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晶
参龙蠲痹合剂是要据王清任身痛逐瘀汤加减而成,主治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瘀阻症,笔者采用该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瘀阻证30例,疗效满意.
作者:梁晶;梁秀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各种观察研究越来越多,相继开发了大量有效方药,许多经方、验方在治疗CRF中的作用也被逐步挖掘,普遍认为具有广阔前景.在用药方法上,除传统的内服外,采用灌肠、外敷、外洗、泡足、离子导入等多种途径,克服了CRF虚实夹杂,攻则恐伤正,补则恐助其邪之弊.
作者:马美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等出现为特征[1].儿童及成年女性多见.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ITP 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雅娟;李晓斌;田正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对正常及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采用对正常及股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对大鼠造成急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插管,观察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经十二指肠给药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 各给药组对在体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dp/dtmax,lvedp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DDAS对正常大鼠lvedp有显著作用(P<0.05),对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对正常及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趋势一致,且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较正常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显著.
作者:张志仁;张大方;李丽静;王奕琛;闫岩;付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归龙筋骨宁片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抗炎作用采用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组胺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法,镇痛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结果 归龙筋骨宁片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和组胺所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时间,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结论 归龙筋骨宁片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作者:李联运;李伟;陈颖丽;杨铭;王清;付萍;张殿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慢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输血后肝炎的病因之一,有50%~70%的HCV急性感染者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又有10%~20%的慢性携带者终发展为慢性肝硬化或肝癌[1].
作者:黄昭华;曹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SAP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生命体征、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胆红素(STB)、血小板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20例病人在CVVH治疗后生命体征迅速稳定,体温、心率、呼吸频率降低,平均血压上升,血清BUN、Cr水平下降,血小板计数升高,APACHEⅡ评分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TB水平在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结论 CVVH能降低SAP病人的炎性反应,改善器官功能水平,未见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
作者:黎镭;李加荣;张彦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健康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组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中西药治疗组20例,测定对照组及各治疗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血清脂联素的水平,计算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治疗后中西药治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银杏叶提取物能显著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减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肖雪云;陈发胜;周茹;侯晓亮;陈伟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心悸,在中医临床中是一个病名,其中医病机认为是气虚、血虚为主,从而导致心失所养而致悸,以虚为主.而在虚的基础上可见了痰浊、痰火、水饮内停、血瘀等各种实邪内阻,随各证型而出现各种症状.在治疗上首当重视3点:一补气,二养血,三安神,再据痰、火、饮、瘀之不同随证而治;在现代医学中是一个常见症状,是一种心脏搏动增强,心搏出量增加,心律失常和心脏神经官能症而引起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各种心脏疾病.选取古人治疗心悸的常见名方,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古人治悸的用药规律、治法体现,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郭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原发于胸膜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胸膜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2].病情发展快,常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积极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我们收集2006年9月~2009年1月在我科门诊治疗的恶性胸水患者22例,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郝晶;刘松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膝顶拔伸法配合中药治疗胸肋椎关节紊乱症. 方法将168例胸肋椎关节紊乱症患者利用膝顶拔伸法配合中药治疗,病程短1 d,长10个月.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98.7%.结论 膝顶拔伸法配合中药治疗胸肋椎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刘仍军;陈德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肩关节前脱位是骨伤科较常见关节脱位,整复手法很多,自2003年6月~2008年10月,笔者采用手牵足蹬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45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20~65岁,平均45岁;左侧22例,右侧23例;跌伤36例,坠落伤7例,车祸2例;盂下脱位28例,喙突下脱位12例,锁骨下脱位5例;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2例.
作者:王兴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自拟通管助孕汤治疗输卵管不通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通管助孕汤内服加药渣外敷治疗输卵管不通之不孕症. 结果 治疗85例,妊娠66例,无效19例,临床总有效率达77.6%.结论 采用通管助孕汤内服加外敷治疗输卵管不通之不孕症有一定疗效.
作者:于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哮喘病古今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 运用数据库软件处理1 310首哮喘方剂.结果 哮喘方剂具有用药品种众多、药物种类广泛的特点,常用的前几类药是止咳平喘、化痰、温里、补益、辛温解表、理气、利水渗湿、清热、收涩等;四君子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定喘汤、苏子降气汤、二陈汤等方剂作为基本方被各家广泛应用;通过古今方剂对比研究反映出用药的变迁与差异;与化痰常用的配伍有行气、清化、攻下、宣肺、温化、祛湿、消积、涌吐等.结论 方剂用药配伍规律的研究可以总结方法,指导临床.
作者:李婷;陈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医痛风与西医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 从疾病的归属、受侵组织、临床表现、病因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对中医痛风与现代医学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 从中西医痛风疾病的归属、受侵袭组织的相关性、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病因的相关性4个方面比较,二者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中医所言的痛风与现代医学痛风性关节炎是相关性疾病,但并非完全等同.
作者:李彤;赵亮;张智伟;黄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网络课程,是用于网络教学的课程[1],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许多学校都在积极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网络课程建设,笔者认为,应该以培训为主,并从宣传和咨询二个方面抓好这一阶段的工作.
作者:刘京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鼻五针由迎香(双)、上迎香(双)、素髎5个穴位组成,五穴配合使用,具有宣肺、行气、通利的功效.临床综合四诊,审因论治,以鼻五针为主穴,配合辨证选穴,治疗寻常痤疮、过敏性鼻炎、感冒后慢性咳嗽、酒糟鼻、黄褐斑等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茅贝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运用中药莱菔子烫熨腹部治疗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中药莱菔子烫熨腹部,对照组35例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行双足三里穴肌注常规治疗,3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69.44%,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为42.86%,总有效率77.15%,两组比较(P<0.05).结论 运用中药莱菔子烫熨腹部治疗腹胀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罗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强制性使用构音器官综合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康复效力.方法 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分类法对24例患者进行评价,对患者的构音器官进行强制性综合训练,包括沟通欲望的培养、松弛训练、呼吸训练、正常发音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动作训练、强化训练手段、音乐疗法、辅助疗法等.在初次训练、训练后第3,6周采用BDAE进行评价.结果 24例初次评价时BDAE达2级以上者4例,训练6周后达17例,24例构音器官功能检查中,肺、喉、唇、舌及下颌功能基本恢复,有轻度口角下垂9例,流涎1例,在构音检查中有8例患者在帮助下能完成短文、小诗的朗读,有3例患者在5 min会话测试中合格,有6例患者的言语速度达到80~100个字/min.结论 早期对构音器官进行正确的强制性综合训练,坚持不懈的家庭康复对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有显著的康复效果.
作者:王一岩;刘春霞;司惠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双黄连粉针剂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抗炎及抑制病毒等作用,适用于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近年来临床应用比较普遍.但若使用不当,则会降低其疗效,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笔者结合临床对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剂的护理谈几点体会.
作者:龚玉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