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便携式B超在部队演习保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舜辉;刘倚河;吴秀艳;张蓉;毕建民;李信超

关键词:便携式B超, 部队演习, 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B超检查在部队演习保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部队演习保障中61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临床手术及保守治疗资料.结果:在61例患者中,经手术治疗19例,与手术相符合18例,符合率为94.74%,保守治疗41例,与临床诊断治疗及随访符合39例,符合率为95.12%,漏诊2例,占3.27%,总符合率为96.73%.结论:便携式B超检查能准确判断病变部位、性质及严重程度能给临床拟定手术方案或保守治疗提供正确合理的诊断依据.因此,便携式B超在部队演习保障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军卫一号”医嘱摆药子系统应用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目的:探讨住院药房在药品调配中应用“军卫一号”医嘱摆药新、旧2套子系统时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引起开发人员的重视.方法:将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加以总结,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增加医嘱摆药通知功能,整盒数量计数功能和麻精类药品专项提取操作功能等.结果:根据专业开发人员对医务人员应用中提出的问题和实际工作需求的调查反馈,不断研究和探索,对系统程序进行完善和升级.结论:“军卫一号”医嘱摆药新、旧子系统是2套较完善的药品调配系统,系统升级后应合并成一套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效率更高的医嘱摆药软件及应用系统,造福于广大患者及医务工作者.

    作者:杨春莲;安爱军;吕双丛;孟繁荣;任梁;王军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作用

    目的:对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加强室内质量控制,保证临床结果的准确性.方法:由卫生部临检中心和北京市临检中心购买的室间质评样本,按照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乙肝五项,共检测了450份.结果:HBsAg、HbsAb符合率为100%,HBeAg、HBcAb符合率为98%,HBeAb符合率为95%.结论:参加临床免疫室间质评工作,提高了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精密、具有完全可信性的实验结果,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马洪滨;王晗;刘立明;李永利;徐军;刘佳;郭静霞;王海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质控优化方案的设计

    目的:设计优化方案,解决管理混乱和权责不清的问题.方法:基于原始数据,依据优化计算理论,建立数学模型;然后进行参数符号化、数据量化、归一化处理,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特点灵活调整权重、计算综合评价指数等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后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设计方案.结果:参考相关参数,提取有用数据,计算出了总工时和综合评价指数;合理搭配,实现了优化方案的设计.结论:提高了工作效率,明确了权责,工作落实到位,可指导医院相关职能部门的合理分工、工作量统计、年终总结、合理规划等,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朱俊;刘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种基于无人机移动信标的战场士兵定位方法的研究

    目的:以战场士兵搜索为背景,研究一种新的基于无人机移动信标的战场士兵定位方法.方法:无人机沿“∞”模型飞行,机载信标获取相对地理位置信息,并且周期性地发送唤醒信号;士兵节点被唤醒后,发送RSSI数据包,再次进入休眠状态;移动信标接收士兵节点RSSI数据包,在接收位置形成该节点对应的虚拟信标;计算士兵节点到所对应的虚拟信标的距离矩阵,从而进一步计算士兵节点的相对地理坐标.结果:仿真测试随机布设20个结构相同的士兵节点,当平均每个士兵节点对应的虚拟信标数为8.3个时,平均定位误差为7.78%.结论:基于无人机移动信标的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有望用于战场士兵定位.

    作者:高丹丹;吴宝明;王圣超;苏清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疗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

    提出了通过开展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来合理使用医院医疗设备,并对设备的利用情况进行量化评价,主要对医院医疗设备的年总成本进行分析,并对收益性进行相关阐述,后为完善医院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作者:韩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LbyN6G的联机应用

    利用SQL server中的OPENROWSET函数,依据OLE DB提供程序的能力,将OPENROWSET函数引用为INSERT、UPDATE或DELETE语句的目标表,在SQL中直接读取Access数据.将LbyN6G中的Access数据库转换成所需格式,利用原驱动程序完成LIS联机.

