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罗胜勇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qd,静脉滴注;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盐酸氨溴索15 mg,qd,静脉滴注,连读给药7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γ-干扰素(IFN-γ)、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50/52例)和82.69%(43/5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sCRP分别为(13.28±4.76)和(21.11±6.42) mg/L;IFN-γ分别为(8.45±3.62)和(20.36±5.12) ng/L;PCT分别为(4.02±2.07)和(7.46±2.13) μg/L;IgA分别为(2.17±0.43)和(4.03±0.52) μg/L;IgG分别为(8.14 ±1.31)和(12.32±1.65) μg/L;IgM分别为(0.86±0.28)和(1.20±0.39)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皮疹、腹泻、头晕、嗜睡等,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08%和19.23% (P >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明确,可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罗玲玲;滕承志;李晓笑;潘丹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lipase,LIP)、淀粉酶(amylase,AMY)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儿童急性胰腺炎(AP)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儿85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5例儿童作为对照组.于入院时及发病36 h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LIP,AMY与PCT,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岁.入院时,AP组患儿血清LIP,AMY,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DH及CRP的水平也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36 h,AP组患儿血清LIP,AMY,PCT,LDH及CRP水平进一步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P,AMY,PCT,LDH及CRP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儿童AP的早期诊断及排除具有重要意义,可为AP患儿的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赵志强;席錾;闫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前,FDA明确规定申办者向其递交的临床试验电子评审材料需要基于CDISC ODM(Operational Data Model)模型的SDTM define.xml作为用于新药注册评审的必备文件之一.尽管近几年业内已有多家企业致力于开发自动化工具生成SDTM define.xml,但在核查策略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系统性研究不多,工作人员仍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人工核查.本研究旨在对生成SDTM define.xml的元数据模块建立一套全面综合的核查策略和关键核查点,并通过编制SAS宏实现这些核查点的自动化核查和质量控制,使得递交给FDA的SDTM define.xml所包含信息准确无误,数据之间具有良好的追踪性,同时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
作者:朱欢;刘玉秀;于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紫杉醇(paclitaxel,PTX)聚合物胶束的荷瘤鼠组织分布和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S180荷瘤小鼠模型研究静脉注射PTX聚合物胶束和Taxol的药动学参数变化、组织分布特征和抗肿瘤作用;通过动物实验研究PTX聚合物胶束的急性毒性、溶血性和静脉刺激性.结果:PTX聚合物胶束的t1/2和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Taxol的3.52和4.55倍,在肿瘤部位的相对摄取率为2.31,表明该胶束具有长循环和肿瘤靶向作用.IPTX聚合物胶束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制显著强于Taxol(P<0.05).生物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PTX聚合物胶束的大耐受剂量和LD50均显著高于Taxol(P<0.05),对兔耳缘静脉无明显血管刺激性.结论:PTX聚合物胶束延长了药物体内循环时间、增强了肿瘤靶向性和抗癌活性,提高了生物安全性,期望为临床提供一种高效、低毒紫杉醇聚合物胶束靶向制剂.
