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敏灸配合功能锻炼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健康管理中的干预效果

田雪秋;牟开今;张莲;殷立彬

关键词:热敏灸, 功能锻炼, 膝骨关节炎, 干预效果
摘要:目的 评价热敏灸配合功能锻炼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健康管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9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给予热敏灸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分别对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疗法掌握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评价临床症状的JOA表提示患者的疼痛及步行能力、疼痛上下楼梯能力、屈度角度恢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肿胀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生活能力Lysholm表提示其中跛行、交锁、疼痛、稳定性、爬楼梯、下蹲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撑、肿胀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AIMS2-SF表提示患者躯体、症状、社会、影响、工作5个维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掌握度94.6%.结论 本项技术操作简单、便于掌握、疗效显著,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骨关节炎自我管理干预提供可借鉴的方式和方法.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益肾安神口服液特征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益肾安神口服液的特征图谱检查方法,整体评价益肾安神口服液质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采用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其特征图谱,进行特征峰归属,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益肾安神口服液批次间相似性.结果 益肾安神口服液特征图谱有10个共有峰,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0.5%.10批样品的图谱相似度较好,相似度达0.85以上.在已建立特征图谱基础上,对10个特征峰进行峰归属.结论 方法重复性较好,操作简单、准确易行,为进一步控制益肾安神口服液质量提供依据及方法.

    作者:赵源慧;杨喆茗;白冰;徐建;李长惠;王宝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芒硝外敷结合运动疗法和理筋手法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给予中药芒硝外敷并结合运动疗法和理筋手法干预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58例行初次、单侧TKA 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2 组,各29例,治疗组术后第2天即采用芒硝外敷结合理筋手法和运动疗法干预,对照组只教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对比2组术前、术后1、2周及术后1月行膝关节HSS功能评分比较,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2周及术后1月行小腿周径测量,并进行记录,对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SS评分:2组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2周、术后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腿周径测量:2组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2周、术后1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后早期给予芒硝外敷结合运动疗法和理筋手法干预对减轻患肢水肿,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手术疗效有积极意义,并可减少术后残留症状,达到早期快速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建坡;贾永伟;丁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护理已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公共健康问题.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原则:去除病因 、增加骨量 、预防骨折的发生,防治结合并以防为主.科学的中医护理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促进老年人养成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提升服药依从性.

    作者:王国荣;麻薇;成昌霞;李福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化痰祛瘀法协同综合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化痰祛瘀法协同综合护理提高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常规治疗,培哚普利片8 mg口服,1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口服,1次/d.2级高血压患者予以吲达帕胺片2.5 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中药汤剂治疗,采用化痰祛瘀法,1剂/d.均治疗12周.比较2组血压、血脂水平、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变化、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5);TC 、LDL-C、TG水平降低,HDL-C升高(P<0.05);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升高(P<0.05);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能力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较低(P<0.05); TC 、LDL-C、TG水平较低, HDL-C较高(P<0.05);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较高(P<0.05);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能力评分较高(P<0.05);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化痰祛瘀法协同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梁建华;焦晓民;王爱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核桃楸不同药用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目的 筛选核桃楸抗氧化的有效药用部位.方法 对核桃楸叶、树皮、根皮及果皮应用乙醇进行回流提取, 采用体外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核桃楸各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筛选并确定核桃楸抗氧化的有效药用部位.结果 核桃楸树皮、根皮活性强于维生素E而弱于维生素C,其他部位活性顺序依次为核桃楸叶、核桃楸果皮.结论 核桃楸树皮、根皮系抗氧化有效药用部位;核桃楸叶是一种可持续再生资源,可以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新来源,并有潜力针对多种疾病进行深度开发.

    作者:赵娜娜;刘汇;孙道磊;王会;张辉;孙佳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益肾补骨液高效液相色谱法特征图谱研究

