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崇峰;杨怀才;涂自智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整合状态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及抑癌基因p53、pRb表达的关系,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取本院收治、手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和宫颈癌患者131例,根据病变程度分为CIN 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4组,取同期收治的良性瘤患者33例为对照,术中留取病理组织,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和高通量病毒整合实验观察HPV-DNA整合状态.进一步根据整合状态分为多重整合、单重整合和无整合3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察抑癌基因p53、pRb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HPV-DNA整合率不同,自健康组织、CIN 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的顺序依次升高,且宫颈癌以多重整合为主,健康组织和CIN以单一整合为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考察发现HPV16、HPV58、HPV18、HPV35、HPV31、HPV33、HPV52、HPV51 8种高危HPV整合类型,在各组中的分布趋势大体一致.不同整合状态的p53、pRb阳性率和表达水平明显不同,无整合组高于单重整合组,单重整合组高于多重整合组,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DNA整合能抑制p53与pRb的局部表达,促进宫颈癌发展,对宫颈癌鉴别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温川松;仝进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解除机体免疫系统的刹车系统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其长效抗肿瘤效应使得这一新的抗肿瘤方法备受关注.然而,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总体有效率仅有10%~40%.如何预判这一新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率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我们认为在肿瘤-免疫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三项重要因素影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患者中的有效率和临床获益.在本文中,我们将就此三项关键机制展开讨论.
作者:王韦力;廖萍;许标波;周成芳;谢商宸;沈冬亚;贺毅憬;Howard L.Mcleod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老年NSCLC胸腔镜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0.08 mg·kg-4·min-1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试验组给予0.05 mg·kg-1·min-1丙泊酚靶控输注+ 0.8MAC七氟烷吸入以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淀粉样蛋白(Aβ)、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血清NSE、Aβ水平较低,MMSE评分较高(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O2-、MDA水平较低,血清GSH-Px水平较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联合丙泊酚能够降低老年NSCLC胸腔镜切除术后患者的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减少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尤匡掌;陈斌;包倩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曲普利啶胶囊联合复方麻黄碱色甘酸钠膜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6例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麻黄碱色甘酸钠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曲普利啶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鼻痒、鼻塞、喷嚏、流涕及头痛等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4(IL-4)等炎性因子含量;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 (P <0.05);观察组鼻痒、鼻塞、喷嚏、流涕及头痛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分别为(1.61±0.22)、(1.83±0.26)、(4.34±0.54)、(2.37±0.24)、(1.51 ±0.1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17、IL-4、IL-8及IL-13含量分别为(0.83±0.22)、(43.15±5.21)、(35.42±10.65)、(113.12±18.53)、(5.44±1.05) 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P>0.05).结论:曲普利啶胶囊联合复方麻黄碱色甘酸钠膜治疗AR疗效确切,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作者:洪超群;吴亚庆;吕政纲;程可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C-K对癫痫大鼠行为学影响及其与拉莫三嗪的协同作用.方法:取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拉莫三嗪组、人参皂苷C-K低、中、高剂量组、拉莫三嗪与人参皂苷合用组,各组大鼠多次给药后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造模,观察大鼠行为变化,利用Racine分级标准评估癫痫发作强度,记录癫痫发作潜伏期.结果:与癫痫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C-K显著延长癫痫发作潜伏期,降低癫痫发作后体质量丢失(n=10,P<0.05).人参皂苷C-K与拉莫三嗪合用显著降低癫痫发作强度,进一步延长癫痫发作潜伏期(n=10,P<0.05).结论:人参皂苷C-K具有抗癫痫作用,与拉莫三嗪合用具有协同增强抗癫痫作用.
作者:曾祥昌;周露萍;陈露露;罗伟;李超鹏;高青;王亚芹;王欣桐;胡凯;沈杰;欧阳冬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非那西丁(1A2),甲苯磺丁脲(2C9),右美沙芬(2D6),咪达唑仑(3A4)4种探针底物浓度.方法:采用symmetryC18柱(2.1 mm×50 mm,3.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67∶33,V/V),流速为0.2 mL/min,柱温35℃.电喷雾离子化,检测方式为多反应离子监测.以卡马西平为内标,同时检测大鼠血浆中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右美沙芬、咪达唑仑的药物浓度,并进行其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的验证.结果:非那西丁(10~5000 ng/mL)、甲苯磺丁脲(20 ~ 10 000 ng/mL)、右美沙芬(4~1000 ng/mL)、咪达唑仑(4~1 0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R2 >0.99,准确度为95.6%~105.2%,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10%,提取回收率>77%,RSD(%)<7%、基质效应在90.7% ~ 100.3%之间,RSD(%)<5.9%,稳定性好.结论:建立了同时快速测定大鼠血浆中4种探针药物(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右美沙芬、咪达唑仑)浓度的高效液相-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专属性强.血浆样品的稳定性好,适用于CYP450酶活性的研究.
