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染色体端粒的缺失表达在头颈部磷癌的意义

吕梅;董震;杨占泉

关键词:头颈部鳞癌, 染色体, 端粒
摘要:目的通过对头颈部鳞癌(HNSCC)细胞系染色体端粒表达的检测和分析,研究端粒功能失调现象是否存于HNSCC,探讨其在促进肿瘤染色体变异的重要作用.方法 8个HNSCC细胞系和6例头颈部正常组织上皮细胞培养.收获细胞用荧光结合(CCCTAA)3核酸探针以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末端端粒表达,计算平均每个细胞中端粒缺失染色体末端数.结果缺失TTAGGG重复DNA序列的染色体末端数/细胞的平均数为12.8±5.4;正常对照组上皮细胞不表现或仅偶尔出现染色体端粒缺失现象,平均值0.3±0.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 HNSCC染色体端粒缺失,引起端粒功能失调造成双着丝粒及环状染色体形成,促使癌细胞异常分裂,致使HNSCC染色体不稳定性,以及大量基因组失衡.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HL60细胞冻存复苏生物学特性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冻存复苏条件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优化培养方法与条件.方法对比不同浓度DMSO冻存条件、不同复苏方法对复苏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确定培养液血清佳浓度.结果采用5%DMSO冻存防护效果好于其他组,改良后细胞的复苏存活率明显高于传统复苏方法.结论以5%DMSO作为HL60细胞冻存保护剂并采用改良复苏方法,可使细胞保持佳生物学特性,12%血清为HL60细胞常规培养的适浓度.

    作者:侯毅鞠;袁忠海;田晶;郭素红;李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骨通贴膏导致接触性皮炎14例临床分析

    我科于近两年诊治了14例因外用骨通贴膏导致接触性皮炎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4例均来自本院科室门诊,发病者均用过骨通贴膏治疗,年龄25~67岁,平均35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病程平均5 d,长11 d.所有患者无胶布过敏史,皮损表现为边缘清楚的水肿性红斑,表面有丘疹、水疱,无明显渗出,未见全身发疹.所有患者均感觉明显瘙痒.

    作者:王靖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体育游戏的作用与创编原则

    体育游戏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广大青少年儿童的热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者:高扬;伦志国;张平;许美艳;李松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沈阳市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愿的调查研究

    农村居民是否愿意参与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败的关键,了解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想法,对开展这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试点县和非试点县共26 460农户调查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有群众基础,农民有参与的愿望.但也存在农民对合作医疗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形象,规范管理,认清建立这项制度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作者:郑锴;许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方式加速度暴露对大鼠心肌损伤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纯正加速度(+8Gz)和正负加速度(±8Gz )交替暴露对大鼠心脏的危害程度.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8Gz及±8Gz组).经动物离心机相应暴露后立即麻醉采血,测定各组大鼠心肌酶含量.结果 +8Gz及±8Gz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均显著增加(P《0.01);两实验组间比较,AST、CK、CK-MB有显著性差异(P《0.05),LDH和α-HBD两项指标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8Gz及±8Gz交替暴露均可使心肌酶含量有明显变化,且±8Gz交替暴露的作用更为明显.提示±Gz交替暴露对心脏的损害影响较单纯+Gz暴露更为显著.

    作者:郭素红;袁忠海;李艳;侯毅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双八面体蒙脱在儿童口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八面体蒙脱在儿童口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70例口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40例,常规对因治疗,观察组130例,除与对照组对因治疗相同外,用双八面体蒙脱涂患处.结果观察组患儿疼痛缓解及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双八面体蒙脱在治疗儿童口炎的应用中起增效作用.

    作者:冯光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排毒清肠汤剂对溃疡性结肠炎豚鼠模型治疗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排毒清肠复方合剂对实验性豚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豚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用中药复方合剂进行治疗,并与柳氮黄吡啶(SAS)进行比较.结果 SAS组、治疗药高、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药高剂量组与SAS组比较,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排毒清肠汤剂(60 mg/100 g)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

    作者:徐丽;王新成;曹志友;曲保忠;卢春生;王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五倍子薄荷油糊剂治疗青少年牙龈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五倍子薄荷油糊剂在治疗青少年牙龈出血临床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中药按摩牙龈的方法治疗牙龈出血并观察疗效.结果五倍子薄荷油糊剂按摩牙龈可以很有效的治疗顽固的牙龈出血.结论口腔内按摩对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牙龈炎、牙周炎都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卢春生;李伟;刘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EDTA-2Na脱钙液在骨组织标本超薄切片技术中的改进

