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翟荣君;杨晓燕
目的 了解儿童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及其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院小儿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2008-2011年,该医院小儿外科共进行儿童手术3 419例,发生切口感染75例,感染率为2.19%.手术切口感染患儿≤3岁、Ⅲ类手术切口、颅脑手术、急诊手术和手术时间超过3h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结论 儿童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低龄、切口类型、脑部和急诊手术以及手术持续时间过长等,应针对高危因素采取防控措施.
作者:李清;徐敏;马进;陈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部队医院消毒工作现状,为改进和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方法,对16所部队医院消毒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灭菌设备生物监测合格率均为100%,普通手术室和层流洁净ICU室内空气质量合格率分别为84%和80%.穿刺部位擦拭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喷雾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0%.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75%.结论 所调查的16所部队医院消毒质量整体较好,应纠正喷雾法消毒穿刺部位等不正确的消毒方法,提高消毒质量.
作者:李平;向彬;尹广庆;程绪浩;许锡芬;周光智;文瑜;王治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体温计消毒、冲洗与保存方法改进的效果.方法 改进前后对各科消毒后体温计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 方法改进前共采集200份样本,合格率79.5%,方法改进后共采集265份样本,合格率96.2%.结论 改进后方法,即体温计经有效氯1000 mg/L含氯消毒液一道法消毒后自来水冲洗并盛放于灭菌容器中,有效、安全、方便、经济.
作者:王丽春;姚冬莉;曹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血站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建立防护对策.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新乡中心血站69名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该血站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中,采血岗位针刺伤占54.5%,成分制备针刺伤占16%;离心杯破损擦伤占16%;检验人员接触血液标本暴露污染占31%.结论 血站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主要是针刺伤和血液接触暴露,强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自我防护措施.
作者:张艳梅;姜燕娟;孟毓;聂军;任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由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广泛应用,耐药菌的形成压力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在人群中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造成的医院感染甚为难治[1].做好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已经成为院感防控的重要工作,并且在医院等级考评中作为核心指标来考核.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用量的逐年增加,经常会收治耐药菌感染患者.河北省中医院呼吸内科在2012年度共收治3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由于采取严密防控措施,未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和传播.现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董凤英;张雪芹;谷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持续质量改进对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控制效果.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对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控制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CRBSI由实施前的6.64%下降至3.39%.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对控制CRBSI效果明显,值得在相关科室推广.
作者:刘亚新;王亚霞;陈娟红;姚蕙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维和二级医院承担着联合国苏丹特派团(联苏团)第二战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名维和人员的医疗保障任务.任务区地处苏丹南部,常年战乱,各种传染病横行,蚊虫肆虐;维和二级医院职业防护设施、设备简陋.本文通过调查维和二级医院护士实际工作中的防护现状,分析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加强防护措施,提高职业防护水平.
作者:朱云杰;杨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臭氧与紫外线对急诊抢救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两个空间相等的急诊抢救室分别采用臭氧和紫外线消毒,比较二者的消毒效果.结果 两种消毒方法对急诊抢救室空气消毒均有效,臭氧的消毒效果更好.结论 臭氧消毒法有效、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伟;陈建萍;应爱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血液透析室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科室,所有患者都要进行侵入性操作,接触大量血液等污染物,存在医院感染潜在因素[1].而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其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应当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护理对策,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加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作者:史慧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建立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医院感染及其护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在2009-2011年期间,共进行21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1例,感染率为9.7%.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较长时间的引流管留置和颈内静脉留置.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要加强各种导管留置护理,严格无菌操作.
作者:张宇平;曾静;杨露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当阳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现场采样和调查方法,对当阳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5年共监测样品1 824份,合格1 738份,平均合格率95.28%.2007-2011年监测合格分别为92.76%、94.10%、94.76%、96.76%和98.07%,呈逐年上升趋势.市级医疗机构明显高于乡镇医疗机构.各监测项目中,空气合格率低,为91.90%.结论 当阳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在逐年提高,但空气消毒质量合格率和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较低,需重点加强管理和监督.
