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诱导后晶体液或胶体液对体内液体潴留指数的影响

冯彩娟;李玉红;何锐;丁倩男;茹国美

关键词:液体潴留指数, 液体治疗, 脱水, 血肌酐浓度
摘要:目的:探索麻醉诱导后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对液体潴留指数(fluid retention index,FRI)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盲法前瞻性研究.选择胃肠外科肿瘤大手术患者111例,美国麻醉医生分级(ASA)Ⅰ~Ⅱ,分成4组:Ⅰ组(万汶负荷和维持),Ⅱ组(预注乳酸林格氏液,万汶负荷,乳酸林格氏液维持),Ⅲ组(万汶负荷,乳酸林格氏液维持),ⅣV组(乳酸林格氏液负荷和维持);液体负荷以9 mL/kg万汶或者乳酸林格氏液,再以12 mL/kg万汶或者乳酸林格氏液体输注1h,之后以维持心搏出量变异(SVV)值为13%左右指导液体治疗.每位受试者采集尿标本3次,即麻醉前、液体负荷完成以及手术开始后1h.检测尿液颜色,尿比重、尿渗透压和尿肌酐浓度,并根据上述尿液指标计算FRI.结果:术前FRI的基础值为3.4±1.1,液体负荷期间FRI几乎没有变化(P>0.05),术后1h液体维持输入万汶的患者(Ⅰ组)的FRI值与基础值相比没有变化(P>0.05),而输入林格氏液体的患者(Ⅱ组、Ⅲ组和Ⅳ组)术后1h的FRI值由3.3降到2.9(P =0.003).当患者尿液速率小于100 mL/h,FRI迅速增加.无1例患者发生术后肾功能损伤,FRI≥4.0的患者占32%(15例),其术后血肌酐浓度轻度增加的风险增加6.4倍;而术中出血≥250 mL也增加术后血肌酐升高的风险.与术后血肌酐未升高的患者相比,术后血肌酐浓度增加的患者术中肌酐清除率也增加(155 mL/min vs 76 mL/min,P=0.012).结论:林格氏液可以降低FRI值,逆转患者围手术期脱水,而羟乙基淀粉却没有此作用.术前FRI升高增加患者术后血肌酐浓度增加的风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相关文献
  • 皖南地区898例糖尿病足病及烧烫伤创面分泌物培养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目的:分析本院糖尿病足和烧烫伤创面感染患者病灶分泌物培养病原菌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院感防控提供依据资料.方法:对2012年1月-2016年5月本地区898例糖尿病足病及烧烫伤感染创面分泌物培养病原菌及药敏数据进行汇总,回顾性分析病原菌株分布,耐药情况,利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病原菌年龄分布差异的相关性.结果:共898例次样本,698人次分离出病原菌株,240例次未分离出病原菌,有效分离率73.27%,创面呈现多种菌混合感染的趋势,检测到两种菌的比例占18.37%.病原菌分布以G-菌为主,共550株,占66.34%,主要构成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7.01%)、鲍曼不动杆菌(16.52%)、大肠埃希菌(11.22%)、肺炎克雷伯菌(5.79%).G+球菌272株,占32.81%,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9%)、表皮葡萄球菌(6.99%).主要G-菌对一、二代头孢菌素均高度耐药,对三、四代头孢、氨基糖苷类耐药率相对较低.在半合成青霉素中,大部分G-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一定敏感性.除鲍曼不动杆菌外,主要G-菌对亚胺培南仍具有高度敏感性.主要G+菌,除对青霉素高耐药外,对其余大部分抗生素仍保持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不同病原菌年龄分布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多数病原菌感染具有年龄分布的显著性差异.结论:皖南地区近5年糖尿病足病感染及烧烫伤创面的病原菌分布具有地区特异性,其耐药情况,年龄分布差异分析有助于区域内的院感防控.

