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明芳;孙建军;田芳洁;贾仲红;刘阳;陈东兰
目的 分析手术切除儿童肥大腺样体后对分泌性中耳炎致听力下降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住院的腺样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30例(49耳)患儿经鼻内镜行腺样体切除术,回顾性分析对患儿听力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0.25~8kHz的气导阈值,术后与手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各频率骨导阈值与手术前无显著性差异(t=1.022,P>0.05).结论 对于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手术切除其肥大的腺样体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听力.
作者:刘强;佘万东;戴艳红;刘收厚;李佩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习服治疗(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TRT)对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门诊确诊为噪声性耳鸣的患者(男67例、女4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6例(男32例、女24例)采用TRT,对照组54例(男35例、女19例)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开始后1、2和3个月时进行3次疗效评定.疗效分为完全适应、基本适应、部分适应、未适应(无效).结果 实验组总适应率:1个月时为23.2%,2个月为60.3%,3个月为71.7%.对照组总适应率:1个月时为18.5%,2个月为57.4%,3个月为87.0%.两组分别在1、2和3个月时比较(x 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噪声性耳鸣患者而言,TRT是一种与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治疗一样有效,且更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寻;徐林弟;杨云;刘晴;乔明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又称人造耳蜗、电子耳蜗.人工耳蜗是目前仿生学科技含量高的一种电子装置,是耳聋患者的唯一希望和选择.它能代替病变受损的耳蜗,把声音转换成编码的电信号传入内耳(耳蜗),刺激耳蜗里面不同位置的听神经纤维,听神经纤维受到电流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在大脑中形成听觉.由于受到电流刺激的听神经纤维的位置与频率相关,因此产生的听觉具有良好的频率特性.
作者:陈治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基因诊断方法探索江苏南通地区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频率.方法 收集江苏南通地区南通,通州,海安,如皋四所聋哑学校140例病因不明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资料,进行血样采集,DNA提取,PCR扩增编码区(外显子2-21)全序列,应用SLC26A4基因c.919-2A>G突变诊断试剂盒和PAGE银染方法检测SLC26A4基因c.919-2A>G突变,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筛查PCR产物,DNA序列分析.结果 SLC26A4基因编码区全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7例(19.3%)患者检测到了SLC26A4基因的的突变,包括双等位基因突变患者12例,单等位基因突变患者15例.结论 江苏南通地区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中SLC26A4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提示此地区人群中具有SLC26A4基因突变的较高携带率.
作者:王勇;尤易文;李琦;崔敬红;朱庆文;袁永一;康东洋;戴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前庭病变,临床上以头位改变所诱发的短暂旋转性眩晕发作和眼球震颤为主要特征,轻症患者仅有间断体位性眩晕,重者反复发作并伴平衡失调,可持续数天、数周、数月,或数年内反复发病.本病是常见的成人眩晕症[1,2],约占所有眩晕的25%,外周性眩晕的40%;大约2.4%的人群一生中曾有过BPPV发作病史[3].随着对本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物理治疗所显示的良好效果,该病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作者:刘丞;邢光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耳鸣患者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及鼻咽、鼻窦,中耳、内听道,头颅CT或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耳鸣患者和20例无耳鸣正常对照组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及鼻咽、鼻窦,中耳、内听道,头颅CT或MRI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数据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耳鸣组听性脑干反应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它检查结果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听性脑干反应对耳鸣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仍需要寻求对耳鸣具有确切诊断意义的客观检查方法,提高耳鸣的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金玲;葛荣明;赵小虎;张晓林;许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安全简易检测眩晕病人的方法.