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微;杨秀炜
清代新安医家吴澄倾尽毕生所学撰有虚损专著《不居集》,总结前人治虚经验,首创“外感致虚”理论学说,并倡言理脾阴之法治疗虚损,用药力避寒凉,喜用芳香甘平,自成一家之言,为现代临床治疗虚损疾病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作者:姚慧;冯烨;张浩;郭锦晨;徐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和护理干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均15 d为1个疗程,护理2个疗程,检测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护理前后气道反应性测定和血清白介素-13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为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气道反应性测定和血清白介素-13水平比较均有所好转,且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风止咳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疏风宣肺,解痉止咳,提高气道反应阈值,降低血清白介素-13,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瘀血与慢性肾衰竭(CRF)关系密切,在CRF发病过程中,无论正气虚损,还是实邪蕴结,终都可导致瘀血的发生.在CRF治疗中活血化瘀应贯穿始终,无论病人有无瘀血证临床表现,应用活血化瘀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应用时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灵活施治、随证求因、审因论治,才能达到活血除瘀之目的.若不审病因,一味活血破血,不仅无效,反而徒伤正气,促使病情恶化,临证时当引以为戒.
作者:杨秀炜;周微;王守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盘造影证实14个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均撕裂,行PELD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前、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60 ~120(96±18.1)min,术中出血量10 ~30(16±8.6)mL.住院时间3~9(4.6±1.3)d.14例均获随访,时间2~12(6.9±4.3)个月.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脊髓神经损伤.VAS术前为6~10(7..9±1.8)分,术后为0~3(1.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ODI术前为52.0%~85.1%(78.1±17.3)%,末次随访时为10.8% ~24.1%(16.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结论 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疗效较好.
作者:刘书中;王以朋;余可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酸枣仁皂苷A对野生型CS品系果蝇睡眠作用影响的量效关系与时效关系.方法 选择野生型CS品系7d龄雄性果蝇为研究对象,采用液体给药的方式,利用果蝇活动监测系统,观察不同浓度酸枣仁皂苷A对果蝇睡眠影响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结果 1 mg/mL剂量为佳给药浓度,给药3d为佳给药时间,并可以明显延长果蝇白天平均睡眠的总时间和夜晚平均睡眠的总时间,增强果蝇的片段化睡眠.结论 酸枣仁皂苷A对野生型CS品系7d龄雄果蝇的睡眠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晓岩;刘美玉;卞宏生;李廷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揿针埋针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揿针埋针组(20例)和药物对照组(20例),分别以一次性使用无菌揿针进行攒竹穴、太阳穴、四白穴穴位埋针和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疗程为2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时用Oculus keratography 5测定2组非接触首发泪破裂时间(NIKf-BUT)及非接触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Kav-BUT),分析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结果 2组主观症状评分、NIKf-BUT、NIKav-BUT、Schirmer治疗后均比治疗前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主观症状评分、NIKf-BUT、NIKav-BUT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时治疗组Schirmer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埋针治疗干眼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泪液分泌量,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武静;马晓昀;何琳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耳穴压籽联合神阙穴药敷疗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国际神经源性膀胱障碍的间歇导尿法治疗,治疗组在采用间歇导尿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压籽联合神阙穴药敷疗法,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RU、MBC的变化、尿中白细胞数的变化和膀胱功能平衡状态的变化,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2组尿中白细胞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RU减少、MBC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耳穴压籽联合神阙穴药敷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能降低泌尿系感染概率,减少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水林;沈丹彤;古菁;张成;黄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归纳总结枳术丸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通过CNKI数据库,运用文献查找的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临床运用枳术丸治疗疾病的相关文献.结果 枳术丸是治疗脾胃内伤疾病的经典方剂,被广泛应用于内科、儿科等学科,尤以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较为常见,且均能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枳术丸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尤以在脾胃内伤疾病多见,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原则.
作者:沈艳婷;阙任烨;林柳兵;苏凯奇;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穴位敷贴治疗膝关节痛痹的选穴与用药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该病症的用药及选穴配伍.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 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穴位敷贴数据库,对2005---2015年发表的145篇文献进行整理、筛选、统计、聚类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有效穴位18个,常用药物82味,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分别为阿是穴、血海、膝眼、足三里等穴,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分别是红花、乳香、川乌、独活、当归等药物.结论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可以系统总结中医方法治疗膝关节痛痹的穴位配伍与药物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王朝辉;马诗棋;高巧玲;柴佳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相关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经病理确诊为晚期肺腺癌,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皮疹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同时采用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口服汤药早晚2次/d;对照组同时采用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外用.10 d为1疗程,均连续用药2疗程,根据NCI-CTCAE 4.0对皮肤毒性评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皮疹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皮疹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P<0.05).结论 养阴清热解毒法能够减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起的皮肤毒副反应.
