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钢;章江生;王琳辉
Meta分析是对具有共同研究目的的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合并,剖析研究间差异特征,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它在国内外医学文献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其统计学方法也在发展.根据研究的资料类型及统计指标,Meta分析可选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目前Meta分析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和成熟的统计学方法.
作者:杨娟;郑青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红花提取物对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左室心肌肥厚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52只 Wistar大鼠,行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制作左室心肌肥厚模型,其中12只大鼠行假手术.术后1周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100 mg·kg-1)、红花组(40 mg·kg-1),连续灌胃6周后,麻醉大鼠称量大鼠体重、左室心肌重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观察组织细胞结构改变;应用ELISA法测量血清MMP-2、MMP-9表达.结果: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LVMI增加,MMP-2、MMP-9的表达增多,红花组、卡托普利组能显著降低LVMI,并且抑制MMP-2、MMP-9的表达.结论:红花提取物能有效预防因腹主动脉缩窄所致的左心室壁肥厚和LVMI增加,抑制MMP-2、MMP-9的表达,说明红花抑制左室肥厚的形成可能与之有关.
作者:王建萍;王雄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非神经性AChRs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MTT比色法检测AChRs激动剂氨甲酰胆碱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离体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氨甲酰胆碱在不同的浓度呈现不同的作用,在10-11~10-9 mol·L-1和10-5~10-4 mol·L-1时显著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阿托品(10-7 mol·L-1)可以阻断该效应.而氨甲酰胆碱(10-7~10-6 mol·L-1)可显著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美加明(10-7 mol·L-1)可以阻断其作用.提示氨甲酰胆碱在10-11~10-9 mol·L-1和10-5~10-4 mol·L-1可通过激活mAChRs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而在10-7~10-6 mol·L-1通过激活nAChRs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氨甲酰胆碱通过激活非神经性mAChRs 和nAChRs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产生促进增殖和抑制增殖的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温晓明;张颖丽;刘新民;郭顺星;汪海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来源于不同组织肺泡、腹腔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acrophage mannose receptor, MMR)与配体的亲和力差异.方法: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腹腔冲洗法获得肺泡和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经纯化、鉴定后与异硫氰酸荧光标记的甘露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M-FITC-BSA)孵育20 min,分别加入D-甘露糖、D-半乳糖、EDTA,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与配体的结合情况.结果:Mφ上存在MR,MR与配体的结合属于Ca2+依赖性,其结合可被D-甘露糖、EDTA抑制,而不受D-半乳糖的抑制;腹腔MMR与配体的亲和力高于肺泡MMR.结论:腹腔MMR与配体的亲和力高于肺泡MMR.
作者:吕正光;刘莉;梅其炳;曹尉;王志鹏;刘新友;余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多索茶碱在大鼠的组织分布和排泄,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紫外检测方法测定大鼠灌胃口服多索茶碱后生物样品中药物的含量.结果:大鼠灌胃口服多索茶碱50 mg·kg-1后的组织分布试验表明:药物主要分布在胃、肠组织,其次在肝、肾、脾、脑等组织,大部分组织的药物含量于药后 0.5 h高,药后1 h除胃组织外其它组织均显著下降,随后一直到2 h均缓慢下降;大鼠灌胃口服多索茶碱50 mg·kg-1后从(0~12 h内)尿、粪和胆汁中排泄的原型药物分别占给药总量的 27.12%、1.96%和 1.68%.多索茶碱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92.1%.结论:多索茶碱主要分布于胃、肠、肝组织中.从粪和胆汁中排泄的原型药物很少.在尿中发现有3种代谢物.
作者:肖淑华;魏广力;刘昌孝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严重脑部疾病,随着对癫痫发病机理研究的深入,更多的抗癫痫药物得以开发使用.本文分类综述了γ-氨基丁酸(GABA)能药物、谷氨酸受体拮抗剂以及作用于膜离子通道、神经肽受体等靶点的抗癫痫新药.
作者:洪钢;章江生;王琳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利培酮联合抗抑郁药物与抗抑郁药物单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0项研究进行分析,评价利培酮联合抗抑郁药物与抗抑郁药物单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效应大小、痊愈率以及副作用的差异.结果:同质性检验:(1)有效性:χ2=7.26,df=9(P>0.05);(2)安全性:χ2=3.41,df=2(P>0.05).综合检验: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第1、2、4、6、8周末的综合检验分别为Z1=14.19(P<0.01)、Z2=14.00(P<0.01)、Z4=17.40(P<0.01)、Z6=12.10(P<0.01)、Z8=5.94(P<0.01).效应大小:无论是研究组还是对照组,在第1、2、4、6、8周末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的治疗效应大多数达到 0.5 以上;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处理效应的差异效应在不同时段的差异效应都大于 0.8.有效性比较: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显示研究组所有时段痊愈率、显效率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无效率低于对照组(8周末除外).副作用:两组之间的副作用差异没有显著性(Z=0.20~1.15,P>0.05).结论: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是一种良好的方法,可能特别适宜于难治性抑郁症.
