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婉娴
目的: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微创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对保守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微创手术组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进行治疗前后,统计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评分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的评分,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后的第1个月、第2个月,微创手术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均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冯磊;张传东;韦继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右美托咪定行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法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某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2例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50例患者,观察组有5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芬合剂及咪达唑仑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时间点其VAS的评分及其麻醉的效果.结果:在进行穿刺前(T0)和进行切皮时(T1),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药后的3min(T2)、注药后的5min(T3)、进行骨折复位时(T4)、注药后的20min(T5)和手术结束时(T6),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的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上肢手术时,用右美托咪定行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法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其术中疼痛的程度.
作者:齐国强;闫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使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期常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2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联合组患儿使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优于单一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建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用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A组、B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儿静脉注射1 g·kg-1·d-1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为B组患儿静脉注射0.4 g·kg-1·d-1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结果:进行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静脉注射1 g·kg-1·d-1或0.4 g·kg-1·d-1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均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为了确保此病患儿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其治疗费用,临床上应为其静脉注射小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
作者:王道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预见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和安全管理.在此基础上,为预见性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预见性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徐海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方法对八味地黄汤药效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于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5例患者随机分为非规范化煎煮组(22例)和规范化煎煮组(23例).为非规范化煎煮组患者应用经非规范化煎煮方式煎煮的八味地黄汤进行治疗,为规范化煎煮组患者应用经规范化煎煮方式煎煮的八味地黄汤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规范化煎煮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20例(占73.17%),为有效的患者有2例(占24.39%),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占2.44%).规范化煎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22/23).非规范化煎煮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6例(占72.73%),为有效的患者有3例(占13.64%),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13.64%).非规范化煎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4%(19/22).与非规范化煎煮组患者相比,规范化煎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规范化煎煮能够提高八味地黄汤的药效.
作者:郑德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某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PFNA组(53例患者)和DHS组(51例患者).对PFNA组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对DHS组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及治疗的优良率.在两组患者出院后,均对其进行随访,在随访期间比较其骨折处愈合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其中,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治疗的优良率均优于D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PFNA组患者骨折处愈合的平均时间短于DHS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陈刚;张斌;郭利刚;陈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新生一组(n=34例)和新生二组(n=33例).对新生二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一组患儿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新生一组患儿吮吸能力、意识、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恢复的时间均明显短于新生二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显著缩短患儿吮吸能力、意识、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恢复的时间.
作者:白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用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18例患者分为气压弹道碎石组和钬激光碎石组,每组各有59例患者.对气压弹道碎石组患者进行气压弹道碎石手术,对钬激光碎石组患者进行钬激光碎石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钬激光碎石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一次性碎石的成功率、排净结石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优于气压弹道碎石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压弹道碎石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略高于钬激光碎石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效果相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患者一次性碎石的成功率,缩短其治疗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全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性肠炎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接诊的86例小儿急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6例患儿随机分为甲组(43例)和乙组(43例).为甲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为乙组患儿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甲组患儿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4.42%,乙组患儿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0.70%.与甲组患儿相比,乙组患儿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依从性评分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和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均更高,其腹泻症状消失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肠炎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作者:韦芳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病情的复发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比较在进行治疗前后其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FSH、LH、E2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头晕头痛、胃肠道功能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刘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外剥内扎术联合中医疗法对环状混合痔脱出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76例环状混合痔脱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6例患者分为外剥内扎术组和手术联合中医疗法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外剥内扎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手术联合中医疗法组患者加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的时间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联合中医疗法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住院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外剥内扎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外剥内扎术联合中医疗法对环状混合痔脱出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其肛门功能的恢复,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用两种放疗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辅助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某医院进行辅助放疗的8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者分为IMRT(调强放疗)组和3DCRT(三维适形放疗)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IMRT组患者进行IMRT,对3DCRT组患者进行3DCRT.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TV(计划靶区)、各种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在随访期间病情复发、癌细胞转移以及其是否死亡等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IMRT组患者的Dmax值、Dmin值、Dmean值、HI值和CI值均显著优于3DCRT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患者血液系统、胃肠道和膀胱放射性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3DCRT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因病情加重而死亡的情况,且其均未发生病情复发及癌细胞转移的情况.结论:与使用3DCRT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辅助放疗的效果相比,使用IMRT对其进行辅助放疗的效果更好,可显著提高其靶区受照的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降低其放射性毒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谌海波;孙黎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融合抑制剂、CCR5受体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在艾滋病患者发病的早期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获得很好的效果,降低其死亡率.我国临床上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用药方案主要有: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蛋白酶抑制剂.现将近年来国内外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的进展做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蒋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普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这些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并对比护理前后其生活质量评分和发生焦虑、抑郁的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这50例患者中存在中度焦虑、重度焦虑、中度抑郁或重度抑郁患者的比例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50例患者的生理评分、社会/家庭评分、情感评分、躯体功能评分、附加关注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倪欣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对老年急性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铜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2例老年急性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与两联组,每组各有46例患者.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对单一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对两联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10d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医症状及体征的评分.结果:两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其中医症状及体征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单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对老年急性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
作者:马金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使用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在胜利石油管理局临盘医院进行血液细菌鉴定的80例败血症患者和菌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存在发热、全身性感染的情况.对这些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将这些患者使用常规药敏试验进行血液细菌鉴定的结果作为标准.观察这些患者使用直接药敏试验鉴定细菌种类的准确率、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度的准确率及进行细菌鉴定所用的时间.结果:这些患者使用直接药敏试验鉴定革兰阳性菌的准确率及鉴定革兰阴性菌的准确率与其使用常规药敏试验鉴定上述细菌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使用直接药敏试验检测对抗生素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敏感的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中度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中度敏感的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及对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菌的准确率与其使用常规药敏试验检测上述细菌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使用直接药敏试验进行细菌鉴定的平均时间短于其使用常规药敏试验进行细菌鉴定的平均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的效果与使用常规药敏实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的效果相似.使用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所用的时间更短.
作者:李秀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Harris评分、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骨折处愈合的时间.结果: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Harris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骨折处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刘胜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对血液净化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工作的2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2名护理人员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并对比管理前后血液透析环境的灭菌合格率和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与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前相比,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后血液透析环境的灭菌合格率更高,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室护理人员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能够提高血液净化工作的安全性,降低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汪玉泉;王晓丽;黄伟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扁桃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天府矿务局职工总医院收治的60例扁桃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剥离组与低温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用扁桃体剥离术对剥离组患者进行治疗,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低温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疼痛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低温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剥离组患者,其手术持续的时间明显短于剥离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剥离组患者,其术后疼痛的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剥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扁桃体肥大具有创伤小、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的程度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王晓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