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验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蔡倩

关键词:血清胆红素, 尿酸, 冠心病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验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验,并比较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尿酸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尿酸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验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的效果研讨

    目的 :探讨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收治的75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5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38)和细节组(n=37).为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疗法进行治疗.同时,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细节组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简表)的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护后,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细节组患者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精力、社会功能的评分均更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的质量.

    作者:葛初;赵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口腔种植术时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效果评析

    目的 :研究在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口腔种植术时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金牛医院接受口腔种植术的108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对Ⅰ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口腔种植术,对Ⅱ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口腔种植术时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拔牙窝内牙槽骨宽度和高度的变化幅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结果:治疗后,Ⅱ组患者拔牙窝内牙槽骨宽度与高度的变化幅度均小于Ⅰ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Ⅰ组患者,其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 :在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口腔种植术时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可显著降低其拔牙窝内牙槽骨宽度和高度的变化幅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

    作者:董文豪;付羽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接受PICC的患者实施静疗专科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患者实施静疗专科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ICC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6例/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静疗专科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97.83%)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82.61%),P<0.05.在接受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3.91%),P<0.05.结论:对接受PICC的患者实施静疗专科综合护理能够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率,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朱彬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浅谈中药房开展中药临方炮制工作的必要性及方法

    进行中药炮制可消除或降低中药材的毒副作用,优化中药的药性.中药临方炮制法是中药炮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医院中药房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中药房开展中药临方炮制工作的必要性及方法.

    作者:李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胆道结石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用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胆道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胆道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2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和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比较用这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胆道结石的准确率.结果 :与用多层螺旋CT检查相比,用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患者病情的准确率较高(P<0.05).结论 :与用多层螺旋CT检查相比,用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胆道结石的准确率更高.

    作者:许杰雄;汤彩敬;李智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尿毒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尿毒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南京梅山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4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在两组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后,对其均进行对症治疗.在此期间,对Ⅰ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Ⅱ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接受护理后,Ⅱ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Ⅰ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与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均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 :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尿毒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姚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为糖尿病小鼠静脉注射黄芩苷和罗格列酮在防治其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为糖尿病小鼠静脉注射黄芩苷和罗格列酮在防治其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一定数量的体质量为25~30 g的健康雄性实验小鼠作为研究对象,自其尾静脉将四氧嘧啶注射入小鼠的体内,建立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黄芩苷组、罗格列酮组和联合用药组,采用灌胃给药的方式分别使用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黄芩苷、罗格列酮、黄芩苷+罗格列酮对这四组小鼠进行治疗,然后评价对比这四组小鼠的用药效果.结果:联合用药组小鼠的进食量、非空腹血糖值、机械性痛阈值及其MDA(丙二醛)的水平均低于其他三组小鼠,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高于其他三组小鼠,P<0.05.结论 :为糖尿病小鼠静脉注射黄芩苷和罗格列酮可取得防治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作者:尹三凤;刘旭阳;颜德平;罗桂根;王桂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及用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眼科收治的58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29例患者设为Ⅰ组,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的29例患者设为Ⅱ组.比较两组患者的GQL-15-CHI评分及其对用药治疗依从性的评分.结果 :接受护理后,Ⅱ组患者的GQL-15-CHI评分低于Ⅰ组患者,其对用药治疗依从性的评分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 :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对用药治疗的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作者:张瑾;赵益;胡文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收治的9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护.同时,对B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其接受抢救的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次数.结果 :接受护理后,B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及其接受抢救的成功率均高于A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次数少于A组患者(P<0.05).结论 :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接受抢救的成功率,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玲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自然分娩后的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对自然分娩后的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后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产妇设为Ⅰ组,将产后接受综合护理的30例产妇设为Ⅱ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排尿的时间及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Ⅱ组产妇中产后4 h内排尿产妇所占的比例高于Ⅰ组产妇中此类产妇所占的比例,P<0.05.Ⅱ组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Ⅰ组产妇,P<0.05.结论 :对自然分娩后的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可显著缩短其产后排尿的时间,降低其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作者:杨丽;孙孟雄;李存瑞;杨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在ICU接受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对在ICU接受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择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在此期间,对Ⅰ组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对Ⅱ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接受营养支持后,Ⅱ组患者白蛋白、转铁蛋白与前白蛋白的水平均高于Ⅰ组患者,P<0.05.接受营养支持后,Ⅱ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IgG、IgM与IgA的水平及其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均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 :对在ICU接受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其免疫功能.

