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务人员手卫生调查及干预措施

周会霞;杨萍;徐逸鸣

关键词:手卫生, 依从性, 干预
摘要:目的 了解某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现场调查、问卷调查与实验室采样监测相结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94.3%,操作前手卫生执行率69.5%,操作后执行率85.0%,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繁忙.结论 该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执行率偏低,需实行持续改进措施,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腔镜器械三种灭菌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便捷、安全、快速无毒的内镜灭菌方法.方法 使用后的腔镜按去污程序将腔镜器械清洗后吹干采用三种灭菌方法消毒内镜进行比较.结果 三种灭菌方法均达到灭菌要求.结论 与20 g/L戊二醛和Steris灭菌器相比,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具有灭菌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快速高效、无毒环保等优点,提高了内镜器械的重复使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损害.

    作者:陈新妹;程丽霞;许燕青;梅彩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现场消毒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过氧乙酸与酸性氧化电位水(EOW)对消化内镜的实际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使用过程评估和抽样检测方法,评价两种化学消毒剂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和使用可操作性.结果 经手工方式清洗,分别用含量2 300 mg/L过氧乙酸标准液与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浸泡作用3min.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5.46%;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结论 用过氧乙酸和酸性氧化电位水清洗消毒消化内镜均可取得快速有效的消毒效果,但酸性氧化电位水无刺激性且腐蚀性轻.

    作者:周晓;李鹏;韦键;冀明;张澍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目的 了解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状,分析感染特点,以便加强防控.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对本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 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09 -2011年3年期间共入住患者1796例,发生感染患者296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6.48%,日感染率9.53‰.在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中,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5.34‰、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日感染率3.86‰、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日感染率3.31‰.从感染病人标本中共检出39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52.4%.结论 本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危险因素为血管内插管、机械通气和泌尿道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刘亚新;王亚霞;陈娟红;高惠惠;彭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兰州市永登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永登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点供水现状,为进一步推进永登县农村改水工作,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保障农民饮水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对永登县33个供水点基本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水质检测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33个检测点中,93.9%的检测点采用地下水水源,93.9%的检测点未进行水处理,无任何消毒设备,未进行任何方式消毒;水样合格率仅为32.6%,19个指标中有12项超标,以菌落总数超标为严重,达45.5%.结论 永登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较差,应加强农民群众饮水卫生知识的教育,保护水源不受污染,同时加强饮水的净化和消毒,加强水质监测.

    作者:费晓东;李盛;余加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酸性氧化电位水(EOW)是由专门电解装置电解食盐水所形成的具有良好杀菌效果的功能水,在清洗消毒方面应用因其不形成有害物质而有利于环保.酸性氧化电位水制备装置于上世纪90年代中由日本引入中国,经过大量应用性研究,现已应用于医疗领域清洗,随后各国迅速推广使用[1-3].中国自引进EOW系列高效消毒水制造系统,很快得到国内相关行业认可,相继已有多家单位开发出类似产品并投入国内市场.

    作者:余浩;夏本立;周志明;王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加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管理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在治疗口腔疾病时,操作过程全部在患者口腔内进行,治疗中被患者唾液、血液、牙体切割组织感染的口腔治疗器械是造成血源性感染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针对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特点,结合医院质量管理,创造口腔科安全就医环境,我们专门制定和加强了口腔科消毒管理措施,以提高消毒与灭菌质量.

    作者:刘学宁;黄亮;赵硕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改进流程管理在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内镜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有效措施,保证灭菌质量.方法 运用流程管理改进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时机、流程,提高内镜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结果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清洗内镜器械1000余次,改进流程管理前后,不合格率由4.38%降至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严格并细化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建立健全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内镜手术感染的关键.

    作者:李勋香;王永美;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病房氧气湿化器细菌污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 加强病房氧气吸入治疗器具的消毒监测管理.方法 按2002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监测技术和结果判断标准,对2011年8月临床各科室使用中的长期给氧组和间断给氧组的氧气湿化器,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共采样748份,其中长期给氧组386份,合格率为90.67%,间断给氧组362份,合格率为61.8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类产碱假单胞菌较多.结论 加强病房氧气吸入治疗器具的消毒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预防控制医院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王靖;张方兰;丁太平;沈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原因分析与控制

    目的 探讨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发生湿包的原因,有效地控制湿包的发生,确保灭菌物品的质量安全.方法 对产生湿包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观察,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年共发生湿包58个,灭菌包过大造成包内冷凝水19个,物品装载不合理、摆放不当16个,蒸汽质量差12个,与灭菌器相关的其它因素问题11个.结论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在灭菌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操作者应高度重视.

