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院外自我维护可行性分析

于丹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院外, 自我维护, 可行性
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院外自我维护的可行性,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如何开展置管后居家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80例PICC携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40例,化疗间歇期每周2次来医院维护,B组40例,化疗间歇期按导管维护指导流程每周2次家中自我维护.结果:经过6个周期的化疗后拔管,两组拔管时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拔管后按无菌操作方法剪近心端导管行细菌培养,两组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结论:PICC患者院外自我维护可行.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3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每组18例,中西医结合组加用中药,必要时加用针灸.西医组给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西医结合组肝功能不全、肠麻痹、肾衰、心衰、脑病和低蛋白血症的持续时间低于单纯西医组(P<0.05或P<0.01).中西医结合组病死率、感染率、手术中转率均低于单纯西医组,住院病程也较西医组短.结论:早期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减轻SAP的病情,降低感染率、病死率、缩短病程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士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巨大肠系膜淋巴管瘤误诊1例

    患者,男,25岁,因持续性上腹痛2 d,以腹痛待查收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尚可,心肺无异常,腹部饱满、脐上偏左压痛明显,可触及约16 cm×10 cm的包块,活动性差,质地中等.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血淀粉酶均正常;胸腹透视:未见异常;腹部平片:左上腹密度较高;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慢性胃炎;B超检查:左上腹探及16.5 cm×10.2 cm无回声区,壁薄光滑,内见多个分隔呈网格状,分界清,与肝、胆、胰、脾、肾无关.B超结论:腹腔巨大多房性囊肿,肠系膜囊肿可能性大.即在硬膜外麻醉下拟行囊肿切除术,术中见:肠系膜距屈氏韧带1 cm处的小肠系膜有一巨大囊性肿瘤18 cm×10 cm×10 cm,与部分空肠粘连,囊内液呈浆状,乳糜试验(+).病理报告:肠系膜囊性淋巴管瘤.

    作者:谢占峰;聂秉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香丹注射液静滴致口唇固定性药疹1例

    患者,男,42岁,因初发劳累性心绞痛静滴香丹注射液后,口唇出现不对称水肿性斑片,伴瘙痒1周入院诊治.查体:体温38℃,心率100次/min,血压12.7/4.67 kPa,神志清,精神不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上下唇出现不对称水肿性斑片,呈不规律型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斑上有一至数个水疱或大疱,因磨擦引起轻度糜烂.两肺呼吸音清,心率100次/min,律齐.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8.1×109/L,N 60%,L 12%.尿常规:正常.入院后给予口服抗组织胺药物,未见好转,改用10%葡萄糖酸钙10 mL,5%葡萄糖盐水250 mL,内加维生素C 3 g,维生素B6 0.2 g,地塞米松10 mg,静滴每日1次.溃疡面采用0.02%呋喃西林湿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渗出液.溃疡面愈合缓慢疱疹选用1%雷琐辛溶液湿敷,以达到收缩创面,促进上皮细胞生长,防止感染.2 d后体温降至正常,唇部疱疹减轻,继续用药7 d后,症状消失.

    作者:袁英;谢永平;王红芳;邓炳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30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患者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刺治疗,14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结果:针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晓慧;张淑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茵陈蒿的药理作用研究

    茵陈蒿,别名绵茵陈、绒蒿、马先、婆婆蒿、野兰蒿等,全草入药.本文仅就茵陈蒿的性状鉴别、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简介如下.

    作者:林霄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风病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干预

    中风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心火暴盛或素体阴虚,水不涵木,复因情志所伤,肝阳暴动,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逆,心神昏冒,遂至卒倒无知.情志过极是发生中风的重要原因,因此了解中风病人的心理特征,并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作者:关俊珍;陈铁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自拟滋阴除湿汤结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45例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及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成,或者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剧烈瘙痒为特点.笔者自2004~2008年7月,采用自拟滋阴除湿方结合派瑞松治疗湿疹45例,并与单纯用派瑞松治疗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封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炮姜治疗慢性口疮用药体会

    炮姜为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苦涩性温,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之用.笔者用其治疗慢性口疮,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用药体会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龙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44起非法行医案件查处情况分析

    非法行医是指不合法的从事医疗活动,从查处的案件中可以看出无证行医案件所占比重较大,占打击非法行医总数的59%.无证行医案件中社区内无证行医案件73件,占85.9%,城乡结合部11件,占12.9%,农村1件,占1.2%.在无证行医中开展性病诊疗2件,占2.4%,开展医学美容5件,占5.9%,开展牙科2件,占2.4%,开展内科20件,占24%,义诊推销13件,占15.3%,药店坐堂医43件,占50.6%.

    作者:杨宏旭;张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院外自我维护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院外自我维护的可行性,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如何开展置管后居家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80例PICC携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40例,化疗间歇期每周2次来医院维护,B组40例,化疗间歇期按导管维护指导流程每周2次家中自我维护.结果:经过6个周期的化疗后拔管,两组拔管时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拔管后按无菌操作方法剪近心端导管行细菌培养,两组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结论:PICC患者院外自我维护可行.

    作者:于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常用修复材料对牙髓活性的影响

    牙病的治疗不仅是保存患牙,更要保护牙髓的完整性.牙髓对修复过程的反应主要是由于预备过程中的机械刺激和修复材料对牙髓的刺激.本文讨论常用修复材料对牙髓完整性的危害.

    作者:吕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得安颗粒有效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脑得安颗粒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脑得安颗粒中葛根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葛根素在0.081~0.41 μg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1.22%(n=5).结论:该方法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脑得安颗粒中葛根的含量测定.

    作者:成光宇;胡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心痛定联合安定治疗肾绞痛39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心痛定与安定联合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765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曲马多与654-2标准剂量组(对照组)375例,联合应用心痛定与安定组(治疗组)390例,观察总有效率、显效率及镇痛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1%和60.27%,P<0.01.结论:心痛定与安定联合治疗肾绞痛,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作者:吴晓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骨髓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病,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涉及骨膜分析、骨质及骨髓的疾病.中医对该病病名、特点及病因病机早有论述,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理亦有详细阐述,分析探讨中西医对骨髓炎的诊疗特点,以便更好地全面认识该病.

    作者:李盛华;宋江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苦参素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28例

    目的:比较苦参素联合依巴斯汀与单独应用依巴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随机分为苦参素联合依巴斯汀组和依巴斯汀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对患者的瘙痒程度、风团大小进行评分,依此评价疗效.结果:苦参素联合依巴斯汀组服药1周时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2周时疗效与对照组相当(P>0.05);服药4周后维持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效果满意.

    作者:武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3个阶段.现就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袁丽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桑菊感冒合剂中薄荷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研究桑菊感冒合剂中薄荷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荷脑为对照,对3批桑菊感冒合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3批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薄荷脑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法专属性强,操作简单,可用于桑菊感冒合剂中薄荷的鉴别.

    作者:杨惠莲;冉海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药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的合作模式

    中医药参考咨询服务历来是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情报机构的核心服务内容之一,尤其是在适合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更为紧迫与重要.中医药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提升中医药领域信息文献资源利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构建一个中医药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是当前图书馆情报机构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杨燕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0例疗效观察

    痛经是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目前治疗方法甚多,但疗效欠佳,且副作用大,有鉴于此,温针灸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止痛效果较强,无毒副反应等优势.笔者自2006年11月~2008年3月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予温针灸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程序化康复护理对颈椎病的影响

    我科自2007年10月~2008年6月,共收住60例颈椎病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及程序化康复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