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
目的:探讨交替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分院收治的87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抛硬币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交替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经心电图检查其ST段降低的次数、ST段降低持续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ST段降低的次数、ST段降低持续的时间、胸闷的发生率及心绞痛的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替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阮立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以来在合山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分为骨二组和骨一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对骨二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骨一组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VAS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骨一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骨二组患者,其VAS评明显低于骨二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骨二组患者,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骨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可显著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程度,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平均的住院时间,进而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兰雪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用介入手术与药物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内科组和介入组,每组各有71例患者.用药物疗法对内科组患者进行治疗,用介入手术对介入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的改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介入组血管狭窄率<50%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内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内科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介入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内科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药物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相比,用介入手术治疗该病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血管狭窄的程度,从而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李晨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CT检查诊断结肠癌及结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安州区中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这6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然后与对其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相比较,总结用CT检查诊断结肠癌及结肠癌术后复发的准确率.结果:1)对这6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前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5%.其中,诊断Ⅰ期结肠癌的准确率为93.75%,诊断Ⅱ期结肠癌的准确率为92.86%,诊断Ⅲ期和Ⅳ期结肠癌的准确率均为100%.2)用CT检查诊断这60例结肠癌患者术后病情复发的准确率为75%.其中,诊断Ⅰ期结肠癌的准确率为66.67%,诊断Ⅱ期结肠癌的准确率为57.14%,诊断Ⅲ期结肠癌的准确率为83.33%,诊断Ⅳ期结肠癌的准确率均为100%.结论:用CT检查诊断结肠癌及结肠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显著,具有诊断的准确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疼痛的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灵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DY组和LY组.为DY组患者使用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LY组患者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进行治疗期间,LY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DY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治疗疼痛的安全性相比,联用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疼痛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安海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并发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胃肠神经官能症并发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HAMA的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HAMA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胃肠神经官能症并发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改善其消化系统的症状和焦虑、抑郁的症状.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及胆囊息肉超声图像的特点.方法:选取近几年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健康体检的1185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体检者进行肝胆部位超声检查.统计这些体检者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并观察其胆囊息肉超声声像图的特征.结果:这些体检者胆囊息肉的发病率为4.05%.男性体检者和女性体检者胆囊息肉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49岁的体检者发生胆囊息肉的几率高.20岁以下的体检者发生胆囊息肉的几率低.48例胆囊息肉患者胆囊息肉超声声像图的特点为:胆囊息肉呈乳头状、球状或桑葚状,主要位于胆囊底部和体部,大部分胆囊息肉的基底较窄或有蒂,胆囊息肉的回声呈强回声或等回声,后方无声影.这些患者胆囊息肉的平均直径为6.3 mm,大部分患者的胆囊息肉为多发性胆囊息肉.结论:胆囊息肉主要的发病人群为中年人.在超声声像图中,胆囊息肉具有一定的特点.这些超声声像特点可作为与其他疾病相鉴别的依据.
作者:唐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扁桃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天府矿务局职工总医院收治的60例扁桃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剥离组与低温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用扁桃体剥离术对剥离组患者进行治疗,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低温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疼痛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低温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剥离组患者,其手术持续的时间明显短于剥离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剥离组患者,其术后疼痛的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剥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扁桃体肥大具有创伤小、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的程度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王晓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用MRI检查和CT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某医院收治的9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95例患者均进行MRI检查、CT检查和关节镜检查.然后,将关节镜检查的结果作为终的检查结果,比较这些患者进行MRI检查和CT检查时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结果:1)进行关节镜检查的结果为:在这95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存在关节腔积液,有22例患者发生韧带损伤,有28例患者发生软骨破损,有24例患者发生半月板损伤.2)进行MRI检查的结果为:在这95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存在关节腔积液,其检出率为100.00%;有21例患者发生韧带损伤,其检出率为95.45%;有26例患者发生软骨破损,其检出率为92.86%;有23例患者发生半月板损伤,其检出率为95.73%.3)进行CT检查的结果为:在这95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存在关节腔积液,其检出率为52.38%;有13例患者发生韧带损伤,其检出率为59.09%;有20例患者发生软骨破损,其检出率为71.43%;有18例患者发生半月板损伤,其检出率为75.00%.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MRI检查时关节腔积液、韧带损伤、软骨破损及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均高于对其进行CT检查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CT检查的结果相比,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MRI检查时关节腔积液、韧带损伤、软骨破损及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更高,可更加直观、全面、准确地了解其膝关节损伤的具体情况.