方法 我们使用自制的眩晕检测平台对516例主诉眩晕的患者治疗前后测试平衡姿势图形进行分析研究.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及有针对性实施手法复位及眩晕平台治疗.患者分别睁眼及闭眼直立于检测平台,双手下垂,双足并齐.测试时间各60秒.结果 516例眩晕患者中,耳性眩晕265例占51.3%,中枢性眩晕197例,占38.1%.其它眩晕占10.6%.我们将检测的图形大致分成三类:耳性眩晕图形,典型成蝴蝶形;中枢性眩晕图形呈不规则团形;混合形图形在团形的基础上的不规则图形.结论 自制眩晕检测平台应用于临床,结合病史和其它检查能快速的做出较正确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性疾病获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王慧钢;潘莉莉;甄素静;张晓杰;杨光;纪晖;JI Hui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学院住院的16例难治性MD患者,患侧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的疗效,根据MD的诊断依据及疗效评估分级标准判定眩晕、听力及活动能力的疗效,依据耳鸣致残量表分析耳鸣的疗效.近期疗效分析为治疗之后6个月症状与治疗前比较;远期疗效分析为随访2年以上者,随访后6个月症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近期眩晕控制率93.8%,远期眩晕控制率90.0%.近期听力提高的达43.8%;远期听力提高的达40.0%.近期活动能力改善的达93.8%;远期活动能力改善的达90.0%.灌注前患者THI得分为48.8±5.5,灌注后近期随访患者THI得分为40.4±8.3,远期随访患者THI得分为41.2±8.1.结论 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能有效控制MD患者的眩晕、耳鸣,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和听力.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MD患者,可选择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方法.
作者:吕凌云;戴艳红;佘万东;陆玲;麻晓峰;王俊国;刘收厚;李佩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44耳显效,23耳有效,总有效率90.54%;对照组38耳显效,13耳有效,总有效率7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
作者:高岚;陈小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检出前庭源性眩晕疾病的敏感性以及区别中枢与外周性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①对155例前庭源性眩晕患者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VAT测试.②将前庭源性眩晕组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分为前庭中枢性疾病组和前庭外周性疾病组,比较两组间的VAT指标的特异性.结果 ①前庭源性眩晕组中VAT结果异常率约占9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73%前庭中枢性疾病组病人出现水平增益增高,明显高于前庭外周性疾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77%前庭外周性疾病组病人水平增益降低,明显高于前庭中枢性疾病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①VAT可以作为前庭源性眩晕疾病的一种敏感的筛查方法;②VAT的水平增益是在前庭源性眩晕疾病中帮助区别中枢与外周性损害的一种客观而敏感的指标;③VAT为眩晕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无创、简便、客观的检查方法.
作者:严小艳;王凯;陈丰;韩玉梁;王晓东;侯斌;田军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对58例(58耳)胆脂瘤型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19例完壁式,39例开放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0.5~3年,58例(58耳)术后1~3月均干耳,鼓膜修补材料均成活.1例(1耳)鼓膜再穿孔,4例(4耳)鼓膜瘢痕内陷,1例(1耳)术后第2天并发周围性面瘫,1月后治愈.术后纯音测听较术前提高10dBHL以上18耳.结论 鼓室成形术能彻底清除病灶,保持通畅引流,术后听力恢复较为满意,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蔡跃锋;柏正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听力学的蓬勃发展,眩晕的临床诊治已经成为广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和中医科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根据万方数据库统计,国内近5年来眩晕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2007年为1383篇,2008年为1357篇,2009年为1448篇,2010年为1676篇,2011年以来有1928篇.
作者:李晓璐;程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检测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耳蜗外毛细胞(outer hair cell,OHC)功能.方法 选取门诊50例听力正常(250~8000Hz)伴有耳鸣的患者,对照组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听力正常无耳鸣的志愿者.比较两组受试者的DPOAE幅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耳鸣组DPOAE幅值降低,在高频(4~8kHz)的幅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DPOAE幅值下降与听力正常患者的耳鸣产生有关,耳蜗OHC功能受损可能是耳鸣的来源.
