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胰高血糖素类肽-1受体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张慧敏;林琳;陈媛媛;林忠;杜有功;蒋正立

关键词:肠促胰素, DDP-4抑制剂, GLP-1肠促胰素类似物, 2型糖尿病
摘要:胰高血糖素类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为肠内分泌细胞在机体摄入营养时分泌的激素,因其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又被称为肠促胰素.而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二肽基肽酶-4(DPP-4)可快速灭活GLP-1和GIP,因此抑制DPP-4的活性可增强GLP-1和GIP激素的活性水平,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功能和血糖控制,越来越多基于该靶点的药物被开发出来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肠促胰岛素与T2DM之间的关系,并介绍GLP-1发挥效应的机制,以及GLP类降糖药物、DPP-4抑制剂的开发设计原理.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患者右美托咪定镇静的熵指数变化

    目的:评价熵指数在监测右美托咪定用于慢性肾衰继发甲旁亢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患者全麻诱导前镇静深度的变化特点.方法:试验组(E组)为择期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术的慢性肾衰患者20例,ASAⅡ~Ⅲ级,年龄18~65周岁,体质量指数18 ~ 25 kg/m2;对照组(C组)为择期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一般患者20例,ASA Ⅰ~Ⅱ级且无系统性疾病.两组在麻醉诱导前均输注负荷剂量0.9 mL·kg-1·h-1的右美托咪定10 min(右美托咪定浓度为4μg/mL),然后开始麻醉诱导.分别于输注前(T0)、输注1 min(T1)、5 min(T2)、7 min(T3)、11 min(T4)时记录反应熵(RE)、状态熵(SE)并计算RE-SE的值.结果:与T0相比,E组在T4时的RE和SE均下降(P<0.05);与C组相比,E组在T4时的RE和SE较低(P<0.05),且E组的RE-SE在T3时同样低于C组.结论:在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诱导前镇静时,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患者的熵指数较一般患者明显降低.

    作者:钟玮;李锐;李云;翁立军;王家友;常江;蒋维维;潘永露;张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杜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杜仲又名木棉、思仙、思仲、思锦树,是第三纪冰川运动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杜仲的主要资源在中国,是我国二级珍稀保护植物.从杜仲中提取的化学成分按其结构可分为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萜类、多糖类等.杜仲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保肝护肾、抗骨质疏松等药理作用.其在中国、韩国、日本等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本文综述了杜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杜仲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冯晗;周宏灏;欧阳冬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以NPC1L1为靶点治疗胆固醇结石的研究进展

    胆固醇结石病因形成复杂,涉及到胆汁脂类分泌的改变、胆固醇结晶、胆囊组织中的重要免疫反应、粘蛋白的形成以及胆囊动力不足等多个方面.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减少胆汁分泌是胆固醇结石的治疗策略之一.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 (NPC1L1)的表达水平对胆固醇结石的发生具有双重作用.本文综述以NPC1 L1蛋白为靶点治疗胆固醇结石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露露;周宏灏;欧阳冬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β分解的等效性试验样本含量估计

    目的:两组平行阳性对照的等效性试验中时常会遇到两总体均数之差不为0(δ≠0)的情形,而目前的样本含量估计公式并未很好考虑不同δ时β的分解问题,因而造成样本含量估计的偏差,无法达到理想的把握度.本文探讨服从正态分布连续性变量为主要指标的等效性试验样本含量估计的通用方法并验证其正确性.方法:根据等效性试验的统计推断原理,基于β分解和非中心t分布理论,对样本含量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并计算出不同参数设置下的样本含量,借助Monte-Carlo模拟方法对相应的样本含量逐个进行把握度模拟验证.结果:不同参数设置下模拟获得的把握度与事先设定的目标把握度水平均能很好地吻合,验证了样本含量估计方法的正确性.结论:本文给出的样本含量估计方法可以通用于主要指标为正态分布连续性变量的等效性试验.

    作者:陆梦洁;钟伟华;刘玉秀;李永昌;缪华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银杏内酯注射液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内质网应激和自噬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ginkgolides injection,GI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Longa法制备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t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再灌注1h后腹腔注射(i.p.,bid)不同剂量的GIs(1.25、2.5、5 mg/kg),连续治疗3d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制备大鼠tMCAO模型,于再灌注1h给予GIs(2.5 mg/kg),24 h和72 h时取样,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半影区内质网应激、自噬等相关蛋白表达.结果:GIs(2.5、5 mg/kg)显著改善tMCAO模型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减轻脑水肿,减小脑梗死体积;GIs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大鼠缺血半影区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水平上升.结论:GIs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损伤,其机制与抑制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相关.