作者:姚天怡;尹少平;刘雯;赵炎磊;王广基;李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心肌肥厚是心脏在应激情况下的代偿反应,生理性心肌肥厚可以提高心脏的生理功能,但病理性的心肌肥厚会对心脏造成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如发生心律失常、心衰及猝死等危险.近多项研究发现,A型激酶锚定蛋白(AKAPs)协同多种信号因子参与病理性心肌肥厚的调节过程,本文就AKAPs对病理性心肌肥厚的调控机制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王政;汪和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考察桂枝-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水煎液灌胃给予大鼠后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桂枝-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水煎液(给药剂量:以芍药苷50 mg/kg计算),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甲醇沉淀蛋白的方法处理血浆样品,以华法林为内标,应用HPLC-MS/MS测定芍药苷血药浓度,分析计算芍药苷大鼠体内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浆样品HPLC-MS/MS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桂枝-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水煎液大鼠灌胃给药后,配伍比例为1∶1时芍药苷的药时曲线中呈现较快的药物吸收趋势.单芍组的CmaxAUC(0.1)、AUC(0-∞)与其他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比例配伍的桂枝-白芍药对(1∶1、1∶2、5∶3)的芍药苷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02.61%、155.56%、245.45%.各组的达峰时间虽未见明显变化,但各组生物半衰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对芍药苷体内药动学有明显的影响.本实验从药动学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古方用药针对不同病症药物不同用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作者:陈永财;钱江辉;王彬辉;沙先谊;翁金月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SC)组、肝脏缺血再灌注(HIR)组、白藜芦醇(Res)组.各组分别采集血液标本,处死动物收集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及炎症因子IL-6、TNF-α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检测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光镜下观察经HE染色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HIR组相比,Res使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血清中反映肝脏功能学的指标ALT、AST及AKP的浓度明显降低,同时肝组织HMGB1、TLR4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亦显著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通过抑制HMGB1-TLR4信号通路,从而减少其下游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减轻再灌注过程中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宋娟;田小霞;李宝红;王东;孟董超;卢彦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近年来窄治疗指数类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备受关注,关于窄治疗指数药物生物等效性如何评价,一些要点问题尚存很大的争议.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指导原则,本文分析和介绍了窄治疗指数类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困难及主要解决方法,参考国内外法规、指导原则及相关文献,对窄治疗窗药物生物等效性评价及参比制剂校正的平均生物等效性(RSABE)方法展开介绍,以期对我国窄治疗指数类药物的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作者:徐毛迪;吴子静;谢海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酒精性肝病是由长期酗酒引起的肝功能损伤,对全球公众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但是,酒精性肝病的发病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与酒精代谢酶、脂质储存、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相关的基因多态性都可以影响酒精性肝病的发病风险.此外,近年来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PNPLA3 rs738409等在大部分人群中得到广泛验证的与酒精性肝病易感性相关的位点.这些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近几年与基因多态性及酒精性肝病易感性相关的遗传学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林秀贤;陈丹;赵青;陈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在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对2016年1-3月和2016年10-12月期间骨科清洁手术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频次、预防用药合理率、适应症选择合理率、用药时机合理率、品种选择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经过规范化管理,骨科各组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有所下降,抗菌药物选择趋于合理,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显著提高,适应症选择合理率均达到了83%以上,用药时机正确率也有较大提高,品种选择和用药疗程的合理率各组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干预后骨科各组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显著提高,干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李静;高赟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龙血通络胶囊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龙血通络胶囊对大鼠病理学改变的影响.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龙血通络胶囊对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并测定脑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龙血通络胶囊高、中剂量组可改善行为障碍,降低行为学评分且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同时龙血通络胶囊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升高脑缺血模型脑组织中的SOD、GSH-Px、LDH的水平以及降低iNOS的活性和MDA、NO的含量.结论:龙血通络胶囊对脑缺血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中自由基损伤和iNOS含量有关.
作者:李睿;罗胜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EPL)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D4+T淋巴细胞Kv1.3等通道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慢性心衰Ⅱ、Ⅲ期的患者及正常人全血样本(30例vs 20例).免疫磁珠分选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EPL对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共分为3组,Control组、CHF组及CHF+ EPL组.RT-qPCR检测各组培养体系中的Kv1.3、KCa3.1和CRAC通道mRNA的表达;In-cell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D4+T淋巴细胞膜上Kv1.3通道蛋白质的表达.结果:EPL的佳抑制浓度为30 μmol/L;CHF组Kv1.3通道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分别是Control组的10.74倍和1.20倍(P<0.01),CHF+ EPL组Kv1.3通道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分别比CHF组降低了64.80%和39.62% (P<0.01);CHF组KCa3.1和CRAC通道mRNA的表达分别是Control组的4.73倍和3.77倍(P<0.01),CHF+ EPL组KCa3.1和CRAC通道mRNA的表达比CHF组分别降低了19.30%和37.14%(P<0.01).结论:CD4+T淋巴细胞的三种离子通道的mRNA和/或蛋白质在慢性心力衰竭情况下均有高表达,依普利酮均能明显下调三种离子通道的mRNA和/或蛋白质,其中Kv1.3通道的变化尤为突出,推测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能通过抑制CD4+T淋巴细胞膜上的Kv1.3通道的激活,减少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终抑制CHF过程中炎症作用的发生发展而对心衰有利.