作者:刁明芳;孙建军;田芳洁;贾仲红;刘阳;陈东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ondini畸形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EABR特点,用客观方法评价 Mondini畸形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2009年间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Mondini畸形患儿9例(9耳)A组、和内耳发育正常11例(11耳)B组,选取3,10,20 电极分别行阻抗、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 NRT)、电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 EABR)检测及听觉主观阈值(T-level,T值)的测定.结果 20例患者的NRT为:A组11例均检测出ECAP波形,B组9例中5例患儿在改变参数下检测出出可辨别ECAP波形,其余4例患儿无法检测出可靠波形.A、B两组均检出EABR波形.结论 ①Mondini畸形患儿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EABR检测较NRT检出率更有优势.②EABR检测可以应用在Mondini畸形患儿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客观听觉效果的评价和Mapping调试.
作者:白雪;王林娥;刘韵;张道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耳鸣是在无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耳内有响声的一种主观感觉.耳鸣的临床表现多样,如蝉鸣声、流水声、轰鸣声、汽笛声等等,其频率范围可高可低,也可由多个声音组成.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不是独立的疾病,许多全身和耳部的疾病均可引起耳鸣.突发性聋、梅尼埃病、听神经瘤、中耳炎等耳科疾病可引起耳鸣,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耳鸣.
作者:徐霞;卜行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眩晕诊治面临两大主要任务:①及时识别恶性眩晕挽救生命;②诊治良性眩晕提高生活质量[1].恶性眩晕大多数来自中枢性疾患而良性眩晕大多数来自于外周性疾患,因此及时区别中枢和外周损害成了眩晕治疗的关键.本文对这方面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田军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听力正常单侧耳鸣患者的双侧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结果比较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阐明听力正常耳鸣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对20例听力正常的单侧耳鸣患者,常规进行耳专科检查及声导抗检查,排除外中耳病变.分别记录双侧纯音测听、耳声发射(DPOAE)及ABR,将耳鸣侧与非耳鸣侧的ABR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耳鸣侧与非耳鸣侧在纯音听阈、声导抗、DPOAE及ABR阈值上均表现正常,无统计学差异,但耳鸣侧ABR的I波幅度0.19uV,V波幅度0.24uV,V/I比值为1.31;非耳鸣侧ABR的I波幅度0.14uV,V波幅度0.26uV,V/I比值为2.19.结论 虽然单侧耳鸣患者耳鸣侧未发现听阈提高,但其V/I比值明显较非耳鸣侧下降(V/I比值为1.31vs2.19),提示在中脑传入信号减少,在听觉中枢维持内环境神经平衡的机制作用下导致听觉皮层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可能是耳鸣产生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海弟;彭解人;区永康;黄夏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眩晕复位治疗椅治疗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ubjective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vertigo,S-BPPV)的疗效.方法 采用眩晕复位治疗椅辅助的Epley法和Barbecue法分别复位治疗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S -BPPV.复位治疗后1周、3个月复查,观察疗效.结果 21例S -BPPV患者中,8例诉眩晕消失,4例诉改善,9例诉眩晕无变化.以眩晕消失或改善评定为治疗有效,总体有效率为57.1%,水平半规管及后半规管S-BPPV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2.9%及64.3%.结论 通过体位诱发眩晕判定可疑受累半规管、并采用对应的复位治疗,可对多数S-BPPV有效.
作者:谭俊;于栋祯;冯艳梅;时海波;殷善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颞骨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研究我科诊治的4例颞骨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以及治疗结果.结果 全部病例经病理确诊,病例1同时伴有腮腺及颈淋巴结的病变,病例2表现为搏动性耳鸣,病例3伴有颈淋巴结肿大,病例4表现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例手术治愈;1例手术后复发,改行糖皮质激素治疗结合放化疗,症状控制.结论 颞骨炎性假瘤临床表现多样性,手术切除似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郑静;陈智斌;田慧琴;邢光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大前庭导水管畸形患者耳蜗发育状况.方法 对290例大前庭导水管畸形患者的CT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耳蜗发育完全131例,耳蜗发育2~2.5周103例,耳蜗发育1.5-2周23例,耳蜗发育不足1.5周33例.结论 大前庭导水管常伴有耳蜗发育不完全,其轻重程度不一.
作者:刘韵;张道行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