了参考.
作者:张辉;王学林;戚百东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报道本院五年间7例原发性肠道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方法:首先以细胞角化蛋白(CK)、白细胞共同抗原(LCA)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鉴别恶性细胞癌特别是未分化癌和恶性淋巴瘤.确定为淋巴瘤后,再以显示B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L26,显示T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UCAL-1及L22,显示组织细胞的单克隆抗体Mac387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区分.结果:肠道恶性肿瘤337例,其中恶性淋巴瘤7例,均来源于B淋巴细胞.结论:恶性淋巴瘤居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不容忽视.
作者:李红;陈灼怀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作为促成核因子的免疫球蛋白在胆固醇及胆色素结石患者与正常人胆囊胆汁中浓度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6例胆囊结石患者及9例正常对照者的胆囊胆汁中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的浓度.结果: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组胆囊胆汁中IgM、IgG显著高于胆囊结石组及对照组(P<0.001).而胆色素性胆囊结石组胆囊胆汁中IgM、IgG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4).3组胆囊胆汁中IgA浓度无显著差异(P>0.4).结论:胆囊胆汁中免疫蛋白与胆固醇结石有一定的关系,其浓度可作为区别正常和成石胆汁的指标.
作者:张弘;王悦书;黄大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动脉瘤破裂出血往往是动脉瘤病人前来就诊的第一原因,动脉瘤的破裂与否及破裂出血后的临床症状轻重和病人的预后等均与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及动脉瘤的形态等有着直接关系.本文作者对10例连续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易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一些影像学特点及其与病人临床症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李密馥;赵崇量;李鹏;许立春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来立信(乳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lactateinjection)即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适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中敏感菌株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关于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已见报道[1],但左旋氧氟沙星与地塞米松磷酸钠(Dex)、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Co-A)、维生素B6(VB6)4种药物配伍尚未见报道.为配合临床医生用药,我们选用了以上4种药物与之配伍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潘宝昌;翟丽杰;杜雪荣;付晓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模拟采用自制改进Ilizarov长骨固定延长器,通过一次手术对假关节施行切除、少量髓芯植骨、加压固定延长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寻求促进假关节愈合的佳方式.方法:20只绵羊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于胫骨结节下约1 cm处横行截骨,自中、下1/3部截除胫骨全长20%的骨段,安装外固定器.A组取髂骨于短缩截骨处行髓芯植骨.B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行组织学、生物力学及放射线影像学分析.结果:A组短缩截骨处骨愈合情况在各项分析中均优于B组.结论:采用自制改进Ilizarov长骨固定延长器,通过一次手术对假关节施行切除、少量髓芯植骨、加压固定,能更好地促进假关节愈合.
作者:张新;孙大辉;朱东平;魏军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引导性骨再生中生物降解材料聚已内酯(poly e-caprolactone,PCL)和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共聚物的作用及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方法:采用兔桡骨中段1.2cm节段性骨缺损(保留骨膜)动物模型,共24只分两组进行对照研究,每组12只,双侧处理方法相同,A组骨缺损区用膜包绕骨缺损区,B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3、6、12周后处死,进行X线、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检测生化及免疫指标.结果:实验组(A)骨生长明显优于对照组(B);材料呈明显的降解趋势;血清中Ca、P、IgG、IgM、C4值与正常及空白对照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生物降解材料(PCL/PLA)在引导骨性组织再生中有良好的屏障作用,促进骨缺损的愈合.证明新型骨生物降解材料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作者:黄岚峰;刘建国;徐莘香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垂体瘤卒中是指垂体腺瘤内的急性出血、梗塞、坏死,压迫垂体周围结构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我院自1980年3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垂体腺瘤卒中病人17例,占同期收洽垂体腺瘤患者的7.6%.