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李鹏;韦键;冀明;张澍田
目的 探讨一种经济实用、使用安全、可操作性强的复用针灸针包装方法.方法 对三种包装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为纸塑袋包装法、直接装放金属器械盒包装法和斜插棉垫金属器械盒包装法.结论 斜插棉垫金属器械盒包装法经济实用,使用安全,可操作性强,是复用针灸针较好的包装方法.
作者:陈秀丽;王晓娅;邓晓东;李君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托幼机构的卫生现状和消毒质量,为托幼机构的消毒监督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对辖区内32家在册托幼机构按照《秦皇岛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共采样708份,合格537份,平均总合格率为75.8%.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餐饮具和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分别为91.7%、58.6%、92.5%、75.3%和68.8%.结论 应加强对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知识培训与监督检查,不留盲点盲区,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田丽霞;孙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工作中很常见的一项重要护理技术,但留置导尿是造成院内泌尿系统感染的一项危险因素.因此,定期更换集尿袋以减少感染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集尿袋更换时间尚未达成一致,在一些护理教材中提出,每天更换集尿袋或要求每周更换2次,说法不一,没有统一标准.究竟多长时间更换相对比较科学或对预防控制医院内尿路感染有效,我们为此进行系统评价,旨在为医院感染管理和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白丽霞;赵惠峰;赵东蔼;周慧;张晓娜;刘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提要 目的 观察一种快速手消毒剂的实际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该快速手消毒剂对外科手实际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同时与聚维酮碘作平行比较.结果 两组各200人次分别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和聚维酮碘消毒后,即刻、60、120、180 min等4个时段采样检测,全部无细菌生长.200人次使用某品牌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手部皮肤,无1例出现红斑、水肿和皮疹,有3例出现瘙痒,不良反应率为1.5%.200人次使用聚维酮碘消毒手部皮肤,不良反应率为6%.结论 快速手消毒剂和聚维酮碘对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效果无差别,消毒后均未培养出存活细菌,但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后皮肤速干性好,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李荷花;王苗凤;马玲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危险因素,研究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与目标性调查相结合方法,对本医院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老年住院患者5685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667例,医院感染率为11.73%.医院感染患者科室分布居前三位的是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和肾内科.感染部位居前三位的是呼吸道、泌尿道和血液系统.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侵入性操作.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加强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为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王笑青;夏优秀;甘文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提高内镜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有效措施,保证灭菌质量.方法 运用流程管理改进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时机、流程,提高内镜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结果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清洗内镜器械1000余次,改进流程管理前后,不合格率由4.38%降至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严格并细化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建立健全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内镜手术感染的关键.
作者:李勋香;王永美;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廊坊市医疗废物管理现状,找出安全隐患,建立有效监管体系.方法 通过现场检查和问卷调查方法,对廊坊市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有79.41%的乡镇卫生院和69.51%的个体医疗机构采取自行焚烧方式处置医疗废物.在负责处理医疗废弃物的人员自身防护方面,使用防护用品者占41.66%,只有34.71%的人做过岗前体检,有44.8%的人接种过相关疫苗.普通居民对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和管理情况基本不了解.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要培训医疗废弃物处理法规知识,加强监管力度.
作者:崔丽颖;李杰;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为加强医院感染与消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学检验,对兰州市511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连续7年监测资料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采集各种标本4967份,平均总合格率为88.00%.厂矿医院和民营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0.38%和93.81%,县区级医院合格率为89.12%,市级医院合格率为88.1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个体诊所合格率分别为83.40%和70.94%.不同监测对象中,室内空气和紫外线灯质量合格率低,分别为84.51%和78.19%;无菌器材灭菌合格率为96.54%.结论 兰州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有待提高,应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制度,加强监督与监测.
作者:陈继军;王芸;陆润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在治疗口腔疾病时,操作过程全部在患者口腔内进行,治疗中被患者唾液、血液、牙体切割组织感染的口腔治疗器械是造成血源性感染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针对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特点,结合医院质量管理,创造口腔科安全就医环境,我们专门制定和加强了口腔科消毒管理措施,以提高消毒与灭菌质量.
