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婉丽;黄煊;王晓丽
为了对移动健康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本研究利用生态系统理论的方法,从政治、技术、需求等方面研究移动健康发展所处的生态环境。指出移动健康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动力,利用生态系统的观点能促使移动健康更长远的发展,并能更好关注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作者:陈阳;金新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移动追溯系统在医院质量管理中全方位的应用,达到提升医疗护理管理质量的目的。结合无线网络、无线移动终端和二维码识别技术,运用闭环管理模式,实现消毒物品可追溯管理。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移动追溯系统有效规范工作流程,降低出错几率,减少医院感染,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从而全面提升医院质量管理水平,是现代化医院规范管理的必然趋势。
作者:秦朝阳;计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近年来,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为医疗服务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促使医疗服务从传统医疗业向医疗服务创新的新兴医疗服务转型。本文旨在应用参考信息模型(RIM)的框架,深入分析数字化技术对医疗服务模式的影响,并对传统模式改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技术建议。
作者:崔欣;谢桦;陈春妍;孟群;胡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回顾“十二五”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尤其医院信息化在强化安全、注重集成、深化应用、数据利用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展望“十三五”,信息技术是强大的支撑,围绕改善服务,扩大互联互通,以“云、大、物、移”及“互联网+应用”为5大着力点,全面提升医院信息化应用水平。
作者:计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解决传统入院流程固化所带来的弊端,大程度地在病人入院前完成检验检查,减少病人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通过门诊开具入院前检验检查项目,入院准备中心一站式为病人解决术前各类检验检查。终实现病人入院前完成门诊医生签开的各类检验检查,为后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医疗数据,加快病区床位周转。促进医疗管理创新,为提高医院医疗和护理质量、提升病区运营效率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同时也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何奕;唐斌;陆轶帆;朱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为客观评价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满意度,浦东新区引入了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电话联系评估。同时,结合浦东新区卫生信息平台,研究设计了配套的测评系统,提高了测评工作的效率,确保了评价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从而督导家庭医生提高服务质量,使服务更贴近百姓需求。
作者:徐婉丽;黄煊;王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统计数据是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科学决策的依据,数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结论的正确性,随着医改的深入,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统计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完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进一步提高常规统计和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于2016年1月12日在上海召开统计数据质量评估讨论会。会上,统计信息中心统计处负责同志简要介绍了数据质控的重要性和本次会议的目的,北京、上海、广东省(市)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及北京、上海3家医院病案科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医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控制措施与方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开展数据质量评估是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必要手段,需从几方面着手:一是将信息平台质控与专家现场质控相结合,深入发现问题数据产生原因,完善数据质控机制;二是构建科学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公布评估结果,建立通报机制;三是加强病案首页数据应用,以应用促进质量提升。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前我国的死因统计教学还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各地区水平差异较大,尤其是刚开展此项工作的地区,存在师资缺乏、经验不足、培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导致收集上报的数据质量差,不能到达预期目的,为了提高我国的死因统计教学水平,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需要因材施教,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的特点和经验,提出一系列教学方法和建议,以期对全国各地和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提供参考。
作者:韦再华;谢学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公共卫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分析了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构建智慧型公共卫生是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作者:马家奇;赵自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为了解决医院临床科研的数据利用问题,引入基于Hadoop技术框架的大数据技术,分析临床数据中心对临床科研工作的有利因素,通过完善数据采集、规划数据展现等方面的具体实践,进行多学科临床科研特别是重点专科在数据利用上的探索。标准化数据采集、建立不同层级的指标体系、落实临床数据中心的运行机制有助于医院实现数据利用。
作者:李维;计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为了提高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电子病历的建设水平,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以国家卫生计生委电子病历数据集标准为依据,结合重庆市本次需求,制定本地电子病历标准;以数据集标准为依据,组织专家对当前市内正在使用的几家电子病历产品开展了实验室环境下的数据标准符合性测评,对电子病历的数据集完整性、准确性、结构化等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审查工作,通过测评工作,将有效推动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电子病历的升级、改造等建设工作。
作者:李朋;蹇奕苹;余中心;肖兵;吴开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建设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与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互联互通,为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提供信息化监管与服务手段,有利于实现上下联动、公开透明、全程监控的政策要求,有利于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和确保药品供应保障。本文对国家药管平台建设的背景、设计思路、建设原则与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平台未来应用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钱军程;徐向东;韩玉哲;申远;孟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从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药项目执行单位入手,分析其对中医药项目预算执行管理的需求,并通过协助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中医药项目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平台的实践,提出该平台构建思路与方法。平台采用SSL VPN、电子签章和CA认证技术来保障数据质量,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实现对中医药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动态监控、通报排名和数据分析。
作者:田双桂;沈绍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旨在以互联网思维、信息化理念重新设计规划就诊模式和流程,提出全预约服务模式的概念,分析该模式的意义以及带来的挑战与对策,进一步明确实现这一模式的关键任务,并对全预约服务模式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作者:谢桦;崔欣;陈春妍;胡建平;孟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十二五”期间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具备10大特征:一是高层重视;二是政策支持;三是顶层设计;四是政府投入;五是技术应用;六是标准支撑;七是安全保障;八是资本关注;九是部门协同;十是成效突出。
作者:胡建平;辛英;孟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互联网+”为创新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目前社区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传感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以社区健康服务团队为基础,以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为依托,同时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网络化联接的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智慧健康管理服务。
作者:李晓南;孙俊菲;倪小玲;张金贵;熊蕊;李小红;陈敏;孟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疗健康信息标准是我国医疗健康信息化“46312”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标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贯彻落实深化医改跨地域信息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医疗健康信息标准主体框架和标准实施评价体系两个方面总结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健康信息标准体系的建设成果,分析了当前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2016年重点推进的信息标准相关工作。
作者:汤学军;董方杰;张黎黎;武琼;王才有;孟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刊办刊宗旨是围绕卫生改革与发展需求,搭建卫生管理信息交流平台,研究卫生统计和信息化建设理论,普及和提高卫生统计和信息技术知识,交流卫生统计和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实践经验,推动和促进卫生统计和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1月21日,2016年全国卫生计生规划信息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2016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谋划“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总结交流2015年规划信息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工作形势,部署2016年度重点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出席并讲话。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