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刚;杨昆;张英男;赵洁;高凤形;张荣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出含有抑癌基因P16,P53的融合表达载体.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XhoI双酶切P16A,用NheI、XhoI双酶切PMAMneo53.采用低熔点琼脂糖凝胶挖块回收法回收P16、P53基因片段,片段长度分别为800 bp、1 800bp.分别经抽提、沉淀、漂洗,使基因片段进一步纯化.利用定向克隆技术将P16、P53基因片段顺向插入经EcoRI、XhoI双酶切后的pcDNA3,再次转化后经快速鉴定筛选出pcDNA16-53融合表达载体.结果:P16、P53的融合表达载体大小8 000 bp、插入方向为正向.结论:用基因重组技术可以将两个抑癌基因构建在一个表达载体中进行表达,这为利用多基因治疗肿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
作者:王磊;张平;李有柱;王春丽;徐明明;谭毓铨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不舒适阈值范围,不舒适阈值对助听器的选配效果,判定有无重震现象,使带助听器者的会话阈在比较舒适的水平.方法:音源使用纯音,考虑环境噪音对助听器的密切影响,加试了窄带噪音,二音源均用耳机法,助听器的不舒适阈值测定采用自由音场.结果:神经性耳聋组的不舒适阈值、不舒适范围比正常听力组低,窄带噪音的不舒适阈值比纯音低.11例中3例有重震现象.结论:有重震现象者配带助听器效果不佳,不舒适范围在20 dB以上效果佳.
作者:王英姿;周淑莲;毕占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初发乳腺癌的石蜡组织切片共78例,运用末端标记法检验细胞凋亡,计算凋亡细胞占肿瘤细胞的百分比,求得凋亡指数.结果:细胞凋亡的凋亡指数平均为3.271,同淋巴结的转移度、P53蛋白有明显相关(P<0.01).10年生存率凋亡指数高的预后良好,在多变量分析中,细胞凋亡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来预测乳腺癌的预后.结论:细胞凋亡是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一种现象,对乳腺癌的预后有影响,但在乳腺癌预后因子中只有淋巴结的转移度可以预测乳腺癌的预后.
作者:张平;王磊;王春丽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国内外大量医学统计资料表明,输卵管阻塞是育龄妇女不孕症的主要原因.诊断输卵管阻塞的传统方法有:X光碘油造影、双氧水声学造影及输卵管通水术.碘油的副作用及并发症较多,有一定的损害;双氧水声学造影,所用双氧水为外用药,刺激性大,往往病人疼痛难忍,产生气泡又少,定位诊断不满意;输卵管通水术是依靠推药液进入宫腔是否有阻力来判断输卵管有无阻塞,因此主观性强,定位诊断不够准确.为了寻找选用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方法,我们选用注射用前体药物超声晶氧(简称CCP)声学造影术,对51例育龄妇女不孕症的输卵管阻塞进行了诊断、治疗,并对治疗后的病例做了随访.从临床长远效果探讨晶氧声学造影的价值.
作者:张宏;黄春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烹调油烟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亚慢性吸入染毒,给大鼠吸入烹调油烟,测定不同染毒时间后BALF中肺泡巨噬细胞(AM)教及部分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油烟组大鼠BALF中AM数在染毒初期和长时间染毒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ALF中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与时熙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烹调油烟对AM和肺组织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作者:叶琳;吕义;任淑萍;刘志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来立信(乳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lactateinjection)即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适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中敏感菌株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关于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已见报道[1],但左旋氧氟沙星与地塞米松磷酸钠(Dex)、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Co-A)、维生素B6(VB6)4种药物配伍尚未见报道.为配合临床医生用药,我们选用了以上4种药物与之配伍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潘宝昌;翟丽杰;杜雪荣;付晓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在儿科属少见疾病,现将1986~1998年在我院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17例报告如下.
作者:邵云梅;马青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确证新生牛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紫外扫描、同位素3H-胸苷掺入法(3HTdR)测定HGF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结果:HGF主要为小分子肽,具有刺激损伤肝细胞DNA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功能.结论:HGF具有良好的肝脏保护与治疗作用.
作者:高玉民;韩范锡;梁爱君;邓英贤;王国志;梁丽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森林脑炎是由蜱为传播媒介引起的森林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为蜱传脑炎或壁虱脑炎,春秋脑炎等.病毒在啮齿动物和蜂之间循环传播,人被带有病毒的蜂叮咬后即可能患病.多发生于5~7月春夏季节,我国主要流行于东北和西北的原始森林地区,多感染采伐工人或与森林作业有关人员,以20~30岁男性居多,近年由于女性入山作业增加患病也相应增多.起病急,临床上以突然高热、头痛、呕吐、颈强、昏迷、伴有颈部、肩胛部和上肢近端肌肉的弛缓性瘫痪及腰痛,双下肢肌痛为特征,常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率较高,约20%左右,近来我们应用抗病毒药物-三氮唑核苷成功地治疗几例森林脑病人,报道如下.
作者:姜国峰;杨锡阁;刘启诚;姜国宏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CK图像和智能超声定量(AQi)新技术检测室壁瘤的左室功能.方法:用AQi法评价室壁瘤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与常规二维超声(2-DE)法对照.结果:用AQi法测得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值与2-DE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室壁瘤患者左室CK图像显示瘤壁彩色位移减少.结论:应用CK图像与AQi超声定量法评估室壁瘤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更简便、可靠和实用.
