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佳;李玲;魏婉慧;徐千;时玉颖;乐江;王彦峰;叶啟发
目的: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27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早晚各一次,用药1个月后减量至晨起10 mg,每日一次,维持半月后再减量至隔日晨起10 mg,半月后停药;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病变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0.3~0.5 mL,每月1次,多注射3次.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0%(26/27例)和95.92%(47/4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0.37%(19/27例)和46.94%(23/49例);对于Farwell Ⅲ、Ⅳ度病变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0.00% (6/10例)和14.29%(3/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时间分别为(2.62±0.37)和(5.16±0.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不良、胃胀和呃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的临床治愈率显著优于单用埃索美拉唑,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方潇碧;周琴双;廖志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表明高通量低能量激光照射(high fluence low-power laser irradiation,HF-LPLI)能诱导细胞凋亡,但survivin是否参与此过程以及它的调节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文中主要研究在HF-LPLI处理下,survivin在活细胞中的动态分布以及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应用荧光探针GFP-survivin,在人肺腺癌细胞(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ASTC-α-1)中实时监测HF-LPLI处理下GFP-survivin的动态行为以及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240 J/cm2的氦氖激光照射,survivin在处理后3h进入细胞核,并且survivin在细胞内的表达量呈持续升高的趋势.结论:实验结果预示,HF-LPI处理可能调节了肿瘤细胞survivin的表达并且参与调控了某些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蛋白,比如p53、Akt等.进一步的研究将探讨在HF-LPLI处理下,survivin具体调控的转录因子以及调控机制.
作者:储冀汝;沈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氧化三甲胺(TMAO)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TMAO与Lp-PLA2水平,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对比分析两组TMAO、Lp-PLA2水平及血脂差异和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TMAO、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血浆TMAO与Lp-PLA2呈正相关(r=0.745,P<0.05),TMAO、Lp-PLA2与三酯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颈动脉重度狭窄组的TMAO、Lp-PLA2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1);TMAO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s=0.763,P<0.01),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s=0.732,P<0.01).结论:TMAO、Lp-PLA2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不同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MAO、Lp-PLA2水平不同,TMAO、Lp-PLA2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潜在血清标志物.
作者:刘振东;郑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UTP23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紫杉醇化疗耐药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中UTP23、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mRNA表达水平,使用特异性UTP23-siRNA转染上皮性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UTP23、P-gp、MDR1基因的表达,使用MTT法检测UTP23-siRNA对上皮性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生长的影响及耐药性.结果:耐药组UTP23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敏感组(P<0.05),耐药组P-gp、MDR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组(P<0.05);转染组与未转染组、阴性对照组相比较,UTP23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未转染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UTP23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与未转染组、阴性对照组相比较,P-gp、MDR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染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P-gp、MDR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对UTP23-siRNA转染后上皮性卵巢癌耐药细胞的IC50浓度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UTP23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中低表达,其可能通过间接调控MDR1及P-gp的表达而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紫杉醇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
作者:童月红;邵明君;胡旻;胡美旭;张琳;竺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为进展组,按照随机数表法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80例非进展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非进展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非脑卒中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入院不同时间点血清LTB4进行检测记录,并对组间、组内进行比较,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Log和stic回归分析,研究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进展组在入院时及入院后不同时间点LTB4水平均高于非进展组及对照组(P<0.05).在颈动脉硬化亚组中,进展组中不稳定斑块所占比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和对照组(P<0.05),且不稳定斑块组LTB4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5).在进展组中,中重度进展组在入院时、入院第3天、入院第7天LTB4表达水平较轻度进展组高(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异常升高的血清LTB4水平和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LTB4、颈动脉斑块能够影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临床上LTB4浓度及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可作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测指标.
作者:马红岗;潘琴妹;朱斐斐;王亚仙;王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疗效及其对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78例DU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口服,观察组予LNG-IU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月后血红蛋白水平(HGB)、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采用SP免疫组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及12个月后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中的VEGF、ER、PR的阳性表达.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控制出血及完全止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减少(P<0.01),E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中的VEGF阳性率显著高于治疗前,ER、PR阳性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的VEGF阳性率高于对照组,ER、PR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 (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NG-IUS治疗DUB能更好的通过调节子宫内膜ER、PR、VEGF的表达,达到临床治疗效果,且较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更加简便、有效、安全.
作者:夏丽娟;何云芹;邵明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蒜辣素对db/db糖尿病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在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及大蒜辣素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连续干预21 d后处死剪取左心室组织.采用TUNEL染色法分析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及qRT-PCR检测Pink1、Parkin及Mfn1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大蒜辣素组心肌细胞凋亡改善明显;糖尿病模型组Parkin表达明显降低,大蒜辣素组表达明显增多,而Pink1的表达水平各处理组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模型组心肌细胞Mfn1表达明显增高;大蒜辣素组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Mfn1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大蒜辣素可有效抑制糖尿病心肌细胞凋亡,并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以保护心肌.
