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尹海波;侯璐;刘久弘;于翎;周婧;张崴;解蓓;常媛媛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医用设备在线监管拓展了监管模式、提高了监督效率,同时为卫生监督搭建了社会延伸服务的平台。本文就物联网技术在大型医用设备监管中的应用可行性、监管内容、实现方式及系统构架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建议在设备质量安全监管指标、在线监管内容以及信息的挖掘和利用等方面加大研究,使这一技术在大型医用设备监督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唐燕;杨兰馥;张军;胡兵;李斌;李力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大数据技术是近来的一个技术热点,本文简要谈一下大数据技术在医疗行业,重点是医疗个性化服务方面的应用,并就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许德泉;杨慧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文基于云计算服务模式,结合国家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总体框架,从平台部署的角度阐述了国家卫生信息云平台的构建,为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作者:屈晓晖;李岳峰;杨龙频;徐向东;胡建平;孟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医疗数据的类型和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医疗卫生领域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本文在对医疗大数据基本概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医疗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新挑战,详细介绍闸北区为应对这些挑战在数据管理、整合、存储、利用等方面所实施的具体措施,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作者:蔡佳慧;张涛;宗文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远程医学是一项逐渐被大众接受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当前远程医学需要统一规划、系统设计,区别应用、分类管理。在发展中面临收费不规范、综合成本高、产业发展乏力、运营模式不成熟等诸多问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和促进远程医学健康发展。
作者:翟新海;郝姜菲;董纪平;吴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移动医疗服务是基于移动计算的模式,在网络和医疗信息系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移动医生工作站是移动医疗服务平台的一个重要系统,需要与HIS、LIS、PACS等其他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但是这些系统可能基于异构的数据库平台、操作系统平台,也可能用不同的语言开发,所以在这些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现有的医疗信息集成标准不能适应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本文首先分析了移动医生工作站与LIS、PACS的数据交换过程;其次,介绍了IHE技术框架,分析了基于IHE PIX的病人身份识别过程;后,分析了基于IHE PIX和XDS临床文档信息共享的过程。基于IHE PIX和XDS集成框架的移动医疗信息集成方法不仅可以跨不同的临床信息域,而且可以跨不同的医疗机构解决异构的医疗系统集成问题,对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将带动传统信息技术向医疗行业的全面渗透和整合。本文率先提出医疗健康物联网安全管理模型,并重点从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医疗物联网应用基础架构设计、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医院干扰抑制技术及解决方案、医疗健康物联网应用中间件、医疗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四个方面对医疗物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
作者:孟群;杨龙频;赵飞;何褀;许德泉;艾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区域医疗影像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和应用,将会进一步推进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诊断流程的优化。医疗机构之间影像及报告的互相调阅,实现一方录入,多方使用,对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等有些重要意义。模式的采用对区域影像平台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作者:陈小康;戴春林;鞠鑫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构建基于远程医学的区域医疗合作共同体,探索远程医学在区域医疗协作网络体系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本文从我院远程医学在学科帮扶、基层人才培养、新技术、新业务的传播、医疗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入手,分析远程医学在区域医疗协作卫生惠民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远程医学在新疆区域医疗协同发展方面已凸显成效,并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医疗协作文化品牌。结论发展远程医学,促进边疆卫生惠民事业。
作者:温浩;李勇;孙亮;张玺;韩月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文对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存在的数据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为完善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功能、全面提高信息报告数据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宋彩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13年6月4日,河南省卫生厅在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卫生院、濮阳市濮阳县子岸乡卫生院分别举办了“居民健康卡发放暨体验日活动”,并为居民集中发放了2.5万张加载金融功能的居民健康卡。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曲杰,建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长王保信,全省18个省辖市及省直管试点县(市)卫生局局长、信息中心主任,全省18个省辖市建行二级分(支)行领导,本地区居民代表等参加了现场体验活动。
作者: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网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近日,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引导创新主体行为,指导全社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规划》总结和分析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与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总体部署,从加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增强重点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提高重点社会领域创新能力、强化区域创新发展能力、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完善创新能力建设环境等方面作了具体部署。
作者: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网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会议指出,我国正处于新“四化”同步推进的阶段,扩大内需要创新和拓展思路,既要有效稳增长,又要着力调结构,持续稳中有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不仅有利于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释放消费潜力,而且会拉动有效投资,带动新兴产业成长,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要注重用改革的办法促进产业发展,把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结合起来,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节能环保产业和信息消费创造多元投入、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医改事关民生福祉,也是民心所向。新一轮医改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有关方面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请代我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医改是世界性难题,需要持续不懈的艰苦努力。各地方、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推进医改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向深化改革要红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大攻坚力度,加快改革步伐,推动医改取得新突破,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作出新贡献。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组织和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结合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特点,从项目管理角度入手,探讨矩阵式管理在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组织实施中运用的可能性。同时,以北京市朝阳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为例,探讨了矩阵式管理在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中的运用优势和应用要点。
作者:徐向东;翟冰菲;孟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了解亚洲地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情况,本文收集整理了我国周边地区在卫生信息化发展方面具有典型发展特色的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越南、蒙古、菲律宾、韩国等7个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材料,综述了各国的基本情况以及各国结合各自国情在卫生信息化发展中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对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作者:童心;陈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远程医疗会诊是一种医疗行为,远程医疗会诊病历应被视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为提高远程医疗服务质量,需要实现远程会诊病历的科学化管理。远程病历实现科学管理应注意以下四个基本方面:远程病历收集的多媒体化,远程病历标识的规范化,远程病历分类的标准化以及远程病历管理的信息化。
作者:马明;尹海波;侯璐;刘久弘;于翎;周婧;张崴;解蓓;常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数据质量。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收集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卫生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结果调查全国476个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统计负责人476人次,有20个因素5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对数据质量有影响,其中属于制度、体制及机制因素的12个,基础条件因素3个,信息化建设3个,人的因素2个。影响因素比例较高的前10位依次为:统计培训不够(74.62%),报表规定报送的时间是否合理(63.83%),报表顶层设计部门未协调沟通、统计口径不统一(61.70%),人员为兼职或外聘(61.18%),调查制度制定的科学性(61.11%),代报制度是否合理(60.56%),调查内容是否易获得(59.62%),管理体制混乱、交叉重复(59.15%),机构内部各部门缺乏沟通(59.02%),缺乏相应的工具书(58.65%)。结论制度、体制及机制因素是影响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数据质量要从管理制度、顶层设计抓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应桂英;段占祺;王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11年至今,居民健康卡工程实施了两年时间,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居民健康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卡,试点省市数量由首批4个增加到目前的十数个,多个地区实现批量发卡,增强了地方卫生信息化水平,改善了医疗卫生的服务流程,方便了居民就诊,解决了老百姓就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综上,居民健康卡是卫生信息化建设与民生工程结合的典范。在居民健康卡实施过程中,同方微电子作为一家专注智能卡技术领域的芯片设计公司,从项目开始就全程参与其中,为规范标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作为芯片厂商支持了居民健康卡演示系统的建设,支持了我国居民健康卡的首发工作,2013年初,同方微电子首批获得了居民健康卡生产单位备案证书和产品备案证书,目前在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市实现批量发卡。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