作者:刘晶晶;梁智;罗详冲;何功浩;冯恩富;徐贵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被翻译成蛋白但起着重要调控作用的RNA.近期的研究显示ln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侵袭、早期诊断、预后评价、放化疗疗效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目前lncRNA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放化疗疗效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此方面的国际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跃胜;屈强;潘江华;童晓春;陈恩德;屈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估富含IgM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和实验室参数.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入住本院共53例院内感染败血症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患儿在传统抗生素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连续3d,每日4h内静注富含IgM免疫球蛋白5 mi/kg,对照组患儿则只进行传统抗生素治疗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及实验室参数.结果: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在C-反应蛋白、体温、白细胞计数、未成熟白细胞占总白细胞比值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参数相比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结束总有效率分别为82.1%、64.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中均出现低血糖、消化道出血、贫血、呼吸暂停、休克等并发症,且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28.6%、44.0%,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含IgM免疫球蛋白可以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辅助治疗.
作者:杨祖钦;汪盈;陈赢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枢σ-2受体可能在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新型σ-2受体选择性配体的问世,其神经生物学相关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新研究发现,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可能是σ-2受体的一部分,这为σ-2受体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因此,本文就σ-2受体在神经系统中的生理功能,以及σ-2受体对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和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艳琴;江沛;谭亲友;徐萍;李焕德;蔡骅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熊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具有“保肝作用”,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等,缺乏阳性药物对照,故对UDCA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由于UDCA不良事件报道日益增多,尤其在高剂量下,UDCA已表现出显著毒性.本文对UDCA在慢性肝病的临床应用及其机制进行探讨,为临床合理应用UDCA治疗肝病提供参考.
作者:张林林;樊玉娟;谭波;李玥;蒋健;裘福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长期饮酒或数周内大量酗酒引起的肝脏损伤,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是参与酒精代谢的主要酶类之一,在酒精毒性代谢和ALD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YP2E1体内表达量、活性水平、代谢酒精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量以及毒性代谢产物能够通过不同方式影响ALD的患病风险以及病程发展,其影响机制与多条信号通路有关.各信号通路间交互错杂,相互作用,共同调控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和ALD的形成及发展.本文将归纳总结CYP2E1调控ALD的形成及发展的保护和损伤机制等方面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为今后ALD的防治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陈丹;林秀贤;陈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C-met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receptor tyrosinekinases,RTKs)超家族成员,当与其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结合后可以引起细胞不同信号通路的改变.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其长度约为19~25个核苷酸,通过影响靶mRNA的稳定性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表达的调控,其在生物的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iRNAs可以通过调控c-met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现就miRNA对肿瘤相关基因c-met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梅颖;刘朝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本研究探讨在巨噬细胞中,低剂量烟碱联合温和热应激对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HSF1)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70,HSP70)表达的影响,并揭示其受体机制.方法:用低剂量烟碱(浓度1 mmol/L)联合温和热应激(39℃)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采用Western-blot观察HSP70的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观察HSF1的入核,凝胶滞留实验(EMSA)观察HSF1与热休克元件(heat shock element,HSE)的结合;接着用不同的阻断剂预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再给予烟碱和热应激刺激,观察HSP70的表达及HSF1的入核.结果:单纯低剂量烟碱(浓度1 mmol/L)刺激不能诱导HSP70的表达,但HSF1入核明显增多,HSF1与HSE的结合增强;在39℃时,再加入烟碱能增强HSP70的表达、HSF1的入核、HSF1与HSE的结合;六烃季铵预处理,HSF1的入核较单纯烟碱处理明显减少,且能明显阻断烟碱在39℃时诱导的HSP70表达的作用.结论:低剂量烟碱(浓度1 mmol/L)刺激可以促进HSF1入核并与HSE结合,但不能诱导HSP70的表达;烟碱通过N1受体诱导HSF1入核并促进温和热应激(39℃)对RAW264.7巨噬细胞中HSP70的诱导表达.
