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涛;张友乾
缪希雍,明末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和《神农本草经疏》为其代表作.缪氏无论在用药上、还是在辨证论治上都有其独到见解;同时,临证特别注重诊法的应用:善于观察,见微知著;屏弃偏见,注重问诊;精通脉理,善于观察;切磋心得,协力诊治.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四诊,综合分析,善于变通.
作者:赵瑞占;安国辉;董淑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流派,其崇阴思想、清净养神思想、顺时养生思想和节欲养生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均有体现,对中医学养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赵成志;李雪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从肺脏论治,从脾脏论治,从肾脏论治,三脏同治,内外兼治,外治,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哮喘再发,改善肺功能.
作者:刘建秋;夏广彬;李竹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尿净灵汤为主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口服或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尿净灵汤(金银花、蒲公英、白茅根、凤尾草、六一散等)为主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11%、总有效率97.78%均高于对照组的75.96%和85.3%,2组比较(P<0.05).结论:尿净灵汤为主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经济、安全、疗效高.
作者:何邦友;周建军;张业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直肠粪嵌塞诊治分析,重视对该病的诊断以减少误诊.方法:对21例直肠粪嵌塞患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误诊思路、诊治经过进行分析.采用抠出嵌塞的粪块,解除直肠扩张状态等及时疗法.结果:经治疗,21例患者均进食好转,大便正常,随诊1~26个月未复发.结论:临床医生与护理人员应该对本病要加强认识,重视肛门指诊,以减少误诊,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旗;翟敏;张永安;周峰;孙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寻找提高化学合成红景天中的主要成分酪醇(对羟基苯乙醇)收率的实验路线.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验室所具备的条件,设计了一种化学合成酪醇(对羟基苯乙醇)的方法.以对氨基苯乙醇为起始原料,经过重氮化,水解合成了对羟基苯乙醇.结果:对羟基苯乙醇的总收率达到了75.0%~76.6%(以对氨基苯乙醇计算).结论:此反应路线与报道的其他合成路线相比提高了酪醇(对羟基苯乙醇)的总收率.
作者:许大艳;康馨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中的骨痹.《内经》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日骨痹”.《素问·痹论》日:“痹在于骨,则重”,表现为骨节沉重,活动不利,其病理特点为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软骨下及关节周围的骨质增生,同时常合并继发性的滑膜炎症.
作者:李冰;张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 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的83.3%,2组比较(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作者:龙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贾钰华 教授立疏风开肺为法治疗外感咳嗽,从祛风论治,使外邪得以宣散,肺气得以宣畅,而又不耗散肺气.自拟疏风开肺汤,由荆芥、白芷、厚朴、杏仁、桔梗、生甘草、贝母、桑白皮、菊花、薄荷等10味药物组成.治疗外感咳嗽各证型均用疏风开肺汤稍加变通,适当加减,疗效确切.
作者:邓桂珠;米家晖;贾钰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中医学上,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其成书是与当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的,内容不乏“整体”“运动”“辨证”等哲学观点,在《黄帝内经》“阴阳”“五行”“气”等中医理论学说中,到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芒.
作者:王金先;张慧;崔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口服心脑舒通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对照组26例,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组均8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变化、心电图变化、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对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5.4%,2组比较(P<0.05).结论:心脑舒通胶囊能显著缓解心绞痛、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改善缺血心电图、降低血液黏稠度及三酰甘油水平,从而达到防治冠心病的效果.
作者:赵伟丹;阙凤连;唐文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内经》中“酸味相佐”体现在酸味收敛散于诸经之热;酸味收摄肺肾之气;酸甘化阴,酸苦泄热,酸淡润渗3个方面.
作者:田露;肖照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4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柴胡、白术、茯苓、郁金、枳壳等)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吗丁啉和黛力新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优于对照组的76.1%,2组比较(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肯定.
作者:罗廷威;陈淑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当归建中汤在剖宫产患者术中术后加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剖宫产术的患者,予以当归建中汤(当归、桂心、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酒制大黄)水煎服,以加速康复治疗时间.结果:术中失血200~400 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13.5 h、留置尿管平均16 h、恶露量平均120mL、产褥病率下降.结论:当归建中汤可加速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康复时间.
作者:董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痛剧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器质性2种.其中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无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好发于青年妇女和青春期少女.笔者运用针灸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兰;李绿茵;夏凡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乳腺癌的发病与肥胖、高脂肪饮食、长期雌激素暴露、家族史、未生育、未哺乳等因素相关,“治未病”思想,即未病先防、欲病先调、既病防变,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在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江静;冯艳红;侯俊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对于基础体温特有的双相曲线规律与祖国医学认为的月经周期性、节律性进行的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二者在很大程度上不谋而合,根据其不同的体温值,可大致判断当下所属的月经时期,采用对不同时期分别施以相应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可达到调整异常月经周期至正常的目的.
作者:张庆清;朱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戴德英教授认为,“血瘀”并非单纯指“血”而言,而是与“气”密切相关.妇科临床凡经、带、胎、产诸病,无论寒热虚实,皆由血瘀而致.疼痛是由于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造成血脉不通,不通则痛.戴师在临证中强调必须辨病及辨证相结合,然后根据不同病证灵活使用红藤方.
作者:王燕;冯静华;戴德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慢性迁延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不外乎内外二因:内因主要是由于外伤、手术等耗伤人体的正气,导致阴阳失调,正气虚则皮毛不固,易于感受邪毒;外因则多为失治误治、术后疮内留有异物或创面引流不畅,邪毒郁于局部,气血凝滞,瘀久而化热,热胜肉腐而成脓破溃流滋.正气不足为其本;气血瘀滞、络脉瘀阻、湿热火毒为其标.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及外治疗效满意.
作者:马丙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疏肝解郁、退乳消胀,治疗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肝气郁结、乳汁郁积等证.因炮制方法不同,临床有生麦芽、炒麦芽、焦麦芽之分.生麦芽疏肝健脾,消食通乳;炒麦芽回乳汁、下积滞;焦麦芽健胃消食.
作者:朱建龙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