作者:王海燕;覃秀川;王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患者的脑脊液激光光谱特性.方法:用氩激光对50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脑脊液作了实验研究.对患病组与正常组脑脊液进行光偏振和荧光物理特性测量,以及脑炎患者脑脊液治疗前后的光谱测量.结果:病人脑脊液的分子对称性低于正常脑脊液,但荧光强度明显偏高;在氩激光照射下,正常脑脊液荧光强度随时间延长变化较小,病态脑脊液荧光强度变化较大.治疗前后脑炎患者Raman带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用激光光谱检测脑脊液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方面,有着其它方法难以比拟的临床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项新的物理学诊断方法.
作者:韩雪梅;于敏华;王春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对新生牛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主要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存活率测定、SGPT活性测定、组织病理学观察、体内外3HTdR掺入实验.结果:HGF能够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存活率及SGP水平,能够促进损伤肝组织结构复原及肝细胞再生.结论:实验证明HGF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玉民;梁爱君;于霞;韩范锡;梁面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喉一般受伤的机会较少,因为喉位于颈前正中,上有下颌骨,下有锁骨和胸骨,后有颈椎保护.此外喉本身是具有一定弹性的软骨组织,并可上下左右移动.喉是人正常呼吸的唯一通道,由于各种原因的喉外伤都将危及生命,因此喉外伤我们一定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喉外伤的急救.
作者:于海燕;刘红;严丽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特点与并发症、预后的相关性.方法:CHD分为3组,急性心梗组(AMI),陈旧性心梗组(OMI),心绞痛组(AP),对照组(NC),共101例.使用24 h连续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及心率变异自动分析系统,进行HRV分析.结果:NC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CHD各组.CHD各组HRV昼夜节律变化减少,特别是AMI组HRV显著降低.尤其在清晨5~8时低频成分增加,高频成分减少.低频、高频比例增大.结论:HRV检查可作为测定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的一种定量方法.对CHD具有预后及猝死预报因子等作用.
作者:李艳秋;张国伟;郭智慧;杨欣;夏瑞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为了解血清中胆碱酯酸(CHE)、总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的浓度与各类型肝病患者的关系,我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33例健康人和120例肝病患者血清中CHE、TBA、PA的浓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贾春华;李岩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神经外科领域里的重症、急症,其特点为,病情危重,损伤呼吸循环中枢,在临床上极易与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之疾患混淆,曾遇二例,加之相关书籍对此阐述不多,兹将本病的特点及其相关鉴别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林玉梅;王建先;綦斌;王建中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研制椎间盘穿刺定位工具,探讨其临床实用性.方法:用三维一面的技术理论、坐标技术、三角函数和绘图基本知识及CT测量等方法.结果:临床应用本穿刺定位器及其技术,共做113例,127个间盘,其中包括30例L5S1间盘突出,仅有初2个L5S1间盘穿刺失败,其余均获成功,成功率为98.43%.结论:椎间盘穿刺定位器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准确,实用性强,穿刺成功率高.
作者:刘俊海;崔金龙;韩丹;陈雷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与CT、US及手术病理的对照研究,评价MRCP显示胆道梗阻部位、范围,确定梗阻原因的能力.方法:38例临床怀疑梗阻性黄疸的病人在BUKER0.282 T常导系统上进行了MRCP检查.结果:MRCP对胰胆管梗阻的定位准确率为100%,结合常规T1加权和T2加权MR影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7.2%.结论:MRCP在胆管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中是一种安全、可靠、无损伤、无需造影的适应证广的影像学技术.
作者:姜春子;陈志仁;吴祥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AFP、US、CT及MRI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66例经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或肝穿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肝癌进行临床与影像学对照分析,重点评价了AFP、US、CT及MRI对中晚期肝癌诊断能力及联合方法使用的佳选择.本组66例病人均经AFP、US、CT及MRI检查,根据影像学显示的形态改变,而分三型:①巨块型;②结节型;③弥漫型.结果:AFP的检测已成为肝癌普查和临床诊断的有效方法.CT扫描对判定肝癌的大小、形态、位置、数目及内部情况等方面优于US检查.MRI在显示原发性肝癌的包膜、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门脉瘤栓方面优于US和CT平扫.结论:在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包膜、子灶及血管受侵方面MRI优于US和CT平扫.
作者:张宇;杨海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Objective :To develop an agent that is more active against receptor-bearing target cells without increasing the toxic effect on non-target cells. Methods :By the use of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w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a fusion protein 5'IL6-TNF△ by connecting the human interleukin-6 (hIL-6) gene and a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derivative (TNF△) gene througha synthetic linker sequence followed by subsequent expression in E. Coli. Results: In cytotoxicity assay with myeloma cell line U266, the normal type of 5' IL6-TNF△ showed an antitumor activity 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NF△;and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5'IL6-TNF△ blocked by IL-6Rwas only 1/30 of that of normal type of 5' IL6-TNF△. Meanwhile,the 5'IL6-TNF△ blocked by an ti-TNF antibody did not show any cytotoxicity to U266 cells. In activity assay with L929 cells ,the toxic effect of the fusion protein was found 1/22 of that of TNF△. Conclusion: The 5'IL6-TNF△fusion protein might be a useful cytotoxic agent in cancer treatment.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