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崔新明;潘力;栗振宝;孙庆
为了解血清中胆碱酯酸(CHE)、总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的浓度与各类型肝病患者的关系,我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33例健康人和120例肝病患者血清中CHE、TBA、PA的浓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贾春华;李岩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白藓皮水煎剂的止血作用.方法:将实验用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大、中、小剂量灌胃给药,分别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的凝血时间.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疑血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经药理实验证明白藓皮水煎剂具有显著的促进血液凝固作用.
作者:高淑贤;徐亚香;彭惠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于下腹或下肢手术病人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并与单纯硬膜外麻醉(EA)进行临床比较观察.结果:应用联合阻滞针于一个间隙完成椎管内联合阻滞用于下腹部以下部位的手术是安全有效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均明显快于单纯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好,减少了辅助用药量,麻醉中局麻药用量明显减少.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下腹部以下部位的手术是安全有效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均明显快于单纯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好.
作者:杨桐伟;张立新;韩威;黄宇先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母乳中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了254份健康初乳和成熟乳中抗轮状病毒IgA、IgM和IgG抗体(aRIgA、aRIgM、aRIgG),分析其滴度变化.结果:初乳中aRIgA阳性率为80.3%,滴度达1:256,随哺乳期延长逐渐降低.aRIgM和aRIgG可在部分母乳中测得.结论:健康母乳中广泛存在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以aRIgA为主,为婴幼儿抵御轮状病毒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鲁兰;胡岚;王军陵;赵晓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6、TNF-α)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对55例患者按Meares-Stamey法分为慢性细菌组、非细菌组、前列腺痛组,1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用SAS统计分析软件中非平衡数据的方差分析方法和SNK法(Q检验)作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结果:①TNF-α在慢性细菌组、非细菌组、前列腺痛组与健康人组均有差异(P<0.01),慢性细菌组明显高于非细菌组、前列腺痛组(P<0.01).在非细菌组、前列腺痛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IL-6在慢性细菌组、非细菌组、前列腺痛的三组中都有升高,与健康人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慢性细菌组、非细菌组、前列腺痛组的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6、TNF-α)可能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是慢性前列腺炎有价值的指标,对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分型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汪岩;赵忠文;王立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酸酶(HSV-tk)基因是一种自杀基因,其产物可将无毒的核苷类似物如Gancilovir(GCV)转变成有毒的产物,从而将细胞杀死[1].近年来,许多学者利用多种载体将HSV tk基因转入肿瘤细胞.腺病毒是继逆转录病毒之后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基因载体,具有表达效率高,滴度高,易纯化和制备,感染宿主细胞范围广,对人类较安全等优点[2].为了探索HSV-tk基因对肺癌的治疗作用,我们构建了含HSV-tk基因重组体腺病毒.
作者:陈立;黄红兰;易世红;隋丽颖;李凡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收治了52例急性脑卒中病人,对这些病人血清酶学水平变化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自1997年12月,我科对我院妇产科729名足月待产妇血清进行了13项生化项目的检测,发现胆碱酯酶(CHE)碱性磷酸酶(ALP)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值与正常参考值显著差异,为了探讨足月待产妇血清CHE、ALP、LAP的正常值,我们为729名足月待产妇血清CHE、ALP、LAP的测得值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贾春华;李岩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我们自1992年至1997年10月对于64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杰;周赢春;邱梅;奇铁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笔者于1994~1997年间对23例牙冠折裂之磨牙采用钢丝结扎复位外固定,根管桩粘固,玻璃离子充填内固定,全冠修复的方法进行了修复,效果颇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尔军;丛志强;冯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我科从1988年至1993年共收治了508例声嘶病人,因为我科对慢性喉炎及声带白斑治疗有独特的方法,效果也很理想,所以病种比较集中,根据我科收治的508例声嘶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李靖厚;桑蕊;刘艳武;白秀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症是口腔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采用单纯物理治疗的非手术疗法,为了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理疗加封闭法治疗此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刘星;李兴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阐明肺炎时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方法:采用比色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41例肺炎患儿及25例正常健康儿血清NO、TNF水平;并研究了NO与TNF的关系.结果:急性期肺炎患儿的NO、TNF较对照组、恢复期患儿明显升高;重症组较轻症组明显升高;而且NO与TNF呈高度正相关.结论:血清NO、TNF水平与肺炎的发生、发展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韩燕燕;鲁继荣;孙景辉;傅文永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我院从1994年以来,以血液透析为主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28例,22例康复,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8例.年龄17~54岁.ARF的病因:流行性出血热10例,安眠药中毒6例,挤压综合征4例,急性肾炎4例,肝损伤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大面积烧伤2例. 2 结果生存的22例中,透析治疗后,平均18 d出现多尿期,平均透析6.5次(1~48次)和平均20 d(平均1~164 d)肾功能恢复.本组死亡6例,占21.4%.
