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
高等中医药教育要想焕发出崭新的局面,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管理中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素质教育观,注重教学质量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和个性化.
作者:刘宏岩;胡金凤;关守宁;刘京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复感儿是指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指小儿平均每年有6次以上上呼吸道感染或有2次以上的下呼吸道感染.我们在每年的三伏天采用捏脊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对复感儿肺脾气虚型进行了系统观察,并与肌注斯奇康作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李香玉;冯晓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神经系统感受内外环境传递的信息,使机体作出适应的反应,调节机体的运动、感觉功能及自主神经活动,并参与人类的意识、学习、记忆和综合等高级神经活动,笔者于临床采用情感疏导和针刺为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疾病,经过全方位的治疗,效果明显,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一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以20 mL舒血宁加入到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88%,对照组73.33%,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王桂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VA)33例,并与对照组32例作对照,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马小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导赤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导赤丸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定量.结果:盐酸小檗碱点样量在0.025072~0.12536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6.9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导赤丸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夏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腺样体肥大(adenoidal hypertrophy)系咽扁桃体增生.儿童腺样体肥大常属生理性,婴儿出生时鼻咽部即有淋巴组织,并随年龄而增生,六七岁时腺样体发育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部分成人仍有残留[1],若其影响全身健康或邻近器官者,才称腺样体肥大.笔者在近两年的儿科工作中接诊几例这种疾病的患儿,现将体会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邓顺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5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继续教育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落实终身教育理念而出现的一种教育活动,同时继续教育也是适应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现就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阐述如下.
作者:仲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而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中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中风病的防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同的治法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和发展.近年来有大量运用泻下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报道[1-5].中风病的病机关键在于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此时腑气不通,可加重气血逆乱,治疗时辅以通腑泻下之法,可通其脏腑,开其闭塞,使腑气得通,气血得平,不致逆乱上扰.笔者将下法运用于中风急性期,疗效满意,举例报道如下.
作者:马春;杨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腰椎小关节滑膜炎局部复合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复合药液,对患者行腰椎小关节封闭治疗.结果:经1~2年随访,80%以上症状消失,15.74%症状基本消失,4.26%复发者经再次治疗后好转.结论:复合药液具有抗炎止痛,促进关节滑膜修复及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临床应用收效较好.
作者:耿辉;宋丽晶;耿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3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每组18例,中西医结合组加用中药,必要时加用针灸.西医组给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西医结合组肝功能不全、肠麻痹、肾衰、心衰、脑病和低蛋白血症的持续时间低于单纯西医组(P<0.05或P<0.01).中西医结合组病死率、感染率、手术中转率均低于单纯西医组,住院病程也较西医组短.结论:早期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减轻SAP的病情,降低感染率、病死率、缩短病程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士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术后镇痛泵减少了患者疼痛,提高了休息质量,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我院骨科50例患者接受镇痛泵镇痛,并配合科学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罗春;张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虫媒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于有肾损伤综合征的出血热(HFRS),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临床表现为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复期5期经过,而重症出血热以出血和肾功能不全表现明显,持续时间长,可因顽固性休克和急性肾功衰竭而死亡.我院地处半山区属出血热高发区,现就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曹峰昊;辛永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为护生的理论实习和实践内容提供参考和努力方向,提高和完善临床实习教育质量.方法:对本院1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Likert-type scale计分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对专科护生的护理技能的能力、对本科护生的专业知识及对于耐心方面都感到满意.结论:针对专科护生专业知识的不足和本科护生的护理技能的不足给予专项的加强.
作者:赵锐;韩皛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黄芩苷具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等作用,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黄芩苷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热冰乙酸、碳酸氢钠,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酸胺、吡咯.本文仅就不同制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与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翟卿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以老年居多.笔者自拟润肠汤治疗功能性便秘9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鲍淑娟;马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院外自我维护的可行性,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如何开展置管后居家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80例PICC携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40例,化疗间歇期每周2次来医院维护,B组40例,化疗间歇期按导管维护指导流程每周2次家中自我维护.结果:经过6个周期的化疗后拔管,两组拔管时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拔管后按无菌操作方法剪近心端导管行细菌培养,两组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结论:PICC患者院外自我维护可行.
作者:于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收治的165例中风失语症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果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患者男,2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0 h入院,该病人10 h前出现上腹部疼痛,6 h后渐转移至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既往无外伤及手术史,结核病史,查:体温39℃,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肌鞘紧张,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肠鸣音正常,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块.血常规:WBC 15.4×109/L.腹部X线、腹彩未见异常.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刘健立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