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外奇穴四缝统考

岳公雷;闫冰;张凯鑫;杜广中

关键词:穴, 四缝, 经外奇穴, 考辨, 小儿疳积, 百日咳
摘要:梳理、归纳历代中医古籍及现代针灸学教材对经外奇穴四缝的论述,系统考证其源流,厘清其定位、主治及针灸方法,并梳理了该穴的理论归纳过程.四缝一穴,发现于《奇效良方》并科学化,至现代《新针灸学》出现重大进步,表现为新刺法和新主治的提出.其后,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对该穴科学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并仍在不断进行中.由此建议,四缝穴定位:在手指,第2~5指掌面的近侧指间关节横纹,一手4穴;主治:小儿疳疾,百日咳;操作:三棱针点刺络脉出血,或刺0.1~0.2寸,挤出少量黄白色透明样黏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龙胆中当药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吉林省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龙胆中当药苷和獐牙菜苦苷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及龙胆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龙胆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成分差异并加以区别.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中当药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含量,同时采用HPLC梯度洗脱技术建立指纹图谱系统,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当药苷和獐牙菜苦苷分别在0.1~0.35μg(r=0.9999)、0.19~0.68μg(r=0.9999)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0%、96.63%,RSD值分别为1.31%、1.21%.左家龙胆根中当药苷及獐牙菜苦苷的含量较高.结论 龙胆中獐牙菜苦苷的含量较高,而当药苷的含量稍低.本研究将为后续龙胆的应用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孙紫薇;翁丽丽;张楠;陈丽;侯晓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易位式教学联合SP在《中医学》课堂教学中的改革实践

    目的 评价易位式教学联合标准化病人(SP)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西医学生学习中医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方法 将2015级临床5年制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易位式教学结合SP教学,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将期末成绩考核和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期末试卷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86.86±6.72),优于对照组(78.82±5.49),经SPSS软件统计,组间t检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表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易位式教学联合SP教学法能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换.

    作者:杨光;丁宏;薛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习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以高校计算机课程为例

    在大数据的大背景下,学习分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对于学习分析的研究,美国已经提出预测学习者学习偏好的模型,并且根据预测结果对学习者进行自适应引导;国内对于学习分析实现了学习者评估,并且在评估后对学习者给予干预与预警.学习分析是使用数据和模型预测学习者收获和行为,具备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其模型自底向上分别为数据层、机制层、结果层.学习分析首先要获取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数据,而后选择适合研究对象的算法(如决策树、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K-Means聚类等).拟提出将学习分析应用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实证研究模型,将试验对象分为A、B 2个对照组,根据前7周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预测,并于8-11周进行学习干预,后检验预测结果及干预效果.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习分析能够精准支持课程教学,在优化学习任务和教学决策方面有一定的创新性.

    作者:隋永博;曹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采收期红旱莲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以金丝桃苷为含量测定指标对不同采收期的红旱莲进行测定,以期为确定红旱莲药材的佳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采用C18色谱柱、乙腈-0.1% 磷酸为流动相、360 nm为检测波长、流速为1.0 mL/min、在柱温30℃ 时对不同采收期红旱莲药材中金丝桃苷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6批不同采收期红旱莲药材中金丝桃苷含量分别为0.05324%、0.1036%、0.1321%、0.1090%、0.0868%、0.0657%.结论 不同采收期红旱莲药材中金丝桃苷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其中7、8月份红旱莲药材中含量测定指标金丝桃苷的含量较高.

    作者:李纳;刘吉爽;张雅蓉;徐犇;徐文慧;陈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涤痰汤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多以痰湿为基本病理因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调为基本病因,脾肾亏虚、痰湿壅塞胞宫为基本病机,冲脉、任脉、督脉、带脉为终病位.提出以涤痰汤化痰燥湿、通利冲任为基本治则,并随症加减,标本兼顾,灵活运用.

    作者:张文华;暴雪丽;董陈露;冯伟;龚燕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吉林省不同产地万年蒿中东莨菪内酯HPLC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吉林省不同产地万年蒿中东莨菪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3% 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10μL,检测波长344 nm.结果 东莨菪内酯在3.016~36.192μ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5.53%(RSD=1.54%),万年蒿中东莨菪内酯的含量范围为0.026% ~0.117%.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吉林省不同产地万年蒿中东莨菪内酯的含量测定研究,为吉林省万年蒿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徐犇;李纳;刘吉爽;张雅蓉;徐文慧;陈新;邱智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羊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对羊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的系统综述(1981-2018),其中化学成分涵盖挥发油、黄酮与蒽醌及其苷类等,药理研究涉及体内外抗氧化、抗菌、抗癌、免疫调节、抗炎、肝脏保护、生发、抗糖尿病、抗骨质疏松和活血作用等.

