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为行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对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孙成成

关键词:舒芬太尼, 丙泊酚, 胸外科, 血液动力学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为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对其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进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为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术中气管插管时、切皮后5min的心率较低,在进行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时、切皮后5min的血压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其他各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吞咽功能恢复的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较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胸外科手术麻醉的效果较好,可使患者在术后较快苏醒,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可塑纤维桩对口腔残根进行修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可塑纤维桩对口腔残根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口腔残根修复治疗的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可塑纤维桩对其进行修复治疗,其临床并将治疗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60将这44例患者的牙根牵引至适合的长度,并通过正畸法对其进行修复治疗以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控制和改善,其中治疗成功的患牙有42颗,治疗失败的患牙有2颗,治疗的成功率高达95.4%。例均治疗果结论:应用可塑纤维桩对口腔残根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怀军;孙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联用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治疗对其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为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ction,ACI)患者联用丹红注射液、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其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其血清hs-CRP的水平和NIHSS的评分。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和NIHSS的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和NIHSS的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实验组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和NIHSS评分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联用丹红注射液、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可以较好地抑制其炎症反应,降低其血清hs-CRP的水平,进而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来有;范元;李国泉;邓盈军;黄河;陈利明;赵健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联合使用降纤疗法等三种疗法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降纤疗法、抗凝疗法和抗血小板聚集疗法治疗进行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3例患者。我院使用抗凝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降纤疗法、抗凝疗法(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和抗血小板聚集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凝血酶原的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的时间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凝血酶原的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的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的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的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减慢,但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降纤疗法、抗凝疗法和抗血小板聚集疗法治疗进行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体内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江艳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多点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多点套扎术(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疗的8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5例患者,对照组有40例患者。我院使用生长抑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生长抑素(所用药物和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和内镜下多点套扎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多点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此疗法可作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优选方法。

    作者:陈卫星;黄乾雄;余飞跃;张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氟桂利嗪与联用氟桂利嗪和血塞通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单用氟桂利嗪与联用氟桂利嗪和血塞通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13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氟桂利嗪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氟桂利嗪和血塞通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氟桂利嗪和血塞通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好,能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的症状,改善其脑部的血液循环,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手法整复术联合螺丝钉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手法整复术联合螺丝钉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我院使用螺丝钉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手法整复术和螺丝钉固定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手法整复术联合螺丝钉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其治疗的时间,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武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在我市流浪乞讨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受到诊治的情况及死亡原因

    目的:分析流浪乞讨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受到诊治的情况及死亡原因,以期为关心和救治这类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031例流浪乞讨的重症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我院自制的《柳州市社会福利医院2009~2013年重症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诊治情况统计表》对这1031例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其死亡的原因。结果:在这10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比例明显大于女性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在18~60岁之间患者的比例明显大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我们对这1031例患者的发病情况及病情进行分析后发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多,占患者总数的84.87%,患有旅途性精神病的患者少,占患者总数的0.29%;患有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多,占患者总数的8.54%,患有HIV的患者少,占患者总数的0.48%。我院主要使用药物疗法对这1031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或抗焦虑药物对其中的部分患者进行治疗。这1031例患者均未使用电休克疗法进行治疗。对于存在重症躯体疾病的患者,我们按照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在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均获得转归,其中,有35例患者死亡,占患者总数的3.39%。结论:加强对重症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进行管理,积极诊断与治疗其相关疾病,对于促进这类患者转归,降低其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国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宫外孕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宫外孕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0.17±5.53)分,抑郁评分为(46.23±4.51)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0.21±5.43)分,抑郁评分为(46.43±4.66)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1.24±3.65)分,抑郁评分为(40.07±3.21)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6.75±4.68)分,抑郁评分为(44.78±4.25)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3.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宫外孕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次旺桑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为行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对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为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对其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进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为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术中气管插管时、切皮后5min的心率较低,在进行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时、切皮后5min的血压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其他各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吞咽功能恢复的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较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胸外科手术麻醉的效果较好,可使患者在术后较快苏醒,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成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雾化组(6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雾化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雾化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雾化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11.045,P=0.008<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肝功能检测,观察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CHO、CHE及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BA的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即Child-Pugh分级越高,TBA的水平就越高;CHO、CHE及ALB的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即Child-Pugh分级越高,CHO、CHE及ALB的水平就越低。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可加深对患者肝组织受损程度的了解,有助于准确判断其肝硬化病情的发展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辩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1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为50.00%,观察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为88.89%,观察组患者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11.11%,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溃疡面的愈合,还具有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玫;尹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4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缓解的时间、咳嗽咳痰缓解的时间、呼吸困难缓解的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成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77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好,可促进其病情的好转,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苏美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66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心功能,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爱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护理干预在剖宫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剖宫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0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在进行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进行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产妇在产后第1个月、第3个月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的初动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在护生带教中实施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护生代教过程中实施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的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100名护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名护生。在对这两组护生进行临床带教的过程中,我院使用常规代教模式对对照组护生进行临床带教,在使用常规带教模式(方法与对照组护生相同)的基础上使用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对观察组护生进行临床带教。带教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患者对其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及其总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患者对其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几其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临床护生代教过程中实施安全忧患意识三步教育法可有效地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患者对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带教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路开芳;董玉会;彭燕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喉罩静脉全麻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喉罩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喉罩静脉全麻,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插管即刻、插管后3min、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min,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值在手术各时段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值在插管即刻、插管后3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等各时段的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1±0.5)h,术毕至苏醒的时间为(7.1±2.4)min;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3±0.7)h,术毕至苏醒的时间为(10.7±1.5)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中术毕至苏醒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喉罩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还能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小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老年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为这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仙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7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有23例患者,实验组有24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产后大出血,为实验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止血的时间、手术的时间、月经恢复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子宫的切除率为17.39%。实验组患者子宫的切除率为4.17%。实验组患者子宫的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26%。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效果显著,具有止血快、副作用小的特点。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孔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