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茹;张流波
目的 了解掌握温州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现状.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方法,对不同级别托幼机构消毒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5年共采集室内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餐具、消毒液、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样品共5 663份,合格4 504份,合格率为79.53%.2012-2015年各年度合格率分别为78.17%、75.25%和80.83%和85.20%,4年合格率稳中有升.市级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为80.71%,县级合格率为80.45%.乡镇级合格率为78.58%.不同项目合格率均有波动,各类监测项目4年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36,P<0.05).结论 温州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有明显提高,不同级别托幼机构间无明显差异,紫外线灯和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偏低,建议加强消毒知识培训、监督、检查及现场指导,不断提高消毒工作质量.
作者:朱子福;倪朝荣;凌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医用超声诊疗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易操作、低成本、无电离、无创或低创伤的诊疗手段.超声诊疗设备的核心部件是超声探头,通过中介媒质超声耦合剂充填使超声探头与人体形成一个完整密封的声波穿透系统,从而完成疾病诊断.操作过程中,超声探头和耦合剂可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或粘膜,在急诊或放射等诊疗中甚至可接触患者的开放性伤口、溃疡、导流管以及一些维持生命体征的设备,易造成交叉感染.国外诸多文献及相关报道指出“随着超声在医学诊断中应用的增加,超声探头和耦合剂都可存在院内感染传播风险[1,2]”.
作者:刘希茹;张流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2013年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现将崇州市探索建立县级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做法介绍如下.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崇州市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成立于2013年7月31日,挂靠崇州市人民医院,日常工作由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1].质控中心设主任1名、执行主任1名、省市级顾问3名,副高职称专家14名.2 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由市卫计局组织,市卫生执法大队和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共同采取问卷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对26家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民营医院和10家口腔诊所进行了调查.抽样调查了村卫生站、个体诊所、学校医务室70家.调查发现,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无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无相关规章制度、工作人员未接受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未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环境卫生差、使用私人住房作为医疗场所、缺乏无菌意识、医疗用品管理混乱、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和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等问题[2].
作者:李炼;常洪美;柴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两种消毒剂对C57BL/6小鼠皮肤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以C57BL/6小鼠为模型,采用生化分析和PCR测定方法,对酸性氧化电位水(EOW)和过氧化氢对小鼠皮肤氧化损伤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 组织学HE染色观察发现,浓度为30 g/L过氧化氢消毒液作用1周后,小鼠背部皮肤增厚,其程度明显较EOW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过氧化氢作用后的小鼠背部皮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低于EOW组和生理盐水组,但过氧化氢组小鼠皮肤丙二醛(MDA)含量则高于EOW组和生理盐水组.结论 EOW连续作用1周对小鼠背部皮肤未产生明显氧化损伤作用,而30 g/L过氧化氢则使小鼠皮肤增厚且皮肤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高.
作者:赵凯丽;李武平;张晓娜;丁敬美;庄玉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因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和颅脑手术部位感染(NSSI)导致的平均住院日延长和直接经济损失,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筛选江苏省4家三甲医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对象共226对,其中VAP 155对,SSI 76对.因VAP导致患者平均住院费增加(10.43±12.24)万元,平均住院日延长(16.67±33.57)d.因SSI导致的平均住院费增加(2.90±3.18)万元,平均住院日延长(15.13±19.65) d(P<0.001).结论 VAP和NSSI可以显著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疾病负担,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与控制VAP和NSSI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陈文森;刘波;周宏;杨乐;赵丽霞;乔美珍;赵瑶;李松琴;张苏明;张翔;张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对内镜部件和金属的腐蚀性,为内镜消毒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称重法和目测法,观察一种络合氯消毒剂对内镜部件和金属片的腐蚀性,并用过氧乙酸作平行比较.结果 该络合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使用液对手柄连接部、按钮、导光缆密封圈、弯曲橡皮、导光缆插入部、手柄、塑料管和插入管外套的失重值无明显差别.有效氯4 000 mg/L的该络合氯消毒剂对不锈钢、碳钢和铜为基本无腐蚀性,对铝具轻度腐蚀性;含量为2 643 mg/L某过氧乙酸消毒剂对不锈钢、碳钢基本无腐蚀,对铝、铜分别具轻度和重度腐蚀性.结论 该络合氯消毒剂对内镜部件和四种金属片腐蚀性均比较低,其对金属的腐蚀性明显低于过氧乙酸消毒剂.