    作者:潘琼;刘兴淮;成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微孔多聚糖材料用于体表创腔止血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微孔多聚糖材料在体表创腔的止血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置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患者80例,术中共制备皮下腔隙142个.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使用微孔多聚糖材料组,B组为空白对照组.收集临床术后前3d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和拔管天数等数据,按照创腔单位面积引流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使用微孔多聚糖材料组在术后前3d创腔单位面积引流量(0.275±0.126) mL/cm2,术后创腔单位面积总引流量(0.458±0.207) ml/cm2,而对照组分别为(0.472±0.222) mL/cm2和(0.722±0.303) mL/cm2,2组对照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置管时间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微孔多聚糖材料对临床体表创腔的止血作用安全而有效.

    作者:王白石;杨红岩;晏晓青;曾玮;韩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野战快速检验系统在解放军赴巴基斯坦医疗救援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此次巴基斯坦抗洪救援的自身特点,分析野战快速检验系统(A型)在国际救援中的应用及遇到的问题,为部队进一步合理使用野战检验设备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赴巴基斯坦医疗救援队检验工作的信息数据为基本资料,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野战快速检验系统完成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为期20 d的接诊时间内,共完成门急诊及流行病学检测3 226人次;配合完成术前检查116例,为驻地官兵查体62人,完成各项检验806项.结论:野战快速检验系统功能全面、集成性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生物危害小、标本处理简单、检测微量化,适合野战及灾难救援使用,适于在基层部队及救灾医疗队中推广.

    作者:杜丹;胡成进;公衍文;呼延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药配液罐系统的设计及使用

    目的:为医药、生物制品行业的实验室和生产提供符合工艺要求的配液罐.方法:按医药GMP的要求设计医药配液罐系统,结合配液罐的结构、配置与功能及材质和制作的要求,提出了配液罐系统自动解除真空和采用U型快卡水封的技术方案.结果:满足了配液罐在位清洗、灭菌及冷却等要求,避免了灭菌后冷却时出现负压的危害,解决了排放管道水封的问题.结论:配液罐系统采用在位清洗、灭菌、密闭式输送,可减少污染,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王巍;杨迎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种自动按压呼吸器的研制

    目的:研制了一种自动按压呼吸器,实现了呼吸球囊的自动按压.方法:自动按压呼吸器包括弹性气囊、面罩、驱动弹性气囊向面罩循环供气的驱动装置.弹性气囊的出气口与面罩的进气口连通,自动按压呼吸器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弹性气囊向面罩循环供气,驱动装置易与各种控制器连接实现自动控制功能,如接入调速变频器,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通过调节调速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来控制驱动装置,改变驱动装置挤压弹性气囊的频率以符合不同患者的需求.结果:该自动按压呼吸器体积小、结构简单、移动灵活、使用方便,与现有的手捏橡皮囊呼吸器相比省时省力,而且供气量均匀、准确.结论:自动按压呼吸器的驱动装置驱动弹性气囊向面罩循环供气,实现了自动按压,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效率和成功率.

    作者:袁侨英;明佳;李学军;司良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单人氧气加压舱舱内氧浓度分布试验

    目的:针对目前单人氧气加压舱使用情况,对加压舱内不同部位氧浓度的分布状况进行测定,研究舱内不同部位进、排氧和不同洗舱法对舱内各部位氧浓度分布的影响.方法:以连续洗舱或常压门缝洗舱准备测试条件,采取5种进、排氧组合,进行氧舱上、中、下9个采样点氧浓度检测.结果:舱内氧浓度分布不均匀,是受到宽边担架床和舱内氧气进、排口位置的影响.结论:通过完善洗舱工艺,确定佳的进氧、排氧部位可有效提高舱内氧浓度和氧气分布的均匀度,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翁其彪;黄怀;黄振新;陈宇珂;王宏隽;陈玲珍;陈雪林;陈汇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野战方舱医院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实践与思考

    通过回顾方舱医院参加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及“卫勤使命-2009”任务的实践,总结了主要做法和经验,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方舱医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提供经验和借鉴.

