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军队老年人多器官疾病与心律失常关系研究

慈书平;王士雯

关键词:多器官疾病, 心律失常, 心电描记术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多器官疾病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对军队28所干休所,2126例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常规12导联心电图.分析多器官疾病和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2126例老年人中,多器官疾病发生率达86.8%(1845/2126),多器官疾病组心律失常发生率达48.6%(897/1845),较对照组15.3%(43/28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军队干休所老年人出现多器官疾病患病率高,其心律失常发生率也高.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体衰老与延缓衰老研究进展--人体老化的特征和表现

    本文介绍衰老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人体衰老研究的新进展,也涉及长寿研究的现状以及延缓衰老的理论依据和抗衰老途径.衰老生物学(biology of senescence)或老化生物学(biology of aging)是研究生物衰老现象、过程与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揭示衰老现象的特征,在不同水平(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及整体水平)上的衰老变化,探讨导致衰老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以寻求延缓衰老的途径和方法.根本目的在于认识衰老的本质,增强老年健康意识,延长人的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梅慧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动脉栓塞11例临床分析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系指体静脉或右心系统栓子脱落阻塞肺动脉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尽管PE已有溶栓、抗凝、解痉、止痛等内科疗法以及肺动脉切开取栓、内膜剥脱术等外科疗法,但由于该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因此容易导致漏诊、误诊、误治,造成PE死亡率较高.为提高对PE的认识,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并给予及时有效地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11例PE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提高PE的临床治疗水平.

    作者:滕长波;叶喜忠;张允彬;刘晖;张淑波;牛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检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老年前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55例,老年健康对照组48例,老年前期健康者50例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患病组血清总胆红素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老年患病组低于老年前期患病组(P<0.05),老年健康组低于老年前期健康组(P<0.05).结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新的危险因素.

    作者:雷宇春;白耀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1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急性呼吸衰竭的定义是呼吸系统的功能异常,导致急性二氧化碳潴留或输送到组织的氧缺乏.虽然呼吸衰竭常由肺胸疾病引起,但其它器官系统也涉及呼吸过程,因此其它系统或器官,如肌肉骨骼系统,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也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

    作者:俞森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人视力减退的观察与防治

    进入老年期后,视力常出现减退.为了探讨老年人视力减退的原因,我们对本地区三所干休所560例老干部进行了视力体检,对裸眼视力在1.0以下老年人进行了系统的眼科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胃嗜酸性肉芽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反复发热、腹泻半年,加重伴左颌下肿物20d于2001年10月22日入院.

    作者:刘桢桢;李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继发性弥漫性双肺间质肉芽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咳嗽,咯痰,气短1月于2000年12月11日入院.该患者于2000年11月初出现咳嗽,咯痰,气短,至12月7日增重.在门诊查双肺CT,考虑为间质性肺炎,结节病,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作者:黄莉萍;岳鑫;郭红;丁亚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静滴,观察治疗前后:①生化检查;②血液流变学;③心电图;④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硝酸甘油片用量).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而对照组除红细胞比容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副作用轻.

    作者:谷素洁;娄振宇;徐立新;黄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咳嗽-晕厥综合征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低热、咳嗽半个月伴意识丧失3次入院.半月前受凉后咳嗽,咯白色泡沫痰,曾在持续性剧咳后意识丧失,伴有小的抽动,不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约半分钟自行缓解.

    作者:杨桂兰;张华;赵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卡托普利致血管性水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无药物过敏史,患有高血压病史49年,冠心病史30年,痛风病史4年.平时主要口服北京降压0号片治疗高血压病.

    作者:傅世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自汗与盗汗128例分析

    正常情况下,汗腺分泌一定的汗液以保持人体皮肤湿度,并排泄部分代谢产物.但在某些疾病过程中出汗过多,则为异常表现.临床常见类型有盗汗(夜间入睡后出汗)、自汗(由于代谢旺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体虚出汗过多),十分常见.祖国医学认为肺卫之气不固,则毛孔疏松,易受外邪侵袭,肌表不固,津液外泄,可发生自汗,常采用中药固表敛汗.而西药尚无特效疗法.我院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盗汗自汗(简称汗症)1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左菊英;彭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氯沙坦钾致血管性水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因血压增高28年,劳力性心慌气短4年伴胸闷心前区疼痛加重1d,于1998年8月19日入院.

    作者:余向艳;彭洁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梗死前心绞痛对心肌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未经溶栓治疗的患者梗死前心绞痛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根据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将131例未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4组进行对比分析.A组:梗死前24h内有心绞痛者.B组:梗死前7d内有心绞痛者.C组:梗死前有心绞痛发作>7d.D组:梗死前无心绞痛发作.结果 CK和CK-MB峰值浓度A组均低于D组(P<0.05);B组、C组也低于D组(P<0.05).左室收缩功能,A组LVEF高于D组(P<0.01),且B组、C组LVEF也高于D组(P<0.05).A组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左心功能衰竭、室壁瘤、死亡率均低于其他组:四者总的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D组(34.1%比53.3%,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对梗死后心脏有保护作用,梗死前24h之内心绞痛发作有减少梗死后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李元新;毛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新癀片的临床新用途

    近年来,新癀片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新的用途不断地推出,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孙运德;李建军;张海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军队老年人多器官疾病与心律失常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人多器官疾病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对军队28所干休所,2126例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常规12导联心电图.分析多器官疾病和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2126例老年人中,多器官疾病发生率达86.8%(1845/2126),多器官疾病组心律失常发生率达48.6%(897/1845),较对照组15.3%(43/28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军队干休所老年人出现多器官疾病患病率高,其心律失常发生率也高.

    作者:慈书平;王士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不同病因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为1%~2%,并随年龄增加,在大于75岁人群中可达10%.同时心力衰竭是一种器质性的病变,一旦起始以后,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亦处于稳定阶段,仍可自身不断发展.因此,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很高,在重症患者中一年的病死率可达50%,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因此,心力衰竭成为21世纪心内科医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周书明;崔吉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肠道水疗治疗慢性便秘114例临床疗效分析

    肠道水疗法近十几年来在欧美等国家迅速开展,由于其安全、有效、舒适,受到人们的欢迎.2000年我们引进了西班牙生产的HC-2000型全自动洗肠设备,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便秘等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澄;崔常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寿命学概述(一)

    (一)医学伟大变革的理论基础1 延长寿命面临的困境与困惑医学实践的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健康与长寿;争取大寿命并保障身心健康是一切医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1997年8月4日去世的法国老妇人,J.Calment终年122岁又164天.这是经过严格检证的人类高存活年限,与推算人类的高寿限吻合.

    作者:李文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口服卡托普利引起白细胞减少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74岁.确诊高血压病10年,长期口服心痛定、消心痛等对症降压,血压控制在130~140/70~80mmHg,2002年8月停用心痛定,改用卡托普利25mg,3/d,口服,一个半月后出现发热,全身无力,食欲减退.

    作者:岳吉师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院前心脑血管急症救治的原则

    1 院前急救可提高心血管急症的生存率许多社区医疗实践证实,不断加强和改善社区急救医疗服务(EMS)体系是提高心脑血管急症生存率的关键.基本生命支持的救治方法在基层和社区医疗中的普及,使许多现场急救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也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在院外的心脑血管急症患者获得生存佳的目标.

    作者:沈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