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奇;钱玲玲;唐久来;陈香;薛妹;路之远;姜俊红;吴德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和胸腺素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MIDS患者208例分为正常治疗组、卡巴胆碱组、胸腺素组和联合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测量HLA-DR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正常治疗组与其他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巴胆碱组与胸腺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巴胆碱和胸腺素治疗可以提高MODS病人的免疫功能,联合使用效果更佳.结论:卡巴胆碱和胸腺素在MODS病人的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作者:程爱斌;尚秀娟;王瑞刚;刁增利;张军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后的药代动力性质.方法:采用ELISA分析方法测定血浆总uPA、sc-uPA抗原浓度以及联合免疫生色底物法测定纤溶活性变化.结果: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20、40和60 mg,血浆uPA、sc-uPA和纤溶活性的AUC和Cmax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剂量比为1∶2∶3,AUCuPA之比为1∶2.1∶3.3;AUCsc-uPA之比1 ∶ 1.9 ∶ 2.9;不同给药剂量组间的uPA、sc-uPA抗原浓度的CLS、VSS、MRT、末端t1/2和tmax等参数无统计学差异.血浆纤溶活性浓度时间曲线的AUC和Cmax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变化趋势,Cmax之比为1∶2.3∶3.9,AUC之比为1∶2.9∶4.7,CLS与Vd随剂量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健康受试者个体口服20~60 mg剂量rhproUK后,血浆总u-PA、sc-uPA抗原浓度变化表现为线性药代动力学;而血浆纤溶活性浓度表现出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点.
作者:宋海晶;杨伟志;张卓梅;欧伦;陈方;王清清;董立厚;刘秀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分泌影响,并探讨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以10 mg/L的LPS刺激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为炎症模型.酶联免疫法测上清中TNF-α、IL-1β分泌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5、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P65蛋白核易位.结果:LPS明显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TNF-α、IL-1β分泌,P65蛋白生成增多,并大量易位于细胞核;IκBα蛋白降解增多.温郁金化合物抑制LPS诱导的IκBα蛋白降解及P65核易位.结论: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来实现抗炎作用.
作者:盛桂琴;吕宾;金海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英-35和枸椽酸氯米芬(C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不孕不育门诊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达英-35和CC)和治疗组30例(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英-35和CC),治疗3疗程,促排卵3个周期,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多毛评分、痤疮评分、卵巢体积、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总睾酮(T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同时观察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1)两组患者WHR、多毛评分、痤疮评分统计学上无明显变化(P>0.05),卵巢体积均明显缩小,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BMI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H、LH/FSH比值、TT均下降,SHBG均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FINS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下降(P>0.05).(3)治疗组的周期排卵率及周期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英-35和CC能显著改善PCOS患者的生殖内分泌情况,改善糖脂代谢,增加CC的敏感性,改善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叶慧君;江延姣;李爱萍;俞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组胺是机体重要的自体活性物质之一,经其各型受体介导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国际人类单体型图项目的完成,组胺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性研究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组胺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组胺相关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提供较为系统的文献基础.
作者:石盼盼;何功浩;徐贵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在大鼠血液和脑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米诺环素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大鼠尾静脉注射米诺环素,测定给药后10 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液、海马CA1区中游离药物的浓度.结果:米诺环素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2.08%,给药后迅速进入脑组织,在给药后3.83 h左右浓度达到峰值,其后缓慢下降,脑组织的游离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0h)可达血液的62.42%.结论: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测定米诺环素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并实现大鼠血液和脑组织中游离米诺环素浓度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米诺环素易于透过血脑屏障,且能长时间维持较高浓度,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董文彬;程佳祎;陈爱瑛;郑高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每组半数行Y型电迷宫测试,并检测海马和额叶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半数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Y型电迷宫测试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组全天总反应时间(TRT)和错误反应次数(EN)均较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组海马组织和额叶组织SOD活力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组海马组织MDA含量较低(P<0.05),额叶组织MDA含量与模型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hAT表达检测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组阳性细胞着色较深,轮廓较清晰,排列较整齐,各亚区阳性细胞数量较多(P<0.05).GFAP表达检测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组阳性细胞着色较浅,细胞体积较小,突起较短较细,侧枝较少,阳性细胞数量较少(P<0.05).结论:红景天对睡眠剥夺后大鼠脑组织氧化损伤及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可缓解睡眠剥夺造成的学习记忆功能的下降.
