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栗;张欣
目的:检测龟参口服液中人参总皂甙的含量。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人参总皂甙等成分,后经梯度洗脱处理,显色后测定人参总皂甙含量。结果:先用20%乙醇洗脱,继以70%乙醇洗脱,实验结果较满意,定为正文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本法准确率高,分析快速。回收率为98.16%。
作者:禹学军;石宏;崔明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观察慢性重症肝炎(乙型)患者的舌象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7例为1997年以来5年间我科住院的慢性重肝病人。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40.31±10.52岁;病程30.68±24.81年。按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关于:“慢性重型肝炎临床分期方案”人院时分早期8例,中期7例,晚期……
作者:马敬民;白林;徐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洗眼(结膜囊冲洗)是眼科临床上应用广泛,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常用于结膜炎、化学性外伤及眼科术前消毒等。以往只注意洗眼液的种类,而忽视了温度及压力对眼部的影响。通过对80例门诊洗眼病人进行的调温处理及对冲洗距离(压力)的观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大70岁,小……
作者:刘玉萍;尹红霞;施维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近年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中药内服及功能锻练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2例,疗效尚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2例病人,其中男21例,女41例;年龄45~74岁。病程长20年,短1年。右膝26例,左膝28例,双膝8例。62例均为典型病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膝关节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2)关节积液,浮髌试验阳性;(3)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不对称或变窄,关节边缘及髁间嵴有骨刺增……
作者:林俊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偏头痛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偏头痛、普通偏头痛和特殊类型偏头痛。笔者从1999年10月至今共治疗本病28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8例患者,男10例,女18例;年龄大者60岁,小者18岁;病程长5d,短1d;典型偏头痛6例,普通型偏头痛28例。……
作者:冯亚珍;史淑荣;刘敏;朱丹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自1996年10月~2001年5月共收治消化性溃疡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44例,对照组(西药组)43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87例病人多为住院病人,多有反复发作的腹部疼痛病史,伴有嗳气、泛酸症状,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其中治疗组44例病人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18~30岁者11例,31~60岁者21例,60岁以上者12例。胃溃疡者16例,十二……
作者:陈照云;王欣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黑大豆为豆科植物,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野生和栽培2种。黑大豆为典型的黑色食品和传统中药,具有活血、利尿和解毒功效。民间用以治疗糖尿病和肾病等泌尿系统疾病。现以黑大豆为原料制成酱油,为了评价黑大豆酱油的营养价值,并探讨其药用价值,我们先后对其脂肪酸,维生素及其它化学成份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黑大豆酱油中乙酰基吡咯等5种化学成份。 1 实验部分……
作者:张天斌;常喜华;那万里;辇丽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每每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笔者运用经方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采掇数例介绍如下: 1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李某,女,48岁,因心悸、胸闷、憋气、头晕半年,加重1周来诊。患者形体肥胖,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四肢发凉,口唇青紫,舌质紫暗边齿印,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缓无力。查血压18/10kPa,心率48次/min,心尖区S1低钝,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辨证为心阳虚……
作者:李悦春;毛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Gag蛋白为HIV的主要结构蛋白,不仅在病毒复制、装配、成熟及维持病毒的形态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Gag蛋白及其抗体在HIV感染和AIDS诊断、治疗、病程预测方面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实验利用鸡痘病毒载体,将中国株HIV-Gag基因插入到鸡痘病毒载体启动子下游,观察该重组株基因的表达及其所引起的机体免疫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作者:郭焱;郭巍;张应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索血栓通冻干粉针剂联合中药煎剂口服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40只眼予以血栓通冻干粉针静滴,对照组20例38只眼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7.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率23.7%,总有效率76.3%。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栓通冻干粉静滴联合中药煎剂口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满意,无毒副作用。关键词:活血化瘀;血栓通注射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作者:王玥;张敬先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发热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男8例,女性17例;年龄20~65岁;病程长5年,短3个月。 2 治疗方法 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20g,甘草15g,白术50g,陈皮20g,黄芪40g,升麻10g,柴胡20g,当归20g,枸杞……