本文作者就其诱因、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作者:王晓东;郭忠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99mTc-ccM4嵌合抗体用于肺癌放射免疫诊断.方法:用直接法99mTc标记嵌合抗体ccM4对17例疑肺癌患者行放射免疫显像(RII),同时用125I标记ccM4检测患者血清中的TAG-72抗原水平.显像后2周检测病人血清中的人抗鼠抗体(HAMA)水平.结果:肺癌患者中TAG-72抗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阳性率为46.4%.注射99mTc-ccM4后12 h癌灶对心肝的靶/非靶比值分别为2.66和2.08,选取此时的显像结果与手术及病理对比,灵敏度为72.2%(13/18),对于14个原发灶RII示11个有放射性浓集,灵敏度为78.6%,纵隔转移灶3个中2个RII示放射性浓集,1个肝转移灶阴性.3例非癌性病变未见放射性浓集.注射抗体2周后病人血清中HAMA均未见阳性反应.结论:99mTc-ccM4肺癌RII诊断原发性肺癌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牛刚;杨昆;张英男;赵洁;高凤形;张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出含有抑癌基因P16,P53的融合表达载体.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XhoI双酶切P16A,用NheI、XhoI双酶切PMAMneo53.采用低熔点琼脂糖凝胶挖块回收法回收P16、P53基因片段,片段长度分别为800 bp、1 800bp.分别经抽提、沉淀、漂洗,使基因片段进一步纯化.利用定向克隆技术将P16、P53基因片段顺向插入经EcoRI、XhoI双酶切后的pcDNA3,再次转化后经快速鉴定筛选出pcDNA16-53融合表达载体.结果:P16、P53的融合表达载体大小8 000 bp、插入方向为正向.结论:用基因重组技术可以将两个抑癌基因构建在一个表达载体中进行表达,这为利用多基因治疗肿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
作者:王磊;张平;李有柱;王春丽;徐明明;谭毓铨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我科自1995~1998年用硝普钠加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6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会师;王晓璐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寻找理想的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有效药物及使用方法.方法:将143例高血压急症病人随机分成3组,前两组为对照组,第3组为观察组.1组为卡托普利组,2组为硝苯吡啶组,3组为卡托普利+硝苯吡啶组,对3组病人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组显效率48.5%,2组显效率40.6%,3组显效率则为71.4%.结论:卡托普利+硝苯吡啶合用治疗高血压急症具有起效快、疗效高、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是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作者:杨春梅;阎立敏;刘志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母乳中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了254份健康初乳和成熟乳中抗轮状病毒IgA、IgM和IgG抗体(aRIgA、aRIgM、aRIgG),分析其滴度变化.结果:初乳中aRIgA阳性率为80.3%,滴度达1:256,随哺乳期延长逐渐降低.aRIgM和aRIgG可在部分母乳中测得.结论:健康母乳中广泛存在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以aRIgA为主,为婴幼儿抵御轮状病毒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鲁兰;胡岚;王军陵;赵晓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近年来,我院见到2例由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配血不合,现将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洁;郑丽霞;张玉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与不孕症、自然流产、盆腔炎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解脲脲原体诊断试剂,取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结果:在242例不孕症、自然流产、盆腔炎症中,有156例为解脲脲原体感染,感染率占64.46%.结论:不孕症、自然流产及盆腔炎与解脲脲原体感染有直接关系.
作者:刘念稚;李伯;程志平;王欣平;路英丽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痘病毒感染细胞核内产生的特殊结构及其与胞核功能关系.方法:利用患痘病毒鼠的脾组织液感染鸡胚绒毛尿囊膜,在电镜下观察感染细胞核内的特殊结构.结果:在感染细胞核内观察到核内假包含体、核内板层状包含体、核内结晶状包含体、核内原纤维束状包含体以及核小体.结论:在痘病毒感染胞核内观察到四种核内包含体和核小体,这些特殊结构的形成与胞核功能活跃有关.
作者:李颖;崔新明;潘力;栗振宝;孙庆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原发性颅底陷入畸形又称颅底内翻畸形,是枕大孔区畸形中常见的一种.主要以枕大孔为中心的颅底骨组织内翻,环椎向颅内陷入,枢椎齿状突高出正常水平进入枕大孔.枕大孔前后径缩短,颅内窝容积缩小而构成对小脑、延髓、颅神经和上颈髓及颈神经根的压迫、牵拉产生症状的一种先天性疾病.
作者:孙洪礼;郑彤;王春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大面积烧伤治疗关键是控制感染、创面覆盖、全身营养,三度烧伤无上皮存在,靠自身无法修复创面,以往有多种植皮方法、邮票法、拉网法、贝克法因大面积烧伤自体皮不足在短期内不能用自体皮全部覆盖创面.我们采用积水潭医院张明良的微粒皮移植技术,节约了自体皮,可早期修复创面,缩短病程,效果显著.
作者:曹桂军;许东辉;李东原;陆洪勇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