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家之主

林岩清

关键词:
摘要:自古以来,都是女人在厨房忙进忙出,但真正的大厨却往往是男人.男人操练起菜刀甚至不需要什么菜谱,食材、刀工、调料和火候都装在他们脑子里.薄如蝉翼的鱼片,细如牛毛的土豆丝,滑嫩的文思豆腐,连而不断、间隙比例绝佳的蓑衣黄瓜,烹饪过程均酣畅淋漓,不着痕迹得好吃又好看,如西门吹雪仗剑行侠,轻飘飘一剑封喉.为家常的醋熘白菜、番茄炒蛋、蒸肉圆,甚至是只有两三撮葱花的阳春素面,一经大厨点石成金,就足以令食客流口水了.他们斜叼着烟卷,穿一件满是油渍的旧汗衫,看上去丝毫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餐饮标准,单手端起硕大的炒锅翻腕颠转,漫不经心却又熟练镇定.一家之主的“大男人”,就这样在灶台前挥斥方道,颇有统帅千军万马,令敌人“樯橹间灰飞烟灭”的即视感.
食品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好吃难采的“宝贝疙瘩”

    秋天各种蔬果竞相成熟,丰富着你我的味蕾.不过,很多味道鲜美又营养颇丰的食材,咱们去菜市场买来虽然容易,但是收获的过程却充满了艰辛.“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生长在泥水中的莲藕和菱角,或者是深埋在土地里的地瓜和芋头,都是需要付出极大的辛苦才能采收到的“宝贝疙瘩”.

    作者:范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吃黄花菜能降血压吗?

    问:编辑同志,我患有高血压,听说吃黄花菜能治疗高血压,请问这是真的吗?答: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忘忧草,在中药书中多被称为萱草.研究表明,黄花菜能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功效,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所以,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吃些黄花菜.但值得注意的是,食物不能替代药物,切忌不遵医嘱私自停药.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食物里的那些“精”能吃吗?

    小时候很喜欢吃爆米花.老师傅制作的时候往往会在其中添加一种“神秘材料”,爆出来的玉米花不仅特别甜,整个空气都会随着砰的一声响,弥漫开香甜诱人的味道.长大后我才知道,那个“神秘材料”原来是糖精,其甜度是蔗糖的上百倍,只需一点点,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在那个物质生活稍显匮乏的年代,它给我们这些孩子增加了不少的乐趣.但在今天,那些被打上“人工”“合成”“不健康”烙印的各种食物“精”——食品添加剂,则被不少消费者列入了饮食的“黑名单”.那么,食物里那些“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否真的会产生危害,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地看待这些食品添加剂呢?

    作者:王福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酱焖鸡

    文怡拿手菜原料:琵琶腿600克,红黄椒各100克,小葱头20克,蒜10克,姜10克调料:黄豆酱50克,海鲜酱40克,甜面酱20克,花生酱10克,料酒1匙(5毫升),盐1/2茶匙(3克)做法1.琵琶腿剁成4厘米左右大小的块,红黄椒切小块,蒜和姜切成末,小葱头切碎.鸡腿清洗干净后,加入盐、料酒,腌20分钟.2.将腌好的鸡腿放入锅中煎成金黄色,盛出.3.锅中倒入略多的油,油温微热时放入蒜末、葱蓉、姜末炒香,放入黄豆酱、海鲜酱、甜面酱,不停地翻炒约2分钟,放入花生酱炒匀,放入煎好的鸡块,加入和鸡肉齐平的水,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煮20分钟左右.

    作者:文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主食这样吃减重又健康

    谷类食物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传统膳食的基础食物,包括小麦面粉、大米、玉米、高粱等及其制品,如米饭、馒头、烙饼、玉米面饼、面包、饼干等.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摄入的谷类食物在逐渐减少.中国营养学会在2016年推出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建议:日常饮食以谷类(主食)为主,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一般成年人每日应摄入250~400克谷类食物,并做到粗细搭配.具体来讲,就是在食用白米白面的同时,适当吃些小米、薏米等杂粮,绿豆、芸豆等豆类,以及加工精度低些的米面,可有效避免肥胖的发生.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仅吃细粮”和“粗细搭配”两种不同的主食吃法,所提供的能量、营养元素之间的差别.