作者:荆哲;刘峰舟;郭文韵;焦丕齐;陈永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用高脂-高果糖餐诱导NAFLD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GP高、低剂量组(200、100 mg·kg-1·d-1),二甲双胍组(200 mg·kg-1·d-1),水飞蓟宾组(200 mg·kg-1·d-1),并另设正常对照组.用药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BG)、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肝脏指数.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中HMGB1、RAGE蛋白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GP高、低剂量组LDL-C、TG、TC、FFA、ALT、AST、2 hBG、Fins、HOMA-IR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高、低剂量TGP在拮抗胰岛素抵抗、降糖降脂、改善肝功能方面有较显著的作用,TGP高、低剂量组均可下调HMGB1(P<0.01)和RAGE(P<0.05)蛋白的表达.结论:TGP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的转导而起到改善NAFLD大鼠的糖脂代谢异常,拮抗胰岛素抵抗,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作者:杨以琳;郑琳颖;古伟明;潘竞锵;武昕;黎耀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核受体,为配体依赖性蛋白.LXR作为体内激素和营养信号的整合者,主要通过调控脂质和糖类等途径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参与Ⅱ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多种常见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研究证明,多个LXR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代谢类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LXR参与代谢性疾病的病理机制、探究LXR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有利于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代谢类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实现早期发现和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提高代谢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拟就近五年LXR参与代谢途径和其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作者:赵慧佳;李玲;魏婉慧;徐千;时玉颖;乐江;王彦峰;叶啟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持续泵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mFOLOFX6方案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有效率、病理缓解率及安全性.方法:62例符合入组标准患者被随机分配到mFOLFOX6组(对照组)和恩度联合mFOLFOX6组(试验组).对照组具体用法:奥沙利铂,85mg/m2,第1天,静脉滴注2h;亚叶酸钙,2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2h;氟尿嘧啶,0.4g/m2,静脉推注;氟尿嘧啶,2.6 g/m2,亚叶酸钙滴注结束后,立即持续泵入46 h,每2周重复;试验组具体用法:在mFOLFOX6基础上,恩度7.5 mg·m-2·d-1,每天持续24 h静脉泵入,连续7d,每2周重复;治疗4到6周期后接受根治性手术.结果:62例患者一共接受310个周期的治疗,均可评价疗效;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为36.6%,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28.1%,对照组为6.7%,试验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保肛率为81.3%,对照组为56.7%,试验组的保肛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毒性反应较轻,均以Ⅰ、Ⅱ级为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mFOLOFX6方案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可以提高总有效率、病理完全缓解率和保肛率,不增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三亚;单亚兵;陈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和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9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20 mL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栓素B2(TXB2)及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8%,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音听闽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时间高于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Ⅰ和血小板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PO、TXB,及VE-cadherin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胃肠道不适、心慌、皮肤瘙痒,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28%和17.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和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纯音听阈值恢复听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修复血管损伤内皮,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琼敏;李斯斯;张杰;朱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航天药代动力学是航天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失重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变化进而导致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征发生改变,是影响航天用药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失重的实验模型,失重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各环节的影响以及失重条件下药动学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航天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王小青;周杰兆;程泽能;姜德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V1(TRPV1)、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A1(TRPA1)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雌性、成熟未交配Sprague-Dawley健康大鼠40只,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采用自体移植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做开腹手术.分别检测DRG中TRPV1、TRPA1表达情况,并使用TRPV1、TRPA1拮抗剂处理两组大鼠,观察其热板法痛阈、甩尾潜伏期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TRPV1、TRPA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术前,两组大鼠热板法痛阈、甩尾潜伏期相近(P>0.05).术后,模型组大鼠热板法痛阈、甩尾潜伏期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模型组大鼠热板法痛闽、甩尾潜伏期明显小于假手术组(P<0.05).使用TRPV1、TRPA1拮抗剂前,两组大鼠热板法痛闽、甩尾潜伏期相近(P>0.05).使用TRPV1、TRPA1拮抗剂后,两组大鼠热板法痛阈、甩尾潜伏期相近(P>0.05),模型组大鼠使用TRPV1、TRPA1拮抗剂前后,热板法痛阈、甩尾潜伏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TRPV1、TRPA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中高表达,使用TRPV1、TRPA1拮抗剂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TRPV1、TRPA1表达,降低大鼠对痛觉的敏感性.
作者:刘建刚;王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小鼠甲状腺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过量碘剂诱导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建立EAT动物模型,造模4周后各实验组摄入不同剂量的大黄素.造模8周后检测小鼠血浆甲状腺球蛋白(TgAb)及甲状腺炎症程度以观察大黄素对EAT小鼠的保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T细胞亚群,分析大黄素对EAT小鼠外周血、脾脏Th1、Th2细胞流式检测频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血浆IL-4、IFN-γ水平.结果:(1)甲状腺病理学观察,各大黄素实验组较模型组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造模后的各组小鼠血浆TgAb水平明显升高,各实验组升高幅度低于模型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3)造模后的各组小鼠血浆IL-4、IFN-γ、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及脾脏淋巴细胞中CD3+CD4+ IL-4+、CD3+ CD4+ IFN-γ+、CD3+ CD8+IL-4+和CD3+ CD8+ IFN-γ+T细胞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但各实验组升高幅度低于模型组小鼠.结论:过量碘剂诱导NOD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造模是可行的;大黄素对造模小鼠甲状腺炎自身免疫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大黄素通过抑制CD4+CD8+T淋巴细胞分泌IL-4和IFN-γ,从而抑制造模小鼠的自身免疫反应.