作者:张明昕;孙博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目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右下肢。临床表现主要有下肢肿胀及持续性疼痛,尤其是股三角区明显压痛,重症病人下肢皮肤青紫,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病情发展,可导致患肢湿性坏疽。 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均因下肢疼痛、肿胀就诊,病程1周~6个月不等,经彩超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血栓部位和性质见表1。……
作者:李青;臧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膝骨关节炎(KOA),又称膝骨性关节病,膝增生性关节炎等,是指膝关节内软骨的退化,以及损害后关节内骨的增生,变形,导致关节功能的改变,严重的甚至丧失。在一般人群中,KOA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国内调查结果KOA的发病率达3%~9%。近年来,中医药对KOA的发病机理与药物的作用机理研究不断深入,治疗手段也逐步丰富。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中药内治 目前在治疗本病时多以滋补肝肾,和营养血为大法,强调……
作者:宁显明;朱洪民;樊粤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药汤剂虽然经过了几千年的临床使用,但确存在着某些不足,使它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弥补中药汤剂的缺陷与不足,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汤剂的改革,现探讨如下: 1 中药汤剂存在的问题 1.1 煎药繁锁,服用不便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明显感到汤剂煎法的繁锁,服用的不便,以及在煎药过程中对容器、水量、火候、煎煮时间及次数等方面的要求……
作者:尤桂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致力于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作用机理的研究,为中医药治疗CHF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1 中医药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CHF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生物学上活性分子的过度表达有关,通常以神经内分泌系统和细胞因子的紊乱为主要变化,如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TⅡ)、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内皮素(ET)、心钠素(ANP)和α-肿瘤坏死因子(α-INF)等异常。心脏持续过度的肾上腺素能兴奋,通过局部和循环的儿茶酚胺导致显著的心肌病变。此后,左室功能更加恶化,……
作者:徐丽;张道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红景天系景天科,根据生长环境又称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sis A.Bor.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文献记载具有滋补强壮、补肾壮阳、强心、补血、活血等功能。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红景天具有强壮、抗氧化、抗衰老、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1 实验材料 动物:昆明种小鼠,封闭群,18~23g,青、老年鼠雌雄各半。购自吉林省人民医院动物室。……
作者:张莉;赵淑月;郑恺;赵春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1992年2月~1999年12月共收治32例沥青烧伤病人,采用清水及洗必泰清创面,早期涂湿润烧伤膏(MEBO)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15~56岁,烧伤部位以头面及四肢部位多见,多为多部位烧伤,烧伤面积3%~10%21例,11%~30%9例,31%~40%2例,烧伤深度Ⅱ度烧伤27例,Ⅲ度烧伤5例。……
作者:刘敏;尹桂丽;冯亚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莪术油是由姜科植物莪术、温郁金或广西莪术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油中含有20余种成分。对流感病毒A1、A3型有直接灭活作用。但该药初只是作为抗肿瘤药物作用于临床,很少用来治疗病毒或细菌性感染。自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儿科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淑洁;苗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试从临床运用健脾法、补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作如下论述: 1 脾虚、肾虚是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的主要病机 慢性乙型肝炎病位在肝,易影响及脾,终必及肾。 中医学认为肝属木,主疏泄和藏血,脾属土,主运化,肾属水主藏精。肝主疏泄,有助于脾之运化功能的发挥,肝病疏泄失常,脾易受其影响,而致脾失健运。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早就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精血同源,精、血分别为肾肝所属,故日肝肾同源。且肝肾为母子之藏,肝病则易及于母藏——肾,即所谓“子病及……
作者:宋素花;张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力活动逐渐减少,而糖尿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可累及如心、脑、肾等多个脏器。因此,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中、西药物均很多,而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以脾论治糖尿病兼以化瘀,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25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男86人,女39人;年龄大者65岁,小者38岁;病程2年……
作者:杨丽华;耿惠;刘彦晶;于志洋;杨戈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