作者:张晓溪;郑晗;马战胜;史璐行;曾水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预防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4例应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每日给予氯吡格雷50、100mg口服,对照组仅用肝素盐水封管,观察6个月治疗期间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情况、首次尿激酶干预时间及尿激酶干预次数,并比较3组间凝血功能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氯吡格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6个月治疗期间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的次数显著降低、尿激酶首次干预的时间推迟、尿激酶干预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高剂量组治疗6月后血小板计数(PLT)出现降低、凝血酶时间(PT)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与治疗后低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50 mg的氯吡格雷能减少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并且安全性好.
作者:廖纯兴;潘巧玲;杨建泉;朱德霞;张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偏痛胶囊流浸膏对肾上腺素致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家兔体外血栓形成及其疼痛刺激模型大鼠脑电图的影响.方法:肾上腺素联合冰水游泳法复制大鼠血瘀模型,观察偏痛胶囊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体外血栓法观察偏痛胶囊流浸膏对正常家兔血栓形成的影响,脑电图法分析偏痛胶囊流浸膏对疼痛模型大鼠脑电频率和振幅的影响.结果:偏痛胶囊流浸膏可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液高切、低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血浆黏度(P<0.01或P<0.05),抑制家兔体外血栓的形成(P<0.01或P<0.05),表现为较好的活血化瘀、抗血栓作用;同时,偏痛胶囊流浸膏还可明显抑制大鼠足底辐射热刺激引起的δ频段百分下降(P<0.05),α2、α3频道百分比升高(P<0.05)等病理性脑电图变化,表现为较好的镇痛作用.结论:偏痛胶囊流浸膏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具有良好的抗血栓作用,同时可明显减弱疼痛引起的大鼠脑电图的异常变化.
作者:徐暾海;文萍;刘斌;张小勇;贾萧容;陶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侧弯反射是脑性瘫痪儿童神经行为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阳性率与临床医生的经验有关.缺乏科学,简单的监测手段.方法:本研究采用阵列式高密度的表面肌电技术,对24例侧弯反射阳性的脑性瘫痪儿童,30名侧弯反射阴性的正常儿童(经两名副主任以上医师独立鉴定)进行侧弯反射测定,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结果:阳性组24例脑性瘫痪儿童的侧弯反射的强度MMAV(侧弯反射阳性检测的量化指标)为(48.9±17.4) mV,阴性组MMAV为(3.1±1.2) mV,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1.750,P<0.01).结论:采用表面肌电检测技术测试侧弯反射,不仅可以定性,而且可以定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奇;钱玲玲;唐久来;陈香;薛妹;路之远;姜俊红;吴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为一种假定的血管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rn- derived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本研究探讨外源性H2S,即外源性假定的EDH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动物行为功能、脑组织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用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学改变.结果: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i.v.)0.195、0.390、0.780 mg/kg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状态,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脑含水量,显著地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MDA含量和LDH活性,并不同程度地改善大鼠脑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论:NaHS可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提示外源性EDHF (H2S)有抗脑缺血再灌损伤作用.
作者:焦传安;宋标;陈志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长效降压药使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进行疗效评价时临床试验操作要点和相关指标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和国际指南,时动态血压数据采集和记录方法,谷峰比值计算方法进行介绍.以一个实例的模拟数据计算谷峰比值和平滑指数等降压疗效指标.结果:谷峰比值群体计算法结果较个体计算法显著.ABPM达标受试者收缩压的谷峰比值和平滑指数,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全部病例进行分析时相应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计算谷峰比值和平滑指数时需分别采用群体计算法和个体计算法,并同时考量以评价平稳降压疗效.需对所有受试者和ABPM 达标者分别分析.
作者:尹芳;李云飞;黄继汉;李禄金;郑青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话网络心电模式在社区基础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社区医院的142例有心脏不适症状而普通心电图多次检查均正常的患者进行电话网络心电监测(TTM) 1056次,通过电话和网络传送心电信息至本院心脏监测中心,专职人员分析、诊断和出具报告,指导患者用药和治疗.结果:142例患者中发现早期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者1例,缺血型ST-T改变者16例,阵发性室上速22例,阵发性房颤12例,间歇性预激综合症8例,房性早搏和(或)室性早搏35例,6例安装永久起搏器和14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PCI)术后患者TTM监测无新的异常出现,28例未见异常.结论:TTM监测能及时将平时心电图、Holter等难以捕捉的心电信息记录下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心脏病的检查手段.