    作者:王俊桐;王雪钰;刘金薇;吴意;徐建;李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艾炭炮制工艺研究

    目的 量化艾叶炮制的工艺参数、优化工艺.方法 以艾叶炒炭后外观性状和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试验优选佳工艺,量化艾叶在炮制过程中的关键参数(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结果 佳炮制工艺为炒药机转速为20 r/min、180℃(锅底温度)、且待冒黄烟时将水均匀地散到艾叶上,灭尽火星后翻炒16 min,炒至表面焦黑色.结论 通过不同批次独立试验,表明该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建立和完善艾炭质量标准及炒炭存性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吕佳美;李曦凝;王俊桐;甄翱翾;王昌辉;李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刺自主神经相应区域治疗慢性咳嗽

    目的 观察针刺自主神经相应区域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自主神经相应区域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按照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终疗效.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治疗后治疗组LCQ量表与咳嗽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自主神经相应区域疗法治疗慢性咳嗽,能明显改善咳嗽症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作者:陈金凤;张文竹;王靖轩;韩雪;刘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鹿茸Ⅰ型胶原对MC3T3-E1细胞TGF-β1/Smad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梅花鹿茸I型胶原(SDC-I)对MC3T3-E1细胞TGF-β1及Smad2/3基因蛋白的影响,探究SDC-I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SDC-I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采用MTT法检测MC3T3-E1细胞增殖活性;应用RT-PCR及ELISA方法检测MC3T3-E1细胞TGF-β1/Smad通路相关因子TGF-β1、Smad2和Smad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DC-I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SDC-I不同浓度作用于MC3T3-E1细胞48 h以后,能显著上调TGF-β1、Smad2以及Smad3基因蛋白表达的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SDC-I的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结论 SDC-I能刺激MC3T3-E1细胞Smad 2/3和TGF-β1的表达,可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促进骨的形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阚默;石晓征;曲晓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超滤法测定天麻素与不同血浆的蛋白结合率

    目的 建立测定天麻素与小鼠、大鼠、家兔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实验方法,并计算天麻素与不同血浆的蛋白结合率.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天麻素的含量,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v/v),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20 nm.通过超滤法比较天麻素与小鼠、大鼠、家兔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 天麻素与小鼠血浆在5、20、50μg/mL浓度下的蛋白结合率为36.18%±0.54%、35.93%±0.48%、36.26%±0.25%;与大鼠血浆在5、20、50μg/mL浓度下的蛋白结合率为35.86%±0.27%、36.11%±0.36%、36.57%±0.39%;与家兔血浆在5、20、50μg/mL浓度下的蛋白结合率为37.00%±0.22%、36.90%±0.17%、37.15%±0.31%.结论 天麻素与小鼠、大鼠、家兔血浆均属于低强度结合,无差异性和浓度依赖性.

    作者:鲍慧玮;徐阳;王萌;杨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生津片对口干症模型大鼠唾液分泌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生津片对口干症模型大鼠唾液分泌的作用.方法 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对照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通过免疫诱导法建立模型,观察生津片对造模大鼠唾液分泌功能和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唾液分泌量、颌下腺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用生津片治疗后中剂量组能明显改善给药组大鼠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津片对口干症模型大鼠所致的口干症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张燚曼;冯青;吕宏亮;王云;于智莘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林蛙油的预防营养价值研究

    林蛙油的营养成分丰富、均衡,初为民间美食,后发现其滋补效果,营养保健价值极高,适用于各类人群用以保健或补充营养.针对高温或低温作业人员、运动员或矿工、在高原上工作及生活人群等不良环境条件下人群,分析机体损伤变化,重视林蛙油良好的预防营养价值,科学选择林蛙油作为保健营养品,保护身体健康或减轻身体损害;此外林蛙油也可作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营养保健,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作者:姜大成;国坤;肖井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大鼠高脂饮食、颈动脉电击损伤复合因素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个简单易行、价格低廉、有典型病理改变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 通过对大鼠4、6、8、12周取材,进行颈动脉HE染色以及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清TC、TG、HDL-C、LDL-C指标来判断模型制备情况.结果 血脂:从实验4周末开始,假手术组、钳夹组、电击1组、电击2组、电击3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HDL-C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病理变化:电击2组可以见到动脉内皮细胞脱落,大量平滑肌细胞移行至内膜下,血管壁向管腔内凸出,形成斑块,呈现典型的AS病理变化.结论 利用高脂饮食、维生素D2负荷加颈动脉电击损伤可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作者:尚晓玲;高瑞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元文化视阈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为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中医院校护理人才,整理了近年有关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实践教学3个方面着手,对我国的中医护理教育进行回顾和思考,以期促进中医护理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朱蓝玉;隋琬婷;刘兴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梅花鹿茸Ⅰ型胶原对骨质疏松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研究梅花鹿茸I型胶原(SDC-I)对骨质疏松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索SDC-I对骨质疏松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去势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SDC-I低、中、高剂量组(0.05、0.1、0.2 g/kg),灌胃给药90 d后取材.应用X线仪及骨骼强度仪检测大鼠股骨密度(BMD)和大载荷量;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血清骨钙素(BG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应用Real Time PCR(RT-PCR)技术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 β-链蛋白(β-Catenin)、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SDC-I作用的各组大鼠BMD、大载荷量显著增高;血清中BGP水平增高而TRACP水平减低;Wnt通路相关 β-Catenin、LRP5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SDC-I可显著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其保护机制与上调骨质疏松大鼠骨中 β-Catenin、LRP5的mRNA表达,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作者:石晓征;李娜;李晓华;曲晓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寡聚脱氧核苷酸协同扶正清解方抗肝癌细胞侵袭转移作用