    作者:高家林;张魏;刘春声;朱玉;夏礼斌;陈月平;赵咏莉;何春玲;邢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花生四烯酸的ω-羟化代谢途径与心脑血管疾病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人体内含量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参与调节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大量研究发现AA可经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途径代谢,且其CYP ω-羟化酶代谢产物20-羟基二十碳四烯酸(20-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20-HETE)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CYPω-羟化酶抑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AA ω-羟化酶的种类、表达及基因多态性、20-HETE的生理功能和AAω-羟化酶抑制剂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

    作者:韦艺丹;许美娟;季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右归饮影响大鼠软骨细胞增殖及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研究

    目的:探讨右归饮在缓解关节软骨退变中,对软骨细胞增殖以及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成右归饮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予右归饮和0.9%生理盐水灌胃,1周后取大鼠血清,制备成浓度为5%、10%、15%右归饮含药血清和含0.9%生理盐水血清.再取正常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鉴定后培养至第3代,分别加入5%、10%、15%右归饮含药血清和含0.9%生理盐水血清培养,培养24、48、72 h后分别加入MTT新鲜溶液进行检测,确定右归饮干预的佳浓度及时间,以该浓度及时间培养软骨细胞,应用ELISA、RT-PCR测定含右归饮和生理盐水血清培养的细胞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MP-13)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右归饮含药血清对培养软骨细胞均有增殖促进作用(P<0.01),其中15%含药血清培养48 h的增殖作用明显与稳定(P<0.01);ELISA、RT-PCR检测见与含0.9%生理盐水血清比较,右归饮含药血清可使大鼠软骨细胞MMP-3、MMP-9、MMP-13mRNA表达量下降(P<0.01).结论:15%浓度右归饮含药血清培养48 h为佳干预的浓度和时间,右归饮可以促进大鼠软骨细胞的增殖,抑制软骨细胞分泌MMP-3、MMP-9、MMP-13.

    作者:王伟东;邹阳;沈建国;胡伟锋;王文珺;童培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低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危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低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高危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及hCG促卵子成熟的低有效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6月行IVF/ICSI的hCG注射日血E2≥15 000 pmol/L的OHSS高危患者591例,根据hCG注射剂量分:2000 IU(A组35例),3 000 IU(B组76例),4 000 IU(C组137例)和5000 IU(D组343例),比较各组的促排卵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C组(21.55±7.57)个获卵数显著高于A组的(18.00±5.70)个、B组的(18.00±5.50)个及D组的(19.30±6.45)个(P<0.05),受精率(75.86%)高于A组(70.97%)和B组(70.18%,P<0.05),种植率(49.03%)明显高于A组(26.0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成熟率低于B组与D组(P<0.05).B组受精率明显低于D组(P<0.01).四组两两相比,临床妊娠率和抱婴回家率及中重度OHSS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hCG不影响OHSS高危患者IVF-ET妊娠结局,hCG 3 000或4 000 IU不但能促卵子成熟且不影响胚胎发育潜能而且能有效降低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

    作者:陈雅;林金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的专性厌氧菌,是常见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致病菌.炎症性肠病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流行病学证据显示:炎症性肠病患者拥有更高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发生率.本文就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生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等进行阐述.

    作者:万姗姗;曹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及其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符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阿戈美拉汀组(n=58)和米氮平组(n=54),阿戈美拉汀组接受阿戈美拉汀治疗,米氮平组接受米氮平治疗,治疗持续8周,基线及治疗第1、2、4、8周末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状况,同时用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SEX)评定患者的性功能,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阿戈美拉汀组和米氮平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6.9±3.7、7.8±3.4,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是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t=1.337,P=0.184).治疗前阿戈美拉汀组和米氮平组男性的ASEX评分分别为13.5 ±3.3、13.0 ±3.1(t=0.825,P=0.411);女性分别为12.8 ±3.5、13.1±2.8(t =0.179,P=0.859),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末阿戈美拉汀组男性、女性ASEX评分分别为10.8±2.5、10.5 ±2.4,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米氮平组男性、女性ASEX评分分别为18.2±4.5、19.1±4.1,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男性、女性研究对象间ASEX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末两组性功能障碍例数分别为8例(13.8%)和22例(40.7%),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X2 =4.35,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同时对抑郁症患者的性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沈仲夏;钱敏才;蔡敏;耿松;郭萍;杨胜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犬血浆中的普瑞巴林及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测定犬血浆中普瑞巴林浓度的高效、灵敏、快速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并应用于Beagle犬单次口服给予普瑞巴林胶囊后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犬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使用Agilent ZORBAX-C18(2.1 mm × 150 mm,3.5 μm)色谱柱,以含0.1%甲酸的水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分析测定,普瑞巴林及非那西汀的离子对分别为[M +H] +m/z 160.4→83.3和[M +H] +m/z 180.3→110.2.6只Beagle犬口服给予150 mg普瑞巴林胶囊后采集不同时间点血样,用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进行测定.结果:普瑞巴林在30 ~ 10 0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9 5),提取回收率为101.2%~ 102.9%,批内与批间精密度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Beagle犬口服给予150 mg普瑞巴林胶囊后,Cmax为(25 637.5±2 571.8)ng/mL,Tmax为(1.0±0.5) h,t1/2为(4.4±0.6) h,MRT为(6.7±0.7)h.结论:此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单次口服给予Beagle犬150 mg普瑞巴林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王瑜;仲云熙;金孝亮;谷世寅;彭英;尹莉芳;贾元威;孙建国;王广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联合吸入噻托溴铵与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联合吸入噻托溴铵(TIO)与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以TIO联合ICS/LABA治疗为试验组、TIO单药治疗为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RCT,合计2 801例患者.Meta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变化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IO+氟替卡松(500 μg/d)/沙美特罗[MD=0.08L,95% CI(0.07,0.09),P<0.000 01]、TIO+氟替卡松(1 000 μg/d)/沙美特罗[MD =0.14L,95% CI(0.03,0.24),P=0.01]、TIO+布地奈德(320 μg/d)/福莫特罗[MD =0.09L,95% CI(0.03,0.15),P=0.004]和TIO+布地奈德(640 μg/d)/福莫特罗[MD=0.05L,95% CI(0.01,0.09),P=0.02].试验组圣乔治呼吸调查问卷(SGRQ)评分改变较对照组显著[MD=-4.49,95%CI(-5.24,-3.75),P<0.000 01],运动耐力较对照组有所提高.试验组急性加重发作明显低于对照组[RR=0.67,95%CI(0.48,0.94),P=0.02],两组严重不良事件和肺炎发生率相近.结论:与TIO单药治疗相比,TIO联合ICS/LABA治疗COPD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发作.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及样本量限制,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RCT加以论证.

