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先美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模式已经从封闭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管理,病区设置逐渐趋向家庭化,由患者家属进行陪护的方式已在各精神科医院中广泛应用。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病情具有特殊性,其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当的家属陪护会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医院的病房管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对精神病患者陪护家属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及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8例患儿。我院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各种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各种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和治疗时间短等优点。因此,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蒋小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笔者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笔者使用西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自拟中药汤剂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笔者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胆结石疗效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常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开展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成立静脉置管小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成立PICC置管小组前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4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成立PICC置管小组后收治的457例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由我院各科室的护士长和护士为对照组患者进行PICC置管及相关的维护。由PICC置管小组的成员负责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会诊,讨论为其进行PICC置管的合理方案,并为其进行PICC置管及相关的维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进行PICC置管穿刺的成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PICC置管穿刺的成功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展PICC置管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成立静脉置管小组可有效提高为患者进行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林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为慢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中医药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4.374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ALT的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BUN、AST的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慢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中医药辨证治疗可取得确切的疗效,显著改善其血常规指标及肝肾功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结石清除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2.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此手术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燚;王万东;聂乐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用高密度脑电图进行癫痫痫灶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痫灶定位困难的顽固性癫痫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256导联高密度脑电图源定位检查及SPECT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颅内电极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在这30例患者中,存在局部性病灶的患者有8例,存在一侧多灶的患者有16例,存在双侧病灶的患者有6例。256-chdESI检查结果显示,在这30例患者中,存在局部性病灶的患者有8例,存在一侧多灶的患者有15例,存在双侧病灶的患者有6例,定位的准确率为96.67%。SPECT检查结果显示,在这30例患者中,存在局部性病灶的患者有6例,存在一侧多灶的患者有12例,存在双侧病灶的患者有4例,定位的准确率为73.33%。256-chdESI检查的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SPECT检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高密度脑电图进行癫痫痫灶定位的准确性较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游里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用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16例老年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强的松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扶正祛邪法进行中医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2%。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消除患者腰部及坐骨神经区域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覃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脑梗塞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云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使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进行治疗前的水平,且观察组患者血液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以参加健康体检的80例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去所有研究对象末梢血、静脉血各一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血方法不同分为静脉血采集组与末梢血采集组,均应用我院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种采血方式血常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末梢血采集组RBC、Hb、Hct、MCV、MCHC、PLT指标明显高于静脉血采集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集静脉血用于血常规检测更能够准确的反应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且数值波动较小、精确度较高,血常规检查,临床应提倡采用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
作者:周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康复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在为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康复期脑梗塞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U进行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60例进行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清醒患者常见的心里问题有缺乏安全感、常伴有无助感和孤独感以及易产生焦虑感和恐惧感。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7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ICU进行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章伶俐;付显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小儿面颈部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面颈部烧伤患儿74例作为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7例),使用润烧伤膏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使用无菌生物护创膜为治疗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发热时间为(2.21±1.01)d,创面愈合时间为(7.52±2.13) d;对照组患儿的发热时间为(3.95±1.21)d,创面愈合时间为(8.86±2.41)d。治疗组患儿的发热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小儿面颈部烧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光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手术,为治疗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2.3±8.7)min,疼痛症状的消失时间为(38.1±3.4)h,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为(14.5±4.2)h;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2.9±12.6)min,疼痛症状的消失时间为(79.6±9.0)h,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为(27.6±9.5)h。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9%,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伏勇;席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腹腔镜下肾切除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下肾切除手术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2±1.8)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9±1.4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8.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腹腔镜下肾切除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不仅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能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娅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肉桂是一种药食两用中药,临床上应用范围极其广泛。近年来,关于肉桂及其提取物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报道屡见不鲜。本文综述了不同种类肉桂的药理作用,分别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整理、总结了肉桂及其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对使用肉桂进行抗癌治疗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卓锋;丁井永;史恒军;郑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进行不同剖宫产术的产妇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和手术切口愈合的情况。方法:对2011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产妇。我院使用传统剖宫产术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剖宫产,使用改良的剖宫产术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剖宫产。剖宫产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发生术后腹腔粘连的几率、发生腹腔损伤的几率、疼痛症状的评分和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生术后腹腔粘连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发生腹腔损伤的几率和疼痛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进行传统的剖宫产术相比,用改良式剖宫产术对产妇进行剖宫产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腹腔粘连和腹腔损伤的几率,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症状,提高其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此剖宫产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甄斐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腹部术后疼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实施腹部手术的16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6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雅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光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光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4.68±0.68)d,住院费用(2689.23±83.23)元;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6.96±1.35)d,住院费用(3234.23±94.32)元。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7.5%,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光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晓佩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