作者:谌崇峰;杨怀才;涂自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黄芪总苷(AST)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组,AST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五组动物分别在给药后4周、6周,检测空腹血糖浓度(FBG)及糖化血清蛋白含量(GSP),称量体质量,计算肾脏指数,观察肾脏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肾小球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蛋白(Col Ⅳ) mRNA表达情况.结果:AST能显著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FBG、GSP,且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给药后6周,各用药组小鼠体质量上升,肾脏指数下降,肾小球PAS阳性分值下降,肾小球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AST中剂量组小鼠肾脏ColⅣ、TGF-β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AST对糖尿病小鼠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肾脏ColⅣ、TGF-β1 mRNA表达有关.
作者:刘晓云;张文;李卫平;公惠玲;韩佳;栾家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头针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MoCA)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认知训练组,A组)、按摩组(头部自我按摩+认知训练组,B组)、头针组(头针+认知训练组,C组),每组30例.分别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5 d后MoCA量表评分和血清Hcy含量.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5 d后Hcy含量比较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比较示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与B组比较,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B=1.30,P>0.05);与C组比较,A组、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C=3.66,tB-c=2.48,P均<0.05).结论:头针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血清Hcy含量变化无影响,但可提高MoCA评分,即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清华;储照虎;许业松;赵守财;方芳;孙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脑白质疏松认知障碍的疗效并探讨其联合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由急诊及神经内科普通门诊收治到康复精神科的严格依照诊断标准判定为脑白质疏松认知功能障碍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奥拉西坦胶囊,800 mg,3次/d.试验组予以奥拉西坦胶囊与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合用:奥拉西坦胶囊,800 mg,3次/d;复方苁蓉益智胶囊,1.2g,3次/d.温水冲服,连续服用12周.分别在患者入院第1天、出院当天、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通过随访对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活动能力、精神状态进行测评.结果:两组认知功能比较:经药物干预后,出院当天、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时统计的数值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随访6个月时统计的数值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社会功能活动能力比较:经药物干预出院后,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时统计的数值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神状态比较:经药物干预后,出院当天、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时统计的数值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奥拉西坦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活动能力、精神状态,对减少不可逆性老年性血管痴呆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作者:宋秀娟;林永坚;王丽娜;徐惠琴;刘小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提出了中药物质映射的概念,其为真正产生药物效应的物质在不同介质中出现的利用现有的技术可获知的信息或信号和其产生的生物效应,在不同介质中的物质映射特征可用三维映射图来定性、定量描述.基于物质映射的中药开发模式不同于西药,应从临床出发,早期开展以获知临床有效性为主要目标的0期临床试验;开展从药效出发的PD/PK研究,PK研究的物质不一定为真正发挥药效的成分,而是与药效存在相关性的多种成分,可用曲面下体积(VUC)来描述药物体内暴露,PD/PK研究可用为后续的制剂优化研究提供人体评价标准;控制中药的质量标准应是涵盖从药材至成品的全程质量体系,物质映射的定性、定量描述参数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上市应经过严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确证,其人群选择和评价指标可体现中医特色,但科学的逻辑推断与西药无异.
作者:阳国平;裴奇;彭金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在心房颤动的治疗中,华法林发挥着抗凝作用,胺碘酮发挥着复律、维持窦性心律和减慢持续性房颤的心室率的作用,二者合用的可能性极大.然而,由于胺碘酮的使用,华法林相关的严重出血事件增加,给广大临床工作者带来极大的困惑与不便.解决好两药合用的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综述了华法林与胺碘酮合用的新研究进展,提出了两药合用时应对策略,对于临床合理化应用华法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刚;杨劲;张广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联合vitapex糊剂治疗持续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2例持续性根尖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采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试验组采用vitapex糊剂一次根管和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于治疗后2周和3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ELISA检测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结果:2周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x2=6.411,P=0.011);3个月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x2=9.714,P=0.00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均降低,3个月VAS明显低于2周,且试验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2和IL-8水平均降低,3个月明显低于2周,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不适症状.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联合Vitapex糊剂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反应,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淑珍;高云云;谢静;高孟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感染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协助医师制订初始抗感染及结合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和群体药动学模型拟合,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调整,对患者用药全程进行药学监护,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及时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给出医师换药的建议,治疗效果佳.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感染的治疗过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作者:于洋;何佳珂;熊爱珍;丁楠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