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红豆杉片对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心肌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付春;杨建

关键词:复方红豆杉片, 心肌缺血, 大鼠, 动物模型
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红豆杉片对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心肌缺血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复制心肌缺血模型,通过放免法检测各组动物血浆中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 复方红豆杉片给药组动物心肌损伤的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其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ET水平明显下降(P<0.01,P<0.05),CGRP的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 复方红豆杉片对动物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英语课程建设中合作式教学的应用

    现阶段,专业英语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医学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在分析国内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医学英语课程建设中采用医学教师与英语教师合作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医学教师及英语教师获益,也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医学英语教师.

    作者:陈媛;吴长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PA与APF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检测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和抗核周因子(APF)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CP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PF.149例RA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肾气虚寒型、肝肾阴虚型、瘀血痹阻型5组.结果 RA患者中湿热痹组型CPA阳性率显著高于寒湿痹阻型和肝肾阴虚型(P<0.01);湿热痹阻型APF阳性率高于瘀血痹阻型(P<0.05).结论 CPA与APF可作为RA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作者:侯云峰;于秀明;栗洪波;张秋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褥疮的辨证施护

    褥疮的护理尤为重要,对于久病卧床、肢体不利的患者,加强皮肤保护,防止受压,给予卧气垫床,定时翻身按摩可防止褥疮形成.当已出现褥疮腐溃的,临床上应视各期症状而辨证施护,使褥疮部位不受压迫,局部气血瘀滞得到改善,同时使脓腐外流而不致因浸润周围皮肤使褥疮面积扩大.

    作者:伍琦;钟印勤;蔡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维模拟教学法在中医课程整合中的作用

    在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教学环境下,综合应用多种教学媒体、设备、场地,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实现教学合理整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三维模拟教学法在中医课程整合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苏鑫;赵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碱蓬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

    目的 从碱蓬中提取出醇溶性提取物、水溶性提取物和稀碱提取物,研究3种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热水煮提和稀碱提取法获得碱蓬提取物.利用超氧阴离子清除实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3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水提取物有强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且高于维生素C的清除能力.结论 水提取物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主要活性成分可能是多糖和醌类物质.

    作者:王昭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

    笔者自2001~2008年采用中药外敷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门诊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大80岁,小18岁,病程长80 d,短3 d,全部病例均为单侧患病,左侧发病24例,右侧16例.

    作者:刘维君;王作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加味生化汤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生化汤减少药流后蜕膜残留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药流患者,采用加味生化汤内服.结果 治愈1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7%.结论 加味生化汤预防药流后蜕膜残留疗效较好.

    作者:陈凤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体系构建模式探讨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情报机构发展的主流.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是以图书馆作为物理对象和地点而进行机构设置.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以计算机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工具,不受时间、地点、系统等条件的限制,将图书馆员与用户紧密地联系起来,利用电子邮件等各种形式,方便地传递或解答各种疑难问题.这种方便、快捷、简单的服务方式不仅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馆员参考咨询服务的水平.

    作者:康小梅;段青;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随机分为点灸组、穴贴组、中药组和综合组4组,每组30例.点灸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穴贴组予穴位贴敷药物治疗,中药组口服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治疗,综合组在壮医药线点灸、穴位贴敷基础上加服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治疗.3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年,3个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其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综合组与点灸组、穴贴组、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治愈率比较,综合组与点灸组、穴贴组、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综合组临床愈显率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点灸组、穴贴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从多个角度综合起作用,具有疗效显著,简便易行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运用.

    作者:李景巍;罗翊;黄爱芬;吴杰;李永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杜氏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102例

    杜氏加味散偏汤是全国名老中医杜雨茂教授在散偏汤基础上加减而成[1],主治因风寒、瘀或痰瘀交加为患所致之偏、正头风痛,疗效甚佳.笔者学习杜雨茂教授经验,在2005年3月~2008年12月以杜氏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屡获良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健祥;曾素娥;李永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

    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高校图书馆在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方面有一定优势[1-2].

    作者:冯晶;闫桂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68例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直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病因尚不明确.近两年我科收治468例直肠癌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通过围手术期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10例直肠前突的围手术期护理

    便秘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发病率占人群的3%~4%,老年可高达30%,而直肠前突是出口性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2006年8月~2008年8月我科行直肠前突修补术[1]治疗便秘110例,术后随访1~2年,有效率为94.5%.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参龙蠲痹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瘀阻证30例

    参龙蠲痹合剂是要据王清任身痛逐瘀汤加减而成,主治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瘀阻症,笔者采用该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瘀阻证30例,疗效满意.

    作者:梁晶;梁秀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辨证选穴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 以百会、内关、神门、三阴交为主穴,结合辨证选穴治疗原发性失眠,10次为1疗程,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作为评价睡眠质量的指标进行自身疗前、疗后对照.结果 治疗2个疗程,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后比较(P<0.05),其中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及时间、日间功能障碍改善明显.结论 辨证选穴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洁;周慧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鼻五针的临床运用

    鼻五针由迎香(双)、上迎香(双)、素髎5个穴位组成,五穴配合使用,具有宣肺、行气、通利的功效.临床综合四诊,审因论治,以鼻五针为主穴,配合辨证选穴,治疗寻常痤疮、过敏性鼻炎、感冒后慢性咳嗽、酒糟鼻、黄褐斑等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茅贝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拟中药方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2例临床观察

    恶性胸腔积液是原发于胸膜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胸膜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2].病情发展快,常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积极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我们收集2006年9月~2009年1月在我科门诊治疗的恶性胸水患者22例,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郝晶;刘松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SAP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生命体征、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胆红素(STB)、血小板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20例病人在CVVH治疗后生命体征迅速稳定,体温、心率、呼吸频率降低,平均血压上升,血清BUN、Cr水平下降,血小板计数升高,APACHEⅡ评分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TB水平在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结论 CVVH能降低SAP病人的炎性反应,改善器官功能水平,未见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

    作者:黎镭;李加荣;张彦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哮喘病方剂用药配伍规律分析

    目的 研究哮喘病古今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 运用数据库软件处理1 310首哮喘方剂.结果 哮喘方剂具有用药品种众多、药物种类广泛的特点,常用的前几类药是止咳平喘、化痰、温里、补益、辛温解表、理气、利水渗湿、清热、收涩等;四君子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定喘汤、苏子降气汤、二陈汤等方剂作为基本方被各家广泛应用;通过古今方剂对比研究反映出用药的变迁与差异;与化痰常用的配伍有行气、清化、攻下、宣肺、温化、祛湿、消积、涌吐等.结论 方剂用药配伍规律的研究可以总结方法,指导临床.

    作者:李婷;陈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莱菔子烫熨腹部治疗腹胀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中药莱菔子烫熨腹部治疗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中药莱菔子烫熨腹部,对照组35例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行双足三里穴肌注常规治疗,3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69.44%,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为42.86%,总有效率77.15%,两组比较(P<0.05).结论 运用中药莱菔子烫熨腹部治疗腹胀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罗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