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清;朱颖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5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药用生黄芪、白芷、贝母、防风、赤芍等)治疗,对照组采用糖尿病足基础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尿病足的愈合状况.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19%(P<0.05).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糖尿病足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荣春;邓新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失血性月经病是妇科常见病,中医根据临床病症特点将失血性月经病分别诊为崩漏、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疾病.临床治疗皆需止血调经[ 1-2].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紊乱,月经来去不定,多少不定.其特点是经行无常,多见于青春期及绝经前期,严重者可致贫血[3-4].月经先期是月经频发,月经周期短缩,少于21 d.月经过多是月经期失血量增多,每次经行常达数百毫升,多有贫血的征象.
作者:陈立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从肺脏论治,从脾脏论治,从肾脏论治,三脏同治,内外兼治,外治,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哮喘再发,改善肺功能.
作者:刘建秋;夏广彬;李竹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刺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理.方法:取90只Wislar雄性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造模,设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西药对照组、针刺治疗1组、针刺治疗2组.针刺治疗组取肺俞、脾俞、肾俞、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隔日针刺1次;西药对照组每日喂服弥可保.各组均于治疗8、12周取大鼠尾神经制备标本,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造模8周时,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尾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模糊松散排列紊乱;造模12周时,部分有髓神经纤维发生沃勒变性,轴索出现消失现象,髓鞘板层疏松呈不规则的膜样团块.针刺治疗1组与糖尿病模型组8周比较,上述改变均减轻;针刺治疗2组与糖尿病模型组12周比较上述改变均减轻;西药对照组与针刺治疗2组情况相似,但各治疗组均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针刺对大鼠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周围神经有髓纤维的形态及功能而实现的,且早期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治疗.
作者:逄紫千;谢占峰;阎慧;朱丹;叶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5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采用早期清创,中西医结合(足量使用抗生素及中药没药、五倍子等坐浴)等综合治疗.结果:5例住院时间短15 d,长35 d,平均21 d,均治愈出院.结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早期反复多次的彻底清创是治疗的关键,合理、足量使用抗生素,同时结合中医中药的运用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毛龙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黄褐斑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为主要病机,中医药治疗多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血瘀等方面进行辨证论治.临床上根据分类不同分别予滋补肾阴、疏肝理气、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法.治疗期间注意情志舒畅,避免疲劳日晒等.
作者:苏美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头痛”“眩晕”范畴.《黄帝内经》[1]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对高血压的早认识.本证其本在肝肾阴虚,其标在“痰浊”“瘀血”.瘀阻脉络,临床多表现头晕目眩、口干、腰膝酸软、胸闷、胸痛、耳鸣耳聋等症状.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内热灼津而生痰;“肾为胃之关”,肾阴不足,关门不利,传导失常,致使大便不通,瘀而化热,煎灼津液而生痰浊.
作者:尚鹏;邬左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尿净灵汤为主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口服或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尿净灵汤(金银花、蒲公英、白茅根、凤尾草、六一散等)为主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11%、总有效率97.78%均高于对照组的75.96%和85.3%,2组比较(P<0.05).结论:尿净灵汤为主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经济、安全、疗效高.
作者:何邦友;周建军;张业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发生主要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七情失和、久病素虚诸劳等,导致胃气郁滞,或者脾胃失养,胃失和降.中医药辨证论治、专法专方、验方治疗能较快而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萎缩或延缓病情的发展,甚至可以阻止CAG癌变的发生.
作者:王北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心气虚是病理基础,心阳虚是疾病发展的标志,心肾阳虚则是疾病的重笃阶段,瘀血、水停是病程中所必然出现的病理状态.心力衰竭的病位在心,却不局限于心.其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以心之阳气(或兼心阴)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中医药辨证论治,专方治疗,单味药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靳春兰;沈雁;韦红;刘国良;魏月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葶苈定喘汤加减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选用葶苈定喘汤加减(药用葶苈子、炙麻黄、杏仁、苏子、款冬花等)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6例,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9%;对照组基本治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葶苈定喘汤加减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化痰平喘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蒋建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仙人救心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模型对照组(B)、卡托普利组(C)、仙人救心片大剂量组(D)、仙人救心片小剂量组(E),每组9只.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C、D、E组分别用卡托普利片、仙人救心片大、小剂量治疗2周后,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仙人救心片可降低血清MDA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结论:仙人救心片对CHF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OFR),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刘东敏;杨培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引火归原法治疗的病证大多具有寒热并见的特点,辨证稍有疏忽,极易误诊.重视问诊,辨明“火”性;重视剂量,胆大心细;重视医嘱,忌服生冷.引火归元法的适应证、辨证要点及使用注意尤为重要.
作者:张晓丹;贾波;陈西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针对脾胃纳运失健,气机升降失司,导致清气(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生的各种疾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顾护脾胃“后天之本”疗效显著.凡证属脾气亏虚、气机升降不合之证,均可尝试运用此方加减.
作者:燕东;周斌;刘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药理研究表明,生地黄具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胰岛素抵抗水平,调节细胞葡萄糖自身平衡,降低肝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改善脂代谢紊乱,改善肾功能等作用,为生地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呃逆患者采用25 mg氯丙嗪在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注射1次痊愈20例,注射2次痊愈1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结论: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振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近代名医张锡纯对喘证的治疗颇具特色,在精研药性的基础上善用药对,常见到寒药与热药同用,补药与攻药兼施,升药与降药相配,发散药与收敛药共伍,润药与燥药并存.其特色在于使药性、气机平衡,无过于偏.研究药对配伍对于继承和发扬其治喘用药经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彩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缪希雍,明末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和《神农本草经疏》为其代表作.缪氏无论在用药上、还是在辨证论治上都有其独到见解;同时,临证特别注重诊法的应用:善于观察,见微知著;屏弃偏见,注重问诊;精通脉理,善于观察;切磋心得,协力诊治.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四诊,综合分析,善于变通.
作者:赵瑞占;安国辉;董淑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中药牙周合剂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试验对符合研究条件的19例病人的190颗牙齿,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分组,对照组88颗牙和治疗组102颗牙,分别检查其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牙齿松动度,观察牙龈红肿、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口臭等主观症状,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对2组受试牙进行龈上洁治后,1周后复诊,实施超声龈下刮治术,对照组治疗中以蒸馏水进行冲洗,后以复方硼砂漱口液含漱,每日3次,共做4周;治疗组治疗中以中药合剂反复进行牙周冲洗,后以中药合剂含漱,每日3次,共做4周,第4周复诊,再次检查上述牙周指征和临床主观症状,对比前后变化以观察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7%和76.14%,在探诊深度、龈炎指数、牙体动度的改善上,治疗组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肾壮骨中药在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骨组织再生,有很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可优势互补,提高疗效,在治疗慢性口腔疾病方面,具有较为可观的前景.
作者:贾莉;卢富;黄颐玉;岑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降黄合剂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降黄合剂(药由茵陈、大黄、丹参、赤芍等组成),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生化指标、血清内毒素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恢复肝功能、降低血清内毒素指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降黄合剂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恢复肝功能、降低血清内毒素.
作者:解新科;张峰;常占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