    作者:杨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秋桂花香

    昨晚在朋友家小聚,大家高兴都喝了几杯,醺醺然走出朋友家门,便见月色清莹布满院落.天幕下,出奇明亮的皎洁月光中散发出一股熟软的甜味儿,似香瓜又像新酿的蜜,弥漫在秋风和夜露中,由澄淡转为浓媚,脂粉香里间杂着一丝凉辣的薄荷味.

    作者: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吃素不等于降血脂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信号.据调查,我国已有1.86亿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甚至有近10%的儿童血脂高于正常水平.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改变关系密切.不少人认为,吃素肯定可以降血脂.这是真的吗?营养专家提醒,素食确实有利于改善血脂异常症状,但只靠吃素,并不一定能降血脂.

    作者:吕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一家之主

    自古以来,都是女人在厨房忙进忙出,但真正的大厨却往往是男人.男人操练起菜刀甚至不需要什么菜谱,食材、刀工、调料和火候都装在他们脑子里.薄如蝉翼的鱼片,细如牛毛的土豆丝,滑嫩的文思豆腐,连而不断、间隙比例绝佳的蓑衣黄瓜,烹饪过程均酣畅淋漓,不着痕迹得好吃又好看,如西门吹雪仗剑行侠,轻飘飘一剑封喉.为家常的醋熘白菜、番茄炒蛋、蒸肉圆,甚至是只有两三撮葱花的阳春素面,一经大厨点石成金,就足以令食客流口水了.他们斜叼着烟卷,穿一件满是油渍的旧汗衫,看上去丝毫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餐饮标准,单手端起硕大的炒锅翻腕颠转,漫不经心却又熟练镇定.一家之主的“大男人”,就这样在灶台前挥斥方道,颇有统帅千军万马,令敌人“樯橹间灰飞烟灭”的即视感.

    作者:林岩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黄金饭团

    康媛宝贝餐桌适合月龄:12月+食材:熟米饭100克,胡萝卜30克,碗豆15克,玉米粒15克,橄榄油5克,盐少许做法1.将胡萝卜切成丁.2.将胡萝卜丁、碗豆、玉米粒一起放入开水中焯烫2分钟.3.将焯熟的食材放入锅中,加入橄榄油,放入米饭一起煸炒30秒,加入盐少许调味.4.将煸炒好的米饭装入保鲜袋中,用力挤压成团.

    作者:康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打消顾虑轻松出游

    相较于白色的冬天,嫩绿的春天,深绿的夏天,秋天的色彩更为斑斓多彩.九月,万物皆有灵性,知道冬天将要来临,都在抓紧这短暂的时光,释放后的美丽.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升后,旅游成了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咱们这些“年轻的老人”(世界卫生组织将60~74岁老人称为“年轻的老人”或者“老年前期”)退休之后,生活负担较小,有钱、有闲而且身体也比较健康,虽然对旅游心向往之,但迟迟不能成行,大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顾虑: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饮食中的“地理决定论”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我国,具有明显差异的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不同的饮食偏好,进而形成了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如今,虽然交通发展,人口流动加大,各地饮食出现了大融合趋向,但总的原则依旧没有发生变化.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反映出人们的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作者:杨传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糜子馍馍香

    《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带火了大江南北不少美食,其中不乏山珍海味,但更多的篇幅则是用来介绍带有血脉亲情和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质朴家常味道.大约正因其执著于描绘“平凡中精致、琐碎里珍惜”的气质,才让这档节目一经推出就备受推崇吧.人们在节目中看到了自己的父母亲人,也嗅到了久违的家乡味道.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就是如此——当年窝在广州一家酒店的房间里,无意间看到憨厚又勤劳的陕北手艺人黄老汉,几十年如一日制作糜子面黄馍馍时,瞬间,那种乡愁便和着黄馍馍的香甜一起涌上心间.

    作者:念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葡萄酒的守护使者——橡木桶

    说起对于法国高端葡萄酒的印象,您脑海中可能会出现环境清幽、古朴瑰丽的城堡,蓝天下一望无垠的葡萄田,以及成排、高大的橡木酒桶.古时候,欧洲人不会制瓷,也没有玻璃酒瓶和软木塞,故用大木桶来储运葡萄酒.但到了现代,玻璃制瓶工艺已十分发达,储酒效果也很好,但做起来费时、搬起来费力的橡木桶依然未被完全取代,而且知名酒庄一定会使用法国橡木桶陈酿葡萄酒.本期酉年说酒,咱们就说说这其中的原由.