    作者:兰新新;曹磊;王林晓;丁建花;范益;胡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一代铂类药物洛铂在中国肺癌患者治疗中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洛铂对比顺铂在中国肺癌患者治疗中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WanFang Data、CNKI、维普等数据库,收集洛铂对比顺铂在中国肺癌患者治疗中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2月.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本文分析结果提示两组3~4级副反应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显著性,洛铂组恶心呕吐的治疗副反应明显低于顺铂治疗组.但是两组疾病控制率、部分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没有统计学差异;血小板减低等副反应发生率也没有统计学差异.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有限,故本系统评价的结论仅供临床实践与研究参考.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新一代铂类药物洛铂在中国肺癌患者治疗中与传统铂类药物效果近似,但是副反应较小,具有一定优越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玲;吴巧萍;王天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姜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目的:初探姜黄素(curcumi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通道蛋白4(aquapo rin-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姜黄素治疗组(100,300 mg/kg).采用线栓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再灌注48 h,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其脑含水量的测定;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ELISA法检测VEGF、AQP-4的表达;运用HE染色观察其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姜黄素治疗组可显著降低脑含水量;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和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下调VEGF和AQP-4的表达.在上述变化中,高剂量组表现为明显.结论: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姜黄素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VEGF和AQP-4的表达,改变血脑屏障(blood-brian barrier,BBB)的通透性有关.

    作者:林国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JNK3信号介导亚低温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JNK3信号通路在亚低温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采用四动脉阻断法诱导大鼠全脑缺血,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亚低温处理组、SP600125(JNK3抑制剂)处理组及溶剂组;采用亚甲基蓝染色检测大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JNK3及c-jun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亚低温处理组、SP600125(JNK3抑制剂)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相比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蛋白JNK3、c-jun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NK3的磷酸化激活参与了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性作用.

    作者:田和平;褚正民;金城胜;沈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罗红霉素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吸烟哮喘小鼠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吸烟哮喘小鼠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2)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雌性BALB/c小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吸烟哮喘组、罗红霉素干预4组.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制备哮喘和吸烟哮喘模型,其中吸烟哮喘组在激发后置于自制熏箱内被动吸烟,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代替OVA.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中HIF-1α及HDAC2表达情况,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组和吸烟哮喘组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计数比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吸烟哮喘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比例显著高于哮喘组(P<0.01);罗红霉素干预组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例与吸烟哮喘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哮喘组和吸烟哮喘组肺组织HIF-1α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67±0.03、0.85±0.07比0.42±0.03)且吸烟哮喘组显著高于哮喘组,罗红霉素干预组(0.52±0.05)低于吸烟哮喘组(均P<0.01);哮喘组和吸烟哮喘组肺组织HDAC2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04±0.12、1.74±0.06比3.93±0.08)(均P<0.01)且吸烟哮喘组显著低于哮喘组,罗红霉素干预组(2.53±0.09)高于吸烟哮喘组(均P<0.05).吸烟哮喘组肺组织中HIF-1α与HDAC2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79,P<0.01).吸烟哮喘组BALF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组、正常对照组(均P <0.01),罗红霉素干预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吸烟哮喘组(P<0.01).结论:罗红霉素可能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上调吸烟哮喘小鼠HDAC2,从而改善气道炎症.

    作者:徐慧;夏梦玲;戴元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机制性药动药效学模型探讨脑α2受体对脑5-HT的影响