    作者:韦柳萍;宋林;杨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参皂苷Rg1对lactacystin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对lactacystin所致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组、lactacystin组、lactacystin和Rg1联合处理组(0.1,1,10 μmol/L),分别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测定法检测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 (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表达情况,calcein-AM荧光检测细胞的摄铁能力,JC-1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carboxy-H2DCFDA检测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结果:与lactacystin组相比,lactacystin和Rg1联合处理组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细胞DMT1表达减少,细胞摄铁能力下降,线粒体膜电位增加,胞内氧化应激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gl对lactacystin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DMT1介导的细胞摄铁能力,稳定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陈瑛;梁海燕;李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度洛西汀联合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分别口服度洛西汀和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度洛西汀和巴戟天寡糖胶囊,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i指数(BI)、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8周后,度洛西汀组和巴戟天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度洛西汀组、巴戟天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度洛西汀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极显著下降(P<0.01),巴戟天组显著下降(P<0.05);三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极显著下降(P<0.01),BI评分、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联合组与度洛西汀组、巴戟天组比较,HAMD评分极显著下降(P<0.01);NIHSS评分、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巴戟天寡糖胶囊对卒中后抑郁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联合用药疗效和改善认知功能更好.

    作者:吴义高;施星明;江芹;储照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应激水平和术后细胞因子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中的应激水平和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65~80岁,ASA分级Ⅰ~Ⅱ级的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盐水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10 min泵注完,麻醉维持时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0.4 μg· kg-1·h-1,而盐水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入室(T0),泵注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腹时(T3),气管拔管后即刻(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皮质醇(Cor);T0,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的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结果:T1-4时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MAP及HR显著低于盐水组(P<0.05);T2-4时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Cor显著低于盐水组(P<0.05);T4-6时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IL-6显著低于盐水组(P<0.05);T4-6时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IL-10显著高于盐水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全麻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辅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减少Cor的释放,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减轻促炎因子IL-6的释放,增加术后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维持术后细胞因子的平衡.