作者:郭慧茹;孙建立;阮广欣;单孟俊;沈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四》中所载案例的临床症状、辨诊、治法及药物总结分析其对胸痹和肺痹的病因病机及诊治特色.叶天士认为,肺痹病因病机为上焦湿热壅塞,肺气不通;上焦气分壅热,肺不升降;上焦气机紊乱,肺气升降失调.胸痹的病因病机可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叶氏对于肺痹和胸痹诊断方面注重首辨寒热,治疗则以重调气机、健脾化痰为主.
作者:时潇;刘兰林;马占山;陈庆伟;黄美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系统性评价盐酸多奈哌齐(DPZ)联合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老年性痴呆(SD)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VIP、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关于DPZ与EGB联用治疗SD的资料.检索时限为2000-2015年.根据Jadad评分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DPZ/EGB联用的MMSE评分优于单用DPZ(P <0.05);DPZ/EGB联用的MMSE、ADL评分优于单用EGB(P <0.05);与单用DPZ或EGB比较,DPZ/EGB联用改善认知能力的临床疗效较好(P<0.05).结论 DPZ/EGB联用与单用DPZ或EGB对SD认知能力的临床疗效相比有优越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差异.
作者:丁晓虎;戴雨霖;李彩云;陈祥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马齿苋消渴胶囊对Wistar大鼠高血糖动物模型的影响,为马齿苋消渴胶囊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高、中、低不同剂量给药组的高血糖Wistar大鼠,予0.72、0.36、0.18 g/kg的马齿苋消渴胶囊,连续给药4周,每周测定1次血糖、体质量,并于给药第4周后处死动物,取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马齿苋消渴胶囊可使Wistar大鼠高血糖动物模型血糖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 <0.001、P<O.01、P<0.05),与阳性药对照组具有相似的作用.结论 马齿苋消渴胶囊对Wistar大鼠高血糖动物模型具有降低血糖作用.
作者:高红梅;于秀华;邵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肺癌/乳腺癌伴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为肺癌/乳腺癌伴情绪障碍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筛选肺癌/乳腺癌伴情绪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手术、放化疗等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口服汤剂血府逐瘀汤加味,6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侯平均积分、SDS、SAS、HAMD、HAMA得分的变化,并计算其有效率.分层比较2病种间的有效率.结果 经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后,除SDS外,治疗组中医症候平均积分、SAS、HAMD、HAMA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病种间治疗均有效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味可改善肺癌/乳腺癌伴情绪障碍,其治疗肺癌伴情绪障碍、乳腺癌伴情绪障碍疗效相似.
作者:陈敬贤;沈小珩;吕玲玲;郑岚;朱伟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和传统小针刀术在临床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为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治疗,对照组为传统小针刀术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2组经过治疗后,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疼痛改善程度(疼痛VAS评分)、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2组治疗前后功能和疼痛改善程度(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良率83.9%,对照组优良率6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有效时间窗长,疗效肯定.
作者:毕春阳;王志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生与肝脏功能失调密不可分,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郁怒伤肝,疏泄失常,郁久化火;肝郁脾虚,运化失职,痰湿阻滞;肝肾亏虚,冲任失养,精血不下,均可导致气血失调,冲任二脉受损,血海蓄溢失常发为本病.依据中医理论,从肝脏功能失调与PCOS的发病探析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怡;王轶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南征教授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以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肾衰宁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改变情况.4周为1个疗程.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57.50% (P <0.05).2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尿酸值均下降(P <0.05,P<O.01),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所好转,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南征教授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慢性肾风肾衰竭,可显著降低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沈明阳;李美瑛;刘淼;刘小伟;南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风药质轻味辛,具有发散解表、祛邪开郁、通阳化湿、调畅气机、通络开窍、活血化瘀等多重功效,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张伟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风药加以总结及运用,不仅长于运用风药发散祛邪,而且善于使用风药调畅气机,开发郁结,在多种肺系疾病的治疗中巧妙运用.
作者:刘庆银;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复方对家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CRP水平及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总动脉球囊损伤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家兔的实验方法.筛选家兔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治疗组、正常组,共4组.各组家兔于8周末,清晨空腹经耳中央动脉采血,分离血浆.处死家兔后取颈总动脉组织,测定NF-κB基因表达.结果 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都能降低血浆CRP水平;与治疗组比较,西药对照组CRP水平下降更为明显.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均能下调NF-κB基因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能够降低血浆CRP水平,下调NF-κB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拮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有利于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柳士博;张艳;礼海;朱洁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方寡而获效捷也”.中医认为,外感偏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风邪为主;内伤偏头痛,多因情志失调、肝肾阴虚、先天禀赋不足、年老气血衰败,或久病体弱,或饮食劳倦内伤脾肾;跌仆外伤或偏头痛日久入络,致气血瘀滞而成,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将引经药运用到偏头痛的治疗中,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药量,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吴大龙;赵德喜;赵婧彤;刘立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