    目的:以雄性Wistar大鼠脑中缝背核(dorsal raphe nuclei,DRN)和脑前额区(prefrontal cortex,PFC)作为研究脑区,在选择性5-羟色胺(5-serotonin,5-HT)重摄取抑制剂和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合用情况下,给予不同浓度的α2受体拮抗剂BRL4440s,建立机制性药动药效学模型,考察α2异型受体对DRN和PFC中5-HT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透析法给予DRN不同浓度的BRL44408,检测DRN和PFC中5-HT浓度,用Winnolin(R)软件建立机制性药代药效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及对模型进行外推模拟.结果:该模型成功拟合BRL44408在2个剂量水平下的DRN和PFC中5-HT的浓度数据.并在模型的基础上外推模拟BRL44408 3个剂量水平下的DRN和PFC中5-HT的浓度变化.直接观察和模型诊断结果显示,随着DRN中BRL44408剂量增加,DRN和PFC中5-HT的浓度也增加.结论:该模型较好地拟合DRN和PFC中5-HT浓度,为进一步开展脑内α2受体对脑内5-HT浓度的调节能力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孙晶晶;胡路云;林宝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PK/PD优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给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目的:评价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erzcillin/tazobactam,PIPC/TAZ)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与传统输注给药方案比较微泵持续静脉输注能否获得更高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呼吸内科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采用前瞻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PIPC/TAZ 3.0 g/0.75 g,q8h,微泵静脉持续输注3h;对照组给予PIPC/TAZ 3.0 g/O.75 g,q8h,静脉滴注30 min.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结果:治疗第4天、第8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改善,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和90.9%,对照组为58.6%和81.8%;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细菌清除率比较,试验组为91.8%,对照组为7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PC/TAZ微泵持续静脉输注3h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更优的给药方案.

    作者:章小敏;洪冰;叶军辉;叶爱菊;余贤广;徐梯;罗武军;费文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胃癌患者血清IL-2、NO及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抗肿瘤作用是否与影响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血清一氧化氮(NO)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有关,并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胃癌患者的体力状态评分(ECOG评分)、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及1、2年存活率有无影响.方法:随机将43例40岁至80岁的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参芪扶正注射液+奥沙利铂+替吉奥组)和对照组(奥沙利铂+替吉奥组)两组,抽取入院当天和用药7d后外周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2、TNF-α及NO水平,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院时试验组与对照组IL-2、TNF-α和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后试验组患者血清IL-2与NO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无进展期及1、2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给药后体力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液中IL-2及NO水平有关.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力状态.

    作者:殷勤;陈飞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胰高血糖素类肽-1受体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胰高血糖素类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为肠内分泌细胞在机体摄入营养时分泌的激素,因其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又被称为肠促胰素.而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二肽基肽酶-4(DPP-4)可快速灭活GLP-1和GIP,因此抑制DPP-4的活性可增强GLP-1和GIP激素的活性水平,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功能和血糖控制,越来越多基于该靶点的药物被开发出来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肠促胰岛素与T2DM之间的关系,并介绍GLP-1发挥效应的机制,以及GLP类降糖药物、DPP-4抑制剂的开发设计原理.

    作者:张慧敏;林琳;陈媛媛;林忠;杜有功;蒋正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华法林是临床上使用广泛的抗凝药,其治疗窗窄,剂量个体差异大,很容易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遗传因素又是影响华法林稳定剂量及不良反应重要因素,与药效学、药代学及药物转运相关的基因都能够影响华法林的治疗.本文综述这些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其临床应用的进展,旨在全面了解遗传因素对华法林治疗的影响,为临床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嘉;王连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胃旁路术与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肠促胰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胃肠旁路术与应用二肽基肽酶-Ⅳ (DPP-Ⅳ)抑制剂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变化及肠-胰岛轴激素分泌,进一步了解术后代谢改变机制.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胃肠旁路术组(n=42)与DPP-Ⅳ抑制剂治疗组(n=33).观察并比较治疗后各项代谢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血糖均有明显下降.胃肠旁路术组患者血糖、血脂、体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DPP-Ⅳ抑制剂治疗组体质量、血脂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肠旁路术组饮食刺激后胰升糖素样肽-1(GLP-1)水平增加.结论:术后肠促胰素水平的增加可能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下降起关键作用.手术治疗明显优于DPP-Ⅳ抑制剂治疗.

    作者:王大会;沈未;王春红;贾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氨甲蝶呤对映体对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氨甲喋呤(MTX)对映体对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加入MTX对映体后细胞形态变化,应用MTT法检测MTX对映体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加入MTX对映体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MTT法检测表明两种MTX对映体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L-(+)-MTX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D-(-)-MTX.流式细胞检测发现两种MTX对映体药物对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具有明显干扰作用.结论:MTX对映体对A549细胞的作用明显具有手性差异,L-(+)-MTX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D-(-)-MTX.

