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干燥方法对消毒后呼吸机复用硅胶螺纹管干燥效果观察

李建敏;张云;余霞;王婉群

关键词:集中式管理, 硅胶呼吸机管, 浸泡消毒, 灭菌器, 干燥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对呼吸机管路消毒后干燥效果.方法 呼吸机螺纹管采用浸泡消毒后,采用灭菌结束卸载后压力蒸汽灭菌器空锅进行干燥,同时与常规医用干燥法作平行比较.结果 干燥效果两组各采样150份,合格率均为100%;细菌学监测两组各采样80份,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消毒供应室利用灭菌后空载灭菌器对呼吸机管路进行机械干燥,效果可靠,当干燥柜出现故障或不能及时满足消毒物品干燥情况下,此方法可作为消毒物品干燥步骤的应急或补充.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温蒸汽甲酫对两种包装材料内器械灭菌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低温蒸汽甲醛对医用包装无纺布和纸塑包装内器械灭菌的效果.方法 试验组将装有生物指示剂的加强型PCD挑战装置和化学指示卡装入双层纸塑包装袋,对照组将装有生物指示剂的加强型PCD挑战装置和化学指示卡使用双层医用包装无纺布包装,把试验组和对照组摆放在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内同一位置,采用20 g/L的复方甲醛溶液,60℃灭菌程序.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加强型PCD挑战装置内的生物指示剂及化学指示卡均指示灭菌合格.结论 医用包装无纺布能达到与纸塑包装材料同样的灭菌效果,是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的理想包装材料.

    作者:徐丽华;白贤荣;肖笙;谢意;夏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范对策.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56份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表进行分析,掌握发生锐器伤人员的职业分布、产生职业暴露操作环节及损伤部位等,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结果 锐器伤是造成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医生(27.25%)和护士(66.57%)是医院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发生职业暴露的锐器种类以手术缝针、头皮钢针、一次性注射器为主;医生锐器伤主要环节是手术缝针,护生锐器伤发生时机分布较多,手是主要的暴露部位.结论 预防及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应建立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培训,规范标准性预防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意识.

    作者:王靖;樊宏英;程芸;高爱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过氧化氢溶液对骨科再生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溶液对骨科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回收骨科器械分单日为对照组,双日为试验组.对照组用常规清洗方法处理,试验组在常规清洗步骤中加用30 g/L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效果.结果 目测器械清洁度合格率,试验组为97.4%,对照组为91.5%.隐血阳性率试验组为6.6%;对照组为18.7%.结论 过氧化氢溶液浸泡骨科器械,可以显著降低器械隐血阳性率,提高清洗质量.

    作者:周红娟;王夏晨;陈雅琴;汤春玲;金汉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3年平顶山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现场采样方法对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2013年共采样6 592份,合格5 584份,总合格率为84.73%.不同监测项目中,合格率高为100.00%,低为42.33%,个体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低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P<0.05).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不平衡,尤其是个体医疗机构,应加强消毒工作的管理,增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提高消毒质量.

    作者:张锦娟;邢东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院内移动电话机细菌污染与病原菌传播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设备广受人们欢迎,移动电话(以下简称“手机”)的使用率与日俱增.手机在实现人们远距离沟通的同时,也提高了医疗行业的工作效率,其中包括患者的预约挂号、临床咨询、病理检查、实验诊断结果的反馈,以及对慢性疾病如哮喘、糖尿病的实时监测等各个方面[1].然而,在医院环境中使用的手机,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病原菌的污染或定植,并极有可能成为多重耐药细菌的潜在宿主,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部门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烧伤病房等,存在引起医院感染的风险.本文就医院内使用的手机细菌污染与病原菌传播之间的关系,以及消毒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刘婧婧;张莉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一种复方过氧化氢医用器械消毒液的相关性能实验观察

    目的 研究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消毒相关性能,为消毒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和载体定量试验法及理化检验法,对一种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理化性能进行了观察.结果 以含过氧化氢57.80 g/L的该复方消毒液作用0.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5.00;作用10min,对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5.00.以该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作用5min,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3.00;作用20 min,对止血钳齿端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为5.23,作用60 min可达到完全杀灭.将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密封保存在37℃90 d,过氧化氢含量平均下降率为6.52%.该复方过氧化氢消毒液对不锈钢、碳钢和铜等金属均基本无腐蚀.结论 该复方过氧化氢医用器械消毒液性能稳定,对细菌繁殖体、酵母菌和细菌芽孢均具有优良的杀菌效果.