    作者:王炳南;程正祥;曹小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在临床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探讨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论述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医院门诊、住院部、后勤物质、人力资源以及医院管理方面的重要性,指出了其是强化医院管理、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改进医疗质量的一种有效的工具,是医疗行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作者:赵秀花;张杰勇;牛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型过氧化氢蒸气空间消毒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重点从结构与工作原理2个方面对国外新型过氧化氢蒸气空间消毒系统进行研究,并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消毒应用情况,认为研发过氧化氢蒸气空间消毒系统从技术上是可行的.

    作者:刘艳朝;梁婷;顾进;殷全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征象分析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正确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结果:典型的X线表现为四肢长骨的骨端偏心、膨胀性、皂泡样、边缘清楚的骨质破坏;典型的CT表现为骨的偏心性、膨胀性破坏,骨皮质变薄,连续性可中断,肿瘤的边缘可见断续的骨质硬化,肿瘤内可见有短小的骨嵴;典型的MRI表现为长骨骨端偏心性骨异常信号区,T1WI为中等信号,T2WI为中、高混杂信号,可出现液-液平,肿瘤的边缘可有一相对比较规则的低信号线状影.结论: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有一定特征,CT和MRI能清楚显示巨细胞瘤内部结构,腰骶部巨细胞瘤可清楚显示突入盆腔或腹腔内的软组织块影.X线平片结合CT和MRI影像可显著提高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徐海江;杨东奎;刘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强脉冲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波长为560 nm的IPL Queen光子嫩肤仪治疗50例不同部位烧伤后的增生性瘢痕,治疗4~6次为一个疗程,相邻2次间隔时间2周,总治疗周期1~3个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照片对比和瘢痕增生减退程度来评定疗效.结果:通过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照片对比,结果显示不同患者对强脉冲光治疗的反应不尽相同,影响因素较多.虽治疗有效率达72%,但普遍需进行不短于2个月的治疗时间.结论:强脉冲光(IPL)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侯晓华;沙德潜;李德水;刘洪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GE Definium8000 Magic PC无法与JEDI通讯故障1例

    1故障现象我院新购进一台美国GE公司的Definium8000无极双板DR,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系统启动时,RCIM报警声长鸣,曝光指示灯常亮,无法曝光,且Rotation Board上的RESET指示灯不断点亮又熄灭,Magic PC上出现报错信息:Generator error.Reset system.Call service if the problem pemists.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血流参数自动检测装置的设计

    目的:设计一款基于指端容积脉搏波的血流参数自动检测装置.方法:利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获得人体指端容积脉搏波,采用C8051F020单片机对脉搏波进行自动分析、处理与计算,将得到的各项血流参数通过TC35i型GSM模块远程传输给医生.结果:设计的血流参数检测装置能够实现指端容积脉搏波的采集与计算,并可顺利地通过GSM网络接收与发送短消息.结论:该装置使得血流参数检测变得简单、方便,利用GSM网络的无线传输功能,使检测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特别适用于家庭医疗保健.

    作者:李洋;张松;杨益民;杨琳;王杨柳;邵晶;陈国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彩超对小肝癌和肝硬化小结节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肝癌和肝硬化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针对某院2004年5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小肝癌和肝硬化小结节的患者68例,对小肝癌和肝硬化小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学特点进行分析,评估不同病灶的病例诊断结果间关系,为彩超鉴别诊断提供帮助.结果:小肝癌与肝硬化小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动脉的直径、血流速度及血液流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小肝癌和肝硬化小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彩色多普勒对两者间的鉴别诊断有明显意义.

    作者:独建库;李冠海;何伟华;李珂;王俊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现代医院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目的:为了实现医院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医院信息系统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分别从临床管理、业务过程管理、决策支持管理等方面考虑设计方案和原则.结果:以科学、规范的医院内部管理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及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制定了优化医院工作流程的信息系统设计原则.结论:按照设计原则开发出来的医院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快捷地实现医院信息的全电子化管理.

    作者:朱弋;王振洲;姚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