    目的 研究益肾补骨液特征图谱色谱峰与组方药材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益肾补骨液进行特征图谱研究,色谱柱:AC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以甲醇(A)- 0.02%磷酸溶液(B)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5 ℃,结果 建立了以芍药苷为参照峰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标定13个共有峰,各峰峰形、分离度较好.并鉴定归属了5个特征峰.结论 益肾补骨液与组方药味间有较好的相关性,采用该法可帮助确定色谱峰的归属.进一步分析益肾补骨液的化学组成及来源,可为益肾补骨液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徐云;王婷婷;肖俊美;王宝成;徐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生脉饮联合参类治疗中老年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目的 观察生脉饮联合参类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对2017年1月-10月期间在我院血透中心行血液透析时发生低血压患者23例采用生脉饮联合西洋参、红参等参类治疗.结果 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生脉饮联合参类治疗可升高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减少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结论 生脉饮联合参类治疗能有效的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江巧梨;许帅;邹洪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辨证施护对冠心病焦虑抑郁状态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施护改善冠心病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2组的自我护理能力现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疗法,试验组实施2个月的中医辨证施护,对其进行自我护理宣教培训,并对培训后的患者再次进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评估效果.结果 护理后2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试验组有效率91.11%,对照组73.33%(P<0.05);护理后2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试验组为75.6%,对照组的为28.9%(P<0.05);护理后2组焦虑、抑郁症状比较,对照组护理前后SDS评分(57.81±12.01)和(46.72±9.65),SAS评分(53.86±10.88)和(43.66±8.89),试验组护理前后SDS评分(56.64±11.43)和(32.44±7.31), SAS评分(54.27±11.39)和(33.91±7.5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施护可明显减轻冠心病所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孙晓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国内外居民院外心肺复苏普及培训现状及对我国的培训启示

    心肺复苏术(CPR)是拯救心脏骤停患者必不可少的一项救命措施.而我国目前掌握心肺复苏操作及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提高我国居民心肺复苏的公众意识和CPR培训技能应成为改善心脏骤停生存率的核心任务.关于心肺复苏的普及和培训,国外己有多个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而我国关于CPR的普及培训的相关政策较少.我国学生群体在普及全民心肺复苏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心肺复苏培训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我国也应加紧出台相关急救政策,保障公民正确行使救人的权利.

    作者:苗晨曦;吕静;王丹丹;杨陆;王双艳;皇甫士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热敏灸配合功能锻炼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健康管理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 评价热敏灸配合功能锻炼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健康管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9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给予热敏灸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分别对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疗法掌握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评价临床症状的JOA表提示患者的疼痛及步行能力、疼痛上下楼梯能力、屈度角度恢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肿胀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生活能力Lysholm表提示其中跛行、交锁、疼痛、稳定性、爬楼梯、下蹲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撑、肿胀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AIMS2-SF表提示患者躯体、症状、社会、影响、工作5个维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掌握度94.6%.结论 本项技术操作简单、便于掌握、疗效显著,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骨关节炎自我管理干预提供可借鉴的方式和方法.

    作者:田雪秋;牟开今;张莲;殷立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刺血加温针法为主辨证治疗亨特面瘫

    目的 观察刺血加温针法为主辨证分型治疗亨特面瘫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刺血加温针法辨证分型针刺,并结合常规西药和理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和理疗.在治疗后8周,对2组总有效率、痊愈率、疼痛消失及面瘫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同时对治疗组内各证型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痊愈率63.07%,优于对照组的95.08%和44.26%(P<0.05);治疗组疼痛消失和面瘫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证型之间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刺血加温针法为主辨证分型治疗亨特面瘫,止痛时间及面瘫恢复时间较快,并适宜各种证型.

    作者:张莉芳;张杰飞;李振卿;武琳;张玉红;韩振萍;杨慧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清代温病类医书序跋内容探析

