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李月川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当归补血汤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ODS-C18(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0.6ml·min-1;柱温:35℃:载气流速:2.7 ml·min-1;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0℃.结果:经配伍后黄芪甲苷含量有所增加.结论:试验为进一步阐明黄芪与当归配伍用药的科学内涵以及当归补血汤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试验方法和科学依据.
作者:刘炎;王淑敏;刘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冬虫夏草是一味滋肺补肾、益精气之名贵中药,临床中常用.目前在市售的中药中,有以外形和颜色等均与冬虫夏草相似的伪品充斥市场,故须加以鉴别.
作者:金宏谟;岳东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脂肪肝是指由于肝脏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过量脂肪在肝内持久沉积所致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变化,中老年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作者:蔡丽威;李景华;李维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对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总结与归纳.方法:采用文献整理与回顾方法,对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予以归纳.结果:药理研究发现,香砂六君子汤能抑制胃粘膜瘀血、水肿等病理变化,对胃黏膜损伤有促进自愈的疗效.临床可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缓解化疗药物、镇痛药、厌氧菌感染治疗药等导致的消化道功能障碍.结论:香砂六君子汤是调和脾胃的良方,可广泛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
作者:李向荣;于广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从哲学的角度对中西医结合的主体即中西医理论体系的结合与统一作了浅析,通过哲学理论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论,从而论证了中西医结合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作者:贺燕;李玉春;于春英;徐惠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睡眠呼吸疾病,其特征是睡眠状态中反复发生上气道完全或不完全阻塞.
作者:张红;戴莉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不明原因持续发热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回顾我科2004-2007年行脾切除术60例(治疗组)采用切脾时进行分束结扎脾蒂,术后中医药治疗,并与我科2000-2004年收治的58例同类病人的治疗(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采用切脾时分束结扎脾蒂,术后中医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发热率及平均时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分束结扎脾蒂行脾切除并术后中医药治疗,对于预防和减轻术后脾热的发生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鹏利;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者,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笔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美玲;张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物质、能量、时空是人体生命三维,任何病因也都可以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衡量,它们导致的病变也表现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中医诊断正是通过全面捕捉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的病理信息以做出正确诊断.物质、能量、时空生命三维既是病因内容基线,也是中医诊断准绳.
作者:梁启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进展,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董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补肾通淋汤治疗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给予补肾通淋汤水煎剂 200ml,2次/d口服,对照组48例,给予舍尼亭(酒石酸托特罗定)2mg,2次/d 口服.结果:治疗 4 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7.5%,对照组总有效率 70.83%,P<0.05.结论:补肾通淋汤治疗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安全、有效.
作者:李春艳;周健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应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淋病性前列腺炎33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于下.
作者:李秀花;王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夏膝口服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1 型受体(AT1R)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5组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2、4、6、8周测量血压值,于实验8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CH)测定各组大鼠腹主动脉 AT1R 蛋白的表达.结果:夏膝口服液具有降低 SHR 血压及血管 AT1R 蛋白表达的作用.P<0.05 或 P<0.01.结论:夏膝口服液具有类似ARB的作用机制.
作者:高中山;黄永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运用清热调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40例,取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李宁;张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夏膝口服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细胞粘附因子(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12周龄sHR随机分为SHR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夏膝口服液组、厄贝沙坦组,另选10只同龄 WKY 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实验8周后各组大鼠肾小球的 VCAM-1 的信号强度.结果:夏膝口服液组、厄贝沙坦治疗组内皮细胞胞浆染色显著低于 SHR 对照组(P<0.01),卡托普利组明显低于 SHR组(P<0.05).结论:夏膝口服液具有降低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 VCAM-1 表达的作用.
作者:刘俊峰;陈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对近 5 年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研究作了系统回顾,从辨证论治、专方及经验方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单味药物治疗研究和中医外治法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阐明了中医药治疗NAFL的优势.
作者:李红德;孙月枝;赵文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岩舒对丧失手术及放、化疗机会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研究.方法:将 90 例分成支持对症组44例和岩舒治疗组46例,进行抗肿瘤疗效评定和患者生活质量状态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均无 CR 和 PR,岩舒治疗组 MR+PD 及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岩舒对丧失手术及放、化疗机会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以减轻疼痛,增加食欲、体力,改善睡眠,提高中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孙竹萍;张世平;王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总结葶苈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为指导有效成分研究提供了文献依据.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对葶苈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葶苈子的不同化学成分,决定了不同的药理作用.结论:通过对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的阐述,将更有利于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妍;贡济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而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根本措施.针对冠心病预防的策略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为冠心病的预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李玉春;李驰坤;魏晓光;张永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祛风止痒汤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祛风止痒汤治疗慢性湿疹50例,每日1剂,7d为1疗程.结果:56例痊愈32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 90.1%.结论:祛风止痒汤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肯定.
作者:陈跃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