    作者:陶绍能;王莹莹;周建国;程光华;张梦莹;钟民;吕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手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ASA Ⅰ或Ⅱ级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试验组(P组)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置管术后镇痛,对照组(C组)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置管术后镇痛.观察两组区域阻滞前(T0),阻滞后15 min(T1),侧卧位双肺通气5 min (T2),单肺通气15 min(T3)、30min(T4)、45 min(T5)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测定动脉及混合静脉血血气,计算肺内分流率(Qs/ Qt);比较两组术后2、6、12、24、48 h动脉血氧和二氧化碳的变化,以及静息和咳嗽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C组MAP、HR在T1时点较T0下降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肺内分流率从T2时开始升高,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12、24 h咳嗽VAS评分P组优于C组,术后12、24 h静息VAS评分P组优于C组(P<0.05),术后2、6h动脉血氧分压P组高于C组(P<0.05).结论: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单肺通气手术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镇痛效果确切,术中对肺内分流影响与硬膜外阻滞相当,减轻术后运动性疼痛,改善术后氧合,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蓉;严敏;万政佐;张蔚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白杨素衍生物dFMAChR体外抗乳腺癌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目的:研究白杨素衍生物6,8-二-三氟甲基-5-羟基-7-乙酰氧基白杨素(dFMAChR)对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体外抗乳腺癌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MTT法测定dFMAChR对MCF-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Hochest染色观察dFMAChR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进一步DNA凝胶电泳证实dFMAChR确有诱导MCF-7细胞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PARy、PTEN、p-Akt、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dFMAChR可剂量依赖性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IC50值为8.51 μmol/L;3.0、10.0、30.0 μmol/LdFMAChR处理人乳腺癌细胞48 h后Hochest染色镜下可见核浓缩的凋亡细胞,10.0、30.0μmol/L dFMAChR处理人乳腺癌细胞48 h后DNA凝胶电泳显示“梯形”条带,说明dFMAChR可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dFMAChR可浓度依赖性上调PPARγ、PTEN、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p-Akt的表达.结论:dFMAChR具有体外抗乳腺癌作用,其诱导凋亡机制与激活PPARγ/PTEN信号通路,终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王娟;秦勇;唐艳艳;张敏;覃丽;张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RhBLyS对AA大鼠MLNLs功能的影响及TACI-Ig的作用

    目的:研究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分子的免疫球蛋白(transmembrane acti-vator or calcium-modulating cyclophylin ligand-interactor-immunoglobulin,TACI-Ig)对rhBLyS刺激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mesenteric lymph node lymphocytes,MLNLs)功能的影响.方法:rhBLyS刺激AA大鼠MLNLs,设TACI-Ig五个浓度给药组(0.01,0.1,1.0,10,100 μg/mL)和一个阴性对照组IgG-Fc(10 μg/mL).MTT法测MLNLs增殖;流式细胞仪测T细胞主要亚群变化;ELISA法检测IL-17水平;Western blot法测TACI蛋白表达.结果:TACI-Ig降低AA大鼠MLNLs增殖能力;降低CD3 +/CD4+和CD4+/CD25+T细胞,升高CD4+/CD62L+T细胞的百分含量;降低AA大鼠MLNLs中IL-17水平和TACI蛋白表达.结论:TACI-Ig对MLNLs增殖活化、细胞因子分泌及受体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秦琼;常艳;魏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白菊内酯对胰腺癌Panc-1细胞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小白菊内酯对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对Panc-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诱导Panc-1细胞的凋亡;划痕实验观察小白菊内酯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侵袭实验观察小白菊内酯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药物处理后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小白菊内酯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C50约为15 μmol/L.流式细胞术提示小白菊内酯可以促进胰腺癌Panc-1细胞的凋亡.划痕实验显示小白菊内酯可影响胰腺癌Panc-1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显示小白菊内酯能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小白菊内酯可以明显降低Bcl-2的表达量,上调Bax的表达水平.结论:小白菊内酯可以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同时也影响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这过程与其影响一部分Bcl-2家族成员的表达有关,尤其是导致Bcl-2/Bax的表达失衡,促使凋亡.

    作者:刘军伟;姚伟锋;沈国樑;成剑;卢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