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鞣酸小檗碱抑菌凝胶的抑菌效果及毒性试验研究

胡晓宁;石映祥;张喜民;任一杰;董锟;张慧敏

关键词:鞣酸小檗碱, 凝胶剂, 抑菌效果, 刺激性
摘要:目的 观察一种鞣酸小檗碱抑菌凝胶剂的抑菌效果及其毒性.方法 采用振荡烧瓶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该抑菌凝胶剂抑菌效果及其毒性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33.2%鞣酸小檗碱的该抑菌凝胶剂在振荡瓶内液体中,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依次为63.96%、41.88%和34.28%,各实验组抑菌率与阴性对照组抑菌率的差值均>26%.该抑菌凝胶剂对白兔眼刺激反应积分均值均为0,对白兔阴道粘膜刺激指数为2.32.结论 该抑菌凝胶剂有一定抑菌作用,对黏膜有极轻刺激.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兴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大兴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质量,为其改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站,对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进行现场采样,检测细菌总数.结果 2007-2011年累计抽检15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样品626件,合格率84.98%.空气、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分别是75.6%和74.0%.结论 大兴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质量总体结果较好,但医务人员手卫生和空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袁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质量管理及灭菌效果监测

    我院2009年7月购买了一台强生公司的STERRAD100S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经过3年多的使用,证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方式具有作用温度低、高效、快速、安全、无毒害产物残留的特点,我们对其灭菌质量管理及灭菌效果进行了监测和总结.

    作者:庄水华;刘承军;苏秋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廊坊市医疗废物管理安全隐患调查与监管

    目的 了解廊坊市医疗废物管理现状,找出安全隐患,建立有效监管体系.方法 通过现场检查和问卷调查方法,对廊坊市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有79.41%的乡镇卫生院和69.51%的个体医疗机构采取自行焚烧方式处置医疗废物.在负责处理医疗废弃物的人员自身防护方面,使用防护用品者占41.66%,只有34.71%的人做过岗前体检,有44.8%的人接种过相关疫苗.普通居民对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和管理情况基本不了解.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要培训医疗废弃物处理法规知识,加强监管力度.

    作者:崔丽颖;李杰;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柠檬酸与热力协同杀菌作用

    目的 比较两种试验方法检测柠檬酸与热力协同杀菌效果的差异,以确定准确的试验方法.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观察三种品牌柠檬酸水溶液与热力联合作用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菌效果.结果 将浓度为8 850 mg/L三种柠檬酸溶液加温至80℃作用15 min,对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75;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为6.01.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中振摇试管内药液对杀菌效果有负面影响.结论 不同品牌柠檬酸与热力协同作用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振摇药液试管会影响其杀菌效果.

    作者:林秋婵;吴清平;邓金花;陈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留置导尿管患者一次性集尿袋更换时间系统评价

    留置导尿是临床工作中很常见的一项重要护理技术,但留置导尿是造成院内泌尿系统感染的一项危险因素.因此,定期更换集尿袋以减少感染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集尿袋更换时间尚未达成一致,在一些护理教材中提出,每天更换集尿袋或要求每周更换2次,说法不一,没有统一标准.究竟多长时间更换相对比较科学或对预防控制医院内尿路感染有效,我们为此进行系统评价,旨在为医院感染管理和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白丽霞;赵惠峰;赵东蔼;周慧;张晓娜;刘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病房氧气湿化器细菌污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 加强病房氧气吸入治疗器具的消毒监测管理.方法 按2002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监测技术和结果判断标准,对2011年8月临床各科室使用中的长期给氧组和间断给氧组的氧气湿化器,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共采样748份,其中长期给氧组386份,合格率为90.67%,间断给氧组362份,合格率为61.8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类产碱假单胞菌较多.结论 加强病房氧气吸入治疗器具的消毒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预防控制医院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王靖;张方兰;丁太平;沈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腔镜器械三种灭菌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便捷、安全、快速无毒的内镜灭菌方法.方法 使用后的腔镜按去污程序将腔镜器械清洗后吹干采用三种灭菌方法消毒内镜进行比较.结果 三种灭菌方法均达到灭菌要求.结论 与20 g/L戊二醛和Steris灭菌器相比,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具有灭菌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快速高效、无毒环保等优点,提高了内镜器械的重复使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损害.

