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逢春;王频;莫伟文
通过建立基于国际疾病分类ICD标准编码库的临床诊断和手术编码系统,规范临床诊断和手术名称,优化病案编码人员工作,实现了借助信息系统达到兼顾临床应用与医学研究的病案管理新模式。使医院的病案信息更加准确和科学,进一步发挥国际疾病与手术分类编码在医疗、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褚丹奇;宋磊;李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新华网北京8月29日电)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29日来到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在远程医疗系统显示屏前,听说中日友好医院和1000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联系,他问远在北京的医院院长:“系统好用吧?”“非常好用。”“用信息化系统提高医疗水平,叫如虎添翼。要利用好这套系统,更好为群众服务。”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2013年8月1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信息司与统计信息中心领导带队赴辽宁调研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调研组听取了辽宁省卫生信息中心关于全省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省居民健康卡管理中心机房、中国银行沈阳分行居民健康卡发卡现场和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居民健康卡发行和应用情况。调研组听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金融机构、医疗机构对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是提高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总体思路、技术路线及卫生监督执法新模式,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下一步项目推广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作者:王晖;曹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针对卫生监督信息化过程中所需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构建了卫生监督规范用语体系,本文简述了卫生监督规范用语产生的背景,介绍了卫生监督规范用语的主体结构与信息化应用,阐述了卫生监督规范用语的编写原则及方法,后指出卫生监督规范用语奠定了卫生监督信息化的业务标准,在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了基石作用。
作者:陆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2013年7月29日到8月8日,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在北京连续举办了三期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工作培训班,每期培训班为期两天半。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56个样本县(市、区)的600余名代表接受了培训。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本文对上海市卫生监督综合应用平台数据库中储存的部分数据进行分析,探讨适用于卫生监督专业数据库的统计分析方法。方法在确定统计分析思路的基础上,具体运用数据概括性度量、时间序列对比分析、数据图形展示、假设检验和指数变动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各类统计方法适用的数据类型、可供分析的角度、分析结果的应用等。结果通过各类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够确定工作时间的限值,找到数据中的异常值,了解各年工作量的增减幅度和整体增减趋势,能够展示不同时期分类数据的构成差异、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和多个变量之间真实的差异,能够进行数据比较和效果评价,能够比较各个因素对指数的影响程度。结论探讨各类统计方法对卫生监督综合应用平台数据的适用性,有助于形成卫生监督数据统计分析利用模式,为各专业开展数据分析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匡圆;张帆;胡兵;张蓓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构建多分类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分组变量为三分类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中。方法数据来源于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从五个城市中随机抽取3600名受访者,收集他们的人口学信息。让受访者自己评价其健康情况,分析自评健康为好、一般和差的受访者其慢性病发病率是否相同,并探讨慢性病发病与否同时还受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在不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中,只有马氏距离匹配可消除不同组间协变量的不均衡,设定匹配时的平均马氏距离为0.12。结论马氏距离匹配适用于本研究的数据类型,可有效控制三组间的混杂因素。
作者:邬顺全;吴骋;贺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和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上海市闵行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阐述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情况,总结基于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色与成效,以期对推动闵行区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决策效能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作者:陈林利;方红;赵燕萍;汤军克;严玉洁;王巍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医基础研究的滞后,是建构中医科技创新体系的短板。如何会聚、整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推进解决中医基础研究转型是一个关键问题。要头脑清晰,明确中医基础科研目标,在中医药信息资源、技术的融合中,促进信息交流,擅于学以致用,补充中医理论,提高临床技能,完善中医自主创新体系。紧紧抓住:促进中医药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这个重点;加快医、产、学、研相结合,成为中医自主创新主体这个关键;中医药体制机制创新这个灵魂;融会贯通、开放交流、需求带动这个法宝。用会聚当代科学前沿技术引领中医药自主创新发展的模式和道路。
作者:李爽姿;王勤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基于对几种常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评价方法的描述分析,比较研究了各自优势,归纳总结了相互差异,提出了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应用效果评价的方法模型。
作者:邓晋琦;马家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是公共场所监测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保障中,传统执法模式存在监督资源相对不足、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引入室内空气在线监测技术,通过前端独立监测仪器和远程数据传输技术,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全程、全方位实时监测,达到有效控制场所空气质量的目的。
作者:张逢春;王频;莫伟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通过分析美国印第安纳州IHIE所提供的服务功能及其运营机制,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服务内容、各方协作、资金投入和法律保障等方面,提出对浙江区域卫生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
作者:倪荣;江涛;许烨;沈玉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背景慢性病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公众对其关注度逐渐增加。社交网络作为新型交流工具,成为人们获取慢性病等健康信息的重要途径。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武汉市患者利用社交网络获取慢性病健康信息的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社交网络在人群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武汉市七家医院的患者作为研究群体,运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73.8%的受访者有通过社交网站获取慢性病健康信息的经历,且男性(P=0.010, O R=0.450)更倾向于使用社交网络工具获取慢性病健康信息。调查对象中80.23%对使用社交网站获取慢性病健康信息的方便性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68.36%对廉价性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只有接近五分之一的调查对象对准确性和权威性感到满意。结论公众对利用社交网站获取慢性病健康信息的满意度较低,尤其是权威性和准确性方面,因此医生应该增加与病人的交流和互动并主动引导其使用社交网站获得慢性病相关信息,同时政府监管部门应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完善网络健康信息发布的管理和认证,使社交网络工具更好地为人群健康服务。
作者:梁力凡;那旭;郭祖德;马敬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现有的卫生统计人才存在总量不足、专业程度不高问题,这直接制约卫生统计工作的开展和医改的顺利实施。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配备一定的专(兼)职实用型卫生统计人才和高层次卫生统计人才,从事卫生统计的组织、管理和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及利用等工作。目前,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就业环境。
作者:时松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2013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组织了论文征集活动,鼓励卫生统计与信息化工作者加强理论和方法研究、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促进新技术应用。征文活动从2013年4月初开始至7月15日截止,历时三个多月。征文得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单位,以及有关单位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共收到了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统计信息机构、医疗卫生机构、IT企业投稿435篇。
作者:张雅洁;李岳峰;郝惠英;辛英;孟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运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服务于卫生监督日常业务是摆在各级卫生监督信息化人员面前的新课题。本文简述了卫生监督业务系统在云南推广使用的情况,并提出了推广实施该系统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作者:马亚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2013年8月1~2日,大中华电子健康及医疗信息化论坛在香港会议博览中心召开,大会主题是“Linking People, Potential and Progress”,由香港电子健康联盟发起,HIMSS亚太区年会合办。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共600余人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侯岩司长、统计信息中心孟群主任率团出席了会议。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