作者:陈习选;许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GB28235-2011《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安全与卫生标准》已于2011年12月由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实施.为了配合该标准的宣贯实施,帮助该标准的使用者准确地理解标准,以便更好地执行标准,标准负责起草人结合该标准的制定工作对如何理解和执行进行解读.
作者:顾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来植入性器械安全隐患及控制对策.方法 对近两年某院近5000例骨科手术所使用植入性器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果 这类器械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使用中护理技术操作不到位,准入制度不规范.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培训不到位,手术时间不确定等诸多隐患,对患者的安全存在极大的威胁.结论 外来植入性器械越来越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类手术,其质量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轨道势在必行.
作者:却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医院洁净手术室综合性能状况,洁净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和检测方法,对河南省13所医疗机构的94间洁净手术室的综合性能进行测试和评判.结果 在洁净系统运行至规定时间后的静态情况下,所监测的94间洁净手术室的洁净度指标中尘埃粒子数的的超标率高于沉降菌的超标率,手术室等级从Ⅰ级到Ⅳ级,沉降菌和尘埃粒子数超标率都呈逐渐下降趋势;机械环境指标中Ⅰ~Ⅳ级洁净手术室全部合格的指标是温度、噪声、截面平均风速和换气次数;照度和静压差存在不合格现象.结论 河南省医院洁净手术室综合性能质量总体较好,需要提高尘埃粒子数和静压差等指标.
作者:刘吉起;张玉勤;赵奇;王广州;赵进奎;刘新生;赵玉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鼻镜为耳鼻喉科用于检查鼻腔的一种常用检查器械,使用频率高,使用后的鼻镜残留大量细菌及鼻腔分泌物,为了加强鼻镜的消毒质量管理,保证鼻镜清洗消毒效果,于2012年3月起,改进鼻镜清洗方法,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消毒,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雷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分三阶段,对全院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依从性以及基础知识等方面进行检查、培训和整改.结果 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各科室手卫生设施、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遵循PDCA循环原理,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实施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规范,但还需常抓不懈,继续督查.
作者:魏家秀;胡训;李靳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压力蒸汽灭菌湿包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灭菌质量.方法 采取两种方法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常规组是按常规操作进行消毒灭菌,干预组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控制导致湿包的相关因素进行消毒灭菌,比较两种方法的湿包率.结果 在灭菌过程相同的情况下,常规组有189个湿包产生,湿包率为2.74%;干预组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后,有69个湿包产生,湿包率为0.99%.结论 提高消毒员的业务素质,做好压力容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是减少湿包、提高灭菌合格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付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平均执行率为52%.进行侵入性操作或无菌操作前的手卫生依从性好,执行率达到100%.结论 该医院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责任意识和相关知识欠缺,需要加强培训和完善洗手设施.
作者:王靖;翟荣君;杨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过氧化氢银离子复方消毒液中银含量的检测方法,从而快速、准确评价消毒剂中银离子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塞曼背景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波长328.1 nm、灯电流7.0mA和狭缝宽1.3 nm条件下,对某消毒液中银离子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检测线性范围2.5 ~60 ng,/ml,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0.10ng/ml,相对标准偏差2.13%,平均回收率为104%~ 116%.结论 该方法测定消毒剂中银离子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等优势,能满足这类消毒剂中银离子稳定性的评价.
作者:安代志;艾莲涛;孙如宝;王长德;刘雪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内镜清洗消毒方法改进后的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方法 购置集成内镜清洗工作站NQG-2000,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结果 内镜清洗消毒设备改进后,随机多次对内镜进行采样,检查结果细菌总数0 cfu/件,未检出致病菌,合格率100%;未发生内镜喷嘴堵塞现象.结论 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和方法改进后,内镜清洗消毒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无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王力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