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玲;刘文岐;李丹丹;张兵;白天骄
目的:加强医用耗材管理的环节控制,解决医院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分析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现状,根据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典型问题,对引进、使用、库房管理、不良事件检测等关键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结果:采取的关键环节控制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结论:在医院医用耗材管理中对关键环节做好重点控制,有利于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
作者:唐昊;龚小珊;张和华;魏安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电极面积、形状、位置不同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对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大脑内部电场的影响.方法:运用医学影像及三维建模技术构建颅去骨瓣减压术后4层真实头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仿真,依次单一改变面积、形状、位置3个电极参数,观察模型内部电场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特点.结果:在改变单一研究参数、固定其他参数的前提下,大电场强度值与电极面积呈负相关,正方形电极产生的大电场强度值大于圆形电极,电极左右放置时去骨瓣术后大脑内部电场不对称.结论:不同面积、形状、位置的电极参数对于模型内部电场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孙伟铭;董香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0 引言随着国家医疗诊断水平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手术室医疗硬件设施也逐趋完善, 洁净手术室成为各大医院的标配. 2016年3月我院洁净手术室系统投入运行, 该洁净手术室系统由8间手术室及相应功能房组成,包括Ⅰ级手术室2间,Ⅲ级手术室6间(其中一间为正负压切换手术室),洁净走廊、污物走廊等相关配套功能用房.
作者:郑国贤;李成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从血压计产品标准的角度探讨血压测量的准确性,为临床医护人员、计量工程人员和相关人员深入了解血压计产品测量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以血压测量准确性为问题的核心,对国内外现有的关于血压计产品标准内相关规定条款进行全面分析.结果:目前国内外所有血压计产品标准相关条款中,只是对袖带内压力的测量进行了明确的要求,没有涉及如何正确测得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相关标准要求条款.结论:现有的标准条款注重压力测量的准确性,而非血压结果的准确性,无法保证使用合规的血压计产品能够获得准确的血压测量结果,血压计标准仍需完善.
作者:曾雁冰;辛学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设计放疗案例搜索系统,使放疗医师和技术人员能够按照放射物理学条件搜索放疗案例.方法:根据放疗案例搜索需求设计结构、处方剂量、剂量体积和计划类型4个搜索模块,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架构,利用放疗计划设计软件Eclipse应用程序开发接口(Eclipse Scripting API)进行开发,以编程的方式查询患者的放疗计划信息进行案例搜索.结果:根据搜索类型的不同,搜索系统能以17~150例/s的检索速度精确地查询大量放疗患者的放疗计划信息,收集相关案例.结论:利用放疗案例搜索系统能够高效快速地使用复杂放射物理学条件搜索放疗案例,方便了放射治疗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作者:罗传文;莫文杰;黄金汉;徐升;唐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确立警用急救包定位,为警用急救包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分析民警执法过程中常见伤情特点,对比国内外警用急救包品量及使用情况.结果:指出了民警急救模块由复苏、通气、止血、包扎等部分组成,并对警用急救包配备率及使用率的提高提供了相应建议.结论:警用急救包需与警伤特点相结合,与急救技术相配合,以提高急救效能.
作者:刘长清;张宜;杨丽君;喻晶;樊光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建立定量的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实现对外包服务项目的风险控制.方法:依据医院自身的需求和上级部门的管理规定制定出20项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这20项指标进行分析并计算各指标对应的权重,从而建立医院设备维修外包项目评价体系.依据该评价体系对2014—2017年的服务数据进行评估量化,计算出各年度的服务得分,并对低分指标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2014—2017年各项指标得分逐年提高,外包公司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外包实施阶段和验证阶段的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在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服务范围和服务价格标准体系并完善预警机制,有利于对外包服务项目进行全方位的风险控制.
作者:成学慧;李波;肖惠;曹晓萌;苏向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0 引言野战X线诊断车是我军卫生技术车辆中的一种常见车辆,是野战条件下应用X线对伤病员胸、腹、四肢、颅脑及腰椎等部位进行诊断检查的医疗技术保障装备,在战伤救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近年来,随着我军加大对卫勤保障力量的建设,卫生技术车辆逐渐成为医疗卫生战线上的主角,但同时也伴随着该装备故障频发的问题[2]. 下面将野战X线诊断车的几个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介绍,供同行参考.