作者:李少华;伊力哈木江·克尤木;徐琦;邵培培;程路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血小板活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心功能I~Ⅱ级,且所有患者无严重心律失常.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0.4μg/kg(D1组)、0.6 μg/kg(D2组)、0.8 μg/kg(D3纽)和生理盐水(C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D1组)、0.6μg/kg(D2组)、0.8μg/kg(D3组)或生理盐水(C组),容量均为10 mL,输注时间10 min,4组患者麻醉方法相同.予给药前、给药后lh、给药后2h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GPⅡb/Ⅲa复合物,并记录失血量,术后8h内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及Ramsay评分评价镇静程度.结果:各组CD62P和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均上调;与C组比较,D1、D2组和D3组T2及T3时点CD62P和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下调(P<0.05),组间比较,D3组上调小于D1、D2组,且D2组上调小于D1组;与C组比较,D1、D2组和D3组术后VAS评分下降(P<0.05);与C组比较,术毕及术后2h,D1、D2组和D3组术后Ramsay评分上调(P<0.05),但术后4h及术后8h各组Ramsa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表达,降低术后疼痛评分且过度镇静状态出现,安全有效.
作者:徐巧敏;吴玮凌;章玲宾;樊理华;游敏吉;李坤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生活方式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吸烟、酗酒都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高风险因素.本文分别从生物模型、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分子机制等方面综述吸烟性骨质疏松症、酒精性骨质疏松症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莉;沙南南;陈楠;王拥军;张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丹酚酸A的抗肿瘤作用及逆转人肺癌耐药细胞株A549/MTX肿瘤的多药耐药性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A549及A549/MTX细胞分别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只加培养基)、阴性对照组(细胞+培养基)及实验组(细胞悬液+3种化疗药).丹酚酸A以5个浓度(4、8、16、32、64 μg/mL)对A549细胞作用,MTT法检测丹酚酸A在24、48、72 h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检测甲氨喋呤(MTX)、顺铂(CDDP)、吉非替尼(GEF)这3种化疗药对A549、A549/MTX细胞株及丹酚酸A干预后的A549/MTX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观察丹酚酸A对耐药细胞株的药敏性及药物逆转的作用.结果:丹酚酸对A549细胞24h抑制率从(9.16±3.64)%(4μg/mL)上升至(52.93±5.21)% (64 μg/mL),当浓度增加至64 μg/mL,并分别作用24 h、48 h、72 h后,抑制率为(54.93±5.21)%、(63.83±2.74)%、(72.91±4.06)%,丹酚酸A对A549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4 μg/mL丹酚酸A对A549细胞及A549/MTX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低于10% (9.16%,7.38%),说明对两者没有明显的毒性.经4 μg/mL丹酚酸A干预A549/MTX细胞后,甲氨喋呤对A549/MTX细胞株的IC50由(105.72±4.62)μ-g/mL降低至(26.13±1.36) μg/mL,逆转倍数为4.05倍;顺铂对A549/MTX细胞株的IC50由(174.92±6.86)μg/mL下降至(49.89±1.73)μg/mL,逆转倍数为3.51倍;吉非替尼对A549/MTX细胞株的IC50由(251.38±8.64) μg/mL降为(116.93±5.22)μg/mL,逆转倍数为2.15倍.与对A549细胞的作用相比较,MTX、CDDP、GEF对A549/MTX细胞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丹酚酸A干预后,三种化疗药物对A549/MTX细胞作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酚酸A能够抑制A549细胞及A549/MTX细胞的生长,此外,丹酚酸A在体外能够部分逆转A549/MTX的多药耐药性.