    清代温病类医书著述丰富,使得题写序跋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序跋是医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书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医药内容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往往可以通过序跋来窥斑知豹.随着清代温病医书的医学价值被不断挖掘,其序文也应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清代温病医书序跋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主要记载了作者生平师承、学术源流以及学科发展脉络和刊刻流传情况.了解清代温病医书序跋内容,对于解读温病医书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以清代温病类医书序跋内容为切入点,探寻温病医书序跋中反映出的清代温病理论的发展轨迹,为清代温病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赵婧;邢永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病理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对99例LN患者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LN病理类型以Ⅳ+Ⅴ型为常见,占38.10%,其次为Ⅳ型26.30%,Ⅴ型为16.20%,Ⅱ型少,占3.03%;临床肾损害主要以肾病综合征型(51.52%)、肾炎综合征型(36.36%)为主.常见的肾外临床表现为血液系统损伤(80.81%),其次为浆膜炎(56.57%),而神经系统损伤少见(5例).Ⅳ+Ⅴ型血肌酐高,Ⅲ+Ⅴ型24 h尿蛋白定量高,Ⅳ型血红蛋白低,Ⅱ型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比其他各病理类型低(P<0.05).SLEDAI评分Ⅳ型高,Ⅱ型低,且Ⅳ型、Ⅳ+Ⅴ型评分明显高于Ⅱ型(P<0.05).结论 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肾活检术对于判断肾脏病变程度、活动性,指导进一步诊治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严之桢;聂萍;郑旭州;白雪;高竹梅;董长青;吴淋淋;李丽;罗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电针频率对慢性应激抑郁刺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和下丘脑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电针频率对慢性应激抑郁刺激(CUS)模型大鼠行为学及下丘脑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寻求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佳频率.方法 选取5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2 Hz电针组、50 Hz电针组和100 Hz电针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模型组和电针组接受CUS结合孤养的方式造模,共21 d;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分别接受2、50、100 Hz电针治疗,连续7 d;分别于0、21、28 d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开野实验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评分、糖水消耗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5-HT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造模21 d后体质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评分、糖水消耗量、下丘脑5-HT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电针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2 Hz组、50 Hz组和100 Hz 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评分、糖水消耗量、下丘脑5-HT含量均升高(P<0.05,P<0.01).与50 Hz组和100 Hz组比较, 2 Hz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评分、糖水消耗量、下丘脑5-HT含量均增加(P<0.05,P<0.01).结论 电针能够改善大鼠抑郁状态,2 Hz电针抗抑郁疗效优于50 Hz和100 Hz.

    作者:王宇阳;任晓暄;郑瑀;游江南;贾元萍;刘宇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在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溃疡性结肠炎多以本虚标实为根本,外邪、血瘀、情志等为诱因.中医的治疗多从分期与分型出发.目前的实验结果表明中医药能有效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起到治疗UC的作用.

    作者:陈章风;刘宏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分离度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检测不同种类茶叶对人参皂苷的影响

    目的 明确不同种类茶叶对人参中主要化学成分人参皂苷的影响.方法 利用高分离度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RRLC-Q-Tof MS)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人参茶叶配伍合煎液中,人参乌龙茶合用对人参皂苷影响大,人参绿茶合用对人参皂苷的影响小.结论 不同种类茶叶对人参的影响不同,服用人参后饮茶可能影响人参的药效.

    作者:戴雨霖;乔梦丹;越皓;宋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一步法合成甘草次酸甲酯及其结构研究

    目的 对抗病毒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甘草酸进行结构改造,合成甘草次酸甲酯,降低其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一步法将甘草酸改造为甘草次酸甲酯,并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及核磁共振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一步法合成了甘草次酸甲酯,优化所得佳反应条件:盐酸的质量浓度为10 %,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12 h;一步合成产物经多项检测方法鉴定为目标化合物甘草次酸甲酯.结论 相比于甘草酸,甘草次酸甲酯理论上可延长在生物体内的半衰期,结构改造有望增强药性,降低人体毒副作用.本研究为基于甘草酸的创新药物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王海霞;陈齐齐;刘婷婷;赵双双;吴勇;胡冬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手法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下肢力线变化

    目的 观察分析手法合针刺及刺络放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下肢力线的变化.方法 将8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治疗组接受手法合针刺及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接受口服药物治疗,比较2组下肢力线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下肢力线各夹角与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A(髋-膝-踝角)值的变化与其他各角成负相关系,角A平均值偏小时,角B、角C、角D、角E、角F平均值均对应变大,随着治疗后角A增大,上述角均减小.结论 腰髋膝踝具有联动效应,手法矫正力线结合针刺及刺络放血治疗KOA能明显改善下肢力线.

    作者:江崛;胡秀武;唐润科;邱芬芬;黄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精芪双参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

    目的 改进精芪双参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人参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改进后人参鉴别薄层色谱中特征斑点分离清晰,阴性无干扰;丹酚酸B在0.2~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60%.结论 改进的人参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及建立的丹酚酸B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和耐用性好,可用于精芪双参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萍;高嵩;徐建;郑广晶;李亚东;崔宪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肾衰方对脾肾气虚湿浊型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钙磷及肾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肾衰方对脾肾气虚湿浊型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钙、磷及肾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肾衰方加减治疗,2组共持续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采肘静脉血,测定肾功能、肾纤维化及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同时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cr、BUN、Cys C较低,Ccr较高,治疗后血钙、血磷、PTH水平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有效率69.23%低于治疗组有效率84.62%(P<0.05).结论 肾衰方对脾肾气虚湿浊型慢性肾衰竭患者,能够调节血清钙、磷水平,延缓肾纤维化.

    作者:修静;马晓燕;远方;赵万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