    目的 探讨寡居脱氧核苷酸(ODN)协同扶正清解方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HEPG2分为3组培养,Medium组、ODN组及ODN+扶正清解方组,分别在细胞培养液、含ODN的细胞培养液、含ODN和扶正清解方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12、24、36、48、60、72、84 h.然后通过MTT法测定各组肝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肝癌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结果 MTT实验表明ODN+扶正清解方组的HepG2细胞的生长在第24h开始受到抑制,其细胞增值能力明显低于Medium组及单独ODN组(P<0.05);迁移实验显示ODN+扶正清解方组的肝癌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更少的细胞发生了迁移(P<0.05);Transwel实验显示,ODN+扶正清解方组HepG2细胞加入Transwel上室以后24 h,穿过Matrigel胶的细胞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P<0.05).结论 ODN协同扶正清解方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降低了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作者:周晓晶;李晶;明容美;于江波;王永彬;邢日新;孙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刺对心衰模型大鼠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浓度及水通道蛋白2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对心衰模型大鼠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浓度及水通道蛋白2(AQP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针刺组.除外空白组,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3 mg/kg,每周1次,连续6周)及睡眠剥夺复制心衰模型.空白组与模型组采取与针刺组相同的固定,针刺组予针刺双侧心俞穴、双侧肾俞穴、双侧内关穴治疗.均1次/d,连续治疗15 d.干预结束后,观察大鼠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浓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蛋白印迹方法检测水通道蛋白2(AQP2)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水通道蛋白2(AQP2)在大鼠肾组织的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针刺治疗组与未治疗的模型组相比,AVP浓度明显降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血浆中AVP浓度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印迹结果显示,各组灰度值进行对比,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心衰大鼠AQP2-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AQP2-mRNA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可减轻大鼠心力衰竭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VP浓度及AQP2表达而改善心力衰竭水潴留状态有关.

    作者:治丁铭;孙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皮肤交感反应在针刺治疗青年原发性多汗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青年原发性多汗症的临床疗效及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的变化,阐明青年原发性多汗症患者的交感神经纤维损害特征及针刺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用27例原发性多汗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合谷、劳宫、曲泽、三阴交、复溜、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等腧穴对多汗症组进行针刺治疗.10 d为1个疗程,每2个疗程隔2 d,治疗8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进行SSR检测,记录四肢SSR的起始潜伏期(Lat)和峰-峰波幅(Amp).结果 1)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研究组明显改善为10例(10/27,37.0%),轻度改善14例(14/27,51.9%),无明显改善3例(3/27,11.1%),总有效24例(24/27,88.9%).2)SSR检测:健康对照组SSR,上肢Lat(1.49±0.27),下肢Lat(2.08±0.35);多汗症组SSR,上肢Lat(1.62±0.14),下肢Lat(2.35±0.10).多汗症组四肢Lat延长,异常率为8例(29.6%).健康对照组SSR,上肢Amp(9.13±3.16),下肢Amp(3.20±1.37);多汗症组SSR,上肢Amp(5.33±2.55),下肢Amp(1.16±0.46);多汗症组四肢Amp降低,异常率为8例(29.6%).经过8个疗程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四肢Lat缩短,四肢Amp升高,研究组SSR均恢复正常.结论 针刺上述腧穴对青年原发性多汗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交感神经纤维功能有关.SSR检测有助于发现青年原发性多汗症患者交感神经纤维亚临床损害及疗效评价.

    作者:逄紫千;王智宇;赵悦彤;杨倩;曾常娥;孙蕊;阎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加强中医专业思想教育要从树立信心入手

    加强中医专业思想教育,是现行中医教育的当务之急.树立对中医药学的坚定信心,是中医专业思想教育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良好教风,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决定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其次是加强学生学习管理,树立良好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学习质量的保障.后,改进专业课程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的基础.

    作者:张焱;胡亚男;聂金娜;王利锋;沈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