    作者:金梅英;冯其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 调查手术患者1312例,发生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为0.23%.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发生于高龄患者和手术时间过长的患者.结论 该医院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较低,手术切口感染与高龄和手术持续时间有关.

    作者:宋静;王乐秋;朱秀丽;何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医疗器械两种方法清洗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对新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 通过目测法和生物荧光法,对纯净水冲洗结合EOW浸泡法与规范流程清洗法清洗后的器械洁净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试验组清洗的100件新购人医疗器械,目测法检测合格率为99%,生物荧光法检测全部合格;对照组清洗的100件新购入医疗器械,目测法检测合格率为87%,生物荧光法检测多数不合格.结论 污染后医疗器械必须采用规范清洗程序,方可确保清洗效果.

    作者:张玉桂;涂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应用与发展

    环氧乙烷( ethylene oxide,EO)在消毒与灭菌中的应用已久,是迄今为止唯一得到全世界公认的可靠化学气体灭菌剂.过去环氧乙烷主要用于工业规模的消毒与灭菌,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可以安全地用于医疗机构怕热怕湿的精密医疗器械的灭菌.

    作者:徐燕;孙巍;吴晓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复用针灸针三种包装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一种经济实用、使用安全、可操作性强的复用针灸针包装方法.方法 对三种包装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为纸塑袋包装法、直接装放金属器械盒包装法和斜插棉垫金属器械盒包装法.结论 斜插棉垫金属器械盒包装法经济实用,使用安全,可操作性强,是复用针灸针较好的包装方法.

    作者:陈秀丽;王晓娅;邓晓东;李君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667例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调查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危险因素,研究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与目标性调查相结合方法,对本医院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老年住院患者5685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667例,医院感染率为11.73%.医院感染患者科室分布居前三位的是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和肾内科.感染部位居前三位的是呼吸道、泌尿道和血液系统.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侵入性操作.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加强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为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王笑青;夏优秀;甘文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喀什地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为卫生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采样和细菌监测方法对医院重点部门采样监测.结果 2007 - 2011年5年室内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和致病菌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4.42%、83.72%、91.53%、48.0%和99.73%.县级公立医院消毒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乡镇卫生院和私立医疗机构.结论 喀什地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不高,应重点监测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及个体诊疗所的室内空气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督促采取改进措施.

    作者:何秀英;安允萍;周宇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质量管理及灭菌效果监测

    我院2009年7月购买了一台强生公司的STERRAD100S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经过3年多的使用,证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方式具有作用温度低、高效、快速、安全、无毒害产物残留的特点,我们对其灭菌质量管理及灭菌效果进行了监测和总结.

    作者:庄水华;刘承军;苏秋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兰州市连续七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兰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为加强医院感染与消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学检验,对兰州市511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连续7年监测资料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采集各种标本4967份,平均总合格率为88.00%.厂矿医院和民营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0.38%和93.81%,县区级医院合格率为89.12%,市级医院合格率为88.1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个体诊所合格率分别为83.40%和70.94%.不同监测对象中,室内空气和紫外线灯质量合格率低,分别为84.51%和78.19%;无菌器材灭菌合格率为96.54%.结论 兰州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有待提高,应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制度,加强监督与监测.

    作者:陈继军;王芸;陆润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桐乡市一次性卫生用品及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桐乡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生产环境及产品消毒质量.方法 对桐乡市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和产品消毒质量进行抽样调查和产品检验.结果 3年共采样检测461件,平均总合格率为90.89%.2010 -2012年合格率分别为87.42%、90.20%和94.90%.产品消毒合格率为82.09%,空气、工作台面和工人手合格率分别为77.36%、93.39%和95.45%.结论 桐乡市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卫生用品、生产环境卫生质量存在不合格现象,应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卫生质量.

    作者:严卓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风险管理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风险管理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手术过程进行感染控制.方法 通过识别和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HIV阳性患者手术过程进行环节管理,降低感染风险.进行控制风险成因,正确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强化风险意识.结果 通过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及职业暴露后等4个环节管理,规范了手术人员责任和行为,加强了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手术操作和消毒隔离技术,切断了医源性感染传播.结论 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感染隐患,确保了具有严重感染风险的手术过程安全.

    作者:王靖;杨爱芝;赵应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植入物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全程质量控制

    目的 为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植入物的消毒灭菌质量.方法 对植入物在接收清点、浸泡清洗、包装、灭菌、存贮和发放各环节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结果 自2009年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以来,所有植入物的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均符合要求,无一例由植入物引起的医院感染.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对植入物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有效地保证了植入物的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易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