作者:朱亭亭;梁辰;李炎;李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汽化过氧化氢对病房终末消毒的效果,为临床实际消毒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棉拭子涂抹采样和细菌定量培养方法,使用某品牌汽化过氧化氢消毒装置对沈阳市某医院老年病房终末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用浓度为80 g/L过氧化氢消毒液以10 ml/m3用量,启动该消毒装置运行40 min.在消毒前后从该医院老年病房共采集不同消毒对象标本121份,以物体表面上检出自然菌菌数≤10 cfu/cm2为合格,平均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0.1%.消毒后不合格的标本主要来自卫生间的墙面、地面、扶手和水龙头等.结论 该汽化过氧化氢消毒装置对老年病房物体表面具有一定消毒效果.
作者:于力娜;段利平;郑东春;李海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的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理发美容店、宾馆、浴室及足浴店、娱乐场所、酒店的公共用品为检测对象,根据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及GB/T1820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对张家港市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进行抽样检测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检测公共场所645家,总合格率为65.58%,其中理发美容店、宾馆、浴室及足浴店、娱乐场所、酒店合格率分别为54.55%、95.27%、53.19%、73.33%和84.00%,不同公共场所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88,P<0.05).结论 张家港市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存在安全隐患,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和针对性的专业指导.
作者:施爱萍;钱惠芬;徐兰;樊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本溪市医疗机构内镜使用管理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发生几率,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采用问卷、现场答题和抽样监测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各内镜室有独立的清洗消毒区域,管理制度健全,活检钳和内镜数量能满足日常诊疗需求.调查85名内镜室医护人员均未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抽查软式内镜监测30份,合格22份,合格率73.33%,消毒用戊二醛浓度采样监测10份,合格9份,合格率90.00%.结论 胃肠镜等消毒内镜洗消不合格现象居多,存在院内感染隐患.各医疗机构应重视胃镜、肠镜清洗消毒质量,加强消毒效果监测和消毒剂浓度监测,防控交叉感染.
作者:付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山楂果核挥发油体内抗菌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稀释法对山楂果核挥发油细胞毒试验的安全浓度进行检测;建立小鼠体内感染模型,对该挥发油的50%有效抗菌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4%(挥发油/100 ml)即浓度为80 μg/ml及以下浓度的挥发油在观察期限内未出现细胞毒性反应;山楂果核挥发油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败血症有保护作用,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15.4 μg/ml、31.9 μg/ml和35.1 μg/ml.结论 山楂果核提取物对试验菌株引起的体内感染均有较好的保护性,可以作为抗菌剂的参考组分.
作者:郑智;蒋盈盈;林芳;季华;范兴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医疗机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系统细菌污染状况,为口腔诊疗用水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武汉地区53家医疗机构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样进行检测与分析;对口腔综合治疗台的旧管道和置换一周后新管进行管腔内物质活菌计数和条件致病菌培养及鉴定.结果 瓶装水污染情况较自来水严重;手机水污染情况较三用枪水严重;三级医疗机构污染情况严重;旧管和使用一周后新管内物质活菌计数均超过103cfu/ml,检出2种致病菌,5种条件致病菌.结论 武汉地区医疗机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系统普遍受到微生物严重污染,应加强口腔诊疗用水水质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王一梅;许慧琼;朱军生;王斌;刘小丽;龚林;梁建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玉溪市中心血站消毒灭菌质量状况,进一步规范消毒质量管理.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连续5年对玉溪市中心血站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共采样监测样品2 936份,消毒监测效果平均合格率为99.05%.各年度合格率分别为98.42%、98.60%、98.58%、99.66%和99.83%,呈递增趋势.不同监测对象中,物体表面、献血者手臂、室内空气、工作人员手指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消毒质量合格率超过99%;紫外线灯和使用中的消毒液合格率分别为97.02%和94.49%.结论 玉溪市中心血站消毒质量总体良好,消耗性的消毒工具和药品仍需持续做好质量监督管理.
作者:黄春萍;巫玲;刘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儿童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管路集中管理各环节存在问题,评价针对性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集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儿童CPAP呼吸机管路的登记数据,分析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及储存发放4个集中管理环节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相关措施的效果.结果 统计期内问题管路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合格率由2010年的65.99%提升至2015年的9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0-2013年问题管路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013-2015年问题管路明显减少并稳定在一定数量,问题管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收环节做好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清洗消毒环节做好预处理及规范装载;检查包装环节做好规范卸载及二次干燥,做好储存发放环节的管理,可以减少问题管路的产生.
