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钢针撬拔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2例

陈大光

关键词:胫骨平台, 钢针撬拔复位, 外固定器
摘要:目的:观察钢针撬拔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42例各型胫骨平台骨折,均采用钢针撬拔,小腿外固定器固定.结果:能有效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断端稳定可靠,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本疗法为半个入有限手术,较传统手法复位、牵引或切开复位骨固定有一定的优越性.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硅胶薄层层析展开剂构成的变化对不同极性成分Rf值的影响

    目的:探讨硅胶薄层层析中展开剂构成与不同极性成分Rf值的关系的规律.方法:对飞蓬(Erigeron acer L.)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结果:在硅胶G薄层层析中若使用由两种溶剂组成的展开系统,则这两种溶剂的极性越接近,斑点越分散.结论:硅胶薄层层析展开剂构成的变化对不同极性成分Rf值有影响.

    作者:刘琬晖;严铭铭;赵大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糖尿病证治体会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

    作者:闫立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疏肝补脾法治疗抑郁症验案举隅

    目的:观察总结疏肝补脾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用药经验.方法:应用疏肝补脾为主,佐以养血、安神之品治疗.结果:疏肝补脾,养血安神法治疗抑郁症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疏肝补脾法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

    作者:顾兆伟;赵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降压Ⅰ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观察降压Ⅰ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50只SHR随机分为降压Ⅰ号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和卡托普利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测量实验前后各组大鼠的血压值,及测定实验前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各治疗组均有降低SHR血压的作用.高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结论:降压Ⅰ号对SHR有降压及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作者:潘英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给予西药抗过敏及对症治疗,治疗组7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清热解毒、健脾利湿、凉血祛风中药口服兼外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程短,无毒副作用.

    作者:韩冬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祛痹通络膏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血清IL-2及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祛痹通络膏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血清IL-2、CRP的影响,以探索祛痹通络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扶他林乳胶剂组和祛痹通络膏4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将弗氏完全佐剂分别注射于各组大鼠右后足趾皮内造成佐剂关节炎模型,于致炎后第8d开始给药,每日2次,连续16d后处死大鼠,采集标本测定实验指标.结果:祛痹通络膏和扶他林乳胶剂均可使左剂关节炎大鼠血清IL-2及CRP水平下降.结论:祛痹通络膏对大鼠佐剂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景辉;夏楠;詹杰;莫成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双六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六丸改善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按自愿接受治疗而分为双六丸治疗组45例,帕罗西汀对照组35例.观察8、12、16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疗效相似.结论:双六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肯定.

    作者:陈群雄;周穗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关于高校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

    高校做好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是教学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成果转化率很低,成果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要重视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成果转化的平台,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教学成果发挥作用.

    作者:刘京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中西医结合有效疗法.方法:对5例(5只眼)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随访6~12个月,5例患者视力均有提高,眼底情况稳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RN疗效肯定.

    作者:刘雪松;魏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对面瘫大鼠面神经组织中不同类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佳治疗时机.方法:将面瘫大鼠分成模型组、发展期组、静止期组,观测针刺后各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针刺可使面神经组织中iNOS表达减少,nNOS表达增强,在发展期尤为明显.结论:在面瘫的发展期进行针刺的疗效要明显优于静止期.

    作者:项柏冬;李伟洪;孙晶;刘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复合型髋臼骨折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手术治疗复合型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手术指征,进行手术治疗以达解剖复位.结果:50例中,优30例,良10例,一般8例,差2例.结论:手术治疗复合型髋臼骨折收效满意.

    作者:刘洪波;郝东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致血气胸1例分析

    张某,男,50岁,身体瘦弱,营养差.因颈背部疼痛到某个体诊所就诊.个体医生在其背部自上而下针刺6针,出针后又在针刺部分穴位拔火罐,约10min.第2d清晨,患者感觉胸闷,呼吸困难,气短,嘴唇发绀,即送医院.入院体检:左侧肋间隙饱满,胸式呼吸运动减弱,气管向右侧轻度移位,左侧语颤音减低,叩诊实音,左肺呼吸音弱.X线报告:左侧液气胸,左肺压缩50%,左侧胸腔抽出1500ml血性液体.

    作者:刘连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芪参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芪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含量.结果:人参皂甙Rg1在2.6μg~8.8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人参皂甙Re在2.120μg~7.20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

    作者:韩冬;徐雅娟;赵宏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63例婴儿体质调查及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体质因素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中的作用,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随机抽取163人,分为复感组和非复感组.结果:在研究对象中,存在正常质、痰湿质、内热质、气虚质、阴虚质、气阴两虚质及由其组合成的不同体质类型.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12.88%.结论:体质正常者不易发生复感,阴虚质、气阴两虚质、包含内热质的复合本质较易发生复感.

    作者:林湘屏;曾秋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患者,女,28岁,因停经9个半月,入院待产.停经40余天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停经2个半月未治自愈,停经4个半月出现自觉胎动,渐活跃至今.

    作者:陈晓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紫杉醇长效注射缓释微球的体内外评价

    目的:制备以PLGA为载体材料的紫杉醇长效注射缓释微球,并对其体内外释药规律、抑瘤效果等进行评价.方法:使用改良的单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紫杉醇长效缓释微球,通过分析粒径分布、包封率、体外释放效果、白细胞水平及体内抑瘤效果等指标,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所得微球平均粒径小于10μm,包封率大于80%,体外能持续释放30d.对裸鼠体内的前列腺PC-3M肿瘤的抑制率为60.35%.结论:以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的紫杉醇长效缓释微球提高了紫杉醇的溶解性,延长了药物的释放时间,并在体内长时间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具有较好的抑瘤效果和较低的血液毒性.

    作者:王思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电针与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电针与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3例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52例)和电针合用帕罗西汀组(51例),疗程为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予HAMA,CGI,TE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电针合用帕罗西汀组显效率76.5%,帕罗西汀组71.2%,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种方法治疗焦虑症疗效相当,合用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罗仁浩;黄学军;张小丽;刘月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拉米夫丁联合丹参阻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拉米夫丁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110例随机分为拉米夫丁联合丹参注射液组、拉米夫丁组、丹参注射液组和单用保肝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A、Ⅳ-C、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变化.结果:服药3~6个月后,发现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抗肝纤维化效果.结论:拉米夫丁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优于单纯用药组.

    作者:陶小萍;夏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同证异治研究现状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疗的两个法则,而同证异治的提法却很少见,在古籍当中也未见明确记载,但是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临床的角度,同证异治都是客观存在的,也应是中医治疗的法则之一.

    作者:鲁法庭;严石林;汤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卫生法学》教材的改革思考

    《卫生法学》高等中医药院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卫生法学》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循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统一;基础性和前沿性相统一的三个原则;在编写体例上,更好地体现应用性,应采取九步体例法.

    作者:张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