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冬季养生补气益血

张盼

关键词:冬季, 养生, 气血失调, 气血不足, 机体健康, 阴阳, 手足麻木, 皮肤干燥, 疾病, 补气益血, 病理变化, 中医, 指甲, 心悸, 维护, 失眠, 气虚, 毛发, 枯萎, 健忘
摘要:进入冬季,有些朋友会出现气血不足的征象,表现为手脚冰凉,周身乏力,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甚至精神恍惚等.中医认为,气属阳,血属阴,机体气血,各具阴阳之性,互为其根,维护机体健康,气血失调则阴阳不和而诸病蜂起.很多疾病是因气血不充实条达,正气虚,则邪气乘虚而人而发病.疾病引起机体的病理变化,也不外乎气血失调.因此,冬季养生一定要从补气益血开始.
食品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四看食品标签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主要看生产日期及保质期,认为食品在保质期内就可以放心购买了.殊不知,在食品外包装上,除了生产日期、保质期外还有很多信息,比如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这里大有学问.建议大家一定养成阅读食品标签的习惯,明明白白选购食品.

    作者:张怀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菌临天下——松露

    有一种食材,被称为“餐桌上的钻石”,也是“世界珍味之王”,它在国际饮食界享有至尊的荣誉,却刚刚被中国人所认识,它就是——松露.松露,单从名字就可以大概推测与松树有关,确实如此,松露是一种食用真菌,多长在松树、栎树、橡树下,因此得名.与许多菌类一样,松露不进行光合作用,它深埋在树下30厘米处,菌根与树根融为一体,从树木中吸取它所需要的营养.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黄金种子”亚麻籽

    亚麻籽作为一种新食物资源,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很多人对它还不是很了解.有文章指出,亚麻籽食用不当会有毒性.本文就将为您详细介绍亚麻籽的营养功效和食用方法.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来自海洋的美味

    锅塌鲷鱼锅塌是一种烹饪方式,需要一定的技巧,难度不在火候、调味和食材,在于翻勺.翻勺无外乎前、后、左、右,还有一种类似杂技的甩勺,一般用于表演,日常烹饪并不多见.普遍的就是由前向后的小翻勺,电视里的烹饪学校广告,打料酒烹火苗子,都属于小翻勺.南方厨师不用炒勺,而是用耳朵锅,耳朵锅不方便端起来翻勺,他们有另外一种技法,叫“杠锅沿儿”.

    作者:张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家庭用药的常见误区

    随着非处方药的普及和买药的便捷,一般人有个小毛病都自己买点药吃,随之而来的是安全问题,我国是不合理用药的重灾区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一半的患者不会正确用药.不经过药师和医生指导的家庭用药存在很多误区,不但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危害公众身心健康,而且也造成了医药卫生资源的浪费,加重经济负担.

    作者:柳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误吞异物,“土办法”没一个靠谱

    食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常见卡在食道的异物主要有鱼刺、鱼骨、鸡骨、假牙、硬币等.不要以为小小的东西卡在食道不是什么大事,以为吞进肚子或用民间“土方法”就能自行解决.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李靖医师提醒,异物卡喉以后采用吞馒头、吃香蕉、用手抠喉、喝醋等“土方法”,只会引起异物从咽喉落入食道.在食道卡异物时,如果未能尽早就诊,异物容易引起病人食道感染或侵蚀临近血管,甚至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不能轻视.

    作者:张良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胃肠病如何选用中成药

    中国人脾胃多不和,胃肠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如不及时治疗,会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胃肠疾病患者来说,家中常备些中成药是有必要的,但要对症用药,如自己无法分辨,应去正规医院诊治.下面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选取中成药物治疗该类疾病的小常识,供大家参考.

    作者:邓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冬季抗流感,重点在预防

    冬季各种病毒肆虐,进入流感多发期.流行性感冒多因病毒侵扰机体,而人体免疫力低下不能抵御而引起.流感多表现为发热、出汗、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诸多不适,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进入冬季,除了要增强自身锻炼,注意保暖之外,还应适时服用一些保健品,从而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抵抗流感侵袭.

    作者:张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美味的面

    人们习惯上把面条称为“面”,既简洁,又明快,实在是一种很值得称道的叫法,面这种食物是不简单的,其实更是非常丰盈的.我说的丰盈,除了面的渊源之外,更在于其品种和风味.可以说,面这种食物的渊源、品种和风味都有着许多别的美食难以相比的丰盈之韵味.