    作者:黄巧文;蔡丽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山茱萸多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山茱萸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Fructus Corni,PF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PFC低、中、高处理组(25、100、200 mg·kg-1-d-1).给药14 d后,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5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在缺血前、缺血30 min、复灌5、30、60、120 min时的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EDP)和左室压上升、下降大速率(±dp/dtmax);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比色法测定血浆SOD、GSH-Px、CK活性和MDA含量;RT-PCR检测心肌肌浆网钙酶(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lcium ATPase 2a,SERCA2a) mRNA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PFC(100、200 mg·kg-1 ·d-1)组LVSP和±dp/dtmax明显升高(P<0.01),LVEDP值显著降低(P<0.01);光镜下可见L/R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水肿,炎细胞浸润;PFC(100、200mg·kg-1 ·d-l)组心肌细胞排列规则,仅有轻度充血、水肿.与Sham组比较,I/R组SOD、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MDA和CK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I/R组相比,PFC(100、200mg·kg-1.d-1)组SOD、GSH-Px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P<0.01),PFC (25 mg·kg-1·d-1)组与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K含量在PFC(25、100、200 mg·kg-1·d-1)组均显著降低(P<0.01);PFC(100、200mg· kg-l·d-1)组SERCA2a ATPase mRNA的表达较I/R组增多(P<0.01).结论:山茱萸多糖可显著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其机制与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作者:张晓京;来丽娜;张晓一;宋丽华;雷静文;刘芳;郭春花;宋晓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华佗再造丸中单体成分的细胞保护活性研究

    目的:鉴定华佗再造丸中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化合物.方法:采用PC12细胞和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氧化损伤和缺糖缺氧再灌注(OGR)损伤模型测定,从中得到的72种单体成分中具有细胞保护活性和促神经细胞增殖活性的化合物.结果:可提高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化合物有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可提高OGR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异甘草素、3-咖啡酰奎尼酸和人参皂苷Rb1.可促进正常PC12细胞增殖的单体化合物有人参皂苷Rg2、胆酸钠等8种化合物.可提高氧化损伤的bEnd.3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槲皮素、芍药苷等6种化合物.可提高OGR损伤的bEnd.3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槲皮素、人参皂苷Rg1等6种化合物.结论:除槲皮素对不同细胞不同损伤模型细胞均有保护作用,为广谱细胞保护剂外,其余化合物均有一定的细胞选择性或模型选择性保护作用,对神经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的化合物未见有细胞保护作用.这些结果为华佗再造丸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了进一步的药理学依据.

    作者:刘晓岩;朱元军;马建慧;王银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丁酸钠对尿毒症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5/6肾切除诱导的尿毒症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10 mg/kg氯沙坦钾组、低剂量丁酸钠组(0.4 g/kg)和高剂量丁酸钠组(0.8 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行5/6肾切除手术.术后第7周开始给药,模型组每天水饲,高剂量丁酸钠组和低剂量丁酸钠组每天分别灌胃,共给药两周.第9周始处理大鼠,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Clark 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试剂盒测定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RT-PCR测定脑组织SDHB、COXII、Gadd45b.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丁酸钠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都有降低,SDH和CCO活性均有升高,脑组织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提高,SDHB、COXII、Gadd45b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且高剂量组结果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酸钠能增加尿毒症大鼠脑组织中与呼吸功能相关基因(SDHB、COXII)的表达,提高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关键酶SDH和CCO活性,改善脑组织线粒体呼吸功能.

    作者:王惠;陈丁丁;叶彬;岳娟娟;张培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麻醉诱导后晶体液或胶体液对体内液体潴留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索麻醉诱导后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对液体潴留指数(fluid retention index,FRI)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盲法前瞻性研究.选择胃肠外科肿瘤大手术患者111例,美国麻醉医生分级(ASA)Ⅰ~Ⅱ,分成4组:Ⅰ组(万汶负荷和维持),Ⅱ组(预注乳酸林格氏液,万汶负荷,乳酸林格氏液维持),Ⅲ组(万汶负荷,乳酸林格氏液维持),ⅣV组(乳酸林格氏液负荷和维持);液体负荷以9 mL/kg万汶或者乳酸林格氏液,再以12 mL/kg万汶或者乳酸林格氏液体输注1h,之后以维持心搏出量变异(SVV)值为13%左右指导液体治疗.每位受试者采集尿标本3次,即麻醉前、液体负荷完成以及手术开始后1h.检测尿液颜色,尿比重、尿渗透压和尿肌酐浓度,并根据上述尿液指标计算FRI.结果:术前FRI的基础值为3.4±1.1,液体负荷期间FRI几乎没有变化(P>0.05),术后1h液体维持输入万汶的患者(Ⅰ组)的FRI值与基础值相比没有变化(P>0.05),而输入林格氏液体的患者(Ⅱ组、Ⅲ组和Ⅳ组)术后1h的FRI值由3.3降到2.9(P =0.003).当患者尿液速率小于100 mL/h,FRI迅速增加.无1例患者发生术后肾功能损伤,FRI≥4.0的患者占32%(15例),其术后血肌酐浓度轻度增加的风险增加6.4倍;而术中出血≥250 mL也增加术后血肌酐升高的风险.与术后血肌酐未升高的患者相比,术后血肌酐浓度增加的患者术中肌酐清除率也增加(155 mL/min vs 76 mL/min,P=0.012).结论:林格氏液可以降低FRI值,逆转患者围手术期脱水,而羟乙基淀粉却没有此作用.术前FRI升高增加患者术后血肌酐浓度增加的风险.