作者:张以梅;王旭梅;曹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患者留置输尿管支架并发医院尿路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留置输尿管支架的妇科肿瘤患者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174例患者中出现尿路感染127例(72.9%),共分离出1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67%),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5株(31.3%),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株(1.8%),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57.5% ~70.3%);肺炎克雷伯菌对呋喃妥因耐药率较高为50%;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氯洁霉素耐药率较高(61.9% ~ 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氯洁霉素耐药率较高(50% ~75%).结论 留置输尿管支架的妇科肿瘤患者尿路感染率较高,临床应加强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监测,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株的产生,提高医院感染的治愈率.
作者:吕晓娟;俞华;陈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提出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整改措施.方法 依托国家疾控中心和湖北省《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方案》项目实施,对武汉市某医院临床科室开展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2013-2015年共采样657份,合格559份,总合格率85.1%;3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76.8%、78.1%和86.80%.其中消毒内镜、蒸汽灭菌器、污水、治疗用水监测合格率均为100.0%;物体表面合格率低为72.6%;空气细菌沉降率、外科手、卫生手合格率分别为92.5%、92.7%和80.3%.结论 该医院消毒质量3年平均合格率逐步提高,重点科室非常规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手消毒剂的耐药和器械清洗质量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谈宜斌;金学兰;李源;宋世会;田佳;彭明军;张天宝;黄小波;曾其莉;张静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ATP生物荧光法评价医疗器械清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评价医疗器械清洗效果,同时与目测法作比较.结果 按照本研究清洗程序清洗后的240件医疗器械肉眼裸视法检测合格率98.8%,放大镜观察法检测合格率82.1%;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清洗方法、不同存放时间的医疗器械清洗后所测定的RLU对数值之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TP荧光法检测值(RLU)的对数值与清洗方法、存放时间呈正线性相关(P<0.001),回归模型显著(F =22.38,P<0.001),但校正R2为0.20,拟合优度一般.结论 该医院医疗器械肉眼裸视法及放大镜观察法合格率较高,清洗方法、存放时间可影响医疗器械清洗效果,ATP荧光检测法检测结果与肉眼观察法差异较大.
作者:何学军;蒋国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佩戴时间对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通透性的影响及手套表面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染料渗透实验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佩戴不同时间的一次性医用无菌橡胶手套通透性及其污染状况进行检测.结果 新启用的一次性医用无菌橡胶手套持续佩戴90 min之后,即出现染料渗透和破损现象,且随时间延长手套的破损数量明显升高,右手拇指及食指处为主要破损部位.手套表面细菌污染情况及手套通透性均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一次性医用无菌橡胶手套反复使用或延长其使用时间将增加手套的通透性及破损率,职业防护风险也将随之增加.
作者:王燕;杨菊兰;蔡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两种清洗方法对医用橡胶吸耳球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集中回收的医用橡胶吸耳球600件,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清洗机清洗法和手工清洗法,对清洗质量进行目测、残留液检测和隐血试验检测.结果 3种检测方法,清洗机清洗合格率达分别为98.0%、90.0%和86.7%;手工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7.3%、96.7%和94.3%,两种清洗方法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工清洗法效果明显优于清洗机清洗法.
作者:李欢;陈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两种过氧乙酸消毒方法对集装箱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过氧乙酸加压雾化消毒法及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法对集装箱内的物品消毒,对比集装箱内3个部位物品表面消毒前后的自然菌数,计算杀灭率.结果 两种方法消毒后菌落数都明显降低,其中过氧乙酸加压雾化法杀灭率为95.6%,过氧乙酸熏蒸法杀灭率为9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73,P <0.01).结论 两种消毒方法杀灭率符合相关行业标准,达到检疫处理要求,但加压雾化消毒法杀灭率更高,且具有不开柜消毒的优点,能提高工作效率及通关速度.
作者:兰湛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微酸性电解水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的持续消毒效果.方法 有效氯为10 ~ 15 mg/L微酸性电解水持续为5台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每天早8点开诊前和下午诊疗结束后,分别采集漱口水、洁牙机和三用枪出水口水样,进行细菌菌落计数.结果 本次研究共采集水样300份,漱口水、洁牙机和三用枪水各100份.消毒前(0 d)漱口水、洁牙机水和三用枪水的平均菌落总数依次为982 cfu/ml、3.53×104 cfu/ml和7.99×103cfu/ml;消毒第8d,该3部位的平均菌落总数分别为106 cfu/ml、641 cfu/ml和2.41 x 105 cfu/ml;消毒第30 d,监测部位水样菌落总数下降明显,分别为0 cfu/ml、33 cfu/ml和7.56×104 cfu/ml.结论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中存在微生物污染,使用微酸性电解水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的消毒效果明显,特别是漱口水,但持续消毒效果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辛鹏举;黄凝;孙惠惠;王佳奇;苏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