    作者:谢杰;赵剑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Ⅰ组,将其中接受集束化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Ⅱ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结果:接受护理后,Ⅱ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Ⅰ组患者,其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 :对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显著降低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其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与住院的时间.

    作者:廖姝;王莉;李娟;曾雯;赵乐琴;兰莉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水平、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水平、调节性T细胞(Treg)的含量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南京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214例过敏性哮喘患儿和同期在该医院外科接受疝囊高位结扎术的1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1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14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静脉采血.应用BioTEK酶标仪检测两组患儿血浆中IL-6的水平、sIL-6R的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外周血中Treg的含量.然后,比较两组患儿血浆中IL-6、sIL-6R的水平及其外周血中Treg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哮喘组患儿血浆中IL-6的水平、sIL-6R的水平更高,其外周血中Treg的含量更低(P<0.05).两组患儿血浆中IL-6的水平与其外周血中Treg的含量无相关性,但其血浆中sIL-6R的水平与其外周血中Treg的含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水平的升高,调节性T细胞含量的降低均是导致儿童过敏性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过敏性哮喘患儿血浆中sIL-6R的水平与其外周血中Treg的含量呈负相关.

    作者:陆悦倩;田曼;王宏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来氟米特联合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用来氟米特联合依那西普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忻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为对照组患者单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用来氟米特和依那西普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前后其晨僵时间、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评分(BASDAI评分)及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评分(BASMI评分).结果:1)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45/48)、77.08%(37/4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BASDAI评分、BASMI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其BASDAI评分、BASM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BASDAI评分、BASM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用来氟米特联合依那西普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苏丽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自制的养血壮骨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用自制的养血壮骨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安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使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使用自制的养血壮骨胶囊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2级疼痛+3级疼痛的发生率、临床疗效及其病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2级疼痛+3级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用自制的养血壮骨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晨僵、肿胀及活动受限等症状,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张艳;王玉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使用磷酸肌酸对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 :探讨使用磷酸肌酸对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2例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2例患儿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B组患儿使用磷酸肌酸进行辅助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其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与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CK(肌酸激酶)的水平、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LDH(乳酸脱氢酶)的水平、AST(谷草转氨酶)的水平和HBDH(羟丁酸脱氢酶)的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 :使用磷酸肌酸对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轻其心肌损害的程度.

    作者:陆美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清Hcy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Hcy(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四川省宜宾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治的5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9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4 h尿白蛋白排出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这55例T2DM患者分为DN组(Uaer>30 mg/24 h)和NDN组(Uaer<30 mg/24 h),患者的Uaer>30 mg/24 h代表其患有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30 mg/24 h代表其未患有糖尿病肾病,其中,DN组患者有28例,NDN组患者有27例.将29例健康人作为NC组.对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静脉采血.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三组研究对象血清Hcy、FBG(空腹血清葡萄糖)的水平进行检测.然后,比较三组研究对象Hcy、FBG的水平.结果 :与NDN组患者、NC组健康人相比,DN组患者血清Hcy的水平更高;与NC组健康人相比,DN组患者和NDN组患者血清FBG的水平更高(P<0.01).结论 :血清Hcy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卢灵锋;钟志戎;吴昆;樊岷伟;姬文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2015年至2017年某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的分析

    目的 :分析2015年至2017年某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2015年至2017年某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该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所在科室的分布情况、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及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结果 :2015年至2017年,该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为2.89%.该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所在的科室主要为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中医科与胸外科.其中,ICU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高于其他科室的患者,P<0.05.2015年至2017年,该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其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结论 :2015年至2017年,该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为2.89%,该医院ICU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高,且该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

    作者:汪爱兰;曹娴;王玉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

    目的 :分析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彭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使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对A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PBAC的评分、子宫内膜的厚度、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其PBAC的评分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均较小,P<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的结果显示,A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低于B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其治疗的效果,促使其月经量和子宫内膜的厚度恢复正常,并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朱清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接受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接受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感染、腹胀及尿潴留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护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感染、腹胀及尿潴留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接受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海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