作者:吴可人;叶志鹏;金法;方蓉;徐涛;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映山红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rhododendra,TFR)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及EA.hy926内皮细胞膜超极化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和EA.hy926内皮细胞,利用DiBAC4(3)荧光染料在钙离子成像系统488 nm激发波长下检测EA.hy926和大鼠海马神经元荧光强度变化以反映膜电位改变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TFR(270 mg/L)和TFR(810 mg/L)能显著降低EA.hy926内皮细胞内荧光强度,即细胞发生了超极化现象,且BKCa特异性阻断剂IbTX及联用IKCa阻断剂ChTX和SKCa阻断剂apamin均能抑制TFR (270 mg/L)引起的荧光强度降低现象,而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phide,H2S)合成酶抑制剂DL-炔丙基甘氨酸(DL-propargylglycine,PPG)对这一超极化效应无显著影响;与Control组比较,TFR(270 mg/L)和TFR(810 mg/L)也能显著降低大鼠海马神经元荧光强度,且IbTX能抑制TFR(270 mg/L)引起的荧光强度降低现象.结论:TFR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和EA.hy926细胞膜超极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细胞膜上钙激活钾通道(Ca2+-sensitive K+channels,KCa)有关.
作者:张洁;陈志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伴有焦虑抑郁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和莫沙必利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坦度螺酮口服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FD症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x2=6.49,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FD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
作者:龚晓兵;李淑珍;黄叶盛;马彦;柳永刚;蒋亚斌;杨见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OPC)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及相关蛋白环腺苷酸应答原件结合蛋白(CREB)的影响.方法:40只老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OPC高剂量组和OPC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D-半乳糖合并鹅膏覃氨酸损毁大脑基底核神经元的方法复制AD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AD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搜索距离显著高于空白组,探索时间及探索百分比显著低于空白组,AchE活性显著高于空白组,ChAT活性及CREB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空白组.OPC高剂量组和OPC低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搜索距离显著低于模型组,探索时间及探索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AchE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ChAT活性及CREB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OPC能提高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chE活性和提高ChAT活性,并增加CREB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周水妹;瞿伟;姚建标;徐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urotensin Ⅱ(hU Ⅱ)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再灌注模型上,观察心电图变化,测定心肌梗死体积及心肌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舍酶(inducible NO synthesis,iNOS) mR-NA表达.结果:0.47、1.4和4.2 μg/kg hUⅡ可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电图ST段抬高和心肌梗死体积;4.2 μg/kg hUⅡ显著地改善冠状动脉结扎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增强大鼠心肌组织中iNOS mRNA表达;urotensin Ⅱ受体(UT)拮抗剂urantide 10 nmol/kg可明显地拮抗1.4和4.2 μg/kg hUⅡ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电图ST段抬高和心肌梗死的抑制作用.结论:HUⅡ抗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作用可能与激动UT及促进NO合成有关.
作者:王荣俊;丁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伴高血压患者骨密度及胰岛素抵抗(IR)、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5例T2DM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63例,两组均口服达美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联素(APN)、瘦素(LE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测定腰椎2-4(L2-4)骨密度(BMD)、左股骨颈BM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各检测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12周后,两组的FPG、HbA1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APN、IGF-1、L24及左股骨颈BMD均升高,FINS、HOMA-IR、TNF-α、IL-6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EP与治疗前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L2-4及左股骨颈BMD均与APN、IGF-1呈正相关,与HOMA-IR、LEP、TNF-α和IL-6呈负相关.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改善T2DM伴高血压患者的BMD,降低IR,纠正细胞因子紊乱,可能减少T2DM伴高血压患者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
作者:宋美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 (siRNA)抑制人同源异型盒基因(H2.0-like homeobox,HLX1)表达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HLX1特异的siRNA瞬时转染U937细胞,通过实时定量(RT-PCR)与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测定HLX1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应用细胞体外增殖实验法(MTF)与体外侵袭实验观察siRNA抑制HLX1表达后的U937细胞增殖与侵袭变化.结果:相对于空白对照组,HLX1特异的siRNA转染24 h后可抑制U937细胞HLX1 mRNA表达,抑制率为(70.0±2.7)%(P<0.01);转染48 h后可有效抑制HLX1蛋白质表达,抑制率为(81.0±3.1)%(P<0.01);转染组U937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1),转染组穿过基质胶的U937细胞数(22.0±2.3)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66.0±5.0)(P<0.01),p-21活化激酶1(PAK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siRNA下调HLX1表达水平可显著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
作者:沈健;林颖超;朱夏吟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