    作者:王吴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凉拌橡子凉粉

    做法 1.橡子凉粉放入开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捞出,备用.2.洋葱去皮切细丝,韭菜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黄瓜对半切开后,切成1厘米厚的半圆片,橡子凉粉,切成4厘米长,1.5厘米厚的条,备用.

    作者:文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酥烤虾串

    做法1.西芹洗净后斜切成4厘米长的厚片,蒜切碎,鲜虾去除头和外壳,用刀从虾的背部片开1/2,去掉虾线.

    作者:文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营养饮料未必有营养

    近几年,饮料促销大战持续上演.一些营养饮料在促销时大打健康牌,大肆宣传喝营养素饮料能补充营养.其实并非如此.营养素饮料大打健康牌各大超市的饮料区,各种饮料琳琅满目,其中营养素饮料占有不小比例.查看营养素饮料配料表发现,这些饮料中多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族、氯化钠、硫酸镁等营养物质.

    作者:郑金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吃个鸡蛋觉得不错

    “一个卖蒜的,遇着个卖蛋的,卖蒜的想用蒜换卖蛋的蛋,卖蛋的想用蛋换卖蒜的蒜,不知双方怎么换……”这个绕口令是说蛋和蒜同“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必需之物.蛋是一种特殊之物,很难精确地为其下个定义.它可以是食物,而孵出小鸡,那是神圣的生命.

    作者:爨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蕨菜真是致癌菜吗?

    蕨菜,又名龙头菜、拳头菜、如意菜,被称为“山菜之王”,不仅口感清香,质感脆嫩,味道鲜美,还能养生保健.《本草纲目》记载,蕨根有滑肠通便、清热解毒、消脂降压、通经活络、降气化痰、帮助睡眠等功效.《诗经》中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的句子,可见我国自古就有采食蕨菜的习惯.

    作者:梅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老年人须防咳嗽晕厥综合征

    张大伯今年71岁,有抽烟的嗜好,其烟龄少说也有50年了.平时他身体没啥大毛病,可近十多年来,每到冬春季节就犯咳嗽.前几天,他竟在剧烈咳嗽时突然晕倒,虽然一会儿就自己醒了过来,但却摔伤了.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他被确诊为“咳嗽晕厥综合征”.

    作者:荣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茶泡饭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有这样的描写:“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爪齑忙忙的咽完了.”《中国烹调大全一古时珍选录》中也记载着:“冒妾董小宛精于烹饪,性淡泊,对于甘肥之物质无一所好,每次吃饭,均以一小壶茶,温淘饭,此为古南京人之食俗,六朝时已有.”

    作者:雷辉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磨牙,还是要当回事

    咀嚼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是牙齿及相关肌肉在神经系统控制下协调完成的生理活动,一般情况下能自知,能自控.针对食物,咀嚼完成切断、撕裂、研磨功能,是消化作用的第一道工序.磨牙却不然,虽然也是由牙齿与相关肌肉完成,但主人毫不自知,更谈不上自控,全是硬碰硬、牙对牙的研磨活动,从无食物介入.并且,磨牙多在夜间睡眠中进行,不但与消化无关,且对健康无益.夜间“吱吱”的响声,还带着几分恐怖,打搅他人美梦.

    作者:李增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宝宝小课堂之坐动车出行全攻略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喜欢带着小宝宝出去旅行.与飞机、轮船相比,动车出行,既快捷又舒适.但也有一些家长担心,动车噪声大,对宝宝的听力不好;动车的运行速度快,容易致眩晕、耳鸣等等.那么,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小宝宝出行到底适合不适合坐动车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作者:高维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居家保健话节气——冬至

    [气候特点]冬至,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23日,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农历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早制订出的一个.

    作者:严苏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小蜜饯,竟比咸菜咸

    在倡导低油低盐饮食的今天,很多消费者对腌制品,如酱菜、榨菜是避让三舍,唯恐自己摄盐过多.这种做法不无道理.我国膳食指南规定,健康成人一天食盐的摄入量应不超6克,现实却是我国很多家庭每日人均食盐摄入量能达到10克,甚至更多.

    作者:王潍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