作者:董飞;田振兴;郑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针对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探讨医学电子学基础课程的专业重要性和提高医学电子学基础教学质量的方法,以加强其在医学影像专业培养中的纽带作用.方法: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和医学电子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创造一种将理论与行动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包括组织形式、考核要求等,突出内容的针对性和训练的综合性,实现素质和能力的协同培养.结果:该方法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员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法适合医学影像专业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作者:孙建;徐林;许佳;陈明生;宁旭;秦明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设计一种野战急救轮式担架,为战现场快速转移伤员并实施部分救治提供方便.方法:野战急救轮式担架包括轮式车体和配套担架2个部分.轮式车体包括支撑台、支撑腿、安装在支撑腿下的万向轮、固定连接在支撑台上方的固定轨以及输液杆和脚蹬;配套担架包括担架体和在担架体底部用于与固定轨连接的轨道,其中担架体包括担架杆和支撑面2个部分.轮式车体和担架支撑面均由高强度铝合金材质制作,且担架支撑面上层有帆布床布;担架杆为空心铝合金结构,两边有树脂手柄.结果:该野战急救轮式担架组装和拆卸方便,在转运伤员的同时还可进行输液等部分急救工作,更利于抢救伤员.结论:该野战急救轮式担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战现场、院前院内等环境下的伤员救治和转移工作,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常蓓;张小纯;李涛;何鑫;蔡兴伟;杨永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针对目前哮喘家庭化管理存在的问题,研制一种用于监测哮喘患儿呼吸气道参数的家庭医护共管系统.方法:哮喘患儿家庭医护共管系统由家庭用户终端、远程无线传输网络、医院服务器终端三大部分组成.通过无线移动网络,家庭用户终端测量的患儿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速等参数实时传输到医院服务器终端,医护人员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该系统能将患儿的呼吸气道参数实时准确地传递给医护人员,有利于集中管理哮喘患儿,降低患儿的复发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结论:该系统拓展了信息化智慧医疗的手段,对于哮喘患者的治疗与监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小红;李婷婷;王健;吴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验证与评价MAGLUM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降钙素原(PCT)的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并结合具体工作对MAG-LUM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PCT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并与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测定PCT进行相关性验证.结果:MAGLUM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PCT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为3.41%~9.63%,批间精密度CV为4.48%~5.97%,符合实验室的要求;检测低、高值质控品的相对偏差分别为0.73%和2.97%,均<1/2允许总误差(total allowable error,TEa);线性范围为0.0345~88.161 ng/ml,与厂家的声明相接近;参考区间与厂家声明一致.与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的PCT检测结果相比,一致性和相关性良好,两者测定结果的差异是可接受的.结论:MAGLUM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PCT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以及和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测定PCT的相关性验证结果均符合要求,足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作者:王思敏;王艺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为更好地利用医疗大数据为医院的管理及诊疗服务,对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在剖析医疗大数据基本概念、来源及特征的基础上,对医疗大数据的处理流程及应用模型进行分析,并重点阐述医疗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及面临的挑战.结果:提出规范电子病历数据的采集与存储、搭建数据云平台、建立医疗大数据人才队伍、构建数据驱动型组织、加强数据加密及匿名技术的发展等方法应对挑战.结论: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提高了医疗质量,是今后智能医疗的发展方向.
作者:孟琳;马金刚;刘静;曹慧;张驰;史婷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双源CT Flash模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以对患者PCI术后情况作出准确判断.方法:选取PCI术后患者106例,可评价支架147枚.随机分为A、B 2组,A组行Flash模式扫描,B组行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为金标准评价Flash模式CCTA对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比A、B 2组检查方案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造影剂用量方面的差异.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源CT Flash模式CCTA ISR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5.1%、80.0%和96.7%.A组与B组在图像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造影剂用量、辐射剂量方面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 Flash模式CCTA在PCI术后随访中的ISR诊断准确率高,与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相比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小、造影剂用量少,可以作为排除PCI术后ISR的可靠检查方法.
