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春
目的:探讨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胃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胃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外治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胃痞的疗效显著。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应文;贺康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急性喉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9例急性喉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同时使用氢化可的松为其治疗。为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2%。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急性喉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儿治疗的效果,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疗法治疗小儿喉乳头状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05月至2011年05月我院收治的98例喉乳头状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A组与B组,为B组患儿进行传统手术治疗,为A组患儿进行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病情的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术治疗小儿喉乳头状瘤的疗效显著,较少引发不良反应,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及钙化病灶的检出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钼靶X线检查对恶性病灶的确诊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检查对良性病灶的确诊率明显高于钼靶X线检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钼靶X线检查的钙化病灶检出率为53.12%,超声检查的钙化病灶检出率为23.96%,钼靶X线检查的钙化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钼靶X 线检查对于乳腺微小病灶及恶性肿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而超声检查在检测良性病灶方面的准确率则明显高于钼靶 X 线检查。在临床诊断乳腺疾病的过程中,超声检查与X线钼靶检查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将两者联合应用进行诊断的检出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肉桂是一种药食两用中药,临床上应用范围极其广泛。近年来,关于肉桂及其提取物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报道屡见不鲜。本文综述了不同种类肉桂的药理作用,分别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整理、总结了肉桂及其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对使用肉桂进行抗癌治疗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卓锋;丁井永;史恒军;郑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重症胰腺炎并发肠外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例重症胰腺炎并发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8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这8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痊愈,有1例患者由于多次并发肠外瘘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重症胰腺炎并发肠外瘘患者进行引流护理、瘘口护理,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其康复,提高其临床治愈率。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沈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患有肠系膜淋巴结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和诊断,着重对患儿的右侧腹部及肚脐周围进行检查,对淋巴结的长短径、形态、大小及数量进行记录,并将检查的结果及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检查,这72例患儿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图像的特征主要是:在其肚脐周围和右侧腹部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结节的数量均为3个以上,其中存在回盲部结节的患儿有26例,存在脐周结节的患儿有19例,存在混合型结节的患儿有27例,这些结节通常以圆形或椭圆形的形式存在,大面积为22mm×13mm左右,小面积为7mm×5mm左右,长短径比均大于2.3,且边界清晰明显,光点呈均匀分布状态。CDFI检查结果显示在淋巴结内有一些树枝状的血流信号和条状血流存在。结论: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疾病的技术,具有方便、快捷、无痛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先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实施普通胸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使用安氟醚进行麻醉后其心肌酶谱受到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普通胸外科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硬膜外麻醉,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硬膜外麻醉(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安氟醚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的时间以及麻醉前后SP(收缩压)、HR(心率)和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的S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进行麻醉前,两组患者LDH1(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LDH(乳酸脱氢酶)、CPK(磷酸肌酸激酶)和AHBD(ɑ-羟丁酸脱氢酶)的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麻醉后,观察组患者LDH、CPK和AHBD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安氟醚对进行普通胸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麻醉虽然能提高其麻醉的效果,但会使其心肌酶谱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临床医生应谨慎使用安氟醚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
作者:郭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为4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4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性阑尾切除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均较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疗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确切,导致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崔明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模式已经从封闭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管理,病区设置逐渐趋向家庭化,由患者家属进行陪护的方式已在各精神科医院中广泛应用。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病情具有特殊性,其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当的家属陪护会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医院的病房管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对精神病患者陪护家属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及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提高产妇分娩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7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8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使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SAS评分、疼痛的程度及其改行剖宫产的比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改行剖宫产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产妇使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地减轻其焦虑心理和疼痛的程度,提高其分娩质量。此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丁宏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康复期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康复期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进行综合性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SDS和SAS的评分情况。结果:进行综合性护理前,观察组患者SAS和SDS的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综合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性情绪,有助于其心理状态的快速调整。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素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使用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对预防产妇发生寒战和牵拉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产妇。为观察组产妇使用含有小剂量舒芬太尼的麻醉剂进行麻醉,为对照组产妇按常规进行麻醉,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麻醉后,观察组产妇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使用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可明显减轻产妇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率。此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莉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微波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我院使用常规药物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微波疗法和干扰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微波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和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的优点。因此,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荣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7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对这75例产妇进行治疗。结果:经手术治疗,这75例产妇中有74例产妇止血成功,有1例产妇止血失败,止血成功率为98.7%。这75例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失血量为985.6±284.7mL。结论: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止血成功率高,可有效地降低产妇的出血量,而且不会影响其生育能力。此手术方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产后出血的优选方法。
作者:冯家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进行三种不同手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三组患者均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者进行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为B组患者进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C组患者使用丝裂霉素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干眼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在进行手术前后三组患者的BUT(泪膜破裂时间)及SIT(泪液分泌试验)的结果。结果:手术结束后,B组患者干眼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进行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BUT及SIT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患眼角膜缘屏障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趁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脑梗塞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云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痤疮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我院收治的296例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2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48例患者。我院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0%(144/14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22%(98/14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痤疮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疗效显著。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克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癔症性精神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癔症性精神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单纯使用喹硫平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喹硫平和丙戊酸镁缓释片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3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8例(占患者总数的80.0%),为有效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11.4%),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8.6%),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在对照组3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54.3%),为有效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20.0%),为无效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25.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癔症性精神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廖东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对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操作的医生和接受手术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此期间,我院手术室共完成手术220例次。我院对这220例次手术的患者和进行手术的医生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这220例次手术中,医生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1.73%。他们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项目主要包括术前物品准备不充分、巡回护士未能关注手术的进展、器械护士配合手术操作不熟练、护理服务管理不到位、护理人员态度不佳和手术环境欠佳。在这220例次手术中,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0.91%。他们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项目主要为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结论:总体来说,我院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尚处于令医生和患者满意的状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会将提高业务水平和改善服务态度作为工作的重点。
作者:韩雪琴;雷春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