作者:孙卫华;王辉;刘长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及对健康知识的总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作者:咸晓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右美托咪定行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法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某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2例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50例患者,观察组有5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芬合剂及咪达唑仑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时间点其VAS的评分及其麻醉的效果.结果:在进行穿刺前(T0)和进行切皮时(T1),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药后的3min(T2)、注药后的5min(T3)、进行骨折复位时(T4)、注药后的20min(T5)和手术结束时(T6),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的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上肢手术时,用右美托咪定行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法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其术中疼痛的程度.
作者:齐国强;闫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8月期间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4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心-饮组(20例)和普通组(20例).在这两组患者进行化疗期间,对普通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心-饮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心-饮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0%(18/20),普通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55%(11/2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210,P<0.05).心-饮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4/20),普通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9/2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50,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随机选取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5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7例)和规范化护理组(18例).在这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护理,应用规范化护理模式对规范化护理组患者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炎症反应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结果:常规护理组17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患者有11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67.4%.规范化护理组18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患者有15例.规范化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8.9%.规范化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护理组患者炎症反应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率,缩短其炎症反应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作者:蒲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多媒体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校进行病理学实验学习的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为其中一个班级的30名医学生使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将这个班级设为传统教学组,为另一个班级的30名医学生使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将这个班级设为多媒体教学组.病理学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医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并调查其对所用教学法的评价.结果:通过比较两组医学生的考核成绩发现,多媒体教学组医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在多媒体教学组中,认为本组所用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病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临床思辨能力的医学生所占的比例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对医学生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董婧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江苏省溧阳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中随机抽选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手术前及术后半年,分别对这些患者进行CT检查.将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结果,观察CT检查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前进行CT检查的结果显示,在这3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患有结肠癌.与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相比较,用CT检查诊断结肠癌的准确率为93.33%(28/30).在术后半年,这些患者均返院复查,对其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有6例患者的病情复发.进行CT检查的结果显示,在这些患者中,有5例患者的病情复发.与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相比较,用CT检查对这些患者进行复查的准确率为83.33%(5/6).结论:将CT检查应用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陈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4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42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21例患者.对甲组患者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临床症状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更短、临床症状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能缩短其手术的用时,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伍保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药师在医疗服务中可以为患者提供与药物相关的治疗和医学服务,是临床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中药师作为中医药医疗服务的专业型人才,在中医药医疗服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社区中医药医疗服务中,中药师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区中医药医疗服务的基础力量.
作者:杨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的新生儿进行间断胃肠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广西省桂林市人民医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的7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这70例患儿分为减压组(35例)和未减压组(35例).在这两组患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对减压组患儿进行间断胃肠减压,对未减压组患儿不进行间断胃肠减压,并比较两组患儿溢奶、呛咳、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结果:减压组患儿溢奶、呛咳、呼吸道感染和VAP的发生率均低于未减压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的新生儿进行间断胃肠减压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降低其溢奶、呛咳、呼吸道感染和VAP的发生率.
作者:李雅玲;甘恬;叶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广西玉林市桂南医院收治的90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90例患者分为氨甲环酸组(n=45)和生理盐水组(n=45).在这两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30min及术后3h内,为氨甲环酸组患者静脉滴注氨甲环酸,为生理盐水组患者静脉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输血量、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1)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0.0±33.6)ml和(510.0±3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90.0±25.2)ml和(369.0±26.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总失血量分别为(810.0±30.2)ml和(986.0±27.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输血量分别为(400.0±22.0)ml和(680.0±2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结论:在对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为其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地减少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和输血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冰;农维昌;卢文;蒙政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某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PFNA组(53例患者)和DHS组(51例患者).对PFNA组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对DHS组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及治疗的优良率.在两组患者出院后,均对其进行随访,在随访期间比较其骨折处愈合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其中,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治疗的优良率均优于D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PFNA组患者骨折处愈合的平均时间短于DHS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陈刚;张斌;郭利刚;陈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