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移动追溯系统在医院质量管理中全方位的应用,达到提升医疗护理管理质量的目的。结合无线网络、无线移动终端和二维码识别技术,运用闭环管理模式,实现消毒物品可追溯管理。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移动追溯系统有效规范工作流程,降低出错几率,减少医院感染,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从而全面提升医院质量管理水平,是现代化医院规范管理的必然趋势。
作者:秦朝阳;计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1国务院要求加快构建医疗健康服务大数据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提出在健康医疗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建设医疗健康服务大数据,构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覆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计划生育和综合管理业务的医疗健康管理和服务大数据应用体系。探索预约挂号、分级诊疗、远程医疗、检查检验结果共享、防治结合、医养结合、健康咨询等服务,优化形成规范、共享、互信的诊疗流程。鼓励和规范有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医疗健康大数据创新应用研究,构建综合健康服务应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疗健康信息标准是我国医疗健康信息化“46312”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标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贯彻落实深化医改跨地域信息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医疗健康信息标准主体框架和标准实施评价体系两个方面总结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健康信息标准体系的建设成果,分析了当前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2016年重点推进的信息标准相关工作。
作者:汤学军;董方杰;张黎黎;武琼;王才有;孟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解决传统入院流程固化所带来的弊端,大程度地在病人入院前完成检验检查,减少病人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通过门诊开具入院前检验检查项目,入院准备中心一站式为病人解决术前各类检验检查。终实现病人入院前完成门诊医生签开的各类检验检查,为后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医疗数据,加快病区床位周转。促进医疗管理创新,为提高医院医疗和护理质量、提升病区运营效率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同时也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何奕;唐斌;陆轶帆;朱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近年来,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为医疗服务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促使医疗服务从传统医疗业向医疗服务创新的新兴医疗服务转型。本文旨在应用参考信息模型(RIM)的框架,深入分析数字化技术对医疗服务模式的影响,并对传统模式改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技术建议。
作者:崔欣;谢桦;陈春妍;孟群;胡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十二五”期间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具备10大特征:一是高层重视;二是政策支持;三是顶层设计;四是政府投入;五是技术应用;六是标准支撑;七是安全保障;八是资本关注;九是部门协同;十是成效突出。
作者:胡建平;辛英;孟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前我国的死因统计教学还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各地区水平差异较大,尤其是刚开展此项工作的地区,存在师资缺乏、经验不足、培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导致收集上报的数据质量差,不能到达预期目的,为了提高我国的死因统计教学水平,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需要因材施教,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的特点和经验,提出一系列教学方法和建议,以期对全国各地和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提供参考。
作者:韦再华;谢学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并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现状、问题、机遇和挑战。提出加快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加大资源投入和新技术应用,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发挥信息生产力的作用,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李岳峰;胡建平;孟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互联网+”为创新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目前社区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传感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以社区健康服务团队为基础,以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为依托,同时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网络化联接的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智慧健康管理服务。
作者:李晓南;孙俊菲;倪小玲;张金贵;熊蕊;李小红;陈敏;孟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为了提高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电子病历的建设水平,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以国家卫生计生委电子病历数据集标准为依据,结合重庆市本次需求,制定本地电子病历标准;以数据集标准为依据,组织专家对当前市内正在使用的几家电子病历产品开展了实验室环境下的数据标准符合性测评,对电子病历的数据集完整性、准确性、结构化等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审查工作,通过测评工作,将有效推动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电子病历的升级、改造等建设工作。
作者:李朋;蹇奕苹;余中心;肖兵;吴开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统计数据是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科学决策的依据,数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结论的正确性,随着医改的深入,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统计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完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进一步提高常规统计和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于2016年1月12日在上海召开统计数据质量评估讨论会。会上,统计信息中心统计处负责同志简要介绍了数据质控的重要性和本次会议的目的,北京、上海、广东省(市)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及北京、上海3家医院病案科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医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控制措施与方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开展数据质量评估是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必要手段,需从几方面着手:一是将信息平台质控与专家现场质控相结合,深入发现问题数据产生原因,完善数据质控机制;二是构建科学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公布评估结果,建立通报机制;三是加强病案首页数据应用,以应用促进质量提升。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回顾“十二五”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尤其医院信息化在强化安全、注重集成、深化应用、数据利用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展望“十三五”,信息技术是强大的支撑,围绕改善服务,扩大互联互通,以“云、大、物、移”及“互联网+应用”为5大着力点,全面提升医院信息化应用水平。
作者:计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口健康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个性化医疗可针对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并提供佳诊疗方案,能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文章在介绍个性化医疗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个性化医疗的服务类型及支撑个性化医疗的相关数据资源,如基因数据、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及健康监测信息等,并对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促进个性化医疗服务的开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作者:刘宁;武琼;陈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刊办刊宗旨是围绕卫生改革与发展需求,搭建卫生管理信息交流平台,研究卫生统计和信息化建设理论,普及和提高卫生统计和信息技术知识,交流卫生统计和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实践经验,推动和促进卫生统计和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服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基于电子健康信息技术与健康管理的视角,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探讨移动健康相关概念,阐述其管理必要性,并从生态,结构,区域三个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后根据不同视角指出该领域管理存在的监管空白,服务专业性不足、缺乏有效商业模式等问题,以期对我国移动健康管理的发展有所启示。
作者:张博文;金新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1月21日,2016年全国卫生计生规划信息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2016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谋划“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总结交流2015年规划信息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工作形势,部署2016年度重点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出席并讲话。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