    作者:冯彩娟;李玉红;何锐;丁倩男;茹国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百草枯所致小鼠肺纤维化时肺组织酸性鞘磷脂酶表达上调

    目的:观察百草枯所致C57BL/6小鼠肺纤维化时肺组织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ASM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潜在病理意义.方法:将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百草枯组,百草枯组动物腹腔注射20 mg/kg百草枯,对照组动物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单次注射百草枯21 d后麻醉动物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检测灌洗液中细胞总数、总蛋白浓度,ELISA法检测BALF中IL-6和TNF-α水平;取肺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胶原沉积,TUNEL染色和Caspase-3活性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HE染色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tgen species,ROS)水平,Real 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ASM mRNA 和蛋白表达.结果:用百草枯处理后,C57BL/6 小鼠肺组织肺泡排列紊乱、部分肺泡出现塌陷、肺泡间隔增厚、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中出现大量胶原沉积.与对照组相比,百草枯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增多(P<0.01),总蛋白浓度增加(P<0.01),IL-6和TNF-α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Caspase-3活性增加(P<0.05),ROS水平升高,ASM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ASM可能参与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李燕飞;王会;胡长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体外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D-(-)-MTX/A549耐药细胞株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沉默对D-(-)-MTX/A549耐药细胞株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iRNA技术沉默D-(-)-MTX/A549耐药细胞株VEGF基因,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EGF、MMP-2 mRNA,Western blot检测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VEGF siRNA序列及阴性对照成功转染至D-(-)-MTX/A549后,VE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相比下降了2.29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2),表明转染成功.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D-(-)-MTX/A549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值均< 0.05),D-(-)-MTX/A549耐药细胞MMP-2 mRNA、p-ERK1/2的蛋白达也较阴性对照水平明显下降(P值均< 0.05).结论:抑制VEGF基因表达可以抑制D-(-)-MTX/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到MMP-2和p-ERK1/2信号通路.

    作者:陶绍能;王莹莹;戴云海;程光华;吕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与混合局麻药腹横肌平面阻滞这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I~Ⅱ级、年龄18~60岁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右美托咪定静脉组(DIV组)、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浸润组(DTAP组).DIV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DIV组和DTAP组均在麻醉诱导前行B超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DIV组)和0.375%罗哌卡因20 mL含右美托咪定1 μg/kg(DTAP组).术中麻醉维持Nacrotrend指数值37 ~ 46,两组术后均不使用镇痛泵.记录右美托咪定泵入前(T0)、诱导前(T1)、播管后1 min(T2)、气腹后5 min(T3)、气腹后30 min (T4)、气腹结束后5 min(T5)的血压、心率,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SBP×HR.记录术后24 h不同时点的VAS评分.结果:与T0时刻相比,DIV组在T2-3时点收缩压(SBP)升高(P<0.05),在T1时点HR下降明显(P<0.05),在T1-3时点RPP变化明显(P<0.05或P<0.01).与DTAP组相比,DIV在T3 SBP升高(P<0.05)、RPP增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局麻药腹横肌平面阻滞相对静脉泵入血流动力学稳定,延长局麻药时效.

    作者:吴秀秀;陈永权;薛玉荣;周颖婷;金孝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SIAH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SIAH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3例乳腺癌患者的活检石蜡包埋组织中SIAH1蛋白的表达情况,其中56例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分析SIAH1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SIAH1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以及部分临床特征相关,SIAH1蛋白高表达者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高于低表达者(P<0.05),SIAH1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SIAH1蛋白表达状况可能成为预测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指标,同时可能成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作者:钱立勇;温媛媛;徐勇飞;孔琼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及量化评价

    高变异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及量化评价是比较复杂且引人关注的现实课题,国内目前尚无专门的指导原则,本文参考FDA和EMA指导原则和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复杂性、国际上关于高变异药物的法规、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样本含量估算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列出三种方法(查表法、公式法、软件法)进行平均生物等效性试验样本含量估算,为申办方进行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何春远;孙华;谢海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