    作者:杨静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天高气爽蒸食暖“五谷丰登”庆太平

    金秋九月,饭馆里应景的菜,就要数用大盆大碗或是蒸笼作为盛具的“五谷丰登”了——将各种应季食材隔水蒸熟,配点白糖端上餐桌,满是热乎乎的甜香.营养师之间常常开玩笑说,《西游记》里的妖精吃得健康了.每次抓到唐僧,都一定要“蒸”来吃,原汁原味,有益身心.玩笑归玩笑,但蒸菜确实有很好的养生功效——烹饪温度始终保持在100 ℃以下,食物的分子结构破坏较少,能够大程度地保留营养,也不产生有害成分.

    作者:陈培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秋季宜喝润肺粥

    秋季天气干燥,容易损耗人体的津液和肺液,令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如若稍不注意,人体就会被秋燥侵袭,伤肺伤阴,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秋季养生,防燥润肺是关键.古谚说,药补不如食补,秋季养生要从调理饮食开始,选择适宜秋季防燥润肺的饮食尤为重要.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能防治秋燥伤肺伤津.秋天喝粥,能和胃健脾、养阴清燥,同时还能帮助消化,预防感冒.因此,喝粥是秋季饮食调养的佳选择.防燥润肺粥制作简单,味道可口,功效颇佳,现介绍几款滋阴润肺粥,供大家参考选用.

    作者:张宝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太极之慢(上)

    “慢练”是太极拳有别于其他拳术的鲜明特征,可谓独树一帜.练习太极拳要缓慢柔和,如微风卷舒,似春风指面.起架走势,抑扬顿挫;扬指投足,如临深渊;方圆相生,奇正相随;进退转换,左右逢源;古朴高雅,棉里裹铁;博大圆润,藏巧于拙.一幅幅松静自然的画面,均需以“慢”为主笔.那么,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呢?

    作者:蒯海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金丝缠碗大柳面

    很多地方小吃的名号都缘于地名,“大柳面”也不例外.山东德州宁津县城往北十公里有个大柳镇,此面就是镇上的张家面铺所创.巧的是,这面的颜色颇似初夏嫩黄的柳叶,“地利”加上“色合”,“大柳面”名副其实.宁津有三宝:“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去保店”,三样美食分属三个县城,在鲁北乃至冀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凡外地人到了宁津的地面上,大柳面绝对是必尝的美味.上世纪70年代,张家面铺第六代传人张耀林曾和其他面馆师傅拼手艺:准备一条板凳,在这条板凳上擀面条,将面皮擀开,折起来再擀,如此反复多次,面皮擀好后,厚薄均匀,切时寸面十刀,粗细均匀,切成面条后,搭在预先拴好的铁丝上.面条在铁丝上来回摆动不停,但却柔韧有力,一丝不断.2007年,大柳面被评为“山东省名小吃”.2008年,文刚大酒店的大柳面制作工艺被评为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柳面第七代传人张文刚被评为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作者:刘世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风清霜露白

    白露 2017年9月7日《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说,“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三侯:初候,鸿雁来;二侯,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由于白天气温相对较高,夜晚气温下降时,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凝结在地面或近地物上,形成水珠,因而称为“白露”.白露时节秋高气爽,人们已经能明显感觉到秋意了.北方地区降雨明显减少,气侯干燥,昼夜温差非常大,有些地区还可能出现霜冻;而南方地区则常出现多日秋雨连绵的现象.早晚天气较凉,出门要注意添加衣服,夜晚睡觉时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室内应经常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新.空气干燥的时侯,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盆水以增加室内湿度.

    作者:战雅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清宫养生善用坚果

    清宫膳食中多坚果.女真族各部落在白山黑水之间世代繁衍.密林深处资源丰富,随手可以采撷到松子、榛子等果实,他们靠山吃山,形成了喜食坚果的习惯.据记载,清代时吉林将军会定期向宫廷贡奉当地特产的坚果,供帝王后妃们享用.乾隆时期,山东省也向清宫进贡松子.

    作者:久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盆栽竹子的家庭种养技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生命力极其顽强;竹子有节且青翠挺拔,寓意蓬勃向上、节节高升;竹子宁折不弯,中通外直,世人皆赞其“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因虚怀若谷、正直清高、清秀俊逸的品格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

    作者:程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