    由于骨组织坚硬,很难切割,固定液渗入缓慢,按常规方法制备的骨组织电镜标本不够理想.我们在实验中改进了脱钙液的比例,获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方青;刘建华;陈忠航;刘原;张以忠;赵丽微;温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全面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21世纪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对医学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实验技术人员只有扎实掌握医学知识及其相关的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才能真正为教学服务,成为医学教育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作者:李质馨;朱辛为;徐冶;田洪艳;鲁质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师在临床医疗服务中应注意素质培养

    中医发展到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进入21世纪,如何能真正发挥祖国医学的独特作用,除了临床中医师的辨证施治外,还需要临床中药师的指导用药,而这需要一批懂业务、有素质、医德高尚的人才队伍.下面就此谈谈个人见解.

    作者:常丽萍;王日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

    尿路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我们采取鱼腥草对20例尿路感染患儿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同青霉素相比,鱼腥草更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安全、方便,疗效可靠,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冬梅;王涛;唐锐先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决策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引起高度关注,如何合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循证医学证实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治疗方法依次为卒中单元的组织化治疗、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1].

    作者:陈远芳;王一玲;王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是临床上常用药物.正确使用这类药物可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主要阐述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选用原则、用药时间、合理配伍、合理应用等.

    作者:孙卫红;张雷;林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im Bax mRNA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促凋亡基因Bim、Bax mRN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RT-PCR方法检测17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11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52例子宫内膜癌中Bim mRNA、Bax mRNA的表达.结果 Bim mRNA在正常增殖期内膜、非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量逐渐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Bax mRNA在正常增殖期内膜、非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量逐渐增加,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不同手术病理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Bim mRNA及Bax mRNA阳性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Bim mRNA与Bax mRNA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Bim、Bax 表达改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张静;朱志洁;朴锦丹;徐荣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经2次及2次以上CT复查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共200例,对其发病年龄、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伤性引起颅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非常高,而大面积缺血性梗塞病引起迟发性出血性脑梗塞较多,医源性手术亦常见.肿瘤引起颅内血肿相对为外伤性等其它因素少见,其中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多见.结论 2次及2次以上CT复查对颅内迟发性血肿的确诊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作者:蒋高民;曲保忠;马永金;党润民;白明峰;王维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在校医学生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相关态度及行为,评价在大学生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对4000名大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3个月分别下发同一调查问卷进行相关问题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健康教育后比健康教育前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可以接受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一起学习、生活的学生由健康教育前的41.32%上升到健康教育后的68.09%(P《0.05);可以接受和性病患者握手、共用餐具、与性病患者一起学习的学生分别由健康教育前的72.44%、64.38%、74.66%上升到健康教育后的92.47%、87.32%、91.41%(P《0.05).结论通过专题教育、宣传栏、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曹志友;曲保忠;王新成;卢春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在气胸治疗中的应用

    气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急症,目前其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而胸腔闭式引流术多带单个或两个侧孔的硅胶管(普通胸腔闭式引流管)作为引流导管,由于此类导管管径较粗,所以肋间插入胶管时操作过程比较繁琐,术后患者因疼痛十分痛苦,活动不便,且并发症也较多.我科自2004年6月到2005年8月以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在气胸治疗中替换一次性胸腔引流管(硅胶管),共治疗气胸患者1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春岩;魏学武;郭敏;刘建;王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针罐并用治疗痛经135例

    目的探索针罐并用辨证分型治疗痛经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135例痛经患者依照辨证施治的原理采用针灸拔火罐的方法治疗.结果 128例痊愈,5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8.5%.结论针灸拔火罐不仅治疗痛经,还可以改善全身状况,调整内分泌,疗效可靠,效果明显.

    作者:李伟;卢春生;刘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液成分采集和置换治疗时的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成分采集和置换治疗患者围血细胞分离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例患者共进行11次血液单采及置换治疗时,术前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检查及其他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管理好液体、保护好血管通路.结果 6例患者均达到满意疗效.结论正确的围血细胞分离术期的护理有利于提高采集产品的质量及治疗效果.

    作者:刘兴玲;吴远军;秦巧玲;周元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杂志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吉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