作者:金卫东;陈炯;唐贤祥;邢葆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芍药苷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MTT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细胞存活率,DNA凝胶电泳观察DNA的断裂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500 μmol·L-1 硝普钠(SNP)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下降.预先经过 0.1、1和10 μmol·L-1 等浓度芍药苷处理后, SN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同时明显减弱一氧化氮对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结论:芍药苷可抑制一氧化氮诱导PC1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稳定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有关.
作者:孙蓉;武栋栋;刘国卿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筛选具有拮抗CpG ODN作用的抗炎中药.方法:将CpG ODN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素化样品池上,测定78种中药水煎液与CpG ODN的亲和力;选择具有较高亲和力的中药水煎液,与CpG ODN(33 μg·ml-1)37 ℃孵育30 min后,再次测定与CpG ODN的亲和力.结果:78种中药中,地榆、大黄、藏青果等14种中药含有结合CpG ODN的活性成分;鸦胆子、赤芍、地榆等9种中药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结论:筛选得到9种活性含量较高的中药,为下一步分离提纯有效成分/单体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程娟;郑江;周红;蒋栋能;吴翀;陈益国;张向武;姚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9-硝基喜树碱在犬体内药动学规律.方法:犬静注或灌服3个剂量9-硝基喜树碱,血浆9-硝基喜树碱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质谱联用法检测,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分析AUC、Cmax及ke与剂量的线性关系.结果:犬静注 0.5、1、2 mg·kg-1 9-硝基喜树碱,t1/2分别为 2.2±2.2、1.8±1.7 和 0.8±0.6 h;AUC0-t分别为105±71、272±81和396±93 ng·h·ml-1;犬灌胃1、2、4 mg·kg-1 9-硝基喜树碱,Cmax分别为 9.3±8.2、42.2±35.7 和 63.6±5.9 ng·ml-1,Tmax分别为 0.3±0.1、0.2±0.1、0.4±0.1 h,t1/2分别为 1.9±1.3、1.0±0.6 和 2.8±1.5 h,AUC0-t分别为 8.9±7.2、16.3±12.3 和 59.5±25.5 ng·h·ml-1;各剂量组t1/2及ke与剂量无关(P>0.05);口服生物利用度<6%.结论:静脉及灌胃给药后,9-硝基喜树碱在犬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在本实验所用的剂量范围内为线性动力学过程.9-硝基喜树碱灌胃给药后吸收迅速,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作者:闫晶超;马越鸣;王天明;张芳;严东明;谭波;谢华;张晓晨;余铁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本文介绍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模式和应用条件.提出应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设计方法进行中医药临床研究时应着重考虑的问题:盲法的实施、对照药的选择、洗脱期的确定、效应指标的选择及结论的外推.
作者:许卫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利用病毒学方法建立对小鼠肝炎病毒(MHV-A59)易感的星形胶质瘤细胞(DBT)模型,在细胞水平上建立抗冠状病毒药物的筛选的实验方法.方法:通过测定细胞病变效应(CPE)的半定量法及噬斑定量法测定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以PEG沉淀法部分纯化病毒,利用免疫学方法免疫动物制备抗MHV-A59的多克隆抗体;以血清学方法进行中和实验及酶联免疫方法定量测定病毒抗体的滴度及特异性;以100倍的TCID50病毒量感染细胞同时加不同稀释度的药物,在同一条件下,动态观察不同时间的细胞的CPE变化.以能保护CPE<50%为阳性.并比较药物的低抗毒浓度.结果:制备的抗体对MHV病毒具有特异性的翻转作用;合成新药Cinanserin和Pkumdl-cvs-1003 对MHV所致的细胞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结论:建立的MHV-A59敏感的DBT细胞模型可以用于抗冠状病毒药物的筛选.
作者:付红焱;徐波;王宏军;宫泽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31)注射液单次和多次静脉滴注在健康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方法:男女各半的3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3个单次给药剂量组和一个多次给药剂量组.用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分别测定4组受试者不同时间点两种药物的血药浓度以及单次给药中剂量组的尿药中两种药物的浓度.经DAS软件处理后,求出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者用药后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均符合二室模型.单剂量给药 6.0、2.4、1.2 g剂量组头孢噻肟钠t1/2β分别为 2.53±1.51、2.23±1.18、2.68±2.65 h,MRT0-tn分别为 2.1±0.24、1.25±0.19、1.2±0.17 h,AUC0-tn分别为 312.87±134.15、137.92±39.89、69.18±16.54 mg·h·L-1,AUC0-∞分别为 318.64±137.4、141.4±40.46、71.26±17.44 mg·h·L-1.他唑巴坦钠t1/2β分别为 0.55±0.07、0.48±0.22、0.47±0.28 h,MRT0-tn分别为 1.56±0.08、0.91±0.07、0.78±0.04 h,AUC0-tn分别为 64.5±14.69、22.14±8.41、11.9±3.22 mg·h·L-1,AUC0-∞分别为 66.63±15.33、23.26±8.29、13.64±3.46 mg·h·L-1.多次给药组(1.8 g tid)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t1/2β 1.5±0.51 和 0.49±0.14 h, AUCss 197.23±10.62 和 30.91±10.78 mg·h·L-1,Cav 24.65±1.33 和 3.86±1.35 mg·L-1,DF 3.92±0.41 和 4.68±0.59.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药-时曲线下面积均与剂量呈线性关系.单次给药中剂量组10 h头孢噻肟钠和他唑巴坦钠累计尿排率为 49.6±0.58%和 80.0±7.0%.结论: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3:1)静脉滴注给药后两种成分的血清动力学均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的二室模型.多次给药后体内无蓄积.头孢噻肟钠部分在肾中代谢,他唑巴坦钠主要从肾中代谢.
