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导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

梁健健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死亡,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导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死亡的71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21项候选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导致老年AMI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性别为女性、年龄≥60岁、Killip分级>Ⅱ级、血糖水平高、有糖尿病史、有脑卒中史、平均心率>100次/min、入院时SBP<100 mmHg、Cr(肌酐)水平高、eGFR(肾小球率过滤)水平低等指标可能是导致老年AMI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60岁、Killip分级>Ⅱ级、平均心率>100次/min和血糖水平高是导致老年AMI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老年AMI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60岁、Killip分级>Ⅱ级、平均心率>100次/min和血糖水平高.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使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使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期常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2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联合组患儿使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优于单一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建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右美托咪定对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实施镇静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右美托咪定对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实施镇静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时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120例老年患者分为A组、B组、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A组患者使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镇静,对B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进行麻醉镇静,对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麻醉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及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右美托咪定对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实施镇静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云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的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许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法评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病情及其新生儿体重的效果

    目的:探讨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法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病情及其新生儿体重的效果.方法:对在某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不同的孕周,对这1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血清HbAlc水平的检测.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ROC曲线分析法分析用HbAlc检测法评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及其新生儿体重的效果.结果:检测的结果显示,在这1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其血清HbAlc的水平高于未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产下大于胎龄儿的患者其血清HbAlc的水平高于产下正常胎龄儿的患者,产下巨大儿的患者其血清HbAlc的水平高于产下体重正常新生儿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HbAlc的水平与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产下大于胎龄儿及巨大儿之间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孕周>28周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其血清HbA1c的水平与其新生儿的体重呈正相关性.进行ROC曲线分析的结果显示,用血清HbA1c检测法预测患者是否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2%、82.3%.用该检测法预测患者是否会孕育大于胎龄儿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4%、63.0%,用该检测法预测患者是否会孕育巨大儿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2.5%、95.1%.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可准确地评估其病情及新生儿的体重.

    作者:杨有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放疗的方法研究

    食管癌是临床上一种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延长此病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放疗是临床上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其治疗效果一直备受肯定.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放疗的方法逐渐增多,其临床疗效也得到提高.鉴于此,本文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放疗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此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蔡怡;吴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门诊西药房处方用药合理性的分析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梧州市中医院门诊西药房开具的7637张处方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这些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数量、类型,探讨对其进行改进的措施.结果:统计的结果显示,在这7637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处方有132张,所占的比例为1.73%.这132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类型包括选药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剂量错误、给药方式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用药间隔时间不当、药物录入错误.结论:在梧州市中医院西药房开出的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对西药房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审核,以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黄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肌电图检查在鉴别诊断早期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鉴别诊断早期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同期该院收治的4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肌电图检查.检查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姿势性震颤及静止性震颤的频率.结果:检查的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发生姿势性震颤的频率低于其发生静止性震颤的频率,研究组患者发生静止性震颤的频率低于其发生姿势性震颤的频率.研究组患者发生静止性震颤的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发生姿势性震颤的频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肌电图检查应用在鉴别诊断早期帕金森病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樊庆雷;张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联用鼻内镜手术和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鼻内镜手术和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这88例患者分为鼻内镜组(44例)和内镜-克拉组(44例).联合应用鼻内镜手术和克拉霉素对内镜-克拉组患者进行治疗,单独应用鼻内镜手术对鼻内镜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内镜-克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鼻内镜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鼻内镜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鼻内镜手术和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陈盈;黄凯;阮冠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某院收治的64例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水平、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其血清HCG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其P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HCG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I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

    作者:余敏;杨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普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这些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并对比护理前后其生活质量评分和发生焦虑、抑郁的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这50例患者中存在中度焦虑、重度焦虑、中度抑郁或重度抑郁患者的比例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50例患者的生理评分、社会/家庭评分、情感评分、躯体功能评分、附加关注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倪欣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快速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快速C-反应蛋白(CRP)检测联合白细胞(WBC)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双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76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学检查的结果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发生细菌感染的患儿(共186例),B组为发生病毒感染的患儿(共190例).将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85例幼儿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幼儿均进行快速CRP检测联合WBC检测,对比其检测的结果.结果:A组患儿CRP和WB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患儿和对照组幼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CRP和WBC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B组患儿和对照组幼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快速CRP检测联合WBC检测可快速、有效地鉴别其感染的类型.

    作者:腾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β-HCG定量检测在早期诊断宫外孕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定量检测在早期诊断宫外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广西贺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7例宫外孕患者和57例正常妊娠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7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组,将57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β-HCG的水平.研究组患者在进行血清β-HCG定量检测后均经手术被确认患有宫外孕.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β-HCG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血清β-HCG水平为(1262.6±1.3)mIU/ml,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平均血清B-HCG水平为(3265.9±3.4)mIU/ml.研究组患者的平均血清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官外孕患者血清β-HCG的水平低于同期正常妊娠者.进行血清β-HCG定量检测对早期诊断官外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梅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联用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期间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二联组与单一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二联组患者进行治疗,单独使用恩替卡韦对单一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HBV-DNA的转阴率及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HBV-DNA的转阴率、ALB、ALT、TBIL的水平及PTA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与单独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基本相同.而且,由于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的价格较低,因此更利于患者长期使用.

    作者:赵春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盘采油厂职工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西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对西医组患者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对中西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2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中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西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作者:初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精细化护理在治疗小儿急性肠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性肠炎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接诊的86例小儿急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6例患儿随机分为甲组(43例)和乙组(43例).为甲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为乙组患儿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甲组患儿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4.42%,乙组患儿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0.70%.与甲组患儿相比,乙组患儿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依从性评分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和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均更高,其腹泻症状消失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肠炎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作者:韦芳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预见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和安全管理.在此基础上,为预见性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预见性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徐海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两种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三联疗法和以阿莫西林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广西富川县柳家乡卫生院收治的11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9例患者.用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三联疗法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用以阿莫西林为主的三联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的费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三联疗法和以阿莫西林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都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不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三联疗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其费用更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莫才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评析

    目的:探讨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四川省盐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改善的幅度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其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

    作者:谢明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通过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使用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在胜利石油管理局临盘医院进行血液细菌鉴定的80例败血症患者和菌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存在发热、全身性感染的情况.对这些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将这些患者使用常规药敏试验进行血液细菌鉴定的结果作为标准.观察这些患者使用直接药敏试验鉴定细菌种类的准确率、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度的准确率及进行细菌鉴定所用的时间.结果:这些患者使用直接药敏试验鉴定革兰阳性菌的准确率及鉴定革兰阴性菌的准确率与其使用常规药敏试验鉴定上述细菌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使用直接药敏试验检测对抗生素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敏感的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中度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中度敏感的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及对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菌的准确率与其使用常规药敏试验检测上述细菌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使用直接药敏试验进行细菌鉴定的平均时间短于其使用常规药敏试验进行细菌鉴定的平均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的效果与使用常规药敏实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的效果相似.使用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所用的时间更短.

    作者:李秀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13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65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B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