    作者:梁金平;胡志锋;梁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的管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医疗技术不断发展,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对各类不耐热医疗器械进行灭菌已越来越普遍.2010年,我院引进了1台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因其具有低温、快速、高效、无毒等优越性,深受各科室的欢迎,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现将我院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的管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吴清玲;庄玲玲;蔡舜;傅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河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消毒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消毒现状,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方法 采用现场水样检测方法,对河南省农村部分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卫生质量及管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河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类型以地下水深井为主,占87.3%.配备二氧化氯消毒设施的供水工程的占31%,消毒设施能正常运行的占14.9%.无消毒设施的供水工程水质细菌超标率达到36.6%,有消毒设施但不能正常运行的供水工程水质细菌超标率为35.0%,消毒设施能正常运行的供水工程水质细菌超标率为23.6%.结论 河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消毒设施配置率较低,饮用水卫生质量堪忧,加大消毒设施的投入和运行管理.

    作者:张杰;祝刚;张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补充润滑对机洗手术器械保养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机械清洗手术器械的有效润滑保养方法.方法 10个同种外科手术器械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个手术包,每个手术包含轴节器械61件.实验组器械在完成机械清洗、上油程序后,对其关节、切割面等部位补充喷雾润滑油;对照组器械完成机械清洗、上油程序后,直接打包灭菌;用盲法观察两组手术包机洗后器械生锈率、器械关节灵活度.结果 实验组手术包使用288次,器械17 568件次,累计器械生锈率1.67%;对照组手术包使用276次,器械16 836件次,累计器械生锈率8.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器械关节灵活合格率99.2%,对照组器械关节灵活合格率87.5%,两组比较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机械清洗后的手术器械,对其关键部位作喷雾润滑保养,使器械关节灵活,生锈率明显降低,使用寿命延长.

    作者:范梅花;马香宝;吴玉莲;张洁;吴燕君;倪可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快速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检测方法,比较了肉眼裸视、矫正视力法和ATP生物荧光法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评价效果.结果 从山东省12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集71 1件清洗后医疗器械,肉眼裸视法、矫正视力法和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分别为66.39%、62.31%和62.59%.肉眼裸视法检测结果与矫正视力法和ATP生物荧光法一致性较差,Kappa系数为0.16.结论 矫正视力法和ATP生物荧光法可用于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检测.

    作者:刘雷;杨彬;董非;孟蔚;李子尧;田忠梅;崔树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某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目的 了解某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连续3年对某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结果 连续3年分别在7、8、9月份的某日进行的调查,实查率均在99%以上,每次调查均有效.2011-2013年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依次为为3.18%、3.42%、2.25%.连续3次调查当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依次为37.04%、28.52%、30.14%;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依次为40.00%、53.78%和44.70%.结论 该医院连续3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均在指标控制范围,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规范要求,应重点巩固和加强病原学和药敏监测.

    作者:王超;段淑云;张庆华;陈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两种保湿方法对子宫腔吸引管清洗效果影响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保湿方法对子宫腔吸引管清洗效果,为提高管腔类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使用后污染子宫腔吸引管1 600根,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加酶沉水箱法保湿,对照组用保湿剂喷洒保湿,保湿预处理后的吸引管选择相同的流程进行清洗.对清洗后的器械采用5倍光源放大镜目测及白通条法进行清洁度检查.结果 保湿预处理清洗后,放大镜目测检查观察组合格率99.07%,对照组合格率92.01%;白通条法检查观察组合格率99.33%,对照组合格率87.37%.结论 污染子宫腔吸引管等管腔类器械采用加酶沉水箱法保湿的清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保湿剂喷洒保湿.