作者:许羚;盛玉成;郑青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Urotensin II早是从鱼尾部下垂体中分离出的神经环肽,随后在一种欧洲绿蛙Rana ridibunda的脑中鉴别出来和从人体基因组中克隆出来.人Urotensin II(human urotensin II,hUII)有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主要分布于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作为UT受体的一种内源性配体,hUII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如收缩和舒张血管,促进心肌细胞增殖,调节心功能,并在冠心病、心功能衰竭等某些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hUII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生物学效应作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丁波;高杉;陈志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钠肠溶试验片与参比片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泮托拉唑钠试验和参比制剂各40 m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在人体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试验片与参比片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 (3.18±0.54)和(3.30±0.47)h;Cmax 分别为(2.98±0.83)和(2.91±0.87) mg·L-1;T1/2分别为(1.86±0.41)和(1.72±0.48)h; AUC0-t分别为(9.51±3.71)和(9.77±4.55) m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3±19.6)%.结论: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师少军;李忠芳;陈华庭;曾繁典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应激因子交替持续应激21 d复制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经口分别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浸膏干粉200、500 mg·kg-1,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大鼠糖水消耗、开野实验行为学指标变化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水平的影响.结果:经过21 d慢性应激,大鼠出现糖水消耗量减少、开野实验水平得分及垂直得分均明显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延长等抑郁状态,同时血浆ACTH、CORT浓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经口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后可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和神经内分泌变化.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抑制慢性应激引起的HPA轴功能亢进,可改善大鼠的抑郁状态,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康大力;瞿融;朱维莉;马世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供体型齐墩果酸衍生物ZCⅡ2对早期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ZCⅡ2以128 mg·kg-1和64 mg·kg-1的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0 d,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一氧化氮(NO)以及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计算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白/球比例);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并行肝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相比,ZCⅡ2高剂量能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含量,增加白蛋白含量,提高白/球比例,显著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和Ⅲ型前胶原含量,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结论:一氧化氮供体型齐墩果酸衍生物ZCⅡ2对大鼠早期实验性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秀英;季晖;张奕华;陈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吸烟所致宫内发育迟缓(IUGR)大鼠母体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和抗氧化功能的改变及其所带来的毒理学和药理学意义.方法:妊娠天数明确的Wistar大鼠16只,分为对照组和吸烟组.采用吸烟法建立大鼠IUGR模型,孕21 d剖腹取胎,测量胎鼠生长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尾长)和胎盘重.差速离心法制备孕鼠肝亚细胞组分,测定多种药物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IUGR大鼠胎仔平均体重、身长、尾长、胎盘重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组的 87.7%、94.5%、95.3%和 83.0%(P<0.01).母体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1A1活性升高,为对照组的 137.9%(P<0.05);而CYP3A活性降低,为对照组的 73.3%(P<0.05),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也降低,为对照组的 86.5%(P<0.05).母体肝脏胞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为对照组的 1.11 倍(P<0.05).结论:孕期吸烟可致IUGR大鼠母体肝脏部分药物代谢酶活性和抗氧化系统功能改变,这些改变可能是导致IUGR发生的原因之一,同时吸烟可能改变孕期用药的疗效,增加药物毒性.
作者:王婷;汪晖;汤宏斌;鄢友娥;曾汉高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本文从临床试验的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中各方的责任两方面,论述了国际较成熟的临床试验风险管理模式,为提高国内临床试验管理水平提供经验.
作者:黄宇虹;王保和;邹澍宣;孙增涛;商洪才;张伯礼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机理.方法:四甲基偶唑氮蓝(MTT)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Hoche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印迹分析雄激素受体(AR)蛋白的表达;反转录PCR检测AR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TSA在较低浓度即能有效抑制LNCaP细胞的增殖,EC50为 125.9 nmol·L-1,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药物处理后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21表达增高,AR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被清除.TSA对AR的清除是发生在蛋白水平的降解,而不影响其转录.结论:TSA能够清除对细胞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的AR细胞信号通路,从而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发挥抑制作用.
作者:孙圣坤;刘兵;李秀森;侯春梅;洪宝发;于晓(廿)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