作者:刘学宁;黄亮;赵硕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一起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探索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及对标本的病原学检测,了解发病原因,提出有效控制措施.结果 该医院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13例MRSA感染病人,为一起MRSA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从13例患者标本中所分离的MRSA除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全部敏感之外,对其他10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经细菌基因分析证明13例患者感染的MRSA具有同源性,同时也同环境标本分离的MRSA具有同源性.结论 该医院发生一起MRSA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感染的发生与医务人员手及诊疗用品接触传播有关,经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使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作者:王燕;周垚;张映华;张俭;张浩军;杨亚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重症医学科环境卫生现状,探讨管理对策.方法 调查2009-2011年重症医学科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结果 共采样监测标本323份,合格283份,合格率为87.62%.检出致病菌4株,其中3株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重症医学科物体表面主要的致病菌.加强管理措施,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是保证重症医学科环境质量和提高医疗安全的重要对策.
作者:王惠芳;来瑞平;符湘云;谢多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酸性氧化电位水(EOW)是由专门电解装置电解食盐水所形成的具有良好杀菌效果的功能水,在清洗消毒方面应用因其不形成有害物质而有利于环保.酸性氧化电位水制备装置于上世纪90年代中由日本引入中国,经过大量应用性研究,现已应用于医疗领域清洗,随后各国迅速推广使用[1-3].中国自引进EOW系列高效消毒水制造系统,很快得到国内相关行业认可,相继已有多家单位开发出类似产品并投入国内市场.
作者:余浩;夏本立;周志明;王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住院75例嗜麦芽寡氧单胞菌感染患者资料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引发嗜麦芽寡氧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病人高龄、伴严重基础疾病、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创伤性操作等.感染标本分离的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及大部分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比较敏感.结论 嗜麦芽寡氧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无特殊现象,该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提示临床加强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作者:宗春光;李军;尹成淑;刘敏;王兆鹏;孙启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院2009年7月购买了一台强生公司的STERRAD100S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经过3年多的使用,证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方式具有作用温度低、高效、快速、安全、无毒害产物残留的特点,我们对其灭菌质量管理及灭菌效果进行了监测和总结.
作者:庄水华;刘承军;苏秋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 调查手术患者1312例,发生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为0.23%.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发生于高龄患者和手术时间过长的患者.结论 该医院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较低,手术切口感染与高龄和手术持续时间有关.
作者:宋静;王乐秋;朱秀丽;何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种类手消毒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试验法和载体定量试验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有效碘4500 mg/L的聚维酮碘消毒液在清洁条件下作用10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4.00;在有机干扰物存在的条件下作用15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4.00.含体积分数70%乙醇与10 g/L过氧化氢的手消毒液在清洁条件下作用15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4.00;在有机干扰物存在的条件下作用30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4.00.含体积分数70%乙醇与10 g/L氯己定的手消毒凝胶作用3min,对载体上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4.00.结论 乙醇氯己定手消毒凝胶可以快速灭活载体上脊髓灰质炎病毒,聚维酮碘消毒液与乙醇过氧化氢手消毒液有效灭活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需要10 min以上.
作者:王玲;刘起展;冷红英;褚宏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为卫生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采样和细菌监测方法对医院重点部门采样监测.结果 2007 - 2011年5年室内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和致病菌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4.42%、83.72%、91.53%、48.0%和99.73%.县级公立医院消毒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乡镇卫生院和私立医疗机构.结论 喀什地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不高,应重点监测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及个体诊疗所的室内空气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督促采取改进措施.
作者:何秀英;安允萍;周宇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一种以次氯酸为有效成分的消毒液的杀菌效果.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该消毒液进行了实验室杀菌效果观察.结果 用有效氯浓度为100 mg/L的该消毒液作用5 min,对悬液内沙门菌、志贺菌、单增李斯特杆菌、绿脓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耐热大肠菌群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大于5.00.结论 这种含氯消毒液对试验所用6种细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作者:姜晓杰;王文杰;祁美荣;陈向红;高金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发生湿包的原因,有效地控制湿包的发生,确保灭菌物品的质量安全.方法 对产生湿包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观察,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年共发生湿包58个,灭菌包过大造成包内冷凝水19个,物品装载不合理、摆放不当16个,蒸汽质量差12个,与灭菌器相关的其它因素问题11个.结论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在灭菌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操作者应高度重视.
作者:金梅英;冯其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老年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住院741例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在741例肝硬化患者中有261例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8例,感染率为18.39%.感染部位以腹腔感染为主,其次为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引起老年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基础病致使免疫力低下、长期住院、上消化道出血及侵入性操作等因素.结论 老年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明确,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薛惠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