作者:邓安富;丛玉布;宋伟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并发心、脑器官损害时24 h血压变化规律.方法:66例门诊及住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其中并发左室肥厚者22例,脑血管意外者14例,无心、脑器官损害者30例作为对照,全部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测定.结果:有心、脑器官损害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升高,且夜间血压下降率<10%,血压昼夜波动曲线为非杓型.其中左室肥厚组以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为主,脑血管意外以清晨血压增高为主.结论: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和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根据高血压的分布时间来指导我们调整采用降压药物的时间、剂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春艳;王桂杰;孟宪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介绍一个理想的动物离体灌流肺模型,评价肺血管各部位的压力及血管抵抗纵向分布比率.方法:利用兔离体灌流肺模型,采用肺血流阻断法进行测定.结果:测定值分别为肺动脉压力:20.86±1.82 kPa;肺静脉压力:9.87±0.61kPa;毛细血管动脉侧压力:16.63±1.04 kPa;毛细血管压力:14.35±1.20 kPa;毛细血管静脉侧压力:12.16±1.23 kPa.通过大动脉、小动脉、小静脉、大静脉各段的抵抗分配比率分别为:38%、21%、20%、21%.结论:这种评价肺血管压力及抵抗分配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测定时间短、定位准确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实验方法.
作者:辛华;闫继东;孟繁波;马长金;王东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纳洛酮(neloxone)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可拮抗β-内啡肽而显效.对中枢神经和心血管有抑制作用并具有使中枢神经内环境稳定的功能.它对中枢抑制起清醒作用;对烦躁不安、谵妄则有镇静作用.对休克、心肺复苏、吗啡类药物及酒精急性中毒疗效肯定.自1996年至1998年间,我院用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的纳洛酮注射液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病人30例报道如下.
作者:柯常旺;刘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HIV-1p24 gag与hIL-2基因在重组痘苗病毒中的共表达.方法:以痘苗病毒复制非必需区血凝素(HA)基因为侧翼,将编码人白细胞介素2(hIL-2)的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16QF24-IL2,经同源重组和血凝素阴性空斑筛选,获得了重组痘苗病毒v16QF24-IL2.结果: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Dot-ELSAA和Western bolt等检测证明,重组病毒能同时表达p24gag蛋白和IL-2蛋白,表达产物分子量分别为24 000、16 000.结论:这种重组痘苗病毒人表达外源蛋白的成功,为获得更强的免疫效果,研制HIV重组病毒活疫苗提供一种安全的新途径.
作者:王玉红;金宁一;李体远;王洪军;王弘郡;刘素寰;李萍;安汝国;殷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烹调油烟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亚慢性吸入染毒,给大鼠吸入烹调油烟,测定不同染毒时间后BALF中肺泡巨噬细胞(AM)教及部分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油烟组大鼠BALF中AM数在染毒初期和长时间染毒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ALF中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与时熙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烹调油烟对AM和肺组织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作者:叶琳;吕义;任淑萍;刘志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仿生型人工椎板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实用性.方法:采用CT测定和对X光片、骨标本、尸体的椎管矢状径、椎弓根间距、椎板棘突大小及棘突椎板角等数据做为依据,利用金属材料或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仿造人体的椎板和棘突的形态结构制作仿生型人工椎板,后经过骨骼标本试装、尸检实验及各种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仿生学人工-椎板基本达到设计标准,产品已研制成功.其形态结构与人体的生理解剖形态结构相似,具备了棘突和椎板生理解剖功能特点,防止脊髓粘连受压,又修补了椎板缺损,稳定脊柱,形成了完整的椎管.结论:仿生型人工椎板符合形态学及生物力学原理,功能良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作者:刘俊海;刁晓明;赵刚;方岱敏;韩丹;罗淑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