作者:石向明;王辉;何淼;许雅芳;贺亚男;王成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射波刀对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7年6月经射波刀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96例.采用PET/CT或增强CT定位,X-sight脊柱追踪照射,有梗阻性黄疸患者先行胆汁引流,缓解胆道梗阻有效后再行射波刀治疗.利用统计软件SPSS 13.0采用Cox Regression分析性别、年龄、KPS评分、肿瘤分期、CA19-9、放疗剂量、是否化疗、合并其他治疗等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并对远期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7.5%的患者症状改善,平均生存时间为10.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肿瘤分期、CA19-9阳性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P<0.05),性别、年龄、KPS评分、放疗剂量、是否化疗、合并其他治疗等因素没有显著差异,对生存率影响不大(P>0.05);胰头癌远期的肠道、胆道并发症须引起注意.结论:射波刀是晚期胰腺癌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可缓解局部症状,但对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有限,远期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作者:陆军;张杨;朱向辉;王虹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扩展现有医学装备分类与代码体系,探讨分类合理、范围全面、科学规范的全新资产代码体系.方法:采用性能特征和使用特征作为医学装备代码分类的主要依据,将现有分类代码由7位扩展至10位,同时整合、增减部分代码.结果:新的代码体系分类更为合理,涵盖了目前在用医学装备种类品目,并预留了代码空间,可有效提高装备管理质量及效率.结论:基于性能特征和使用特征对医学装备分类代码进行扩展,是实现装备信息化的基础,对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恒;刘晓华;陈薇薇;栾笑笑;王冬;陆瑶;冷文;郁苏娟;田金;许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改进复杂放疗射野的模拟定位方法,以提高放疗定位工作效率.方法:利用数字化治疗影像(digital therapy imaging,DTI)工作站和光学投影原理,测量标尺框架投影距离,更改模拟定位机治疗单元,对放疗射野缩放和打印,实现复杂放疗射野的投影定位.结果:简化了放疗射野定位流程,提高了放疗射野的适形程度,大幅缩短了复杂放疗射野的定位时间,减少了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可靠,适合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瑞;李莎;李俊杰;魏世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优化会诊流程,提高院内会诊的时效性、准确性,节省医疗资源.方法:在医院原有数据结构的基础上新增相关表,利用C#语言通过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架构开发会诊功能模块,并把该模块集成到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EMRS)中.结果:内嵌到EMRS中的会诊系统通过院内会诊流程的电子化,实现了会诊过程可监督、会诊结果可查询、会诊质量可统计的功能,达到了对会诊流程的闭环式管理的目的.结论: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院内会诊的规范化管理,保证了医疗安全,提高了医疗质量.
作者:海玲;刘文岐;李丹丹;张兵;白天骄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介绍了衍射增强成像(diffraction enhanced imaging,DEI)的发展历史,阐述了DEI技术的成像光源、成像实验装置、成像原理.分析了DEI技术在肝、肺、肾等组织,耳部组织,血管及牙齿根管组织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DEI成像条件优化的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DEI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若将其应用于脑肿瘤及其肿瘤血管增生等方面,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医学突破.
作者:袁世针;陶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设计一种快速高效的波浪式生物反应器pH控制方法,缩短pH调节时间,并降低调节过程的系统超调.方法:根据pH调节特性,设计一种分段式变增益PID(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控制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与传统PID控制进行对比,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合波浪式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的实际情况对该算法进行改进,得到四区段变增益PID控制算法,通过实际实验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结果:仿真实验表明分段式变增益PID控制相较于传统PID控制调节速度快且系统超调小;实际实验表明四区段变增益PID控制能迅速将pH调节到设定范围内,且稳定性好、精确度高.结论:四区段变增益PID控制能够对pH控制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满足波浪式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过程中对pH控制的要求.
作者:李良喆;向劲松;陈锋;张广;余明;王春晨;吴太虎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