    作者:李淑红;杨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改进清洗消毒流程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和感染防控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以提高消毒效果和医院感染防控效果.方法 通过细菌定量检测和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对改进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改进前消化内镜和活检钳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75.0%和78.1%,消化内镜诊疗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0%.改进清洗消毒流程后,消化内镜和活检钳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98.0%和100.0%,消化内镜诊疗患者未发生医感染病例.结论 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有效提高了消毒效果和医院感染防控效果.

    作者:石瑞春;杨理华;杨志伟;尹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病原菌对消毒剂耐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的耐受性现象一直是预防医学领域关注的问题,医院感染病原菌对消毒剂耐受性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不仅造成医院环境的污染水平升高,更增加了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病原菌对消毒剂耐受性机制的研究,对提高消毒剂的使用效果、改善医疗卫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晓莉;刘娇玲;陈克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一种复方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的配方筛选及杀菌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一种复方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及其相关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该复方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配方和消毒相关性能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 该复方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配方以聚六亚甲基胍和苯扎溴铵为主要杀菌成分,含量均为500 mg/L.以该复方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原液作用1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依次为6.13、6.19和5.72;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达4.06.结论 该复方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具有快速杀灭效果.

    作者:林立旺;黄育红;周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某医院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其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以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9例VAP患者为对象进行VAP感染因素研究.结果 本次调查的29例VAP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均超过48 h,在179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发生率为16.2%.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格拉斯评分<9在VAP患者死亡因素中具有统计学意义.从VAP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革兰阴性菌占感染菌总数的84.2%,多重耐药菌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高达60%.结果 该医院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VAP发生率较高,高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存在相关性.

    作者:余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梧州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状况,为加强消毒管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采样现场抽样调查方法,对梧州市辖区内不同类型托幼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梧州市托幼机构2009-2011年度各年度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85.98%、89.16%和91.24%.各项监测对象中,儿童玩具表面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5.87%,桌椅表面合格率为91.30%,教师及保育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82.62%.公立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0.33%,私立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为87.38%.结论 梧州市幼托机构卫生消毒质量逐年有所改善,需要特别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

    作者:冼桂江;覃敏兰;葛鸿科;蔡周梅;郭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细菌耐药性前瞻性监测及临床干预

    目的 了解医院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谱,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前瞻性监测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细菌及耐药谱,通过HIS系统实时查看病例,通过监测—控制—再监测督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提高标本送检率.结果 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9.52%,主要病原菌对部分抗菌药物有一定耐药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趋于合理.结论 开展细菌耐药性前瞻性监测,对抗菌药物应用及时干预,可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并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殷黎;刘朝基;王赛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成都市托幼机构消毒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状况,探讨托幼机构消毒工作对策.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及细菌培养方法对成都市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卫生消毒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全市托幼机构消毒卫生监测合格率为94.4%,其中公立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为96.1%,民营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3.6%,二者合格率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室内空气监测合格率低(为85.6%),工作人员手及餐饮具表面合格率均高于90%,且部分表面有大肠杆菌检出.结论 成都市不同类型托幼机构卫生消毒工作今后重点是加强分类指导和监管.

    作者:刘竹;邓小华;邓良利;安寒;陈怀毅;王莉;朱万任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8748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不同年龄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念珠菌、滴虫和线索细胞的检出情况.方法 对2013年1月-12月在浙江萧山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8 748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为5个年龄组,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 清洁度Ⅰ~Ⅳ度检出率分别为2.92%、36.87%、42.85%和17.67%;念珠菌、滴虫和线索细胞检出率分别为15.7%、1.56%、8.01%;清洁度Ⅰ~Ⅱ度总检出率以20岁及以下年龄组高(69.4%),Ⅲ~Ⅳ度总检出率以51岁及以上年龄组高(70.27%),其中21 ~30岁年龄组清洁度Ⅲ度和念珠菌检出率均高,51岁及以上年龄组清洁度Ⅳ度检出率高;41 ~50岁年龄组滴虫和线索细胞检出率均高.结论 浙江萧山地区女性阴道炎防治现状不容乐观,不同年龄患者因生理因素和个人行为因素不同导致感染现况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赵成国;毛剑锋;叶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