作者:李晖;陈俊;徐彩虹;庞林荣;程晓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MG)是一种具有潜在的抗风湿活性的多酚.为改善其药动学特性,我们制备了MG的微乳体系(MG-loaded microemulsion,MG-ME),本研究拟进一步揭示MG-ME可能存在的增效性特征.方法:本研究分析比较了MG-ME相对于其溶液在细胞摄取率、增殖抑制率、通路调控能力及体内关节保护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体外实验采用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HFLS-RA)为研究对象,MG在细胞内分布采用HPLC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MTT法测定,通路的调控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体内药效以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A)大鼠的治疗效果为依据.结果:微乳显著提高了细胞对于MG的摄取,强化了MG对HFLS-RA细胞中p38和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并对该细胞的体外增殖产生更为高效的抑制作用;同时相对于溶液体系,MG-ME进一步改善了药物对AA大鼠的关节保护作用.结论:结果表明微乳能增强滑膜组织对于MG的摄取,提高滑膜细胞对于药物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切实提高药物的体内疗效,是极具潜力且值得深入研究的抗风湿药物的有效载体.
作者:郭辉霞;陶梦情;左坚;汪魏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华法林作为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口服抗凝药,因其较窄的治疗窗,绝大部分关于华法林的文献资料均聚焦于其安全性和临床剂量的设计.目前各种华法林临床剂量调整的预测公式往往只能解释华法林40% ~ 60%的剂量个体化差异.本文对华法林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的诸多影响因素及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了文献分析,以期为促进华法林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药代动力学方面的依据.
作者:李海刚;范蓉;马宁;唐靖;廖鸿纯;郑霞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人胎盘葡萄糖转运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本院治疗并分娩的早产孕妇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各80例.随机选取两组各10例胎盘组织样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胎盘生乳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HPL)蛋白.选取人绒毛膜癌细胞系JEG-3细胞株纳入机制研究,根据转染载体的不同分为4组,pcDNA3.1组:JEG-3细胞转染对照载体pcDNA3.1;pcDNA3.1-GRα组:JEG-3细胞转染GRα过表达载体pcDNA3.1-GRα;ControlsiRNA组:JEG-3细胞转染Control siRNA;GRαsiRNA组:JEG-3细胞转染GRα siRNA.分别利用CCK-8法检测胎盘细胞增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程度、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胎盘细胞葡萄糖摄取量、荧光分子探针测定胎盘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α(glucocorticoid receptor-α,GRα)、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的HPL强阳性细胞多于地塞米松组.与pcDNA3.1组比较,pcDNA3.1-GRα组的细胞增殖能力、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葡萄糖摄取量显著升高(P<0.05,P<0.01);细胞凋亡、ROS含量明显降低(P<0.01);GRα、GLUT1、GLUT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与Control siRNA组比较,GRαsiRNA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葡萄糖摄取量明显下降(P <0.05,P<0.01);细胞凋亡、ROS含量明显升高(P<0.01);GRα、GLUT1、GLUT3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地塞米松能够抑制胎盘对葡萄糖的转运功能,并且极有可能通过ROS/AMPK路径实现这一调控.
作者:商宏恺;傅爱萍;陈露芳;仝进毅;斯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临床常见的间叶细胞来源肿瘤,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已明显促进其临床诊治进展,甚至该肿瘤的诊治已成为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领域的典范.本文综述GIST临床诊治现状与进展,包括病理诊断、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方面,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作者:何苗;范晶;王子卫;赵和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血乳酸(Lac).采用心脏彩超仪检测患者心功能变化,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CI、SVI均明显升高,Lac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I、SVI明显高于对照组,La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A的水平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CT、CRP、WB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CRP、WB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能显著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
作者:陈曹杰;徐驰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