作者:郭望英;章慧洁;程硕韬;郭跃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疏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服用疏肝降脂汤,对照组40例服用易善复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脂、肝脏B超的变化,同时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治疗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C、TG、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降低肝功能血清酶学指标上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脏B超病情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服药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肝降脂汤具有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的疗效,而且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祝峻峰;林彦;李勇;虞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老年慢性肺病人群联合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慢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到2009年3月的稳定期老年慢性肺病患者192例.随机分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流行性感冒疫苗的试验组97例和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对照组95例.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接种后1年内随访两组慢性肺病第一次急性发作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急性发作的发生率53.6%(52/97)低于对照组72.6%(69/95)(x2=6.659,P=0.010).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流行性感冒疫苗能减少慢性肺病急性发作的发生率,其保护效率为26.2%.两组病死率相近,分别为8.2%(8/97)和11.6%(11/95)(x2=0.597,P=0.440).Kaplan-Meier生存函数发现试验组慢性肺病急性发作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log-rank检验,x2=8.065,P=0.005).结论:联合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流行性感冒疫苗能减少慢性肺病急性发作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力.
作者:杜坚宗;刘小利;赵恬;顾亮;钦光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治疗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Ta小鼠肾脏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表达的影响.方法:KK/Ta小鼠随机分为:非治疗组;早期治疗组:自6周龄起经口予坎地沙坦(4 mg· kg-1 ·d-1)治疗;晚期治疗组:自12周龄起予坎地沙坦治疗,正常对照组采用BALB/c小鼠.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压和糖耐量,计算总肾小球面积(WGA)、肾小球丛面积(GTA),细胞外系膜基质面积(ECMA)和肾小球内细胞核数目(NIGCN).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脏中AT1和AT2的表达.结果:8周龄KK/Ta小鼠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显著增加[( 427.49±89.37) mg/g vs.(9.54±3.25) mg/g,P<0.01],WGA、GTA、ECMA和NIGCN增多,肾小球内AT1的表达增加,AT2的表达减少.坎地沙坦治疗显著减少KK/Ta小鼠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早期治疗组(32.18±9.41)mg/g,晚期治疗组(53.20±7.26) mg/g,P<0.01],减轻肾脏病理损害,抑制AT1的表达,上调AT2的表达,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KK/Ta小鼠肾脏中AT1受体表达增加,AT2受体表达减少.坎地沙坦治疗能够抑制AT1受体、上调AT2受体的表达,发挥其减少白蛋白尿,减轻糖尿病肾病病理损害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范秋灵;肇晓明;蒲实;李卅立;杨刚;姜奕;王力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头孢克洛口服给药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探讨个体因素对代谢反应的影响.方法:基于头孢克洛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群体方法分析头孢克洛口服给药的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估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变异.结果:头孢克洛在健康志愿者中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模型.药物表观清除率(CL)、中央分布容积(V2)、中央分布容积(V3)、吸收速率常数(KA)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0.219 L/min、35.9 L、598 L和0.042 min-1.体重对清除率(CL)有显著影响.结论:群体药代动力学终模型可对个体药代参数做出精确的估计,体重对表观清除率有影响.
作者:黄继汉;黄晓晖;王鲲;李俊;郑青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经肾消除及主要经非肾途径消除的药物,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均受慢性肾功能不全疾病的影响.肾功能不全尤其是终末期肾病不仅直接减少药物的排泄,还能影响药物吸收、药物转运及药物代谢,从而影响药物的非肾消除.肾功能不全可直接抑制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的活性并减少酶及转运体在胃肠道、肝脏等多个器官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引起这种抑制作用的原因尚不明确,血液透析可以部分抵消或逆转这种抑制作用并存在透析消除.
作者:黄原原;张浩;易斌;付志敏;阳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支气管上皮MRP1 mRNA及蛋白水平变化及化痰降气方逆转的作用.方法:采用烟熏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另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化痰降气方(生药5.8 g/kg)i.g.治疗给药,2次/d,连续15d后,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肺支气管上皮MRP1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化痰降气方治疗能明显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COPD模型组MRP1 mRNA及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与COPD模型组比较,化痰降气方治疗组MRP1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化痰降气方能逆转COPD状态下MRP1 mRNA 及蛋白水平表达的降低,这可能是其治疗COPD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汪电雷;张弦;陶秀华;曹银;彭波;李泽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MicroRNA-21( miR-21)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并且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近期研究表明,miR-21的表达在多种心血管疾病时发生改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肺动脉高压、心衰、心肌缺血等.MiR-21也参与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功能.MiR-21通过抑制多种靶基因的表达参与上述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21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
作者:吴卫华;胡长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