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环;候淑丽;翟宏宇
1病因病机1.1肝肾亏虚肾之阴阳与骨之强壮与否息息相关,因为肾乃先天之本,为精藏之所,而精可生髓,骨髓为生骨养骨之物,且肾寓一身之元阳,可温煦周身,熏泽骨体,是筋骨强壮的根本所在.
作者:尹宏兵;邢时通;张文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祖国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健康教育是这一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暴饮暴食、酗酒、生活不规律等不良习俗不断引发的上消化道疾病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此类病人的观察与治疗,综合辅助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
作者:吴景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胸部外伤患者发生漏诊血胸的各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2个医院胸外伤429例患者血胸漏诊情况.结果:发生或合并血胸203例,占同期胸外伤47.5%,其中11例漏诊,漏诊率为5.41%,漏诊血胸发生于左胸4例,右胸5例,双侧2例,单纯血胸3例,合并气胸3例,继发凝固性血胸3例,继发脓胸2例.结论:受伤后首次X线胸片诊断失误;临床医生对创伤性血胸认识不足;其它脏器损伤掩盖血胸表现是发生漏诊血胸常见原因.对于胸部创伤重,多发伤,复合伤即使首次X线胸片无血胸表现,应高度怀疑血胸,必要时做CT检查或定期复查胸片,提高临床医师对血胸的认识.血胸一经发现立即给予适当处置.
作者:方辉;田大力;姜文军;刘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新时期如何进行实验针灸学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途径,以提高针灸专业大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方法:以学导式教学法和日常实验室开放制度作为教改的重点和主要手段.结果:显著提高了同学们主动提出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同学们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结论:为进一步进行实验针灸教学改革和创新,探索和发掘新的大学生能力培养途径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者:逄紫千;高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笔者于2004年用醒神益气针法治疗中风偏瘫30例的疗效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岩殊;王富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根据近代国内外学者关于林蛙属的研究报道及笔者所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探讨哈蟆油的原动物分类阶元.方法:综合分析文献资料报道,从形态学、染色体组型、银带及同工酶电泳、基因水平等方面,探讨哈蟆油原动物的分类地位.结果:哈蟆油的原动物基源为东北林蛙.结论:其分类阶元为我国蛙类的一有效物种.
作者:肖井雷;姜大成;刘玉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哮喘属大病顽病范畴,是全国儿科的重点研究疾病之一.以往该病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笔者认为,该病分为三期似乎更为合理.如此分型,在临床指导用药等方面是极为有利的.
作者:丛丽;于丽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医古代医案是中医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又一代医家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步总结出来的,在传承和指导临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我们今天的科研和教学起着指导和启迪作用.
作者:赵宏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适当降低挂线高度的改良挂线疗法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41例,对高位脓腔挂线时挂线高度降低1/3或1/2,改变以往挂线至脓腔高位的传统方法.结果:一次根治39例,二次手术治愈2例;平均疗程26天.肛管锁眼缺损2例,但无溢液现象.结论:改良挂线疗法在保持高治愈率基础上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减轻了病人痛苦,大限度地保护了肛门功能.
作者:陈玉根;李国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骨病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完成好这门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不能纸上谈兵,空讲理论,不讲实践,又不能单纯地介绍经验,而忽视理论指导.现就如何上好中医骨病学谈点滴体会.
作者:李治罡;赵鑫;孙博;陆蕴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肝炎后肝纤维化发病率高,预后差,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中医所有认识的回顾,以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努力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席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温疫是一种具有剧烈流行性、传染性的急性疾病.中国古称疫疠、时行、天行、温疫等,具有传染性强、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播散迅速的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与生命.本文收集了近年来这方面的文章千余篇,现仅从有代表性的百余篇文章中选取五十余篇,从温疫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早期防治以及各医家的治疗特点4个方面加以概述.
作者:苏颖;岳冬辉;张焱;李霞;胡亚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西红花为贵重药材,始见于<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释名泊夫兰,又名撒法郎、番红花、藏红花,来源于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1],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为牟取暴利、掺伪制假方法多种多样,现将其真伪鉴别方法叙述如下:
作者:卢彤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据统计有10000余种,解放后,除少量的经校勘整理后,以现代平装本的形式公开出版发行以外,绝大部分的中医古籍仍以线装订、黄竹纸、繁体字、没断句、未标点的形式在图书馆沉睡,少人问津.究其原因,当今许多中医药工作者望古籍而兴叹,感到迷茫,查阅古医籍找不到途径.
作者:闫桂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肛管直肠功能测定在低位直肠癌消化道重建中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肛管直肠功能测定也可以判断直肠癌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对肛管直肠功能的影响.结果:直肠癌放化疗对肛管直肠功能是有一定影响的,无论术前或术后应用放化疗,患者的肠管功能均明显受到损害.但肛管直肠功能损害的程度却不会随放射剂量的大小发生变化.结论:相关问题正处于进一步的探讨中.
作者:林瑞新;房学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坤宁脐贴是中医妇科临床多年使用的协定处方,属纯中药制剂,主要由荜茇、三七、丁香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通经,散寒止痛之功效.临床疗效确切,本实验以二甲基亚砜作为坤宁脐贴剂的促透皮吸收剂,采用体外改良Franz扩散法,对主药荜茇中有效成分胡椒碱、丁香中的丁香酚、三七中的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体外透皮吸收和制剂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同时考查了二甲基亚砜的促透皮吸收作用.
作者:吴宏岩;常波;王沛;王会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前臂双骨折是骨伤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自1999年以来,用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手术重建钢板固定治疗取得十分明显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5例,男60例,女55例;年龄大75岁,小15岁,平均45.5岁.其中左侧55例,右侧60例.平地摔伤75例,机器绞伤20例,交通事故20例,开放损伤35例.
作者:黄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笔者自1998年以来,自拟荆防四物三色草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治疗60例,男性35例,女性35例;年龄小9岁,大62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3月以内22例,半年以上20例,1~2年者10例,2年以上8例.全部病例均为皮肤出现风团,时隐时现,反复发作.其中风寒型12例,风热型18例,气血不足者30例.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好发于冬春两季,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症状,或伴有喘息,症虽简单,却缠绵难愈.笔者多年来应用培土生金法辨而治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霍静;翟艳华;孔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长白山水杨梅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长白山水杨梅全草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检测出44个组分,鉴定了22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0.75%以上.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是药用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怀林;杨晓虹;李刚;管恩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