    作者:陈新妹;程丽霞;许燕青;梅彩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一种含氯消毒液杀菌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种以次氯酸为有效成分的消毒液的杀菌效果.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该消毒液进行了实验室杀菌效果观察.结果 用有效氯浓度为100 mg/L的该消毒液作用5 min,对悬液内沙门菌、志贺菌、单增李斯特杆菌、绿脓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耐热大肠菌群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大于5.00.结论 这种含氯消毒液对试验所用6种细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作者:姜晓杰;王文杰;祁美荣;陈向红;高金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纸塑包装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应用

    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对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集中清洗、灭菌,为临床提供合格无菌物品的重任.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是无菌物品在储存过程中质量的保证.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从2010年开始对临床科室不常用、易过期与常用小物件的器械选用纸塑包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蔡碧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 调查手术患者1312例,发生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为0.23%.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发生于高龄患者和手术时间过长的患者.结论 该医院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较低,手术切口感染与高龄和手术持续时间有关.

    作者:宋静;王乐秋;朱秀丽;何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调查及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某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现场调查、问卷调查与实验室采样监测相结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94.3%,操作前手卫生执行率69.5%,操作后执行率85.0%,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繁忙.结论 该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执行率偏低,需实行持续改进措施,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周会霞;杨萍;徐逸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重症医学科环境因素监测结果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了解重症医学科环境卫生现状,探讨管理对策.方法 调查2009-2011年重症医学科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结果 共采样监测标本323份,合格283份,合格率为87.62%.检出致病菌4株,其中3株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重症医学科物体表面主要的致病菌.加强管理措施,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是保证重症医学科环境质量和提高医疗安全的重要对策.

    作者:王惠芳;来瑞平;符湘云;谢多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清洗方法对冲洗球的清洗效果

    冲洗球,也称皮吹子、吸耳球,是一种橡胶为材质的工具仪器,底部是球形气囊,顶部是细管状气嘴,是神经外科、骨科及眼科手术中冲洗必备用物.因其特殊的结构,较难彻底清洗及干燥,而且其完好性及清洗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质量,若清洗不彻底直接影响消毒灭菌的质量,因此必须选择正确的清洗消毒方法,确保其性能完好,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灭菌的质量,避免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萍;邓晓东;许晓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667例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调查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危险因素,研究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与目标性调查相结合方法,对本医院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老年住院患者5685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667例,医院感染率为11.73%.医院感染患者科室分布居前三位的是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和肾内科.感染部位居前三位的是呼吸道、泌尿道和血液系统.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侵入性操作.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加强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为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王笑青;夏优秀;甘文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综合性ICU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目的 了解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调查影响手卫生的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方法,对ICU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理人员总体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不高,在手卫生执行率中接触患者前后合格率为95.6%,配餐前摘手套后合格率为80.4%.观察比较护理人员共24人,手卫生总执行率84.9%.结论 该ICU护理人员总体依从性不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王梅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桐乡市一次性卫生用品及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桐乡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生产环境及产品消毒质量.方法 对桐乡市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和产品消毒质量进行抽样调查和产品检验.结果 3年共采样检测461件,平均总合格率为90.89%.2010 -2012年合格率分别为87.42%、90.20%和94.90%.产品消毒合格率为82.09%,空气、工作台面和工人手合格率分别为77.36%、93.39%和95.45%.结论 桐乡市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卫生用品、生产环境卫生质量存在不合格现象,应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卫生质量.

    作者:严卓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现场消毒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过氧乙酸与酸性氧化电位水(EOW)对消化内镜的实际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使用过程评估和抽样检测方法,评价两种化学消毒剂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和使用可操作性.结果 经手工方式清洗,分别用含量2 300 mg/L过氧乙酸标准液与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浸泡作用3min.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5.46%;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结论 用过氧乙酸和酸性氧化电位水清洗消毒消化内镜均可取得快速有效的消毒效果,但酸性氧化电位水无刺激性且腐蚀性轻.

    作者:周晓;李鹏;韦键;冀明;张澍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改进流程管理在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内镜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有效措施,保证灭菌质量.方法 运用流程管理改进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时机、流程,提高内镜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结果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清洗内镜器械1000余次,改进流程管理前后,不合格率由4.38%降至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严格并细化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建立健全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内镜手术感染的关键.

    作者:李勋香;王永美;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ATP荧光法快速检测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状况,提高手卫生执行率.方法 利用ATP生物荧光法,对上海市某区部分医疗机构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 共抽检142人次,平均RLU值为91.55,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总合格率为69.01%.手卫生质量合格率以护士高,其次是医生和护工.内、外科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某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合格率偏低,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作者:周孙全;王绍鑫;李凌雁;成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医疗器械两种方法清洗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对新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 通过目测法和生物荧光法,对纯净水冲洗结合EOW浸泡法与规范流程清洗法清洗后的器械洁净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试验组清洗的100件新购人医疗器械,目测法检测合格率为99%,生物荧光法检测全部合格;对照组清洗的100件新购入医疗器械,目测法检测合格率为87%,生物荧光法检测多数不合格.结论 污染后医疗器械必须采用规范清洗程序,方可确保清洗效果.

    作者:张玉桂;涂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