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滋阴疏肝安神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价值分析

郭太智

关键词:顽固性失眠, 滋阴疏肝安神法, 西药, 有效率
摘要:目的:对用滋阴疏肝安神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7例顽固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取滋阴疏肝安神法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顽固性失眠患者采取滋阴疏肝安神法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使用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8例患儿。我院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各种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各种临床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和治疗时间短等优点。因此,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蒋小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小儿面颈部烧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小儿面颈部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面颈部烧伤患儿74例作为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7例),使用润烧伤膏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使用无菌生物护创膜为治疗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发热时间为(2.21±1.01)d,创面愈合时间为(7.52±2.13) d;对照组患儿的发热时间为(3.95±1.21)d,创面愈合时间为(8.86±2.41)d。治疗组患儿的发热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小儿面颈部烧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光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副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副作用。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40例患者均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这40例患者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这4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了副反应,对这8例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其副反应未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其中,出现变态反应的患者有6例,出现血液系统副反应的患者有1例,出现消化系统副反应的患者有1例,其中,以变态反应为常见。结论: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但副反应的症状均较轻微。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一旦发生副反应,应立即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进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祁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巴塞尔)指数的评分、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的评分和ADL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3年12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使用抗生素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为观察组患儿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25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21例,为有效的患儿有3例,为无效的患儿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在对照组25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11例,为有效的患儿有10例,为无效的患儿有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为小儿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国英;麻瑞芹;李靖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联合使用NB-UVB照射疗法、卤米松和他卡西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NB-UVB照射疗法、卤米松和他卡西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3例患者。我院使用NB-UVB照射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NB-UVB照射疗法(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卤米松和他卡西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的评分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4周时和治疗8周时,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时和治疗8周时的PAS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NB-UVB照射疗法、卤米松和他卡西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月经失调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月经失调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月经失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月经失调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月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进行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进行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期间,我院使用异丙酚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麻醉,联合使用异丙酚(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和瑞芬太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拔除气管插管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从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以及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和拔除气管插管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从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进行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麻醉可有效地缩小其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波动的幅度,缩短其气管插管的时间,而且安全性高。此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陶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以腰椎电动牵引、口服非甾体镇痛药及功能锻炼为主的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以手法治疗、针灸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及功能锻炼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5.00%。研究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牟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联合应用更昔洛韦与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更昔洛韦与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9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更昔洛韦组和更昔洛韦与热毒宁联合组,为更昔洛韦组患儿应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为更昔洛韦与热毒宁联合组患儿联合应用更昔洛韦和热毒宁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的CD4+、CD8+及CD4+/CD8+值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更昔洛韦与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侯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析在医院药房中实施综合管理模式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的规模也随之扩大,患者对医院药房的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在药房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传统的药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及医院发展的需求,综合管理模式的运用在医院药房管理工作中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目前医院药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在医院药房实施综合管理模式的方法及意义。

    作者:陆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析

    目的:探讨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门诊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门诊输液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门诊输液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78.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4.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彩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辨证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使用中医辨证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建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为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在为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对比分析其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CD-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进行8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为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较少引起不良反应,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师静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行开腹手术的胃癌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原因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行开腹手术的胃癌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预防的方法。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开腹手术的5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50例患者手术后,我院对他们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和原因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术后的30天内,这50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性别为女性、年龄在40岁以上、患有胃黏液腺癌、胃印戒细胞癌以及肿瘤体积过大、病灶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远端转移、在手术过程中清扫淋巴结的范围过大和术中失血量过大是导致行开腹手术的胃癌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结论:在临床上,可引起行开腹手术的胃癌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有很多,临床医生只有在手术前做好对患者身体的评估、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清扫淋巴结的范围和手术的时间、在手术后注意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合理地给其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地降低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宣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全期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的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还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其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3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行中药灌肠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盆腔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自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进行三种不同手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进行三种不同手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三组患者均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者进行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为B组患者进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C组患者使用丝裂霉素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干眼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在进行手术前后三组患者的BUT(泪膜破裂时间)及SIT(泪液分泌试验)的结果。结果:手术结束后,B组患者干眼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进行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BUT及SIT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患眼角膜缘屏障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趁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康复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康复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在为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康复期脑梗塞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0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0例受检者。为两组受检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受检者进行人性化护理。体检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受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体检结束后,观察组受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受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